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带下,中医病名,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造成白带病的原因很多,其中因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炎等炎症造成的带下增多,由于其发病外表表现为炎症,从中医来看,多是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造成的,针对此种类型的带下增多,单纯依靠消炎药是无法彻底根治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炒白术20~25份、炒山药15~20份、人参10~15份、酒炒白术10~25份、酒炒车前子10~15份、苍术10~15份、陈皮20~30份、黑芥穗10~20份、柴胡10~15份、芡实10~15份、海螵蛸20~25份、防风15~20份、菟丝子10~20份、续断10~15份、败酱草20~25份、甘草6~9份。优选组分为: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炒白术21~24份、炒山药16~19份、人参11~14份、酒炒白术12~21份、酒炒车前子11~14份、苍术11~14份、陈皮21~27份、黑芥穗12~18份、柴胡11~14份、芡实11~14份、海螵蛸21~24份、防风16~19份、菟丝子12~18份、续断11~14份、败酱草21~24份、甘草7~8份。最优组分为:炒白术22份、炒山药18份、人参13份、酒炒白术18份、酒炒车前子12份、苍术13份、陈皮24份、黑芥穗15份、柴胡13份、芡实12份、海螵蛸23份、防风18份、菟丝子15份、续断12份、败酱草23份、甘草8份;或,炒白术23份、炒山药17份、人参12份、酒炒白术15份、酒炒车前子13份、苍术12份、陈皮24份、黑芥穗16份、柴胡12份、芡实13份、海螵蛸22份、防风17份、菟丝子14份、续断13份、败酱草22份、甘草7份。
上述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可以制成粉剂、胶囊和汤剂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述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剂型为胶囊,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所述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重量份称取炒白术、炒山药、人参、酒炒白术、酒炒车前子、苍术、陈皮、黑芥穗、柴胡、芡实、海螵蛸、防风、菟丝子、续断、败酱草、甘草;
步骤(2):将步骤(1)中称取的中药原料置于清水中浸泡10~15min,去除药粉中杂物;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中药原料从水中捞出,置于自然光下晒干;晒干后含水率控制在小于或等于98%;
步骤(4):将步骤(3)干燥后的中药置于中药研磨机中研磨成粉,过500~800目筛分后,在紫外光杀菌灯下杀菌处理12~24小时;
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中药粉末填充在胶囊中,即得到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胶囊。
本发明公开了第二种上述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剂型为粉剂,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所述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重量份称取炒白术、炒山药、人参、酒炒白术、酒炒车前子、苍术、陈皮、黑芥穗、柴胡、芡实、海螵蛸、防风、菟丝子、续断、败酱草、甘草;
步骤(2):将步骤(1)中称取的中药原料置于清水中浸泡10~15min,去除药粉中杂物;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中药原料从水中捞出,置于自然光下晒干;晒干后含水率控制在小于或等于98%;
步骤(4):将步骤(3)干燥后的中药置于中药研磨机中研磨成粉,过500~800目筛分后,在紫外光杀菌灯下杀菌处理12~24小时;
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中药粉末装入中药网包中,即得到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粉剂。
本发明公开了第三种上述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剂型为汤剂,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所述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重量份称取炒白术、炒山药、人参、酒炒白术、酒炒车前子、苍术、陈皮、黑芥穗、柴胡、芡实、海螵蛸、防风、菟丝子、续断、败酱草、甘草;
步骤(2):将步骤(1)中称取的中药原料置于药锅中,并加入清水浸泡30min,去除药粉中杂物;清水的加入量以淹没所有中药原料为宜,浸泡后,采用武火煮沸后,文火加热30~50分钟,过滤得一次药液;
步骤(3):向步骤(2)中砂锅中的药渣中加入清水,清水的加入量以淹没所有药渣为宜,进行第二次煎煮,先武火煮沸,再文火煮30分钟,过滤得二次药液;
步骤(4):将步骤(2)和步骤(3)中所得药液合并,装袋,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置于冰箱中冷藏,冷藏温度控制在0~5℃,由此制得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汤剂。
各组分药理如下:
炒白术:是一种补虚药,具有健脾益气等效果,是将蜜炙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时加入白术片,炒至焦黄色、逸出焦香气,取出,筛去蜜炙麸皮。每100kg白术片,用蜜炙麸皮10kg。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止渴,安胎。”
炒山药:炒山药能益气养阴,补脾健胃,益肾固精。具体功效滋补,助消化,止咳,祛痰,脱敏,降血糖等。常与黄芪,生地黄,天花粉等同用。
