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61990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保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前列腺炎是一种由多种复杂原因引起的,以尿道刺激症状和慢性盆腔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在泌尿外科50岁以下男性患者中占首位。只有少数患者有急性病史,多表现为慢性前列腺炎,主要致病因素为病原体感染,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克雷白杆菌、变形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病原体随尿液侵入前列腺,导致感染。

前列腺炎常表现排尿异常,甚至急性尿潴留,伴有会阴部和耻骨上疼痛。疼痛一般位于耻骨上、腰骶部及会阴部,放射痛可表现为尿道、精索、睾丸、腹股沟、腹内侧部疼痛,向腹部放射酷似急腹症,沿尿路放射酷似肾绞痛。排尿异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尿线分叉、尿后沥滴、夜尿次数增多等。

尿道与外界相通,各种细菌容易通过尿道口逆行进入前列腺引起感染,前列腺炎常继发于泌尿生殖系统其他器官的炎症,多与精囊炎同时发生,即使前列腺的炎症得到及时治疗,也会受到再次感染的威胁。而且,前列腺炎的病因尚未明确,一部分前列腺炎并非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即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支原体、衣原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都可能是病因之一,若采用抗生素治疗,则会久治不愈。因此,前列腺炎往往很难治。而“慢性”更为难治,若急性前列腺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会演变成慢性前列腺炎,由于细菌难以被彻底杀灭,往往容易“死灰复燃”。

对于前列腺炎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抗菌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抗菌治疗需要大量使用抗生素,常导致抗药性等,对人体副作用大,疗效不理想,而且费用高;手术治疗则难度大、病人痛苦、费用高;中药治疗多数只能缓解症状,疗效并不明显,无法从根本上治好前列腺炎。而由于前列腺的特殊结构,药物在前列腺中往往不易达到有效浓度而大大影响了疗效。因此,采用单纯的抗炎机理来治疗前列腺炎是很困难的,需要一种通过综合机理进行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的前列腺炎治疗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治疗前列腺炎的药物很难发挥药效、治疗效果不理想的不足,提出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实现对前列腺疾病的有效治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口服液,所述口服液是王不留行、白芷、乌梅、益智仁、芡实、太子参、覆盆子、知母、黄柏、茯苓、车前子、红花、续断、白芍、菟丝子、枸杞子、地龙、金樱子、桑寄生、大蓟、牡蛎、侧柏叶、鸡冠花、辛夷花、甘草原料药的水煎液与穿山甲粉的混合物,所述口服液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组分的原料药材制得:王不留行3-8%,白芷2-8%,乌梅2-6%,益智仁3-8%,芡实3-8%,太子参2-9%,覆盆子2-8%,知母2-8%,黄柏3-8%,茯苓2-8%,车前子2-6%,红花2-7%,续断3-8%,白芍3-8%,菟丝子2-7%,枸杞子3-7%,地龙3-8%,金樱子2-7%,桑寄生3-8%,大蓟3-8%,牡蛎3-8%,侧柏叶3-8%,鸡冠花3-8%,辛夷花3-8%,甘草2-5%,穿山甲2-6%;各原料药均为干燥、脱水后的原料药材。

所述中药口服液是由总量为2056g的各原料药材、先将除穿山甲以外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后两次水煎所得滤液合并浓缩至210ml、再按比例加入穿山甲粉得到的浓缩液。

本发明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对原料药材进行预处理,分别取干燥的王不留行、白芷、乌梅、益智仁、芡实、太子参、覆盆子、知母、黄柏、茯苓、车前子、红花、续断、白芍、菟丝子、枸杞子、地龙、金樱子、桑寄生、大蓟、牡蛎、侧柏叶、鸡冠花、辛夷花、甘草原料药材,去除杂质和霉烂变质部分,洗净后自然晒干或烘干备用,并取穿山甲洗净、烘干后碎成穿山甲粉备用;

(2)以2056g为总量、按配方重量百分比分别称取经步骤(1)预处理的王不留行、白芷、乌梅、益智仁、芡实、太子参、覆盆子、知母、黄柏、茯苓、车前子、红花、续断、白芍、菟丝子、枸杞子、地龙、金樱子、桑寄生、大蓟、牡蛎、侧柏叶、鸡冠花、辛夷花、甘草原料药材混合均匀,放入煮药容器中加沸水完全覆盖药材,用大火煮10分钟后调至小火第一次煎煮,至药液浓缩到约490ml时滤出药液;随后向煮药容器中再添加沸水完全覆盖药材,继续用大火煮10分钟后调至小火第二次煎煮,至药液浓缩到约210ml时滤出药液,合并两次煎煮滤出的药液,得到约700ml的合并药液;

