治疗鮰鲇科鱼类肠套叠病的药物组合物和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57896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治疗鮰鲇科鱼类肠套叠病的药物组合物和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鮰鲇科鱼类肠套叠病的药物组合物和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斑点叉尾鮰和云斑鮰,于1984年由湖北省水研所引进,四川地区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试养。该两鮰科鱼均具有耐低温、适应范围广、较耐低氧、抗病能力强(开始养殖的几年几乎无病发生)、易饲养、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起捕率高;无肌间刺、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等特点,很受养殖户和消费者喜爱。在该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万斤网箱和万斤池塘的“高产”现象随处可见。养殖户利用其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的优点,无限制地加大养殖密度,导致养殖环境严重恶化,给鮰鲇鱼“肠套叠”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鮰科鱼类斑点叉尾鮰、云斑鮰,鲇科鱼类杂交鲇都易发生“肠套叠”病。患有“肠套叠”病的鱼不分规格大小,其外观多数腹部膨大,个别体表出现大小不等,色素减退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褪色斑,有的外表无异样。病死鱼的解剖变化主要表现为个别肛门红肿或外脱,腹腔内有大量淡红色或含血的腹水。常于中后肠出现1—2个肠套叠,个别的前肠缩进了胃内,肠套叠和前肠缩进胃内一般是单独发生。胃肠无食物,有少量淡红或带血粘液。肝肿大,颜色变淡发白或呈土黄色,部分鱼可见有出血点,质地变脆,胆囊扩张,胆汁充盈。脾、肾肿大,淤血,鳔和脂肪充血和出血。有的是单纯的“肠套叠”,无其他任何病变。在现有技术中,采用体外反复消毒、杀菌,投喂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死亡率一般在80%以上,甚至全部死亡。该病往往呈爆发式流行,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鮰鲇科鱼类肠套叠病的药物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鮰鲇科鱼类肠套叠病的药物组合物,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硫酸阿托品0.04-0.08份,维生素b21-3份,维生素c30-50份,维生素b63-5份。

可选地,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硫酸阿托品0.06份,维生素b22份,维生素c40份,维生素b64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称量,按重量份:硫酸阿托品0.04-0.08份,维生素b21-3份,维生素c30-50份,维生素b63-5份进行称量;

步骤2,混合,将步骤1中称量得到的硫酸阿托品,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维生素b6混合,得到混合物,即所述药物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鮰鲇科鱼类肠套叠病的饲料,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颗粒饲料20000-100000份,硫酸阿托品0.04-0.08份,维生素b21-3份,维生素c30-50份,维生素b63-5份。

可选地,所述饲料为膨化颗粒浮性饲料或硬颗粒沉性饲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上述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称量,按重量份:颗粒饲料20000-100000份,硫酸阿托品0.04-0.08份,维生素b21-3份,维生素c30-50份,维生素b63-5份;

步骤2,混合,将步骤1中称量得到的硫酸阿托品,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维生素b6混合,得到混合物;

步骤3,溶解,使用水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物溶解,得到溶解液;

步骤4,脱粉,将步骤1中称量得到的颗粒饲料进行脱粉处理,去除粉料。

步骤5,喷涂,使用喷雾器将步骤3中制备的溶解液均匀喷洒在饲料上,喷雾器喷出的溶解液为雾状,再喷洒时快速翻动饲料,使溶解液喷涂均匀

可选地,所述水的重量份不大于颗粒饲料重量份的3%。

可选地,还包括:饲料每次制备量按照鱼种不超过鱼重的1%或者成鱼不超过鱼重的0.5%制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立即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的兴奋、痉挛性,舒展已发生“套叠”的胃肠道,达到快速治愈肠套叠病的目的。

2)该方法改变了治疗鱼类疾病首选(必用)抗生素的传统观念,保护了脆弱的胃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肠道机能快速恢复至正常状态。

3)该配方药对胃肠道不产生任何刺激性,同时能快速修复受损的胃肠道粘膜组织细胞,消除平滑肌兴奋源,使胃肠道不再发生痉挛和“套叠”。其他配方药如添加了“三黄粉”、大蒜素类药物的会或多或少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性甚至造成损伤,使用后会加重病情。

4)该组方药均为人用常用药,投喂后鱼体内无残留,不需要休药期,商品(食品)鱼是安全健康的。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发现杂交鲇,前肠缩入胃内;

图2是本发明发现斑点叉尾鮰中后段肠道缩入后段肠道内;

图3是本发明发现斑点叉尾鮰中后段肠道缩入后段肠道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如图1-3所示的鮰鲇科鱼类肠套叠病的药物组合物,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硫酸阿托品0.04-0.08份,维生素b21-3份,维生素c30-50份,维生素b63-5份。

