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皮肤过敏的自粘性医用绷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7752阅读:10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用绷带的研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皮肤过敏的自粘性医用绷带。



背景技术:

医用绷带是包扎伤口处或患处的纱布带,是常见的医疗用品,有许多不同种类。简单的一种是单棚带,由纱布或棉布制成,适用于四肢、尾部、头部以及胸腹部。复绷带是按部位和形状而制成的各种形状的绷带,材料为双层棉布,其间可夹不同厚度的棉花,周边有布条,以便打结固定,如眼绷带、背腰绷带、前胸绷带、腹绷带和鬐甲绷带等。特殊绷带多在四肢和关节部位作固定用。

弹力绷带是用自然纤维编织而成,质料柔软,弹性极高。主要用于外科包扎护理,弹力绷带用途广泛,身体各个部位外用包扎,野外训练,外伤急救等可感受到此绷带的各种好处。优点:弹性高,关节部位使用后活动不受限制,不缩水,不会妨碍血液循环或令关节部位移位质料透气好,不会使伤口凝结水汽,携带方便。弹性绷带分类包括:自粘性弹性绷带、高弹性绷带、氨纶弹性绷带、100%全棉弹性绷带、pbt弹性绷带、全棉织边纱布绷带、pbt带吸水垫绷带、石膏绷带等各种绷带,年生产绷带。

而传统的术后纱布绷带加压包扎回定很容易受活动的影响而松动,由于包扎松解脱落等因素,常引起术后出血粘连,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防止皮肤过敏的自粘性医用绷带,可根据包扎部位粗、细和压力的大小进行随意调整,使局部受压均匀,松紧适宜,舒适度好,不会出现皮肤过敏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止皮肤过敏的自粘性医用绷带,该绷带加工中使用的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以下成分制成:棉纤维占35-45%、竹纤维占15-16%、苎麻纤维占12-13%、人造纤维占10-15%、剩余为自粘性弹性材料;所述自粘性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n-羟甲基丙烯酰胺与水按照重量比为1:12-14的比例混合溶解,加入到反应器中,添加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30-35倍重的混合丙烯酸酯,兑水至水位线刚好覆盖反应物,加入质量分数为0.12-0.14%的乳化剂和质量分数为0.05-0.08%的缓冲剂,在通入氮气下搅拌15-20分钟;

(2)搅拌后升温至55-60℃,加入质量分数为2-3%的脲醛树脂和质量分数为4-5%的糠醇树脂,搅拌均匀后加热至60-65℃,继续反应100-120分钟,降温到45-55℃,加入质量分数为1.0-1.2%过硫酸钾和质量分数为3.0-3.5%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搅拌均匀,保持反应30-40分钟后出料即可。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人造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1)按照重量份称取花生壳25-30份、棉籽壳15-18份、白果壳13-15份、桑树皮10-12份、蝉蛹5-8份、鸡蛋清10-15份、芦荟叶片4-6份;

(2)将花生壳、棉籽壳、白果壳粉碎后加入10-15倍体积的水煮沸,转小火熬煮至粘稠状,将桑树皮使用沸水浸烫5-10分钟,取出后使用清水冲洗2-3遍,与蝉蛹混合,兑入20-30倍体积的水加热煮制至成为丝状,挑出后添加鸡蛋清浸泡2-3分钟;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物混合,经过化学纺丝得到所述人造纤维。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混合的丙烯酸酯中含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辛酯和丙烯酸,混合比例为2-3:5-6:7-8:0.5-0.6。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乳化剂为op-10,缓冲剂为质量浓度为20-30%的碳酸氢钠溶液。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为了解决现有弹力型医用绷带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皮肤过敏的自粘性医用绷带,选用了透气环保亲肤材料,添加的药剂成分能够吸收去除伤口渗出的液体及有毒物质,保持皮肤处于无菌干爽环境,在加压包扎时的力量可以调节,压迫止血效果好,病人易于接受,由于自粘性弹力绷带压力可调节,透气顺应性强,因此,病人感觉非常舒适,还可以作小范围的活动使用方便,外形美观,本发明制备的自粘性医用绷带可根据包扎部位粗、细和压力的大小进行随意调整,使局部受压均匀,松紧适宜,舒适度好,不会出现皮肤过敏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防止皮肤过敏的自粘性医用绷带,该绷带加工中使用的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以下成分制成:棉纤维占35%、竹纤维占15%、苎麻纤维占12%、人造纤维占10%、剩余为自粘性弹性材料;所述自粘性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n-羟甲基丙烯酰胺与水按照重量比为1:12的比例混合溶解,加入到反应器中,添加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30倍重的混合丙烯酸酯,兑水至水位线刚好覆盖反应物,加入质量分数为0.12%的乳化剂和质量分数为0.05%的缓冲剂,在通入氮气下搅拌15分钟;