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酒炒白术: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止渴,安胎。”与白术健脾益气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为调整胃肠运动功能、抗溃疡、保肝、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应激、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其燥湿利水功效与利尿作用有关;而安胎功效与抑制子宫收缩作用有关。白术还有抗氧化、延缓衰老、降血糖、抗凝血、抗肿瘤等作用。炒白术和酒炒白术的区别点在于:炒白术侧重于健脾胃,酒炒白术侧重于治疗发散胃胀气。
酒炒车前子:利水,清热,明目,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多痰,湿痹,目赤障翳。
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
陈皮:具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之功。主治脾胃气滞湿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秽逆、二便不利、肺气阻滞、咳嗽痰多,亦治乳痈初起。经多年研究,现已知陈皮具有许多药理作用。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陈皮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管内积气,显示了芳香健胃和驱风下气的效用。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陈皮煎剂、醇提物等能兴奋心肌,但剂量过大时反而出现抑制。另外,它还可使血管产生轻度的收缩,迅速升高血压。陈皮中的果胶对高脂饮食引起的动脉硬化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3)对呼吸系统的作用:陈皮所含挥发油有刺激性被动祛痰作用,使痰液易咯出。陈皮煎剂对支气管有微弱的扩张作用。其醇提物的平喘效价较高。4)对泌尿生殖系统的作用:陈皮煎剂可使肾血管收缩,使尿量减少。5)抗炎作用:陈皮煎剂与维生素c、维生素k并用,能增强消炎作用。陈皮煎剂副作用极小,动物多次试验均未见急性中毒。气虚证、阴虚燥咳、吐血证及舌赤少津、内有实热者慎服。
黑芥穗:黑芥穗又名黑荆芥、荆芥炭。是将荆芥切段后,用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少喷清水,取出晾干入药者。辛、涩,微温。归肺、肝经。收涩止血。用于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柴胡: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胆经,具疏肝利胆、疏气解郁、散火之功效,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芡实: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效,主治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素有“水中人参”和“水中桂圆”的美誉,是传统的中药材和珍贵的天然补品。
海螵蛸:海螵蛸除湿,制酸,止血,敛疮。治胃痛吞酸,吐、衄、呕血,便血,崩漏带下,血枯经闭,腹痛症瘕,虚疟泻痢,阴蚀烂疮。收敛止血,涩精止带,用于胃痛吞酸,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溃疡病。外治损伤出血,疮多脓汁。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脾虚湿盛。
菟丝子:菟丝子是一味平补肾、肝、脾之良药,临床主要应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尿频、宫冷不孕、目暗便溏之肾阴阳虚证。
菟丝子甘、温,归肾、肝、脾经,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之功效,始载《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甘味一般具有滋补作用,甘辛微温,禀气中和,既可补阳,又可益阴,具有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的特点。固精安胎与性激素样作用。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元阴与元阳,是人体生殖发育的根源,脏腑机能活动的原动力。
续断:续断,中药名。又名和尚头,为川续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续断的根,因能"续折接骨"而得名。秋季采挖,除去根头及须根,用微火烘至半干,堆置"发汗"至内部变绿色时,再烘干。《滇南本草》:"补肝,强筋骨,定经络,止经中(筋骨)酸痛,安胎,治妇人白带,生新血,破瘀血,落死胎,止咳嗽咳血,治赤白便浊。"
败酱草:即,山苦荬,味辛、苦,微寒。归肝、胃、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用于肠痈,肺痈高热,咳吐脓血,热毒疮疔,疮疖痛肿,胸腹疼痛,阑尾炎,肠炎、痢疾,产后腹痛,痛经。
甘草:1)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2)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3)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4)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5)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7)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8)甘草黄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较显著,其作用强度为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浸膏。9)甘草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对某些毒物有类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10)甘草常用来治疗随更年期而来的症状.因为甘草里含有甘草素,是一种类似激素的化合物,它有助于平衡女性体内的激素含量。11)甘草所含的次酸能阻断致癌物诱发肿瘤生长的作用。