(3)将步骤(2)得到的合并药液浓缩至210ml,再按配方重量份(即按原料药材总量的2-6%)加入步骤(1)制备好的穿山甲粉并混合均匀,再经无菌化处理后按每份10ml分装,即得到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口服液。

所述穿山甲粉为烘干的穿山甲粉碎后的粉末,穿山甲粉的粒度为0.5mm以下,方便直接食用和吸收即可。

所述原料药或原料药材为经传统方法炮制后的中药材。

本发明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口服液产品为口服液,可直接服用,也可加热服用或用温水拌服。

本发明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口服液中,各组分原料药的重量百分比可根据实际需要具体确定,保证良好的疗效即可。即根据病人的发病情况,患病的时间长短、病情发展程度等,调整各原料药的用药量比例,以达到最佳疗效,实现完全治愈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原料药均可从不同角度对治疗前列腺炎发挥药用功效。

王不留行:味苦性平。含王不留行皂甙、黄酮甙、植酸钙镁、磷脂、豆甾醇等成分,具有活血通经、利尿通淋的作用。

白芷:味辛性温。含异欧前胡素、欧前胡素、佛手柑内酯、珊瑚菜素、氧化前胡素等成分,具有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的作用。

乌梅:味酸涩性平。含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糖类、谷甾醇、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缓解呕吐、涩肠止泻、止咳止渴的作用。

益智仁:味辛性温。含挥发油、益智仁酮、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温脾止泻、暖胃固精、缩尿、开胃的作用。

芡实:味甘性平。含蛋白质、淀粉、钙、磷、铁、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粗纤维等成分,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作用。

太子参:味甘性温。含太子参多糖、太子参皂苷等成分,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作用。

覆盆子:味甘性平。含维生素a、维生素c、钙、钾、镁、纤维等成分,具有固精补肾,明目的作用。

知母:味苦性寒。含总皂甙、鞣酸、烟酸、知母多糖等成分,具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利便、清热的作用。

黄柏:味苦性寒。含黄柏酮、小檗碱、木兰花碱、黄柏碱、掌叶防己碱、内酯、甾醇、黏液质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的作用。

茯苓:味甘性平。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利水消肿、健脾止泻、养心安神的作用。

车前子:味甘性寒。含多量黏液、车前烯醇酸酸、车前子酸、琥珀酸、腺嘌呤等成分,具有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的作用。

红花:味辛性温。含红花甙、前红花甙、红花黄色素a、红花明甙a、多酚类的成分,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的作用。

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含角蛋白、多种氨基酸、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脂等成分,具有活血、消肿、排脓的作用。

续断:味苦辛性微温。含三萜皂甙、环烯醚萜类、生物碱类、挥发油类等成分,具有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的作用。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含芍药甙、牡丹酚、芍药花甙,尚含苯甲酸、挥发油、脂肪油、树脂、鞣质、糖、淀粉、粘液质、蛋白质、β-谷甾醇和三萜类等成分,具有补血养血、平抑肝阳、敛阴止汗的作用。

菟丝子:味甘性温。含生物碱、蒽醌、香豆素、黄酮、甙类、甾醇、鞣酸、糖类、维生素、氨基酸等。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作用。

枸杞子:味甘性平。含枸杞多糖等成分。具有护眼明目补血、降三高、抗衰老的作用。

地龙:味苦性寒。含小檗碱、木兰花碱、黄柏碱、掌叶防已碱、内脂、甾醇、粘液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清热燥湿、保肝利胆的作用。

金樱子:味甘酸性平。含枸椽酸、苹果酸、多种水解型鞣质、金樱子鞣质、a、b、c、d、e、f、g、仙鹤草素等成分,具有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的作用。

桑寄生:味苦性平。含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槲皮甙等成分。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

大蓟:味甘苦性凉。含生物碱、挥发油、乙酸蒲公英甾醇、豆甾醇(stigmasterol)、α-香树脂醇、β-香树脂醇、β-谷甾醇等成分,具有抗菌、降血压、清热解毒、止血的作用。

牡蛎:味咸性微寒。含蛋白质、氨基酸、糖原等成分,具有平肝息风药、养阴的作用。

侧柏叶:味苦涩性寒。含挥发油、茴香酮、樟脑、乙酸龙脑酯、萜醇、桧酸槲皮素、杨黄黄素、山柰素、扁柏双黄酮、蜡质等成分,具有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的作用。

鸡冠花:味甘涩性凉。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钾、钠、钙、镁、铁、磷、锌、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和b2、维生素c和e等成分,具有收敛止血、止带、止痢的作用。

