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采集刻度数据的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6711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采集刻度数据的注射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工作压力过大、饮食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需要长期药物控制的疾病,而且疾病患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例如糖尿病。糖尿病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每个病人每天需要注射的胰岛素的量是不恒定的,目前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和对注射剂量的调节均由患者自己控制。但实际上人们对于用特定注射装置注射的药物,都希望能实时完整的记录药物注射剂量、时间等信息,以便于医生、患者等了解药物使用的情况,便于病情判断以及治疗方案调整等。而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胰岛素注射装置均仅仅有剂量的刻度简单显示功能,剂量的刻度等信息均无法自动形成电子数据信息进行保存或者记录,更无法对患者的注射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另外,市场上也存在小部分具备剂量采集功能的注射装置,但这些注射装置均通过复杂的内部机械结构实现剂量采集,体积要求较大,难以在体积较小和结构紧凑的胰岛素注射装置上实施。因此,目前这些胰岛素注射装置在如今的大信息时代,完全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数据的要求和生活品质的要求。

基于上述情况,我们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自动获取剂量的数据信息并形成电子数据信息的注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采集刻度数据的注射器,能够自动获取注射器剂量的刻度数据并形成电子数据信息,以方便用户对数据的存储和跟踪。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采集刻度数据的注射器,包括刻度套筒和轴向套筒,所述轴向套筒嵌装在所述刻度套筒的内部,调整刻度时所述刻度套筒相对所述轴向套筒转动和轴向移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刻度套筒与所述轴向套筒之间的接触盘和码盘,所述码盘安装在所述刻度套筒的内壁,所述接触盘安装在所述轴向套筒的外壁,所述接触盘与所述码盘同轴转动连接,所述码盘靠近所述接触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点,所述接触盘靠近所述码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点,调整刻度时所述第二触点阶段性与所述第一触点导通。

优选的,所述接触盘是圆环柱,所述接触盘套设在所述轴向套筒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码盘是圆环柱,所述码盘套设在所述轴向套筒的外侧。

具体地,圆环柱表示一种圆环在其轴向方向延伸形成一定厚度后的立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接触盘的内径与所述码盘的内径相等,所述接触盘的外径与所述码盘的外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码盘位于所述接触盘远离或者靠近注射针头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均由导电材料制成。

具体地,所述轴向套筒嵌装在所述刻度套筒的内部,所述刻度套筒与所述轴向套筒在剂量刻度调节过程中至少发生相对转动。在剂量刻度调节过程中,所述轴向套筒与所述刻度套筒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在不同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的导通状态不同,即根据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的导通状态形成不同的格雷码,能够实现相对位置的识别,从而通过跟踪所述刻度套筒与所述轴向套筒的相对转动能够确定注射器的剂量刻度。因此,本方案将所述第二触点和所述第一触点分别设置在所述刻度套筒和所述轴向套筒上,能够实现对剂量刻度的确定和电子化。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单片机,所述接触盘上的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单片机的引脚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的导通状态将会使所述单片机的对应引脚产生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接触盘靠近所述码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通圈,所述第一导通圈与所述第一触点绝缘连接,所述码盘靠近所述接触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通圈,所述第二导通圈与所述第二触点电连接,所述第一导通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通圈电连接,所述第一导通圈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通圈设置在所述第一触点靠近所述接触盘的轴心线的一侧,所述第二导通圈设置在所述第二触点靠近所述码盘的轴心线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通圈设置在所述第一触点远离所述接触盘的轴心线的一侧,所述第二导通圈设置在所述第二触点远离所述码盘的轴心线的一侧。

具体地,电流的传送方向依次是电源、第一导通圈、第二导通圈、第二触点、第一触点、单片机的引脚,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的导通能够使所述单片机对应的引脚产生高电平信号,而所述单片机的其它引脚产生低电平信号,这些高电平信号与低电平信号形成格雷码。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码盘靠近所述接触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通圈,所述第二导通圈与所述第二触点电连接,所述第二导通圈与电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通圈设置在所述第二触点靠近所述码盘的轴心线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二导通圈设置在所述第二触点远离所述码盘的轴心线的一侧。

