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解酒药及其制作方法,属于药品技术的领域。
技术背景
酒是人们日常生活和交往中普遍饮用的饮品,酒精(乙醇)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一旦饮酒过量,它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先兴奋后抑制作用,出现酒精中毒现象,重度中毒可使呼吸、心跳抑制而死亡。并且,酒精(乙醇)具有直接的神经系统毒性、心脏毒性、肝脏和肾脏毒性。
除此之外,酒精中毒还会对身体造成累积性的伤害,使得人体产生如酒精依赖、精神障碍、酒精性肝硬化及诱发某些癌症(口腔癌、舌癌、食管癌、肝癌)等病害。据研究,饮酒过程中,80%的乙醇是由消化道吸收的,在消化道吸收部分,胃占30%左右,其余的被小肠吸收,并且吸收的乙醇有90-98%的被肝脏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仅仅只有少量的由肺和肾排除;可见,饮酒最容易造成肝脏损害。据统计,饮酒者患肝硬化的发生率为不饮酒者的28倍左右,人使用非麻醉量乙醇,超过1-3周,肝即有脂肪蓄积。
在饮酒过后,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在肝脏中,依赖着乙醇脱氢酶,具体代谢过程是乙醇在肝细胞浆(胞液)的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氧化为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催化氧化生成乙酸,最后代谢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在上述转化成乙醛后,乙醛的毒性更大,使得肝脏受损更加严重,同时,乙醛可刺激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的分泌。
鉴于此,现有技术中针对饮酒者的解酒方面,研究了大量的关于解酒保肝的技术,尽管如此,对于饮料品质的追求依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不断改善的方向,并且现有技术中的解酒保肝技术均存在着众多缺陷,主要集中在:兼顾解酒毒、清热败火、促进肝脏解毒的功能较弱,难以缓解过量饮酒者的头疼、头晕、恶心、呕吐、干渴、上火等等症状,使得肝脏受损程度依然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酒药及其制作方法。所述解酒药能够实现对肝脏保护和解酒毒共同进行,降低过量饮酒者的身体损伤度,提高解酒保肝的功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解酒药,它是以按重量份计算的下述原料制成:葛花30-50份、葛根15-30份、茯苓5-10份、陈皮3-10份、甘草5-15份和桑葚5-10份。
前述的解酒药中,它是以按重量份计算的下述原料制成:葛花35-45份、葛根20-25份、茯苓7-9份、陈皮5-8份、甘草8-12份和桑葚7-8份。
前述的解酒药中,它是以按重量份计算的下述原料制成:葛花40份、葛根23份、茯苓8份、陈皮7份、甘草10份和桑葚7.5份。
一种前述的解酒药的制作方法,:取上述药物,加辅料或不加辅料,制成药物制剂。
前述的解酒药的制作方法中,所述药物制剂为口服制剂。
前述的解酒药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口服制剂为片剂、颗粒剂、胶囊、丸剂、粉剂、冲剂或泡腾片。
前述的解酒药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的片剂,是这样制备的:葛花、葛根、茯苓、陈皮、甘草和桑葚粉碎,混匀,加水浸泡10-30min,调整固液比为1:10-25,在90-100℃下超声回流提取1-3h,过滤,得到提取液,浓缩成60-70℃相对密度为1.0-1.5的浸膏,加入浸膏重量10-20%的果汁和10-15%的淀粉,混匀,压片,干燥,即得。
前述的解酒药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的颗粒剂,是这样制备的:葛花、葛根、茯苓、陈皮、甘草和桑葚粉碎,混匀,加水浸泡10-30min,调整固液比为1:10-25,在90-100℃下超声回流提取1-3h,过滤,得到提取液,浓缩成60-70℃相对密度为1.0-1.5的浸膏,加入浸膏重量10-20%的玫瑰花和10-15%的淀粉,制粒,即得。
前述的解酒药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的胶囊剂,是这样制备的:葛花、葛根、茯苓、陈皮、甘草和桑葚粉碎,混匀,加水浸泡10-30min,调整固液比为1:10-25,在90-100℃下超声回流提取1-3h,过滤,得到提取液,浓缩成60-70℃相对密度为1.0-1.5的浸膏,加入浸膏重量10-20%的玫瑰花和10-15%的淀粉,制粒,装入胶囊,即得。
