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脚气的膏药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27346阅读:7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脚气的膏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竹醋液是竹材热解得到的液体产物,它是一种组成成分相当复杂的液体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水、有机酸、酚类、酮类、醇类等物质,它的形成过程很复杂。竹醋液产量则随竹材的种类、竹材的含水率及热解工艺的不同而不同,其成分更随收集方法、热解温度、贮存条件等的不同而不断变化。

竹醋液有许多机能,它对植物和动物的组织具有很好的渗透性和吸收性,对家畜的粪便和厨房垃圾的恶臭也具有消除的效果。竹醋液还可以起到植物激素方面的作用,给作物加入微量的竹醋液,则可以起到促进植物生根、发芽、生长,使果实的味道变好的效果。总之,它可广泛应用于农业、医疗、保健等各领域。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据悉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成为严重困扰人们脚趾的疾病。脚气在医学上又称足癣,俗称香港脚,是足部真菌感染表现为趾间或足底皮肤瘙痒红斑丘疹脱皮,或有水泡,严重可糜烂,渗出,如不及时控制会波及其他部位,引起体癣股癣或灰指甲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种类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常见的治疗方法有西药治疗与中药配方治疗。西药治疗虽然见效快,但其为化学合成药物对人体健康有毒副作用,应值得人们注意,而中药治疗虽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但其疗效上又较西药迟缓。

竹醋液的生产方法有3种:一种是土窑直接烧制法,设备成本低,改进后对竹炭、竹醋液的品质和回收率都有所提高;第二中是干馏釜热解法,分固定式干馏和移动床连续干馏两类,某些炉型及工艺产生的废气可用作燃料,竹醋液品质和产率都优于前者;第三种是用特种设备制备法,炉型小,能对各个环节精确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传统各生产厂家原料来源、生产设备、工艺技术等不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而且有的还混进木焦油等木醋液成分,成了一种混合型竹醋液,影响它的应用领域。为了提高和稳定竹醋液的质量,确保使用安全,扩大应用领域,本研究从竹醋液生产原料、生产设备、收集工艺、储存方法和精制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力求获取一种高纯度竹醋液生产和加工工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脚气的膏药贴及其制备方法,取新鲜竹子原料经初步分离得到竹炭和竹醋原液,将竹醋原液过滤除去杂质和沉淀物,再将粉状或片状壳聚糖按配方比例加入竹醋中。不断搅拌直至壳聚糖完全溶解,调节ph值至强酸性,溶液过滤除去不溶物,加入乳化剂,纳米分散机分散后,静置,得到分散均匀的纳米溶胶,再加入凡士林,文火熬制成膏药于医用棉片上。

作为优选,原料初步分离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采伐竹时形成的歪斜端头用精密推台锯截去,以端口为定位面,将原竹截成定长竹筒,用破竹机将竹筒破开,再用开片机将切成厚度为1-4mm,宽为10-15mm的竹片,同时去除竹青和竹黄,竹青厚度在1-3mm,并得到加工过程产生的竹屑;

2)竹炭干燥、竹材预炭化、竹材炭化、竹炭锻烧和冷却五个阶段;

竹材干燥: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炽热烟气进行熏烟干燥,一般需一周左右时间。这时,炭窑内的温度一般小于150℃,主要是去掉竹材中的水分,使竹材的形状尺寸不容易改变。如果竹材的干燥与烧炭的过程分开进行,需要另建竹材熏烟干燥窑;

竹材预炭化:这时炭窑内的温度150℃~270℃,竹材的受热分解比较明显,开始产生醋酸和焦油;

竹材炭化:这时炭窑内的温度270℃~360℃,竹材发生非常快的热分解,产生大量的分解产物,是醋酸、焦油等天然高分子产物的主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内,由于竹材非常快的热分解,放出大量的热量;

竹炭锻烧:这时炭窑内的温度360℃以上。在这一阶段,随着高温的持续进行,残留在竹炭中的能挥发的物质得到的排除,但产生的气体冷凝液——竹醋液已经很少。

3)采用静置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对竹醋原液进行初步分离;

