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髓内钉两点多维定位装置和定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44420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股骨髓内钉两点多维定位装置和定位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骨科涉及髓内钉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股骨髓内钉两点多维定位装置和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髓内钉是治疗股骨骨折一种微创治疗方法,目前对于长管骨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通常采用髓内钉、钢板、外固定架等固定术,在髓内钉固定术中,普遍的髓内钉设有远、近端的锁钉孔,使锁钉可以穿过长管皮质和髓内钉上的远、近端锁钉孔,达到锁固的作用,具有使骨折块对位对线、固定、支撑一定重力的功能,以利骨痂生长骨折愈合。使用这种髓内钉,需要远、近两端的锁钉连接固定,安装时将髓内钉置入髓腔内后再钻孔,无法很好的在长管骨皮质远端处找准对应髓内钉上锁钉孔的位置,加重了医生手术操作的负担。

髓内钉技术要求较高,所以没能全面开展,难点之一就是远端锁定困难,解决该问题首先是转子间区开口位置、方向正确,不理想将造成髓内钉变形,造成远端锁定困难,理想位置和方向需要多次纠正,费事,费力,反复透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目前髓内钉是治疗股骨骨折存在技术操作难度大和钉入状态不理想将造成髓内钉变形等问题,设计了股骨髓内钉两点多维定位装置和定位方法,达到快速准确操作的目的。

技术方案:一种股骨髓内钉两点多维定位装置,包括与载体固定连接的固定部件,在固定部件上安装有前、后两组能够竖向和纵向移动并锁死的二维调节机构;在前、后两组二维调节机构的末端分别设置有前、后两个万向节,每个万向节的自由摆动部件上分别设置有调节轴孔,前、后调节轴孔内固定安装有一根调节轴套;髓内钉套装与调节轴套内。

所述二维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固定部件上侧的固定立柱,在固定立柱外侧分别套装有升降滑套,升降滑套设置有纵向孔并安装纵向调节杆,升降滑套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升降锁紧销和纵调锁紧销;万向节安装在对应的纵向调节杆的末端。

固定部件与二维调节机构之间还设置有转动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竖转轴和竖转套,竖转套的侧壁垂直安装有竖转锁紧销。

所述二维调节机构包括在固定部件上设置的固定竖套,固定竖套内套装有活动立柱并设置升降锁紧销;活动立柱上端连接有纵向调节套,在纵向调节套内套有纵向调节杆并设置纵调锁紧销;万向节安装在对应的纵向调节杆的末端。

前、后两组二维调节机构的下端安装在同一固定部件上,或者分别安装在前、后固定部件上。

所述万向节包括连接在一根连杆上的万向节球壳,万向节球壳的内表面为球面,在万向节球壳内侧套装有万向节内球体,在万向节内球体的中心设置有调节轴孔。

在与固定部件连接的支架上或者独立的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初始位置定位机构,用于确定调节轴套的调节端点初始位置。所述初始位置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与固定部件连接的支架上或者独立的固定支架上的滑杆,滑杆外侧套装有滑套,并设置滑套锁销,滑套上安装有摆杆,摆杆通过关节锁紧销与指示杆连接,指示杆的末端为指示端点。

一种股骨髓内钉两点多维定位方法,在前、后两组二维调节机构的调节末端分别设置有前、后两个万向节,每个万向节的自由摆动部件上分别设置有调节轴孔,前、后调节轴孔内固定安装有一根调节轴套;髓内钉套装与调节轴套内;前、后两组二维调节机构的下方固定在载体上;通过对前、后两组二维调节机构分别进行竖向或纵向调节,使调节轴套携带髓内钉调节对准股骨端面,将髓内钉初次钉入股骨内;通过x光透视判断初次钉入的髓内在股骨内的角度钉偏斜情况,计算修正髓内钉所需要调整的数据;然后利用修正的数据再次对前、后两组二维调节机构分别进行竖向或纵向调节,使调节轴套携带髓内钉正对股骨端面钉入点且保持修正后的正确方向,再次向股骨内钉入髓内钉。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前、后两个二维调节机构分别来调节前、后两个万向节,从而控制位于万向节上的调节轴套来控制髓内钉的角度。本发明可以实现适当范围内对髓内钉任意角度的调节。

本发明的方法中利用两次钉入点方式,在第一次钉入点基础上进行修改需要调节的调节套角度,从而能够在最多两次即可正确钉入髓内钉,提高钉入准确性和减少钉入次数,具有快速准确优点。从而降低医生操作难度,减轻对患者骨骼破坏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图1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固定夹具的一种连接结构。