本发明主要由葛根、葛花、茯苓、陈皮、甘草和桑葚制成。其中,葛花和葛根为同一地区生长的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花蕾和根。《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记载,葛花和葛根甘、凉;归脾、胃、肝经;具有解酒醒脾功效,主治头晕、憎寒、壮热、解酒醒脾、酒痢、饮食不思、胸膈饱胀、发呃、呕吐酸痰、酒毒伤胃、伤肝、吐血、呕血和消热,并减轻人们酒对肝脏、肾脏的损害症状,它是本发明配方中的解酒主药。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本草纲目》记载,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功效;主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和惊悸失眠。本发明中,茯苓用于健脾、宁心安神和利水排湿,减轻人们酒后恶心、呕吐症状。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本草纲目》记载,陈皮味辛、温;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主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和咳嗽痰多等症。本发明中,陈皮用于酒后呕吐哕逆、胸腹胀满,减轻酒毒对胃肠道的损害,并减轻人们酒后呕吐、脘腹胀满症状。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的根及根茎。《本草纲目》记载,甘草味甘、平;归脾、胃、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和泻火解毒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和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本发明中,甘草用于调和诸药,用于酒后烦热、心悸气短,减轻酒毒对肝脾胃的损害,并减轻人们酒后脾胃虚弱、心悸气短症状。桑葚为桑科桑属多年生木本植物桑树的果实,《本草纲目》记载,桑葚甘、酸、性寒;归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补血滋阴、生津润燥之功效。主治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血虚便秘。本发明中,桑葚用于消除头晕、消除心悸、生津清渴,减轻酒毒对肝肾脏的损害,并减轻人们酒后头晕、恶心、口苦和口干症状。
本发明采用上述原料制成解酒药,并对配比合理设计以及原料的合理搭配,使得获得的解酒药能够实现对肝脏保护和解酒毒共同进行,降低过量饮酒者的身体损伤度,提高解酒保肝的功效。
申请人进行了下列实验,可证明本发明具有有效的效果;
实验例1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设备
1.1.1本发明药物:按实施例1进行制备;
1.1.2对比药物:按下述方法进行制备:
配方:葛花3kg、枳椇子1.5kg、白茅根5kg、芦根5kg、茯苓2kg、葛根3kg、红豆蔻2kg、赤小豆3kg、赤小豆花3kg、甘草1.5kg、乌梅2kg、橄榄3kg、桑葚3kg、柿霜2.5kg、陈皮3kg、青皮3kg。
制作工艺:葛花、枳椇子、白茅根、芦根、茯苓、葛根、红豆蔻、赤小豆、赤小豆花、甘草、乌梅、橄榄、桑葚、柿霜、陈皮和青皮,倾入真空浓缩锅反复浸提三次,每次维系30分钟,真空度保持780汞柱,注水量分别为50kg、40kg、30kg压榨除渣合并浆液100目过滤,浓缩至容量30升,即得。
1.1.3实验用酒56度二锅头。
1.2动物
健康两月龄spf级昆明种雄性小鼠30只,体重23g-26g,随机分成3组,即模型对照组、本发明组和对比药物组。每组10只。
1.3仪器
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jyl-390九阳料理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dk一450b型电热恒温热水槽、dgg-9070b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shb—iii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re-2000旋转蒸发器:上海荣亚生化仪器厂。
1.4方法
1.4.1模型设计
小白鼠进入实验室后,饲养3d禁食12h后开始进行醉酒实验。先对各组小白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对比药物、本发明药药物,灌胃量为10克体重量小白鼠灌胃0.5g,后每10克体重灌胃0.15ml56度二锅头酒,每1min观察一次,统计各组实验小白鼠的醉酒拖尾时间、潜伏时间和醒酒时间。
1.4.2小白鼠醉酒醒酒的判断
给小白鼠灌酒后,将其背向下放在实验台上,若此姿势保持30s以上则认为翻正反射消失,即为醉酒,否则为未醉。拖尾现象为小白鼠给酒后过段时间会出现走路不稳,尾巴拖地现象。醉酒潜伏时间为酒后动物出现翻正反射消失的时间,醒酒时间为灌酒后翻正反射消失到恢复的时间。
1.4.3数据统计分析
实验数据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用spss11.0软件来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比较各实验组之间的差异性。
2结果
2.1对小白鼠醉酒率的影响
对小白鼠灌胃后,通过“翻正反射实验”来判断小白鼠的醉酒与醒酒状态,每1min观察一次,连续观察30min,记录每组小白鼠的醉酒只数,研究各组溶液对小白鼠醉酒率的影响。结果见表1。
表1各处理对醉酒小白鼠醉酒的影响(n=10)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与对照药物组比较,+p<0.05。
结果显示,本发明组和对照药物组均具有防醉效果,但本发明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药物组。
2.2对小白鼠醉酒潜伏时间、醒酒时间的影响
对小白鼠灌酒后,立刻进行“翻正反射实验”,来判断醉酒与醒酒状态,每1分钟观察一次,统计各组实验小白鼠的醉酒潜伏时间和醒酒时间。实验结果见表2。
表2各处理对小白鼠醉酒状态潜伏时间、醒酒时间的影响(n=10)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与对照药物组比较,+p<0.05。
“一”表示所有实验小鼠均不到30s,翻正消失,即未醉。