具体地,电流的传送方向依次是电源、第二导通圈、第二触点、第一触点、单片机的引脚,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的导通能够使所述单片机对应的引脚产生高电平信号,而所述单片机的其它引脚产生低电平信号,这些高电平信号与低电平信号形成格雷码。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单片机,所述码盘上的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单片机的引脚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的导通状态将会使所述单片机的对应引脚产生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码盘靠近所述接触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通圈,所述第二导通圈与所述第二触点绝缘连接,所述接触盘靠近所述码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通圈,所述第一导通圈与所述第一触点电连接,所述第二导通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通圈电连接,所述第二导通圈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通圈设置在所述第一触点靠近所述接触盘的轴心线的一侧,所述第二导通圈设置在所述第二触点靠近所述码盘的轴心线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通圈设置在所述第一触点远离所述接触盘的轴心线的一侧,所述第二导通圈设置在所述第二触点远离所述码盘的轴心线的一侧。

具体地,电流的传送方向依次是电源、第二导通圈、第一导通圈、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单片机的引脚,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的导通能够使所述单片机对应的引脚产生高电平信号,而所述单片机的其它引脚产生低电平信号,这些高电平信号与低电平信号形成格雷码。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接触盘靠近所述码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通圈,所述第一导通圈与所述第一触点电连接,所述第一导通圈与电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通圈设置在所述第一触点靠近所述接触盘的轴心线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一导通圈设置在所述第一触点远离所述接触盘的轴心线的一侧。

具体地,电流的传送方向依次是电源、第一导通圈、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单片机的引脚,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的导通能够使所述单片机对应的引脚产生高电平信号,而所述单片机的其它引脚产生低电平信号,这些高电平信号与低电平信号形成格雷码。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触点的数量是五个,所述接触盘等间隔分布有二十个第一安装区域,五个所述第一触点设置在任意五个连续的所述第一安装区域内,所述码盘等间隔分布有二十个第二安装区域,若干所述第二触点按照预设的排列位置设置在二十个所述第二安装区域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触点的数量也可以是二个、三个、四个、七个、八个、九个等等。

优选的,所述第二触点的预设排列位置的设计在满足以下条件情况下,可以任意选择,条件是使所述刻度套筒相对所述轴向套筒旋转一周形成的全部格雷码各不相同,不存在重复的格雷码。

具体地,所述第一触点的个数根据所述第一安装区域和所述第二安装区域的个数进行确定,设定所述第一触点的个数是a,则所述第一触点的个数需要满足以下条件:2的a次方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的个数。

具体地,所述第一安装区域的个数与所述第二安装区域的个数相等,且所述接触盘上的第一安装区域的个数、所述码盘上的第二安装区域的个数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任意选择。在所述第一安装区域和所述第二安装区域的个数确定后,所述刻度套筒相对所述轴向套筒旋转一周可形成的格雷码个数和可识别的剂量刻度个数均被确定,且旋转一周形成的格雷码个数、可识别的剂量刻度个数均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的个数相等。当注射器实际需要划分的剂量刻度个数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的个数,即注射器实际需要的剂量刻度个数大于所述刻度套筒相对所述轴向套筒旋转一周可识别的剂量刻度个数,则需要通过增量计算,使相同的格雷码能够对应多个不同的剂量刻度。

具体地,所述单片机根据格雷码查找对应的虚拟刻度数据,所述单片机将所述虚拟刻度数据进行增量计算,生成实际刻度数据。其中,所述虚拟刻度数据是预先设定的,所述虚拟刻度数据与格雷码预先设定对应关系,所述实际刻度数据是注射器当前的真实刻度。

通过一个格雷码对应两个以上所述实际刻度数据,并采用增量计算的方式能够实现以相对较少格雷码表示较多的刻度数据,即较少的所述第一安装区域和第二安装区域表示较多的刻度数据,有效降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和所述第二安装区域的划分难度,从而提高注射器采集结构的实用性和降低注射器的成本。