4)简单蒸馏:将待分离的混合物装入蒸馏釜内,加热和部分蒸发;由蒸馏釜放出的蒸气导入冷凝器中,由于冷却作用蒸汽在冷凝器中转变为液态,生成的蒸馏液流入收集器。

5)精馏提纯:利用蒸馏设备中生成的蒸汽和先前蒸出的蒸汽,局部冷凝得到回流液,用活性炭吸附除去苯酚,即得到高品质无酚竹醋液。

作为优选,壳聚糖与竹醋的比例为1~5:100,ph调节至2~3,ph调节剂为有机酸或无机酸。

作为优选,所述乳化剂为hlb值较高的亲水性乳化剂。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纳米分散机型号为cik2000,转速可达14000rpm,剪切速率可以达到200rpm,转子的速度可以达到66m/s。在该速度范围内,由剪切力所造成的湍流结合专门研制的电机可以使乳液粒径范围小到纳米级,粒经分布更窄。由于能量密度极高,无需其他辅助分散设备,可以达到普通的高压均质机的400bar压力下的颗粒大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脚气的膏药贴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采伐竹时形成的歪斜端头用精密推台锯截去,以端口为定位面,将原竹截成定长竹筒,用破竹机将竹筒破开,再用开片机将切成厚度为1-4mm,宽为10-15mm的竹片,同时去除竹青和竹黄,竹青厚度在1-3mm,并得到加工过程产生的竹屑;

2)竹炭干燥、竹材预炭化、竹材炭化、竹炭锻烧和冷却五个阶段;

竹材干燥: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炽热烟气进行熏烟干燥,一般需一周左右时间。这时,炭窑内的温度一般小于150℃,主要是去掉竹材中的水分,使竹材的形状尺寸不容易改变。如果竹材的干燥与烧炭的过程分开进行,需要另建竹材熏烟干燥窑。

竹材预炭化:这时炭窑内的温度150℃,竹材的受热分解比较明显,开始产生醋酸和焦油。

竹材炭化:这时炭窑内的温度250℃,竹材发生非常快的热分解,产生大量的分解产物,是醋酸、焦油等天然高分子产物的主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内,由于竹材非常快的热分解,放出大量的热量。

竹炭锻烧:这时炭窑内的温度350℃以上。在这一阶段,随着高温的持续进行,残留在竹炭中的能挥发的物质得到的排除,但产生的气体冷凝液——竹醋液已经很少。

3)采用静置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对竹醋原液进行初步分离;

4)简单蒸馏:将待分离的混合物装入蒸馏釜内,加热和部分蒸发。由蒸馏釜放出的蒸气导入冷凝器中,由于冷却作用蒸汽在冷凝器中转变为液态,生成的蒸馏液流入收集器;

5)精馏提纯:利用蒸馏设备中生成的蒸汽和先前蒸出的蒸汽,局部冷凝得到回流液,用活性炭吸附除去苯酚,即得到无酚竹醋液;

6)将粉状或片状壳聚糖按配方比例加入竹醋中。不断搅拌直至壳聚糖完全溶解,调节ph值至2~3,溶液过滤除去不溶物,加入高hlb值的乳化剂,使用cik2000纳米分散机搅拌分散0.5h,静置2h,得到分散均匀的纳米溶胶,再加入凡士林,文火熬制成膏药于医用棉片上。

采用此方法制得的无酚竹醋溶胶理化指标为:

一、比重:1.20g/ml;ph:2.3;

二、形态:无色透明;无烟味、性能稳定;见光、长期存放均不变色。

无酚竹醋液组分:经上海中药创新研究中心质谱仪捡测,无酚竹醋液组分如下:乙酸88.34%;丙酸2.31%;丁酸0.17%;甲酸0.37%;丁内酯0.82等成分;未捡出溶解焦油、苯酚、甲醛。

无酚竹醋毒性:经浙江疾病控制中心200701207#捡测报告:无酚竹醋液。

受试物小鼠急性经口ld50大于10g/kg体重,根据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其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属于实际无毒级。

本发明将竹醋原液过滤除去杂质和沉淀物,再将粉状或片状壳聚糖按配方比例加入竹醋中。不断搅拌直至壳聚糖完全溶解,调节ph值至强酸性,溶液过滤除去不溶物,加入乳化剂,纳米分散机分散后,静置,得到分散均匀的纳米溶胶膏药贴。本发明制备的脚气膏药贴具有使用方便、无毒、低成本、高特效等特点。同时也为竹木醋液的利用开辟了新的方向。本方法制备工艺操作简单,无需特殊设备,制备周期短,成本较低。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对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揭示的内容,在本发明基础上不必经过创造性劳动所进行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