辛夷花:味辛性平。含柠檬醛、丁香油酚、茴香油、生物碱、鞣酸等成分,具有祛风、通窍、明目的作用。

甘草:味甘甜性平。含甘草酸、甘草甙等成分,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

本发明采用上述纯天然植物药材,经科学配伍混合水煎而成,从强身、补肾、清热、解毒、消炎等多角度,运用综合治疗机理对前列腺炎进行治疗,患者服用后,能有效针对前列腺病灶发挥作用,显著改善人体肾功能和泌尿系统功能,从而达到完全治愈前列腺炎的目的。具有治疗效果好、纯天然、低成本、服用方便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尽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的技术或产品,均为现有技术或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本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口服液是王不留行、白芷、乌梅、益智仁、芡实、太子参、覆盆子、知母、黄柏、茯苓、车前子、红花、续断、白芍、菟丝子、枸杞子、地龙、金樱子、桑寄生、大蓟、牡蛎、侧柏叶、鸡冠花、辛夷花、甘草原料药的水煎液与0.5mm以下的穿山甲粉的混合物(穿山甲粉为经烘干的穿山甲粉碎后的粉末),该口服液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组分的原料药材制得:王不留行4.43%(91g)、白芷3.75%(77g)、乌梅3.06%(63g)、益智仁4.43%(91g)、芡实4.43%(91g)、太子参3.75%(77g)、覆盆子3.75%(77g)、知母4.57%(94g)、黄柏4.57%(94g)、茯苓4.09%(84g)、车前子2.72%(56g)、红花3.06%(63g)、穿山甲2.04%(42g)、续断4.72%(97g)、白芍4.09%(84g)、菟丝子3.75%(77g)、枸杞子3.75%(77g)、地龙4.09%(84g)、金樱子3.75%(77g)、桑寄生4.43%(91g)、大蓟4.43%(91g)、牡蛎4.09%(84g)、侧柏叶3.75%(77g)、鸡冠花4.09%(84g)、辛夷花4.43%(91g)、甘草2.04%(42g),即由上述总量为2056g的各原料药材、先将除穿山甲以外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后两次水煎所得滤液合并浓缩至210ml、再按比例加入穿山甲粉得到的浓缩液;各原料药均为干燥、脱水后的原料药材。

本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对原料药材进行预处理,分别取干燥的王不留行、白芷、乌梅、益智仁、芡实、太子参、覆盆子、知母、黄柏、茯苓、车前子、红花、续断、白芍、菟丝子、枸杞子、地龙、金樱子、桑寄生、大蓟、牡蛎、侧柏叶、鸡冠花、辛夷花、甘草原料药材,去除杂质和霉烂变质部分,洗净后自然晒干或烘干备用,并取穿山甲洗净、烘干后碎成0.5mm以下的穿山甲粉备用;

(2)以2056g为总量、按配方重量百分比分别称取经步骤(1)预处理的王不留行、白芷、乌梅、益智仁、芡实、太子参、覆盆子、知母、黄柏、茯苓、车前子、红花、续断、白芍、菟丝子、枸杞子、地龙、金樱子、桑寄生、大蓟、牡蛎、侧柏叶、鸡冠花、辛夷花、甘草原料药材混合均匀,放入煮药容器中加沸水完全覆盖药材,用大火煮10分钟后调至小火第一次煎煮,至药液浓缩到约490ml时滤出药液;随后向煮药容器中再添加沸水完全覆盖药材,继续用大火煮10分钟后调至小火第二次煎煮,至药液浓缩到约210ml时滤出药液,合并两次煎煮滤出的药液,得到约700ml的合并药液;

(3)将步骤(2)得到的合并药液浓缩至210ml,再按配方重量份加入步骤(1)制备好的穿山甲粉并混合均匀,再经无菌化处理后按每份10ml分装,即得到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口服液。

将本实施例所得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口服液用于治疗某前列腺炎患者(58岁),该患者已患慢性前列腺炎8年,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症状,经医院确诊为慢性前列腺炎,有前列腺增生。2年前患者开始服用本中药口服液,以7天为一个疗程。每天分早、中、晚三次,每次服用10ml,服用2个疗程后病情得到明显好转,继续服用完第3个疗程后,所患慢性前列腺炎得到完全治愈。