药物的每次用量控制在①硫酸阿托品:0.004-0.008㎎/kg·鱼重;②维生素b2:0.1-0.3mg/kg·鱼重;③维生素c:3-5mg/kg·鱼重;④维生素b6:0.3-0.5mg/kg·鱼重。

可选的,按照重量份包括硫酸阿托品0.06份,维生素b22份,维生素c40份,维生素b64份。

那么药物的每次用量控制在①硫酸阿托品:0.006㎎/kg·鱼重;②维生素b2:0.2mg/kg·鱼重;③维生素c:4mg/kg·鱼重;④维生素b6:0.4mg/kg·鱼重。

采取传统治疗方式——体外反复消毒、杀菌,内服大量抗生素、中成药或联合用药,其收效均甚微。为了找到导致该病发生和发展的原因,我们进行了大量研究,在患有“肠套叠”病鮰鱼组织器官分别分离到“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嗜水汽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并进行了一些人工感染实验。实验表明,均能复制出细菌性疾病症状和病变,但多数没有肠套叠的现象。这说明患了“肠套叠”病的鱼也感染了病原菌,而不是感染了这些病原菌就会引发“肠套叠”病。

因此,我们绕开了“消灭”病原菌这一传统防病治病“模式化”治疗方式。不用或少用体外消毒剂及内服抗生素、中成药类药物,杜绝反复用药(滥用药),以降低药物对水生态环境及鱼体生理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从环境、营养和鱼体等角度进行考研:

1,环境因素:养殖户对这几种养殖鱼类,都是高密度的放养,追求的是高产量,采取“填鸭式”的投喂。池塘里(网箱养殖亦同)随时都有大量的饲料漂浮于水面,吃不完沉入水底腐烂变质是普遍现象。一般池塘养殖每亩每年需要投放7千千克左右饲料。且水深多数在1米左右,普遍排灌水不便,水质严重污浊,无透明度可言,氨氮亚硝酸盐长期偏高,全天候开机增氧其溶解氧也长期低下。网箱养殖其发病率也是同养殖密度呈正比。因此,该养殖鱼类长期处于恶劣的应激环境之中,致使鱼体免疫力、抗病力降低,是导致“肠套叠”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长期投喂过饱也会使胃肠道始终高度紧张和兴奋,进而发展为亢奋——痉挛——肠套叠,即是必然结果。

2,营养因素:投喂鮰鲇鱼的饲料,普遍是高能高蛋白(cp>38%)膨化浮性颗粒饲料,该料在经高温高压膨化的加工中过程中破坏了大量的维生素,特别是热敏感类的维生素会被破坏殆尽,后期喷涂也难以恢复原有成分。开春后所用饲料多数为头年生产的陈旧饲料,因长时间存放,接受光照、受潮、氧化等因素影响,使核黄素(vb2)及抗坏血酸(vc)等维生素遭受严重破坏。鱼体长期缺乏vb2,毛细血管壁就会变薄。同时缺乏vc,胶原蛋白就不能合成,细胞与细胞之间就不能连接在一起,损伤的毛细血管(细胞)就不能愈合。受血压的压力作用毛细血管发生膨胀——炎症,从而压迫、刺激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产生兴奋,促使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ach)与胃肠平滑肌的毒蕈碱型受体(m受体)结合,加强加快了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力和频率,长时间持续收缩——痉挛,致“肠套叠”。

长期投喂高蛋白饲料,在鱼体消化吸收蛋白质的过程中也会大量消耗如vb6等其他营养成分,造成营养严重失衡,也是导致鱼体抗病能力降低的原因之一。

另外,大量添加棉粕、菜粕作为主要蛋白源的配方饲料,及饲料(原料)是否被污染、滋生霉菌等等因素导致发病,也值得探讨。

3,鱼体因素:西南地区发病季节主要在3—4月份,5月份及秋季也有少量发生,清明前后为高发期。这一季节,气温开始回升至15℃左右时,养殖鱼类也开始大量摄食。但其消化机能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若遇气温忽降忽升,水质就会突变,给养殖鱼类造成应激。处于饱食的鱼,则不能进行正常消化,处于饥饿的也得不到及时适量的摄食,都会使胃肠道处于高度兴奋——痉挛状态中,持续长时间则发展为“肠套叠”。

