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及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5261发布日期:2018-06-15 21:20阅读:9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主要应用于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颅内炎症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慢性颅内压增高、脑水肿等症。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降颅压,改善病人状态的作用有三方面:(1)通过高渗透性脱水产生直接的降颅压作用;(2)组织中水分向血液移动,使血液得到稀释,降低毛细血管周围的水肿,除去了机械压迫,使脑灌注压升高,脑血流量增大,明显改善缺血部位;(3)代谢后以CO2和水排出体外,经肾排泄少,肾脏负担小,肾功能不全病人亦可应用。本品还具有抗酮作用,也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按现行的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工艺生产的产品5-羟甲基糠醛值高,不符合《中国药典》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包括以下配比的原料:

氯化钠23~25kg、甘油260~280kg、果糖130~140kg、活性炭650~700g、2.66mol/L稀盐酸0~420ml、2mol/L氢氧化钠溶液0~140ml和注射用水2600~2800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较大重量的配比组成,可以方便该注射液的分袋;同时,该注射液具有现有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的效果,可以适用于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颅内炎症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慢性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等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过滤得到注射用水;

S2、将权利要求1中的氯化钠、果糖和甘油注入注射用水600L,进行浓配;

S3、将上述浓配液体进行脱碳过滤处理;

S4、脱碳过滤完成后对液体进行稀配,注射用水达到2600~2800L,得到稀配液;

S5、对上述稀配液进行过滤处理;

S6、装袋。

该生产工艺的有益效果是:配制过程无需煮沸,缩短灭菌时间,由此,通过减少产品的受热程度和时间,使产品5-羟甲基糠醛值符合《中国药典》标准要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注射用水的制得步骤包括:

S10、采用饮用水依次进行多介质过滤—活性炭过滤—一级反渗—离子交换—过滤,得到纯化水;

S20、对纯化水进行蒸馏,得到注射用水。

由此,通过多次过滤,可以保证注射用水的无菌性,保证使用安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在进行浓配时,先加入甘油、氯化钠至600L注射用水中,搅拌溶解后再加入果糖搅拌至完全溶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3中脱碳过滤处理时间为15分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4中,对稀配液回流搅拌25分钟,并对其PH值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待药液温度冷却至65℃以下时,依次经第一级0.1μm聚丙烯预过滤滤芯和第二、三级0.22μm聚醚砜终端过滤滤芯后供灌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稀配液pH值用药用级2.66mol/L稀盐酸或2mol/L氢氧化钠溶液。由此,可以保证其酸碱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包括以下配比的原料:

氯化钠23kg、甘油260kg、果糖130kg、活性炭650g、2.66mol/L稀盐酸0~390ml、2mol/L氢氧化钠溶液0~130ml和注射用水2600L。

上述的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过滤得到注射用水;

S2、将权利要求1中的氯化钠、果糖和甘油注入注射用水600L,进行浓配;在进行液体配置前,确认所有工器具、滤芯、容器已按要求灭菌和清洗合格。

按上述的注射液的成分相应称取氯化钠、果糖和甘油,在浓配罐注入注射用水约600L,先加入甘油、氯化钠搅拌溶解后,再加入果糖搅拌至完全溶解。

S3、将上述浓配液体进行脱碳过滤处理。即,在步骤S2中的浓配液中投入活性炭搅拌吸附15分钟,药液经钛棒脱炭过滤至后续的稀配罐内,然后通过清洗球对浓配罐内壁喷淋约100L注射用水,通过1μm钛棒过滤器转入稀配罐内,连续喷淋三次。

S4、脱碳过滤完成后对液体进行稀配,注射用水达到2600~2800L,得到稀配液;待浓配药液和浓配洗水全部转入稀配后,加注射用水至配制量,回流搅拌25分钟;取样测药液pH值、含量。

S5、对上述稀配液进行过滤处理;待药液温度冷却至65℃以下时,依次经第一级0.1μm聚丙烯预过滤滤芯和第二、三级0.22μm聚醚砜终端过滤滤芯后供灌封。

S6、装袋,即可以将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分为250ml一袋进行分装处理,方便使用。

其中,步骤S1中注射用水的制得步骤包括:

S10、采用饮用水依次进行多介质过滤—活性炭过滤—一级反渗—离子交换—过滤,得到纯化水;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饮用水经管道经输送泵,进入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保安过滤器,待进水压力>0.1MPa,启动高压泵进入一级反渗透。随后,当产水电导率<20μs/cm时,产水方可进入下一水箱,即中间水箱,进行一级反渗透。一级反渗透装置的产水通过离子混床设备,待产水电导率、酸碱度符合《工艺用水质量标准》;经1um滤芯的滤器送入纯化水储罐。

S20、对纯化水进行蒸馏,得到注射用水。具体为:纯化水通过多效蒸馏水机和热压式蒸馏水机,待产水温度≥75℃,产水电导率、pH值符合《工艺用水质量标准》时,将产出水送入注射用水储罐,于70℃以上保温循环,储存时间不超过12小时,超过12小时应及时排空处理后重新制备。

其中,在制备纯化水时,采用的饮用水应符合国家标准;当多介质过滤器进出口压差超过0.05MPa时,应反洗多介质过滤器;当活性炭过滤器进出口压差超过0.05Mpa时,应反洗活性炭过滤器;反渗透保安过滤器进出水压差高于0.07Mpa时,应更换保安过滤器滤芯;反渗透产水电导率应<20μs/cm;离子交换水电阻率应大于1MΩ.cm;制备的纯化水储存时电导率应≤1.0μs/cm(25℃),酸碱度应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的规定,储存采用循环储存,储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

由此,经过上述步骤制得的注射用水符合卫生要求,达到安全标准。

稀配液pH值用药用级2.66mol/L稀盐酸或2mol/L氢氧化钠溶液。其中,pH值控制在4.3~6.6,果糖(C6H12O6)含量应为标示量的97.0%~100.0%,氯化钠(NaCl)含量应为标示量的97.0%~100.0%,药液从配制至灌封结束不得超过12小时。

其中,药液设定重量是根据药液密度公式换算所得,换算公式为:药液设定重量(kg)=处方配制量(L)×药液密度(kg/L)

由此可知,整个过程无需涉及液体的煮沸,降低5-羟甲基糠醛值,节省生产时间;同时,灭菌时间缩短,提高生产效率,且可以适用于注射液的大量配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达到的技术效果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

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包括以下配比的原料:氯化钠25kg、甘油280kg、果糖140kg、活性炭700g、2.66mol/L稀盐酸0~420ml、2mol/L氢氧化钠溶液0~140ml和注射用水2800L。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达到的技术效果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

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包括以下配比的原料:氯化钠24kg、甘油270kg、果糖135kg、活性炭680g、2.66mol/L稀盐酸0~350ml、2mol/L氢氧化钠溶液0~130ml和注射用水2700L。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