图6是本发明装置钉入状态示意图。

图7是初次钉入状态示意图。

图8是修正后钉入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髓内钉,201为前固定立柱,202为后固定立柱,203为前升降滑套,204为后升降滑套,205为前升降锁紧销,206为后升降锁紧销,207为纵向调节杆,208为纵调锁紧销,209为锁块,210为连杆,211a为后万向节球壳,211b为前万向节球壳,212为万向节内球体,213为固定销,214为调节轴孔,215为调节轴套,216为横连杆,217为竖转轴,218为竖转套,219为竖转锁紧销,220为纵向调节套,221为前活动立柱,222为后活动立柱,223为前固定竖套,224为后固定竖套,225为前升降锁紧销,226为后升降锁紧销,227为横连杆,3为固定夹具,4为钉入点,5为初始位置定位机构,51为滑杆,52为滑套,53为滑套锁销,54为摆杆,55为指示杆,56为关节锁紧销,57为指示端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股骨髓内钉1两点多维定位装置,包括与载体固定连接的固定部件,载体可以是床架或者仪器固定夹或者其他固定架。固定部件可以采用如图1或图5所示的固定夹具3。

在固定部件上安装有前、后两组能够竖向和纵向移动并锁死的二维调节机构。在前、后两组二维调节机构的末端分别设置有前、后两个万向节,每个万向节的自由摆动部件上分别设置有调节轴孔,前、后调节轴孔内固定安装有一根调节轴套215。髓内钉1套装与调节轴套215内。

具体地,在图1中,二维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在同一固定部件上侧的前固定立柱201和后固定立柱202,前固定立柱201和后固定立柱202之间通过横连杆216固定在一起。在前固定立柱201和后固定立柱202外侧分别套装有前升降滑套203和后升降滑套204,前升降滑套203和后升降滑套204分别设置有纵向孔并分别安装纵向调节杆207。前升降滑套203和后升降滑套204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前升降锁紧销205和后升降锁紧销、前纵调锁紧销和后纵调锁紧销。

所述万向节包括连接在一根连杆上的万向节球壳,万向节球壳的内表面为球面,在万向节球壳内侧套装有万向节内球体,在万向节内球体的中心设置有调节轴孔。

图1中在前、后纵向调节杆207的末端分别安装有锁块209,与万向节球壳固定的连杆插入锁块209的竖孔内,并通过固定销对连杆进行固定。从而每个万向节利用连杆与锁块209之间的调节关系,也可以实现局部的升降调节,便于微调操作。

实施例2:在实施例1基础上,二维调节机构包括分别安装在前、后两个固定部件上侧的前固定立柱201和后固定立柱202,参见图2所示,在前固定立柱201和后固定立柱202外侧分别套装有前升降滑套203和后升降滑套204,前升降滑套203和后升降滑套204分别设置有纵向孔并分别安装纵向调节杆207,前升降滑套203和后升降滑套204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前升降锁紧销205和后升降锁紧销、前纵调锁紧销和后纵调锁紧销;所述前、后万向节分别安装在前、后纵向调节杆207的末端。

实施例3:参见图3所示,在实施例1基础上,二维调节机构包括在固定部件上设置的固定竖套,固定竖套内套装有活动立柱并设置升降锁紧销;活动立柱上端连接有纵向调节套,在纵向调节套内套有纵向调节杆并设置纵调锁紧销;万向节安装在对应的纵向调节杆的末端。

实施例4:参见图4所示,在实施例1-3任一项实施例基础上,又在固定部件与二维调节机构之间还设置有转动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竖转轴和竖转套,竖转套的侧壁垂直安装有竖转锁紧销。

实施例5:在实施例1-3任一项实施例基础上,在与固定部件连接的支架上或者独立的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初始位置定位机构5,用于确定调节轴套的调节端点初始位置。

参见图9所示,初始位置定位机构5包括固定在与固定部件连接的支架上或者独立的固定支架上的滑杆51,滑杆51外侧套装有滑套52,并设置滑套锁销53,滑套上安装有摆杆54,摆杆54通过关节锁紧销56与指示杆55连接,指示杆的末端为指示端点57。

实施例6:一种股骨髓内钉1两点多维定位方法,参见图1所示,在前、后两组二维调节机构的调节末端分别设置有前、后两个万向节,每个万向节的自由摆动部件上分别设置有调节轴孔,前、后调节轴孔内固定安装有一根调节轴套215;髓内钉1套装与调节轴套215内。前、后两组二维调节机构的下方固定在载体上。

参见图6所示,通过对前、后两组二维调节机构分别进行竖向或纵向调节,使调节轴套215携带髓内钉1调节对准股骨端面,将髓内钉1初次钉入股骨内。

参见图7和图8所示,通过x光透视判断初次钉入的髓内在股骨内的角度钉偏斜情况,计算修正髓内钉1所需要调整的数据;然后利用修正的数据再次对前、后两组二维调节机构分别进行竖向或纵向调节,使调节轴套215携带髓内钉1正对股骨端面钉入点4且保持修正后的正确方向,再次向股骨内钉入髓内钉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