实施例2:本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口服液是王不留行、白芷、乌梅、益智仁、芡实、太子参、覆盆子、知母、黄柏、茯苓、车前子、红花、续断、白芍、菟丝子、枸杞子、地龙、金樱子、桑寄生、大蓟、牡蛎、侧柏叶、鸡冠花、辛夷花、甘草原料药的水煎液与0.2mm以下的穿山甲粉的混合物(穿山甲粉为经烘干的穿山甲粉碎后的粉末),该口服液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组分的原料药材制得:王不留行3%(61.7g)、白芷3%(61.7g)、乌梅3%(61.7g)、益智仁3%(61.7g)、芡实5%(102.8g)、太子参3%(61.7g)、覆盆子8%(164.5g)、知母3%(61.7g)、黄柏4%(82.2g)、茯苓2%(41.1g)、车前子2%(41.1g)、红花3%(61.7g)、穿山甲3.5%(72g)、续断3.6%(74g)、白芍8%(164.5g)、菟丝子2.5%(51.4g)、枸杞子3.4%(69.9g)、地龙3.5%(72g)、金樱子2%(41.1g)、桑寄生3.6%(74g)、大蓟3.3%(67.8g)、牡蛎8%(164.5g)、侧柏叶3.3%(67.8g)、鸡冠花3.3%(67.8g)、辛夷花8%(164.5g)、甘草2%(41.1g),即由上述总量为2056g的各原料药材、先将除穿山甲以外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后两次水煎所得滤液合并浓缩至210ml、再按比例加入穿山甲粉得到的浓缩液;各原料药均为干燥、脱水后的原料药材。

本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将本实施例所得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口服液用于治疗某前列腺炎患者(63岁),该患者前列腺炎并囊肿,3次住院治疗好转出院后不久又复发,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根治。之后患者开始服用本中药口服液,以7天为一个疗程。每天分早、中、晚三次,每次服用10ml,服用7个疗程后前列腺炎得到治愈,囊肿消失,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实施例3:本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口服液是王不留行、白芷、乌梅、益智仁、芡实、太子参、覆盆子、知母、黄柏、茯苓、车前子、红花、续断、白芍、菟丝子、枸杞子、地龙、金樱子、桑寄生、大蓟、牡蛎、侧柏叶、鸡冠花、辛夷花、甘草原料药的水煎液与0.3mm以下的穿山甲粉的混合物(穿山甲粉为经烘干的穿山甲粉碎后的粉末),该口服液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组分的原料药材制得:王不留行8%(164.5g)、白芷3.5%(72g)、乌梅2%(41.1g)、益智仁3.3%(67.8g)、芡实3.5%(72g)、太子参2.8%(57.5g)、覆盆子2.8%(57.5g)、知母2%(41.1g)、黄柏8%(164.5g)、茯苓3.2%(65.8g)、车前子3.5%(72g)、红花7%(143.9g)、穿山甲3.2%(65.8g)、续断3%(61.7g)、白芍5.2%(106.9g)、菟丝子3.5%(72g)、枸杞子3%(61.7g)、地龙3.2%(65.8g)、金樱子2.5%(51.4g)、桑寄生8%(164.5g)、大蓟3.2%(65.8g)、牡蛎3.2%(65.8g)、侧柏叶3.2%(65.8g)、鸡冠花3.2%(65.8g)、辛夷花3.2%(65.8g)、甘草2.8%(57.5g),即由上述总量为2056g的各原料药材、先将除穿山甲以外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后两次水煎所得滤液合并浓缩至210ml、再按比例加入穿山甲粉得到的浓缩液;各原料药均为干燥、脱水后的原料药材。

本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将本实施例所得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口服液用于治疗某前列腺炎患者(62岁),该患者患前列腺炎多年,断续以西药治疗,效果都不明显,且病情越来越严重,常出现排尿困难情况,并伴有疼痛感。后患者开始服用本中药口服液,以7天为一个疗程。每天分早、中、晚三次,每次服用10ml,服用4个疗程后痊愈。

实施例4-8:这些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口服液均是王不留行、白芷、乌梅、益智仁、芡实、太子参、覆盆子、知母、黄柏、茯苓、车前子、红花、续断、白芍、菟丝子、枸杞子、地龙、金樱子、桑寄生、大蓟、牡蛎、侧柏叶、鸡冠花、辛夷花、甘草原料药的水煎液与0.1-0.5mm以下的穿山甲粉的混合物(穿山甲粉为经烘干的穿山甲粉碎后的粉末),即由上述总量为2056g的各原料药材、先将除穿山甲以外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后两次水煎所得滤液合并浓缩至210ml、再按比例加入穿山甲粉得到的浓缩液;各实施例口服液的原料药重量百分比组分分别如下表:

上述各实施例中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口服液均采用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方法制备,穿山甲的粉碎粒度为0.1-0.5mm以下。

上述各实施例所得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口服液分别用于治疗多位患者,以7天为一个疗程,每天分早、中、晚三次,每次服用10ml,服用2个疗程后均有好转,大部分患者再3-4个疗程后病情得到治愈,少数病情严重者5-7个疗程后病情得到痊愈。

上面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作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做出各种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