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方位内瘘穿刺出血预警保护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673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方位内瘘穿刺出血预警保护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方位内瘘穿刺出血预警保护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动静脉内瘘是维持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良好的血管通路是提高透析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当前临床血透患者睡眠时容易误压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管路和内瘘穿刺针,造成内瘘血流阻断,透析血流量不足,渗血,内瘘阻塞;或患者燥动、不配合治疗时会造成内瘘穿刺处或静脉置管处出血,因此不仅给患者治疗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此外还需重新造瘘,这样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增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不利于临床的推广应用。

根据上述,目前临床现有技术中的内瘘穿刺保护装置,普遍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如中国专利/cn2014206048419(血液透析内瘘保护支架),虽然具备对患者内瘘穿刺部位进行局部保护的作用,但无法实现内瘘穿刺部位出血报警,导致医护人员无法及时对患者出血部位进行处理,加大了治疗隐患,也易引起医患纠纷,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全方位内瘘穿刺出血预警保护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全方位内瘘穿刺出血预警保护架,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方位内瘘穿刺出血预警保护架,包括底板、第一侧板、避让凹槽、充气球囊、第二侧板、充气垫、连接气管、三通阀、排气管、连接布、盖布、液体传感器、报警器、保护盖、紫外线杀菌灯,所述的第一侧板位于底板右侧,所述的第一侧板与底板转动相连,所述的避让凹槽位于第一侧板顶端,所述的避让凹槽为矩形凹槽,所述的充气球囊位于第一侧板右侧前端,所述的充气球囊与第一侧板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侧板位于底板左侧,所述的第二侧板与底板转动相连,所述的充气垫位于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壁前端,所述的充气垫分别与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胶水相连,所述的连接气管贯穿第一侧板内部前端,所述的连接气管一端与充气球囊胶水相连,且所述的连接气管另一端与充气垫胶水相连,所述的三通阀位于连接气管中端,所述的三通阀与连接气管胶水相连,所述的排气管位于三通阀右侧,所述的排气管与三通阀胶水相连,所述的连接布位于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壁,所述的连接布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魔术贴相连,所述的盖布位于连接布内壁上端,所述的盖布一端与连接布缝合相连,所述的液体传感器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液体传感器均匀分布于连接布和盖布内部,所述的液体传感器分别与连接布和盖布活动相连,所述的报警器位于连接布右侧上端,所述的报警器与连接布采用魔术贴相连,且所述的报警器与液体传感器导线相连,所述的保护盖位于第二侧板顶部,所述的保护盖与第二侧板转动相连,所述的紫外线杀菌灯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紫外线杀菌灯分布于保护盖内壁四周,所述的紫外线杀菌灯与保护盖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底板前端左右两侧还设有限位套,所述的限位套与底板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前端下侧还均设有固定套,所述的固定套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套和限位套内部还贯穿有插销,所述的插销分别与固定套和限位套滑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插销上端还贯穿有挡板,所述的挡板与插销滑动相连,且所述的挡板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插销上端还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与插销活动相连,且所述的弹簧与挡板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保护盖内部中端还设有透视板,所述的透视板与保护盖胶水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全方位内瘘穿刺出血预警保护架,使用前,医护人员打开保护盖,将连接布放入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壁,即通过魔术贴的作用,从而实现连接布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相连,接着将报警器与连接布魔术贴相连,然后将液体传感器放入连接布内壁和盖布顶部,当患者内瘘穿刺完毕后,将患者内瘘穿刺手臂放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连接布内壁,再将盖布盖合,接着转动盖合保护盖,此时通过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保护盖相互配合的作用,从而实现对患者内瘘穿刺手臂全方位保护的作用,有效的防止外界物体触碰到患者内瘘穿刺部位,即提高了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同时,医护人员将液体传感器以及报警器与外界电源导线相连,再打开液体传感器,当患者内瘘穿刺部位出血时,会顺着手臂流淌至连接布或盖布,当血液触碰液体传感器时,液体传感器被触发,即通过液体传感器触发的作用,使报警器持续发出报警声,此时医护人员及时对患者内瘘穿刺部位进行处理即可,最终提高了患者的安全,降低了并发症的产生,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若患者手臂需要抬高放置时,医护人员首先调节三通阀,使连接气管与充气球囊处于连通状态,接着往复按压充气球囊,即通过充球囊往复收缩与膨胀的作用,使外界空气通过连接气管流入至充气垫内部,即实现充气垫的膨胀,此时通过充气垫膨胀的作用,从而实现对患者手臂的抬高放置,此时通过患者手臂的抬高,提高了血液回流,降低了血肿的发生率,当患者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转动打开保护盖,将患者手臂从该装置内部取出,接着将报警器与连接布分离,然后将报警器以及液体传感器与连接布和盖布分离,接着拉动连接布,使连接布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离,然后医护人员废弃处理连接布与盖布,当后续使用时,只需重新更换连接布与盖布即可,同时,医护人员也可对底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部位进行消毒,即方便保护架的反复使用,同时,为提高该装置收纳的方便,医护人员只需拉动插销,使插销克服弹簧回弹力顺着固定套作由下向上运动,即插销脱离限位套,接着医护人员转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即实现保护架的折叠即可,该一种全方位内瘘穿刺出血预警保护架,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首先通过保护架的作用,能够达到对患者内瘘穿刺部位全方位保护的作用,其次通过液体检测与报警机构相互配合的作用,能够实现对患者内瘘穿刺部位的出血检测与报警,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对患者紧急处理,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产生,最终通过上述,从而在提高了患者安全的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利于临床的推广应用,同时,避让凹槽是为了对连接布右侧进行避让,挡板是为了对弹簧和插销进行限位,透视板材质为透明亚克力板,方便医护人员从外界观察患者内瘘穿刺部位,紫外线杀菌灯是为了在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对底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内壁进行照射杀菌,紫外杀菌灯可与外界电源导线相连,即实现了能量的正常供应。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全方位内瘘穿刺出血预警保护架的立体图;