该中药以健脾益气的炒白术为君药,以益气养阴、补脾健胃的炒山药和主补五脏的人参为臣药,以治疗发散胃胀气的酒炒白术和利水清热明目祛痰的酒炒车前子、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苍术、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的陈皮、收涩止血黑芥穗、疏肝利胆疏气解郁散火的柴胡、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芡实、收敛止血涩精止带的海螵蛸、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的防风、平补肾肝脾的菟丝子、补肝强筋骨定经络的续断、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的败酱草为佐药,以调和诸药的甘草为臣药,该药物配方合理,通过调节脏腑功能,从根源上治疗因为阴道炎、宫颈炎和盆腔炎等引发的带下增多症状,治疗效果好,见效快,治愈疗程短,标本兼治。
该中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中药片剂、颗粒、中药丸等多种形式,并不局限为汤剂和胶囊,适用于多种治疗方式,用药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炒白术25份、炒山药15份、人参15份、酒炒白术10份、酒炒车前子15份、苍术10份、陈皮30份、黑芥穗10份、柴胡15份、芡实10份、海螵蛸25份、防风15份、菟丝子20份、续断10份、败酱草25份、甘草6份。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炒白术20份、炒山药20份、人参10份、酒炒白术25份、酒炒车前子10份、苍术15份、陈皮20份、黑芥穗20份、柴胡10份、芡实15份、海螵蛸20份、防风20份、菟丝子10份、续断15份、败酱草20份、甘草9份。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炒白术21份、炒山药19份、人参11份、酒炒白术21份、酒炒车前子11份、苍术14份、陈皮21份、黑芥穗18份、柴胡11份、芡实14份、海螵蛸21份、防风19份、菟丝子12份、续断14份、败酱草21份、甘草8份。
实施例4
一种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炒白术24份、炒山药16份、人参14份、酒炒白术12份、酒炒车前子14份、苍术14份、陈皮27份、黑芥穗12份、柴胡14份、芡实11份、海螵蛸24份、防风16份、菟丝子18份、续断11份、败酱草24份、甘草7份。
实施例5
一种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炒白术22份、炒山药18份、人参13份、酒炒白术18份、酒炒车前子12份、苍术13份、陈皮24份、黑芥穗15份、柴胡13份、芡实12份、海螵蛸23份、防风18份、菟丝子15份、续断12份、败酱草23份、甘草8份。
实施例6
一种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炒白术23份、炒山药17份、人参12份、酒炒白术15份、酒炒车前子13份、苍术12份、陈皮24份、黑芥穗16份、柴胡12份、芡实13份、海螵蛸22份、防风17份、菟丝子14份、续断13份、败酱草22份、甘草7份。
实施例7:制成胶囊
实施例1-6所述的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剂型为胶囊,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所述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重量份称取炒白术、炒山药、人参、酒炒白术、酒炒车前子、苍术、陈皮、黑芥穗、柴胡、芡实、海螵蛸、防风、菟丝子、续断、败酱草、甘草;
步骤(2):将步骤(1)中称取的中药原料置于清水中浸泡10~15min,去除药粉中杂物;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中药原料从水中捞出,置于自然光下晒干;晒干后含水率控制在小于或等于98%;
步骤(4):将步骤(3)干燥后的中药置于中药研磨机中研磨成粉,过500~800目筛分后,在紫外光杀菌灯下杀菌处理12~24小时;
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中药粉末填充在胶囊中,即得到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胶囊。
实施例8制成粉剂
实施例1-6所述的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剂型为粉剂,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所述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重量份称取炒白术、炒山药、人参、酒炒白术、酒炒车前子、苍术、陈皮、黑芥穗、柴胡、芡实、海螵蛸、防风、菟丝子、续断、败酱草、甘草;
步骤(2):将步骤(1)中称取的中药原料置于清水中浸泡10~15min,去除药粉中杂物;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中药原料从水中捞出,置于自然光下晒干;晒干后含水率控制在小于或等于98%;
步骤(4):将步骤(3)干燥后的中药置于中药研磨机中研磨成粉,过500~800目筛分后,在紫外光杀菌灯下杀菌处理12~24小时;
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中药粉末装入中药网包中,即得到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粉剂。
实施例9制成汤剂
实施例1-6所述的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剂型为汤剂,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所述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重量份称取炒白术、炒山药、人参、酒炒白术、酒炒车前子、苍术、陈皮、黑芥穗、柴胡、芡实、海螵蛸、防风、菟丝子、续断、败酱草、甘草;
