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323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药物。



背景技术: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肝硬化一旦现腹水时往往提示肝功能的损害严重,预后不好。现代医学认为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可由一种或者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者持续对肝脏作用而引起进行性、弥漫性的改变,可出现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结节状再生、结缔组织大量纤维化,导致肝小叶的结构紊乱,形成假小叶,致使肝脏质地变硬,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时最常见的首发事件,腹水的发生是肝硬化自然病程中失代偿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外有研究报道: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在十年内发生腹水的几率约为50%。腹水患者相比非腹水患者在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情况,概率多3倍。若无条件接受肝移植治疔,2年内死亡率高达50%。该病在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疾病的进展,发展到后期逐渐出现肝功能异常、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压力增高、脾大、肝性脑病等各种表现。由于腹水大量存在,一方面腹水容易压迫心脏及肺脏而影响心肺的功能;同时因为大量腹水的存在又往往容易导致细菌滋生,从而易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另一方面还可导致肝肾的损害,因为腹水的产生,可引起有效血容量的不足,肝脏及肾脏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从而影响到肝肾功能。因此临床上出现大量腹水的时候,有效消退腹水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控制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延长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医药治疗在肝硬化腹水的综合治疗中起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归于“臌胀”范畴,是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血水液代谢失调,脾肾阳亏,气虚无力,导致血瘀水停腹中,正虚邪实。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药物,其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鳖甲10-15份、党参16-20份、白术10-15份、猪苓10-15份、柴胡10-15份、鸡内金10-15份、附子10-15份、肉桂5-8份、茵陈5-8份、丹参5-8份、当归8-12份、冬瓜子8-12份、车前子8-12份、地胆草10-20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鳖甲12-13份、党参17-19份、白术12-13份、猪苓12-13份、柴胡12-13份、鸡内金12-13份、附子12-13份、肉桂6-7份、茵陈6-7份、丹参6-7份、当归9-11份、冬瓜子9-11份、车前子9-11份、地胆草13-17份。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鳖甲12.5份、党参18份、白术12.5份、猪苓12.5份、柴胡12.5份、鸡内金12.5份、附子12.5份、肉桂6.5份、茵陈6.5份、丹参6.5份、当归10份、冬瓜子10份、车前子10份、地胆草15份。

优选地,所述药物可以制成片剂、分散片、速溶片、冲剂或口服液。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采用鳖甲、党参、白术、猪苓、柴胡、鸡内金等中药制备的药物,各原料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具有健脾温肾、化瘀行水的作用,可有效治疗肝硬化腹水,且各原料药均使用天然药物,因此其具有见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鳖甲10份、党参16份、白术10份、猪苓10份、柴胡10份、鸡内金10份、附子10份、肉桂5份、茵陈5份、丹参5份、当归8份、冬瓜子8份、车前子8份、地胆草10份。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鳖甲12份、党参17份、白术12份、猪苓12份、柴胡12份、鸡内金12份、附子12份、肉桂6份、茵陈6份、丹参6份、当归9份、冬瓜子9份、车前子9份、地胆草13份。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鳖甲12.5份、党参18份、白术12.5份、猪苓12.5份、柴胡12.5份、鸡内金12.5份、附子12.5份、肉桂6.5份、茵陈6.5份、丹参6.5份、当归10份、冬瓜子10份、车前子10份、地胆草15份。

实施例4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鳖甲13份、党参19份、白术13份、猪苓13份、柴胡13份、鸡内金13份、附子13份、肉桂7份、茵陈7份、丹参7份、当归11份、冬瓜子11份、车前子11份、地胆草17份。

实施例5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鳖甲15份、党参20份、白术15份、猪苓15份、柴胡15份、鸡内金15份、附子15份、肉桂8份、茵陈8份、丹参8份、当归12份、冬瓜子12份、车前子12份、地胆草20份。

实验例

西医诊断标准:b超和ct检出腹水,即可确诊。中医辩证标准主要症状:腹胀满、面浮肢肿,苔白腻,脉弦,小便少,舌质胖而淡紫,脉沉弦无力。

选择符合上述标准的早期肝硬化患者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42岁,平均年龄55岁。

治疗方法:使用实施例3配方制得的口服液来进行治疗,一天2次,每次口服150毫升,连续治疗3个月。

疗效标准

1、显效:腹水及全身症状缓解或消失,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2、有效:腹水及其症状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

3、无效:腹水未见减轻,其它症状及肝功能无改善。

治疗效果:显效29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鳖甲10‑15份、党参16‑20份、白术10‑15份、猪苓10‑15份、柴胡10‑15份、鸡内金10‑15份、附子10‑15份、肉桂5‑8份、茵陈5‑8份、丹参5‑8份、当归8‑12份、冬瓜子8‑12份、车前子8‑12份、地胆草10‑20份。本发明采用鳖甲、党参、白术、猪苓、柴胡、鸡内金等中药制备的药物,各原料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具有健脾温肾、化瘀行水的作用,可有效治疗肝硬化腹水,且各原料药均使用天然药物,因此其具有见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梁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梁雷
技术研发日:2017.11.28
技术公布日:2018.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