图2是连接布拆卸状态图;

图3是一种全方位内瘘穿刺出血预警保护架的主视图;

图4是连接布部位立体图;

图5是固定套部位剖视放大图;

图6是一种全方位内瘘穿刺出血预警保护架的展开状态立体图。

底板1、第一侧板2、避让凹槽3、充气球囊4、第二侧板5、充气垫6、连接气管7、三通阀8、排气管9、连接布10、盖布11、液体传感器12、报警器13、保护盖14、紫外线杀菌灯15、限位套101、固定套201、插销202、挡板203、弹簧204、透视板14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全方位内瘘穿刺出血预警保护架,包括底板1、第一侧板2、避让凹槽3、充气球囊4、第二侧板5、充气垫6、连接气管7、三通阀8、排气管9、连接布10、盖布11、液体传感器12、报警器13、保护盖14、紫外线杀菌灯15,所述的第一侧板2位于底板1右侧,所述的第一侧板2与底板1转动相连,所述的避让凹槽3位于第一侧板2顶端,所述的避让凹槽3为矩形凹槽,所述的充气球囊4位于第一侧板2右侧前端,所述的充气球囊4与第一侧板2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侧板5位于底板1左侧,所述的第二侧板5与底板1转动相连,所述的充气垫6位于底板1、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5内壁前端,所述的充气垫6分别与底板1、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5胶水相连,所述的连接气管7贯穿第一侧板2内部前端,所述的连接气管7一端与充气球囊4胶水相连,且所述的连接气管7另一端与充气垫6胶水相连,所述的三通阀8位于连接气管7中端,所述的三通阀8与连接气管7胶水相连,所述的排气管9位于三通阀8右侧,所述的排气管9与三通阀8胶水相连,所述的连接布10位于底板1、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5内壁,所述的连接布10分别与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5魔术贴相连,所述的盖布11位于连接布10内壁上端,所述的盖布11一端与连接布10缝合相连,所述的液体传感器12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液体传感器12均匀分布于连接布10和盖布11内部,所述的液体传感器12分别与连接布10和盖布11活动相连,所述的报警器13位于连接布10右侧上端,所述的报警器13与连接布10采用魔术贴相连,且所述的报警器13与液体传感器12导线相连,所述的保护盖14位于第二侧板5顶部,所述的保护盖14与第二侧板5转动相连,所述的紫外线杀菌灯15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紫外线杀菌灯15分布于保护盖14内壁四周,所述的紫外线杀菌灯15与保护盖14螺纹相连,所述的底板1前端左右两侧还设有限位套101,所述的限位套101与底板1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5前端下侧还均设有固定套201,所述的固定套201分别与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5一体相连,所述的固定套201和限位套101内部还贯穿有插销202,所述的插销202分别与固定套201和限位套101滑动相连,所述的插销202上端还贯穿有挡板203,所述的挡板203与插销202滑动相连,且所述的挡板203分别与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5一体相连,所述的插销202上端还设有弹簧204,所述的弹簧204与插销202活动相连,且所述的弹簧204与挡板203胶水相连,所述的保护盖14内部中端还设有透视板1401,所述的透视板1401与保护盖14胶水相连。