结果显示,本发明组的小白鼠在给酒后均出现拖尾现象,出现拖尾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达到显著性差异。
结论,本发明药物具有解酒作用,解酒效果好。
实验例2护肝考察
1材料
1.1药品
1.1.1本发明解酒药:(按实施例1进行制备);
1.1.2解酒灵,市售。
1.2试剂
95%医用酒精,alt及ast测定试剂盒(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0.4mol/lnaoh溶液,硫代巴比妥酸(tba,上海试剂二厂),四甲氧基丙烷(tmp,sigma公司),新生小牛血清(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研究所),邻苯三酚(贵州遵义化工厂,分析纯),tris-hcl缓冲液,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3主要仪器
lxj—ii型离心沉淀机(上海医用分析仪器厂),$648电热恒温水浴箱(上海医疗器械七厂),721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zhf—l高速分散器(上海宝达生化仪器厂),752紫外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二分析仪器厂)。
1.4动物
昆明种小鼠,体重22-24g。
2方法
2.1小鼠血清alt,ast活性的测定
2.1.1动物处理
昆明种小鼠40只,均为雄性,按体重大小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解酒灵组和本发明组。解酒灵组,灌胃(0.5g/kg)的解酒灵,本发明组灌胃本发明药物(0.5/kg),模型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灌量均为0.2ml,连续灌胃l周。0.5h后,各组均灌胃
40%(8g/kg)的乙醇0.2ml,空白组灌胃等量的30%的葡萄糖。
2.1.2样本处理及检测
末次给药12h后开始禁食,不禁水,24h后眼眶采血,经离心取上清液测定,用赖氏比色法测定血清中alt,ast的活性。
2.2对小鼠肝脏脂质过氯化物的影响
2.2.1动物处理同“2.1.1”。
2.2.2样本制备及检测:小鼠断头放血后,即剖腹取肝,放在冰生理盐水中漂洗2次,吸干,称取肝组织约1g,用0.1mol/l磷酸盐缓冲液制备成1:10的匀浆。按tba显色法测肝脏脂质过氧化终产物mda含量,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标准品,按lowrys法-测定肝匀浆蛋白质含量。
2.2.3mda测定
取1%的匀浆0.1ml,加lμl1%tba溶液和lml20%醋酸,混合均匀后煮沸加热lh,迅速以自来水冷却,3000r/min离心10min,吸取上清液于532nm测定吸收度。用等量的生理盐水做空白,等体积的10nmol/ltmp作为标准。lowrys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3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以(x±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
4结果
见表3。
表3对小鼠血清alt,ast,肝脏mda含量的影响(n=10)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与对照药物组比较,+p<0.05。
由表可知,本发明药物和解酒灵能抑制灌胃乙醇小鼠alt和ast升高,明显降低乙醇所致的mda含量的升高,具有护肝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解酒药能够实现对肝脏保护和解酒毒共同进行,降低过量饮酒者的身体损伤度,提高解酒保肝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1.
配方:葛花40g、葛根23g、茯苓8g、陈皮7g、甘草10g和桑葚7.5g。
制作方法:葛花、葛根、茯苓、陈皮、甘草和桑葚粉碎,混匀,加水浸泡20min,调整固液比为1:18,在90-100℃下超声回流提取2h,过滤,得到提取液,浓缩成60-70℃相对密度为1.0-1.5的浸膏,加入浸膏重量15%的果汁和12%的淀粉,混匀,压片,干燥,即得片剂。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3次,每次2-3片,或遵医嘱。
规格:0.3g/片。
实施例2.
配方:葛花35g、葛根20g、茯苓7g、陈皮5g、甘草8g和桑葚7g。
制作方法:葛花、葛根、茯苓、陈皮、甘草和桑葚粉碎,混匀,加水浸泡20min,调整固液比为1:18,在90-100℃下超声回流提取2h,过滤,得到提取液,浓缩成60-70℃相对密度为1.0-1.5的浸膏,加入浸膏重量15%的玫瑰花和18%的淀粉,制粒,即得颗粒剂。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3次,每次5-10g。
规格:5g/袋。
实施例3。
配方:葛花45g、葛根25g、茯苓9g、陈皮8g、甘草12g和桑葚8g。
制作方法:葛花、葛根、茯苓、陈皮、甘草和桑葚粉碎,混匀,加水浸泡30min,调整固液比为1:10,在90-100℃下超声回流提取3h,过滤,得到提取液,浓缩成60-70℃相对密度为1.0-1.5的浸膏,加入浸膏重量20%的玫瑰花和15%的淀粉,制粒,装入胶囊,即得胶囊剂。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3次,每次2-3粒。
规格:0.3g/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