步骤(2):将步骤(1)中称取的中药原料置于药锅中,并加入清水浸泡30min,去除药粉中杂物;清水的加入量以淹没所有中药原料为宜,浸泡后,采用武火煮沸后,文火加热30~50分钟,过滤得一次药液;
步骤(3):向步骤(2)中砂锅中的药渣中加入清水,清水的加入量以淹没所有药渣为宜,进行第二次煎煮,先武火煮沸,再文火煮30分钟,过滤得二次药液;
步骤(4):将步骤(2)和步骤(3)中所得药液合并,装袋,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置于冰箱中冷藏,冷藏温度控制在0~5℃,由此制得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汤剂。
毒性试验
选取体重相当的成年小白鼠40只,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饲养条件一致,对照组不喂药,给药组每天喂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带下增多的药1次,每天记录各个小白鼠的身体状况、摄食、饮水、体重,试验持续六个月,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小白鼠身体状况、摄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且未见小白鼠生病或死亡。提示该药安全性好,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以实施例5所给出的数据进行了临床疗效追踪,疗效汇总如下:
1.选取带下增多病例数200例,平均年龄50.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150例,两组年龄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本发明优选配方实施例5制得的中药组合物,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汤剂,一个疗程7天。
3.诊断标准
参照《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中的诊断依据进行临床诊断:
痊愈:症状消失,无复发、妇检均恢复正常;
显效:症状消失,妇检基本症状;
好转:症状有明显好转,妇科检查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症状无好转。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n×100%。
4.临床观察实验结果:
病例数200,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150例,对照组随机平均分成三组,每组50例。
治疗组:采用的药方为实施例5的药方、实施例9提供的制备方法,
对照组1:采用的是缺君药(炒白术):一种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炒山药18份、人参13份、酒炒白术18份、酒炒车前子12份、苍术13份、陈皮24份、黑芥穗15份、柴胡13份、芡实12份、海螵蛸23份、防风18份、菟丝子15份、续断12份、败酱草23份、甘草8份。
对照组2:采用的是缺臣药(炒山药):一种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炒白术22份、人参13份、酒炒白术18份、酒炒车前子12份、苍术13份、陈皮24份、黑芥穗15份、柴胡13份、芡实12份、海螵蛸23份、防风18份、菟丝子15份、续断12份、败酱草23份、甘草8份。
对照组3:采用的是缺臣药(人参):一种治疗带下增多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炒白术22份、炒山药18份、酒炒白术18份、酒炒车前子12份、苍术13份、陈皮24份、黑芥穗15份、柴胡13份、芡实12份、海螵蛸23份、防风18份、菟丝子15份、续断12份、败酱草23份、甘草8份。
治疗组,女性50例,年龄25~55岁,发病时间6个月~3年。治疗周期为1~5个疗程,治愈率70%,显效率80%,有效率92%。
对照组1,女性50例,年龄25~55岁,发病时间6个月~3年。治疗周期为1~5个疗程,治愈率4%,显效率为20%,有效率为24%。
对照组2,女性50例,年龄25~55岁,发病时间6个月~3年。治疗周期为1~5个疗程,治愈率8%,显效率为26%,有效率为30%。
对照组3,女性50例,年龄25~55岁,发病时间6个月~3年。治疗周期为1~5个疗程,治愈率6%,显效率为12%,有效率为38%。
5.典型病例
病例1
河南郑州孙女士,36岁,三年前一直有带下症,表现症状就是阴道分泌物量多,中西药治疗多次但久治不愈,经多方诊断无效,经别人推荐来到我处,给予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药方制成实施例9的汤剂,早晚服用一次,饭后服用,服用两周后,阴道分泌物量明显减少,服用一个月后,阴道分泌物量正常,为了巩固疗效,又坚持服药一个月,至今未见复发。
病例2
河南商丘王女士,48岁,更年期出现带下症,长期在美容院通过艾灸和拔罐治疗,效果不佳,多年的带下症一直困扰着王女士,但是服用该产品一个月后,效果十分明显,第五周检查时,已经完全正常,治疗效果十分有效,为了巩固疗效,又坚持服药两周,目前精神状态十分好,未见复发。
病例3
河南安阳杨女士,前三个月内裤上有很多阴道分泌物,服用该药物一周后,内裤上的分泌物明显减少,杨女士十分高兴,服用三周后,现已经完全正常,治疗十分有效,现状十分良好。
病例4
河南汤阴刘女士,生完小孩以后,出现明显的白带增多现象,想到在哺乳期,就未服药,但是待孩子断奶后,症状还是未有改善,为了治疗白带增多,曾多次去医院治疗未果,来到我处,询问症状后,给予本发明实施例5所述的治疗带下增多的药方,两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脸色也变得白皙红润,至今未见复发。
实施例5
河南安阳魏女士,35岁,因为盆腔炎造成的白带增多,经过服用大量的中药和消炎药,效果均不明显,后来经朋友介绍来到我处,根据其症状,给予本发明实施例6所述的治疗带下增多的药方,并配合消炎药服用,两周后,去医院检查,炎症基本消失,后又坚持服药一个月后,去医院检查,盆腔炎症完全消失,白带恢复正常,停止服用消炎药,为巩固疗效,又坚持服用中药1个月,现在神清气爽,状态十分好。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更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