该一种全方位内瘘穿刺出血预警保护架,使用前,医护人员打开保护盖14,将连接布10放入底板1、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5内壁,即通过魔术贴的作用,从而实现连接布10与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5的相连,接着将报警器13与连接布10魔术贴相连,然后将液体传感器12放入连接布10内壁和盖布11顶部,当患者内瘘穿刺完毕后,将患者内瘘穿刺手臂放入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5之间的连接布10内壁,再将盖布11盖合,接着转动盖合保护盖14,此时通过底板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5以及保护盖14相互配合的作用,从而实现对患者内瘘穿刺手臂全方位保护的作用,有效的防止外界物体触碰到患者内瘘穿刺部位,即提高了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同时,医护人员将液体传感器12以及报警器13与外界电源导线相连,再打开液体传感器12,当患者内瘘穿刺部位出血时,会顺着手臂流淌至连接布10或盖布11,当血液触碰液体传感器12时,液体传感器12被触发,即通过液体传感器12触发的作用,使报警器13持续发出报警声,此时医护人员及时对患者内瘘穿刺部位进行处理即可,最终提高了患者的安全,降低了并发症的产生,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若患者手臂需要抬高放置时,医护人员首先调节三通阀8,使连接气管7与充气球囊4处于连通状态,接着往复按压充气球囊4,即通过充球囊4往复收缩与膨胀的作用,使外界空气通过连接气管7流入至充气垫6内部,即实现充气垫6的膨胀,此时通过充气垫6膨胀的作用,从而实现对患者手臂的抬高放置,此时通过患者手臂的抬高,提高了血液回流,降低了血肿的发生率,当患者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转动打开保护盖14,将患者手臂从该装置内部取出,接着将报警器13与连接布10分离,然后将报警器13以及液体传感器12与连接布10和盖布11分离,接着拉动连接布10,使连接布10与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5分离,然后医护人员废弃处理连接布10与盖布11,当后续使用时,只需重新更换连接布10与盖布11即可,同时,医护人员也可对底板1、第一侧板2以及第二侧板5部位进行消毒,即方便保护架的反复使用,同时,为提高该装置收纳的方便,医护人员只需拉动插销202,使插销202克服弹簧204回弹力顺着固定套201作由下向上运动,即插销202脱离限位套101,接着医护人员转动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5,即实现保护架的折叠即可,同时,避让凹槽3是为了对连接布10右侧进行避让,挡板203是为了对弹簧204和插销202进行限位,透视板1401材质为透明亚克力板,方便医护人员从外界观察患者内瘘穿刺部位,紫外线杀菌灯15是为了在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对底板1、第一侧板2以及第二侧板5内壁进行照射杀菌,紫外杀菌灯15可与外界电源导线相连,即实现了能量的正常供应。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