具体地,所述单片机将所述虚拟刻度数据进行增量计算,生成实际刻度数据具体是:

确定所述虚拟刻度数据的正序获取次数,并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生成所述实际刻度数据:

k1=k2+nk2*(xk2-1);

k1是实际刻度数据的数值,k2是虚拟刻度数据的数值,nk2是虚拟刻度数据的总个数,xk2是虚拟刻度数据的正序获取次数。

优选的,虚拟刻度数据的数值k2是预先设定的,所述虚拟刻度数据的数值k2与格雷码存在预设的对应关系,即确定格雷码后即可确定唯一的所述虚拟刻度数据的数值k2。

优选的,虚拟刻度数据的总个数nk2等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的总个数。

优选的,虚拟刻度数据的正序获取次数xk2是在剂量刻度增大的调节过程中所述虚拟刻度数据出现的次数,xk2的确认可以通过判断格雷码的具体程序实现。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码盘固定安装在所述刻度套筒的内壁,所述接触盘与所述轴向套筒的外壁轴向滑动连接;

或者,所述码盘与所述刻度套筒的内壁轴向滑动连接,所述接触盘固定安装在所述轴向套筒的外壁。

具体地,所述刻度套筒与所述轴向套筒在剂量刻度调节过程中会发生相对转动,还会发生轴向移动,通过设置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块,使所述接触盘能够跟随所述码盘沿所述轴向套筒的轴向方向移动,或者使所述码盘能够跟随所述接触盘沿所述刻度套筒的轴向方向移动,从而避免卡死。

优选的,所述轴向套筒的外壁沿所述轴向套筒的轴向方向延伸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接触盘靠近所述轴向套筒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插装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触盘靠近所述轴向套筒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卡扣,所述卡扣限制所述接触盘与所述码盘之间的轴向运动,使所述接触盘与所述码盘贴合。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卡扣间隔固定在所述接触盘上,所述卡扣远离所述接触盘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码盘远离所述接触盘的一端;或者,若干所述卡扣间隔固定在所述接触盘上,所述码盘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扣远离所述接触盘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码盘的所述卡槽位置。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卡扣上。

优选的,所述码盘靠近所述轴向套筒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卡扣,所述卡扣限制所述接触盘与所述码盘之间的轴向运动,使所述接触盘与所述码盘贴合。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卡扣间隔固定在所述码盘上,所述卡扣远离所述码盘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接触盘远离所述码盘的一端;或者,若干所述卡扣间隔固定在所述码盘上,所述接触盘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扣远离所述码盘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接触盘的所述卡槽位置。

优选的,所述刻度套筒的内壁沿所述刻度套筒的轴向方向延伸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码盘靠近所述刻度套筒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插装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滑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顶盖,所述单片机安装在所述顶盖的内部,所述顶盖的内部还安装有信号收发器,所述信号收发器与所述单片机信号连接,所述信号收发器与外部的电子设备信号连接。

具体地,所述单片机根据引脚的高低电平状态形成格雷码并识别对应的剂量刻度,然后所述单片机将该剂量刻度信息通过所述信号收发器与外部的电子设备实现共享,以便用户对数据进行存储和跟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自动采集刻度数据的注射器,通过分别在所述刻度套筒和所述轴向套筒上设置所述第二触点和所述第一触点,使在所述刻度套筒和所述轴向套筒不同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的导通状态不同,根据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的导通状态形成不同的格雷码,从而实现相对位置的识别与剂量刻度的确定,即能够自动获取注射器剂量的刻度数据并形成电子数据信息,从而方便用户对数据的存储和跟踪。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的注射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的安装壳体、刻度套筒、轴向套筒组装后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所述的接触盘与码盘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所述的接触盘与码盘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所述的接触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所述的码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所述的轴向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7中:

1、安装壳体;2、刻度套筒;3、轴向套筒;4、顶盖;5、接触盘;51、第一触点;52、第一导通圈;53、第一安装区域;6、码盘;61、第二触点;62、第二导通圈;63、第二安装区域;7、限位槽;8、限位块;9、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一种自动采集刻度数据的注射器,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刻度套筒2和轴向套筒3,所述轴向套筒3嵌装在所述刻度套筒2的内部,且所述轴向套筒3与所述刻度套筒2螺纹连接,所述轴向套筒3和所述刻度套筒2整体安装在安装壳体1的内部,调整刻度时所述刻度套筒2相对所述安装壳体1产生转动和轴向移动,同时所述刻度套筒2驱动所述轴向套筒3运动,使所述刻度套筒2相对所述轴向套筒3产生转动和轴向移动,注射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刻度套筒2与所述轴向套筒3之间的接触盘5和码盘6,所述码盘6固定安装在所述刻度套筒2的内壁,所述接触盘5与所述码盘6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接触盘5与所述轴向套筒3的外壁轴向滑动连接,所述码盘6靠近所述接触盘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点61,所述接触盘5靠近所述码盘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点51,调整刻度时所述第二触点61阶段性与所述第一触点51导通。于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设计为所述码盘与所述刻度套筒的内壁轴向滑动连接,所述接触盘固定安装在所述轴向套筒的外壁。

具体地,所述轴向套筒3嵌装在所述刻度套筒2的内部,所述刻度套筒2与所述轴向套筒3在剂量刻度调节过程中至少发生相对转动。在剂量刻度调节过程中,所述轴向套筒3与所述刻度套筒2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在不同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二触点61与所述第一触点51的导通状态不同,即根据所述第二触点61与所述第一触点51的导通状态形成不同的格雷码,能够实现相对位置的识别,从而通过跟踪所述刻度套筒2与所述轴向套筒3的相对转动能够确定注射器的剂量刻度。因此,本方案将所述第二触点61和所述第一触点51分别设置在所述刻度套筒2和所述轴向套筒3上,能够实现对剂量刻度的确定和电子化。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点51和所述第二触点61均由金属制成,所述接触盘5是圆环柱,所述接触盘5套设在所述轴向套筒3的外侧;所述码盘6是圆环柱,所述码盘6套设在所述轴向套筒3的外侧。圆环柱表示一种圆环在其轴向方向延伸形成一定厚度后的立体结构。所述接触盘5的内径与所述码盘6的内径相等,所述接触盘5的外径与所述码盘6的外径相等。所述码盘6位于所述接触盘5远离注射针头的一侧。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码盘6也可以位于所述接触盘5靠近注射针头的一侧。

于本实施例中,该注射器还包括单片机,所述接触盘5上的所述第一触点51与所述单片机的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触点51与所述第二触点61的导通状态将会使所述单片机的对应引脚产生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所述接触盘5靠近所述码盘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通圈52,所述第一导通圈52与所述第一触点51绝缘连接,所述码盘6靠近所述接触盘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通圈62,所述第二导通圈62与所述第二触点61电连接,所述第一导通圈5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通圈62电连接,所述第一导通圈52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电流的传送方向依次是电源、第一导通圈52、第二导通圈62、第二触点61、第一触点51、单片机的引脚,所述第二触点61与所述第一触点51的导通能够使所述单片机对应的引脚产生高电平信号,而所述单片机的其它引脚产生低电平信号,这些高电平信号与低电平信号形成格雷码。所述第一导通圈52设置在所述第一触点51靠近所述接触盘5的轴心线的一侧,所述第二导通圈62设置在所述第二触点61靠近所述码盘6的轴心线的一侧。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通圈52设置在所述第一触点51远离所述接触盘5的轴心线的一侧,所述第二导通圈62设置在所述第二触点61远离所述码盘6的轴心线的一侧。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点51的数量是五个,所述接触盘5等间隔分布有二十个第一安装区域53,五个所述第一触点51设置在任意五个连续的所述第一安装区域53内,所述码盘6等间隔分布有二十个第二安装区域63,十个所述第二触点61按照预设的排列位置设置在二十个所述第二安装区域63内。如图6所示,其中五个所述第二触点61设置在连续的所述第二安装区域63内,然后间隔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区域63安装第六个所述第二触点61,接着间隔一个所述第二安装区域63依次安装第七个和第八个所述第二触点61,再接着,间隔一个所述第二安装区域63安装第九个所述第二触点61,最后,间隔一个所述第二安装区域63安装第十个所述第二触点61。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点51的数量是二个,所述第一安装区域53和所述第二安装区域63的个数均为四个;或者,所述第一触点51的数量是三个,所述第一安装区域53和所述第二安装区域63的个数均为八个;或者,所述第一触点51的数量是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区域53和所述第二安装区域63的个数均为十六个;或者,所述第一触点51的数量是六个,所述第一安装区域53和所述第二安装区域63的个数均为六十四个。