因此,本发明通过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修复受损组织细胞。即阻断乙酰胆碱(ach)与毒蕈碱型受体(m受体)的结合,消除胃肠道平滑肌的紧张兴奋(痉挛)性,使其松弛而恢复至正常生理状态;大剂量补充维生素,快速修复受损组织,减少刺激平滑肌兴奋源的产生。两者组合达到快速高效地治愈鮰鲇鱼“肠套叠”病的目的。

而采用本发明中的药物组合组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对鮰鲇科鱼类肠套叠病的治愈率大于97%。

本发明中,药物之间的配比组合以及药物的使用剂量对本发明的实际使用效果影响很大。本发明中药物剂量在使用时过少,则治疗效果不显著;过多,则会抑制腺体正常分泌,促进心跳加速甚至中毒,影响治疗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称量,按重量份:硫酸阿托品0.04-0.08份,维生素b21-3份,维生素c30-50份,维生素b63-5份进行称量;

步骤2,混合,将步骤1中称量得到的硫酸阿托品,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维生素b6混合,得到混合物,即所述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鮰鲇科鱼类肠套叠病的药物组合物,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硫酸阿托品0.06份,维生素b22份,维生素c40份,维生素b64份。

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称量,按重量份:硫酸阿托品0.06份,维生素b22份,维生素c40份,维生素b64份;

步骤2,混合,将步骤1中称量得到的硫酸阿托品,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维生素b6混合,得到混合物,即所述药物组合物。

表1,使用实施例1中的药物治疗效果表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鮰鲇科鱼类肠套叠病的药物组合物,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硫酸阿托品0.04份,维生素b23份,维生素c30份,维生素b65份。

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称量,按重量份:硫酸阿托品0.04份,维生素b23份,维生素c30份,维生素b65份;

步骤2,混合,将步骤1中称量得到的硫酸阿托品,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维生素b6混合,得到混合物,即所述药物组合物。

表2,使用实施例2中的药物治疗效果表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鮰鲇科鱼类肠套叠病的药物组合物,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硫酸阿托品0.08份,维生素b21份,维生素c50份,维生素b63份。

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称量,按重量份:硫酸阿托品0.08份,维生素b21份,维生素c50份,维生素b63份;

步骤2,混合,将步骤1中称量得到的硫酸阿托品,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维生素b6混合,得到混合物,即所述药物组合物。

表3,使用实施例3中的药物治疗效果表

通过表1-3实际使用发现,本发明对鮰鲇科鱼类肠套叠病的有效率为100%,并且治愈率大于97%。

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将药物组合组直接投入到养殖池内,虽然能够达到治愈效果,但实际治疗效果不可控,难以全部进入鱼的体内达到治疗目的,并且对水质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鮰鲇科鱼类肠套叠病的饲料,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颗粒饲料20000-100000份,硫酸阿托品0.04-0.08份,维生素b21-3份,维生素c30-50份,维生素b63-5份。

药物的一次投放量最终控制在①硫酸阿托品:0.004-0.008㎎/kg·鱼重;②维生素b2:0.1-0.3mg/kg·鱼重;③维生素c:3-5mg/kg·鱼重;④维生素b6:0.3-0.5mg/kg·鱼重。

可选地,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颗粒饲料20000-100000份,硫酸阿托品0.06份,维生素b22份,维生素c40份,维生素b64份。

药物的一次投放量最终控制在①硫酸阿托品:0.006㎎/kg·鱼重;②维生素b2:0.2mg/kg·鱼重;③维生素c:4mg/kg·鱼重;④维生素b6:0.4mg/kg·鱼重。

投饲量(用饲料量)按鱼体重的0.2%-1%投喂,鱼种不超过1%,成鱼不超过0.5%。全天总量鱼种不超过2%,成鱼不超过1%。鱼种是指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成鱼是指不是幼鱼的成年鱼。

在使用中,饲料均应不使用或含有粉料,以避免没有被鱼吃下,而造成污染。另一方面,也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可选地,所述饲料为膨化颗粒浮性饲料或硬颗粒沉性饲料。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述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称量,按重量份:颗粒饲料20000-100000份,硫酸阿托品0.04-0.08份,维生素b21-3份,维生素c30-50份,维生素b63-5份;

步骤2,混合,将步骤1中称量得到的硫酸阿托品,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维生素b6混合,得到混合物;

步骤3,溶解,使用水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物溶解,得到溶解液;

步骤4,脱粉,将步骤1中称量得到的颗粒饲料进行脱粉处理,去除粉料。

步骤5,喷涂,使用喷雾器将步骤3中制备的溶解液均匀喷洒在饲料上,喷雾器喷出的溶解液为雾状,再喷洒时快速翻动饲料,使溶解液喷涂均匀

可选地,所述水的重量份不大于颗粒饲料重量份的3%。水过多易致饲料溃散,过少不易喷洒均匀。

实施例4

一种用于治疗鮰鲇科鱼类肠套叠病的饲料,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颗粒饲料50000份,硫酸阿托品0.06份,维生素b22份,维生素c40份,维生素b64份。

