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植物降糖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7335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然植物降糖剂。

(二)

背景技术:

当糖尿病患者经过饮食和运动治疗,血糖的控制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时,都需要采用药物治疗。现有的降糖药分为中药降糖药和西药降糖药。降糖西药大致分为口服降糖药物和注射降糖药物,以胰岛素类药物为主。

降糖中药分类比较复杂,最简单的是按照药物组成分为单方制剂和复方制剂。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传统中药方剂的抓取、存放、煎煮比较麻烦,所以中药成药的使用比传统煎煮方剂的使用更为普遍,但传统煎煮方剂的疗效更为理想。

不过,上面两种方式的药剂功能比较单一,而且治疗时间长,治疗效果得不到保障,且医药治疗还有副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治愈患者;中药治疗时间长,而且效果缓慢,需调整,也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时间。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的天然植物降糖剂。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天然植物降糖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经混合、粉碎、浓缩、冻干、升华得到:黄芪6-15份、蒲公英6-15份、苦瓜20-40份、洋葱20-40份、燕麦20-40份、玉米须20-40份。

其优选的重量配比为:

黄芪10份、蒲公英10份、苦瓜10份、洋葱30份、燕麦30份、玉米须30份。

本发明所述降糖剂原料经混合、粉碎、浓缩、冻干、升华得到固体提取物,性状为粉剂。

本发明所采用的各原料的药用性能如下:

黄芪: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主治一切气虚血亏之证,如脾虚泄泻,肺虚咳嗽,脱肛,子宫下垂,自汗,盗汗,水肿,血痹,痈疽难溃或久溃不敛;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主治乳痈,肺痈,肠痈,痄腮,瘰疬,疔毒疮肿,目赤肿痛,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胃炎,肠炎,痢疾,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蛇虫咬伤,烧烫伤;

苦瓜:祛暑涤热,明目,解毒。主治暑热烦渴,消渴,赤炎疼痛,痢疾,疮痈肿毒;

洋葱:健胃理气,杀虫,降血脂。主治食少腹胀,创伤,溃疡,滴虫性阴道炎,高脂血症;

燕麦:降低血脂、降低胆固醇,具有防治大肠癌、防治心脏疾病的医疗价值和保健作用;

玉米须:利尿消肿,清肝利胆。主治水肿,淋证,白浊,消渴,黄疸,胆囊炎,胆石症,高血压病,乳痈,乳汁不通。

本发明通过粉碎、浓缩、冻干、升华等操作实现天然植物原料的成分提取,保留有效物质,同时不影响有效物质的活性,使得到的降糖剂具有清热解毒、降脂降糖、清肝利胆的作用,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本发明制备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黄芪60g、蒲公英60g、苦瓜200g、洋葱200g、燕麦200g、玉米须200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混合粉碎,经浓缩、冻干、升华,制成散剂。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1-2g,饭后服用。

实施例2:

取黄芪150g、蒲公英150g、苦瓜400g、洋葱400g、燕麦400g、玉米须400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混合粉碎,经浓缩、冻干、升华,制成散剂。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1-2g,饭后服用。

实施例3:

取黄芪100g、蒲公英100g、苦瓜100g、洋葱300g、燕麦300g、玉米须300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混合粉碎,经浓缩、冻干、升华,制成散剂。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1-2g,饭后服用。

典型病例:

(1)王先生,54岁,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人,患病9年,08年确诊,开始吃降糖药没作用,后开始注射胰岛素,注射剂量为早18u、中18u、晚28u;去年因胰腺炎住院一个月,后又胆囊炎结石住院一个月,日常喜欢喝酒。

6月份开始使用本发明的产品治疗,本发明产品的用量按g计量,跟踪记录如下。

(2)陈女士,57岁,廊坊市安次区人,患病15年,06年开始用胰岛素,注射剂量为早12u、晚12u、睡前12u,胰岛素使用两个品牌,剂量逐年上升,血糖较平稳,有并发症征兆,手指发麻,眼底见黄斑。

6月份开始使用本发明的产品治疗,本发明产品的用量按g计量,跟踪记录如下。

(3)杨先生,62岁,黑龙江人,患病一年,日常注射胰岛素剂量为早13u、晚13u、睡前13u;6月份开始使用本发明的产品治疗,本发明产品的用量按g计量,跟踪记录如下。

由上述临床试验的典型病例可知,本发明的产品针对糖尿病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连续使用一个月左右即可完全替代胰岛素,且使用效果更好,无毒副作用和依赖性,长期服用则可根治糖尿病,且无复发。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中药应用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天然植物降糖剂。该天然植物降糖剂,以黄芪、蒲公英、苦瓜、洋葱、燕麦、玉米须为原料,经混合、粉碎、浓缩、冻干、升华制得。本发明制备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发;陈志权;迟瑶瑶;张欣宇;陈浩然;苏同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国发
技术研发日:2017.11.17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