在所述第一安装区域53和所述第二安装区域63的个数确定后,所述刻度套筒2相对所述轴向套筒3旋转一周可形成的格雷码个数和可识别的剂量刻度个数均被确定,且旋转一周形成的格雷码个数、可识别的剂量刻度个数均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53的个数相等。当注射器实际需要划分的剂量刻度个数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53的个数,即注射器实际需要的剂量刻度个数大于所述刻度套筒2相对所述轴向套筒3旋转一周可识别的剂量刻度个数,则需要通过增量计算,使相同的格雷码能够对应多个不同的剂量刻度。于本实施例中,注射器实际需要的剂量刻度个数是60个,大于旋转一周可识别的剂量刻度个数,因此,需要通过增量计算获取真实的刻度数据。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单片机根据格雷码查找对应的虚拟刻度数据,所述单片机将所述虚拟刻度数据进行增量计算,生成实际刻度数据。其中,所述虚拟刻度数据是预先设定的,所述虚拟刻度数据与格雷码预先设定对应关系,所述实际刻度数据是注射器当前的真实刻度。通过一个格雷码对应两个以上所述实际刻度数据,并采用增量计算的方式能够实现以相对较少格雷码表示较多的刻度数据,即较少的所述第一安装区域53和第二安装区域63表示较多的刻度数据,有效降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53和所述第二安装区域63的划分难度,从而提高注射器采集结构的实用性和降低注射器的成本。

所述单片机将所述虚拟刻度数据进行增量计算,生成实际刻度数据具体是:

确定所述虚拟刻度数据的正序获取次数,并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生成所述实际刻度数据:

k1=k2+nk2*(xk2-1);

k1是实际刻度数据的数值,k2是虚拟刻度数据的数值,nk2是虚拟刻度数据的总个数,xk2是虚拟刻度数据的正序获取次数。虚拟刻度数据的数值k2是预先设定的,所述虚拟刻度数据的数值k2与格雷码存在预设的对应关系,即确定格雷码后即可确定唯一的所述虚拟刻度数据的数值k2。虚拟刻度数据的总个数nk2等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53的总个数。虚拟刻度数据的正序获取次数xk2是在剂量刻度增大的调节过程中所述虚拟刻度数据出现的次数,xk2的确认可以通过判断格雷码的具体程序实现。如表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虚拟刻度数据的总个数nk2是20,若所述单片机获得的格雷码是00101,且00101格雷码是第一次获得,即xk2=1,则所述单片机根据00101格雷码查找获得的对应的虚拟刻度数据是6,即k2=6,此时,所述单片机经过增量计算后生成的实际刻度数据是6;若所述单片机获得的格雷码是00101,且00101格雷码是第三次获得,即xk2=3,则所述单片机根据00101格雷码查找获得的对应的虚拟刻度数据是6,即k2=6,此时,所述单片机经过增量计算后生成的实际刻度数据是46,以此类推。