上述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称量,按重量份:颗粒饲料50000份,硫酸阿托品0.06份,维生素b22份,维生素c40份,维生素b64份;

步骤2,混合,将步骤1中称量得到的硫酸阿托品,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维生素b6混合,得到混合物;

步骤3,溶解,使用1500份水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物溶解,得到溶解液;

步骤4,脱粉,将步骤1中称量得到的颗粒饲料进行脱粉处理,去除粉料。

步骤5,喷涂,使用喷雾器将步骤3中制备的溶解液均匀喷洒在饲料上,喷雾器喷出的溶解液为雾状,再喷洒时快速翻动饲料,使溶解液喷涂均匀。

表4,使用实施例4中的饲料治疗效果表

实施例5

一种用于治疗鮰鲇科鱼类肠套叠病的饲料,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颗粒饲料20000份,硫酸阿托品0.04份,维生素b23份,维生素c30份,维生素b65份。

上述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称量,按重量份:颗粒饲料20000份,硫酸阿托品0.04份,维生素b23份,维生素c30份,维生素b65份;

步骤2,混合,将步骤1中称量得到的硫酸阿托品,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维生素b6混合,得到混合物;

步骤3,溶解,使用600份水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物溶解,得到溶解液;

步骤4,脱粉,将步骤1中称量得到的颗粒饲料进行脱粉处理,去除粉料。

步骤5,喷涂,使用喷雾器将步骤3中制备的溶解液均匀喷洒在饲料上,喷雾器喷出的溶解液为雾状,再喷洒时快速翻动饲料,使溶解液喷涂均匀。

表5使用实施例5中的饲料治疗效果表

实施例6

一种用于治疗鮰鲇科鱼类肠套叠病的饲料,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颗粒饲料100000份,硫酸阿托品0.08份,维生素b21份,维生素c50份,维生素b63份。

上述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称量,按重量份:颗粒饲料100000份,硫酸阿托品0.08份,维生素b21份,维生素c50份,维生素b63份;

步骤2,混合,将步骤1中称量得到的硫酸阿托品,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维生素b6混合,得到混合物;

步骤3,溶解,使用2000份水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物溶解,得到溶解液;

步骤4,脱粉,将步骤1中称量得到的颗粒饲料进行脱粉处理,去除粉料。

步骤5,喷涂,使用喷雾器将步骤3中制备的溶解液均匀喷洒在饲料上,喷雾器喷出的溶解液为雾状,再喷洒时快速翻动饲料,使溶解液喷涂均匀。

表6,使用实施例6中的饲料治疗效果表

通过表4-6实际使用发现,本发明的饲料对鮰鲇科鱼类肠套叠病的有效率为100%,并且治愈率大于98%。

本发明的一种使用方法:使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饲料,需要立刻进行投喂,早晚等时每天2次,连喂5天。投饲量(用饲料量)按鱼体重的0.2%-1%投喂,全天两餐总量成鱼不超过1%,鱼种不超过2%。

投喂一天后,次日的死亡一般都会明显减少,食欲增加,仍不要添加饲料(池鱼完全恢复正常后,才可逐步增加投饵量),若三两天后也基本控制死亡,仍要投喂5天药饵。投喂5天后仍有零星死亡现象的,再连续投喂两天抗生素类药物,同时体外使用刺激性小的消毒剂消毒一次。

本发明的另一种使用方法:将以上4药按比例先做成组合药,即4药相加=4.606mg,为1千克鱼一次用量。一个池塘往往都是数百数千千克鱼,用量就以该池塘鱼总千克量乘以4.606mg计算,例如1000千克鱼应该用多少混合药,4.606g=1000(千克)x4.606(mg)÷1000.将4.606g混合药溶解于150ml(按1000千克鱼投喂5千克饲料量的3%计算)水中,均匀的喷洒在饲料上立即投喂,治疗时需要连续投喂5天10次,预防每隔10天左右连续投喂两次(早晚各一次),可以投喂4次、6次、8次,剂量同治疗剂量。

本发明的另一种使用方法:为了方便计量,还要对原药进行稀释,如按1000千克鱼需用4.606g混合原药,再添加5.394g淀粉进行稀释,即变成了每1000千克鱼用10g稀释后的混合药。在实际操作中按1万千克鱼或更多来分别计算所需药物进行混合后,再按比例进行稀释,以便于使用时分装计量。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