(2)搅拌后升温至55℃,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脲醛树脂和质量分数为4%的糠醇树脂,搅拌均匀后加热至60℃,继续反应100分钟,降温到45℃,加入质量分数为1.0%过硫酸钾和质量分数为3.0%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搅拌均匀,保持反应30分钟后出料即可。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人造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1)按照重量份称取花生壳25份、棉籽壳15份、白果壳13份、桑树皮10份、蝉蛹5份、鸡蛋清10份、芦荟叶片4份;

(2)将花生壳、棉籽壳、白果壳粉碎后加入10倍体积的水煮沸,转小火熬煮至粘稠状,将桑树皮使用沸水浸烫5分钟,取出后使用清水冲洗2遍,与蝉蛹混合,兑入20倍体积的水加热煮制至成为丝状,挑出后添加鸡蛋清浸泡2分钟;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物混合,经过化学纺丝得到所述人造纤维。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混合的丙烯酸酯中含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辛酯和丙烯酸,混合比例为2:5:7:0.5。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乳化剂为op-10,缓冲剂为质量浓度为20%的碳酸氢钠溶液。

实施例2

一种防止皮肤过敏的自粘性医用绷带,该绷带加工中使用的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以下成分制成:棉纤维占40%、竹纤维占15.5%、苎麻纤维占12.5%、人造纤维占13%、剩余为自粘性弹性材料;所述自粘性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n-羟甲基丙烯酰胺与水按照重量比为1:13的比例混合溶解,加入到反应器中,添加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32倍重的混合丙烯酸酯,兑水至水位线刚好覆盖反应物,加入质量分数为0.13%的乳化剂和质量分数为0.06%的缓冲剂,在通入氮气下搅拌18分钟;

(2)搅拌后升温至58℃,加入质量分数为2.5%的脲醛树脂和质量分数为4.5%的糠醇树脂,搅拌均匀后加热至63℃,继续反应110分钟,降温到50℃,加入质量分数为1.1%过硫酸钾和质量分数为3.3%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搅拌均匀,保持反应35分钟后出料即可。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人造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1)按照重量份称取花生壳28份、棉籽壳16份、白果壳14份、桑树皮11份、蝉蛹6份、鸡蛋清12份、芦荟叶片5份;

(2)将花生壳、棉籽壳、白果壳粉碎后加入12倍体积的水煮沸,转小火熬煮至粘稠状,将桑树皮使用沸水浸烫7分钟,取出后使用清水冲洗2遍,与蝉蛹混合,兑入25倍体积的水加热煮制至成为丝状,挑出后添加鸡蛋清浸泡2.5分钟;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物混合,经过化学纺丝得到所述人造纤维。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混合的丙烯酸酯中含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辛酯和丙烯酸,混合比例为2.5:5.5:7.5:0.55。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乳化剂为op-10,缓冲剂为质量浓度为25%的碳酸氢钠溶液。

实施例3

一种防止皮肤过敏的自粘性医用绷带,该绷带加工中使用的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以下成分制成:棉纤维占45%、竹纤维占16%、苎麻纤维占13%、人造纤维占15%、剩余为自粘性弹性材料;所述自粘性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n-羟甲基丙烯酰胺与水按照重量比为1:14的比例混合溶解,加入到反应器中,添加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35倍重的混合丙烯酸酯,兑水至水位线刚好覆盖反应物,加入质量分数为0.14%的乳化剂和质量分数为0.08%的缓冲剂,在通入氮气下搅拌20分钟;

(2)搅拌后升温至60℃,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脲醛树脂和质量分数为5%的糠醇树脂,搅拌均匀后加热至65℃,继续反应120分钟,降温到55℃,加入质量分数为1.2%过硫酸钾和质量分数为3.5%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搅拌均匀,保持反应40分钟后出料即可。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人造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1)按照重量份称取花生壳30份、棉籽壳18份、白果壳15份、桑树皮12份、蝉蛹8份、鸡蛋清15份、芦荟叶片6份;

(2)将花生壳、棉籽壳、白果壳粉碎后加入15倍体积的水煮沸,转小火熬煮至粘稠状,将桑树皮使用沸水浸烫10分钟,取出后使用清水冲洗3遍,与蝉蛹混合,兑入30倍体积的水加热煮制至成为丝状,挑出后添加鸡蛋清浸泡3分钟;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物混合,经过化学纺丝得到所述人造纤维。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混合的丙烯酸酯中含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辛酯和丙烯酸,混合比例为3:6:8:0.6。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乳化剂为op-10,缓冲剂为质量浓度为30%的碳酸氢钠溶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