表1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向套筒3的外壁沿所述轴向套筒3的轴向方向延伸开设有限位槽7,所述接触盘5靠近所述轴向套筒3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插装在所述限位槽7内,所述限位块8与所述限位槽7滑动连接。所述刻度套筒2与所述轴向套筒3在剂量刻度调节过程中会发生相对转动,还会发生轴向移动,通过设置所述限位槽7与所述限位块8,使所述接触盘5能够跟随所述码盘6沿所述轴向套筒3的轴向方向移动,从而避免卡死。

所述接触盘5靠近所述轴向套筒3的一侧设置有四个卡扣9,所述卡扣9限制所述接触盘5与所述码盘6之间的轴向运动,使所述接触盘5与所述码盘6贴合。四个所述卡扣9间隔固定在所述接触盘5上,所述卡扣9远离所述接触盘5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码盘6远离所述接触盘5的一端,所述限位块8固定在所述卡扣9上。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卡扣9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更多,所述卡扣9间隔固定在所述接触盘5上,所述码盘6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扣9远离所述接触盘5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码盘6的所述卡槽位置。

于本实施例中,该注射器还包括顶盖4,所述单片机安装在所述顶盖4的内部,所述顶盖4的内部还安装有信号收发器,所述信号收发器与所述单片机信号连接,所述信号收发器与外部的电子设备信号连接。所述单片机根据引脚的高低电平状态形成格雷码并识别对应的剂量刻度,然后所述单片机将该剂量刻度信息通过所述信号收发器与外部的电子设备实现共享,以便用户对数据进行存储和跟踪。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码盘靠近所述接触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通圈,所述第二导通圈与所述第二触点电连接,所述第二导通圈与电源连接。电流的传送方向依次是电源、第二导通圈、第二触点、第一触点、单片机的引脚,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的导通能够使所述单片机对应的引脚产生高电平信号,而所述单片机的其它引脚产生低电平信号,这些高电平信号与低电平信号形成格雷码。所述第二导通圈设置在所述第二触点靠近所述码盘的轴心线的一侧。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通圈设置在所述第二触点远离所述码盘的轴心线的一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该注射器还包括单片机,所述码盘上的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单片机的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的导通状态将会使所述单片机的对应引脚产生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所述码盘靠近所述接触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通圈,所述第二导通圈与所述第二触点绝缘连接,所述接触盘靠近所述码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通圈,所述第一导通圈与所述第一触点电连接,所述第二导通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通圈电连接,所述第二导通圈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电流的传送方向依次是电源、第二导通圈、第一导通圈、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单片机的引脚,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的导通能够使所述单片机对应的引脚产生高电平信号,而所述单片机的其它引脚产生低电平信号,这些高电平信号与低电平信号形成格雷码。所述第一导通圈设置在所述第一触点靠近所述接触盘的轴心线的一侧,所述第二导通圈设置在所述第二触点靠近所述码盘的轴心线的一侧。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通圈设置在所述第一触点远离所述接触盘的轴心线的一侧,所述第二导通圈设置在所述第二触点远离所述码盘的轴心线的一侧。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

所述接触盘靠近所述码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通圈,所述第一导通圈与所述第一触点电连接,所述第一导通圈与电源连接。电流的传送方向依次是电源、第一导通圈、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单片机的引脚,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的导通能够使所述单片机对应的引脚产生高电平信号,而所述单片机的其它引脚产生低电平信号,这些高电平信号与低电平信号形成格雷码。所述第一导通圈设置在所述第一触点靠近所述接触盘的轴心线的一侧,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通圈设置在所述第一触点远离所述接触盘的轴心线的一侧。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码盘靠近所述轴向套筒的一侧设置有四个卡扣,所述卡扣限制所述接触盘与所述码盘之间的轴向运动,使所述接触盘与所述码盘贴合。四个所述卡扣间隔固定在所述码盘上,所述卡扣远离所述码盘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接触盘远离所述码盘的一端。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卡扣间隔固定在所述码盘上,所述接触盘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扣远离所述码盘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接触盘的所述卡槽位置。

本文中的“第一”、“第二”仅仅是为了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