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5433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神经官能症又称神经症或精神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病程大多持续迁延或呈发作性。神经症的发病通常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性常构成发病的基础。症状复杂多样,其典型体验是患者感到不能控制的自认为应该加以控制的心理活动,如焦虑、持续的紧张心情、恐惧、缠人的烦恼、自认毫无意义的胡思乱想、强迫观念等。患者虽有多种躯体的自觉不适感,但临床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患者一般能适应社会,其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容许的范围内,可以为他人理解和接受,但其症状妨碍了患者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患者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常迫切要求治疗,自知力完整或完全完整。神经症也是门诊中最常见疾病之一,现阶段针对神经官能症的主要治疗办法为:以精神治疗为主,辅以药物及其他物理治疗,必要时会使用抗焦虑和抑郁药治疗。但在该方法治疗过程中往往作用效果不明显,而且常规使用抗焦虑和抑郁药物,一般为激素类药物,长时间使用会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对情志不畅、忧郁伤神、气机郁滞的神经官能症,疗效好,见效快,无耐药性,无任何副作用,治疗过程中无痛苦,并且价格低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15-25份、党参10-15份、当归15-20份、白芍10-20份、白术10-15份、茯苓10-25份、半夏10-15份、陈皮20-30份、炮姜20-30份、龙骨20-30份、牡蛎20-30份、降香10-15份、合欢皮10-15份、葶苈子10-15份和灸甘草6-9份。

进一步的,一种治疗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20-23份、党参13-15份、当归17-19份、白芍15-17份、白术13-15份、茯苓18-21份、半夏10-12份、陈皮23-17份、炮姜25-27份、龙骨22-25份、牡蛎23-26份、降香13-15份、合欢皮13-15份、葶苈子12-13份和灸甘草8-9份。

进一步的,一种治疗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17份、党参12份、当归17份、白芍12份、白术12份、茯苓15份、半夏13份、陈皮25份、炮姜23份、龙骨27份、牡蛎27份、降香12份、合欢皮12份、葶苈子15份和灸甘草7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所述的治疗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的原料配比称取柴胡、党参、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炮姜、龙骨、牡蛎、降香、合欢皮、葶苈子和灸甘草,整理除杂后干燥;

2)将步骤1)干燥后的药材混合均匀后研磨成粉,过筛后在紫外杀菌灯灯光下灭菌2.5小时;

3)将步骤2)灭菌后的中药粉装入空胶囊中制成中药胶囊。

进一步的,该制备方法步骤2)所述的过筛的筛网目数为300-500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所述的治疗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的原料配比称取柴胡、党参、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炮姜、龙骨、牡蛎、降香、合欢皮、葶苈子和灸甘草,整理除杂后放入砂锅浸泡半小时;

2)将步骤1)中盛装中药药材和水的砂锅用武火煮沸,转用文火慢煮半小时,关火自然冷却至60-70℃,经滤网布过滤后得到一次药液;

3)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剩余的中药药渣中加水,武火煮沸后转用文火慢煮15分钟,关火自然冷却至60-70℃,经滤网布过滤后得到二次药液;

4)将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一次药液和二次药液混合,并搅拌均匀,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封装,得中药药液制剂。

上述方法制备的为中药汤剂,本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为:1天分三次服用。也可1次性煎煮2天的药量,将制得的药液杀菌后灌装密封,在冰箱保鲜区以0-5℃冷藏,服用时先微加热即可。

该中药制剂可以制备成中药片剂、颗粒、药丸等多种形式,并不局限为汤剂和胶囊,适用于多种治疗方式,用药方式。

本发明中的各类中药的药性药理如下:

柴胡:辛、苦、性微寒,入肝、胆、肺经。功效: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党参:甘、平,入脾、肺经。功效:补中,益气,生津。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

当归:甘、辛、性温,入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

白芍: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经。功效: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白术:苦、甘、性温,入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茯苓:甘、淡、性平,入心、肺、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半夏:辛、性温,入脾、胃、肺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陈皮:苦、辛、性温,入肺、脾经。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炮姜(煨生姜):性味辛,热;归脾、胃、肾经。功效:温经止血,温中止痛;主治:用于阳虚失血,吐衄崩漏,脾胃虚寒,腹痛吐泻。

龙骨:涩、甘、性平,入心、肝、肾、大肠经。功效:镇心安神,平肝潜阳,固涩,收敛。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惊痫癫狂,头晕目眩,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久泻久痢,溃疡久不收口及湿疮。

牡蛎:咸、性微寒,入肝、肾经。功效: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用于眩晕耳鸣,手足振颤,心悸失眠,烦躁不安,惊痫癫狂,瘰疬瘿瘤,乳房结块,自汗盗汗,遗精尿频,崩漏带下,吞酸胃痛,湿疹疮疡。

降香:辛、温,入肝、脾经。功效:化瘀止血,理气止痛。用于吐血,衄血,外伤出血,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伤痛,呕吐腹痛。

合欢皮:甘、平,入心、肝经。功效:安神解郁,活血消痈。用于心神不安,忧郁,不眠,内外痈疡,跌打损伤。

葶苈子:辛、苦、性寒,入肺、膀胱、大肠经。功效:泻肺降气,祛痰平喘,利水消肿,泄热逐邪。用于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肺痈,水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之喘肿。亦治痈疽恶疮,瘰疬结核。

灸甘草:甘、平,入心、脾、肺、胃经。功效: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本发明遵循中医“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全部成分来自于中国《药典》第五版收载的药物,选用的中药各组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之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对人体无毒无害。经小白鼠和大白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和蓄积性毒性试验表明被试验的动物未见任何毒性反应,经解剖观察血象、肝功能、各脏器组织形态学所见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证明其药物安全可靠。

中医学认为,神经官能症多为气滞血瘀、闭阻心脉所致,症状以心悸、胸痛、胸闷气短为主,伴有烦躁易怒,善惊易恐,寐少多梦,坐卧不安,脉虚弦。或伴有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倦怠乏力,寐差,动则心悸加重,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或同时心悸、胸闷、气短兼见头晕目眩,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数。或心悸兼见头晕目眩,寐差,胸痛胸闷较甚,或见胸中隐痛,呼吸不畅,痰粘不易咳出,脉弦细涩。

本发明以和解表里、疏肝解郁的柴胡为君药,以补中、益气、生津的党参和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当归为臣药,以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白芍,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白术,行气调中的砂仁、补中益气的党参、健脾益气的炒白术,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茯苓,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半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陈皮,温经止血的炮姜,镇心安神的龙骨,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牡蛎,化瘀止血的降香,安神解郁的合欢皮,泻肺降气的葶苈子为佐药,以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炙甘草为使药,配伍合理,对于情志不畅、忧郁伤神、气机郁滞的神经官能症,从整体调控角度入手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调理治疗,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疏肝解郁、养血调经,疗效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15份、党参12份、当归19份、白芍15份、白术10份、茯苓18份、半夏12份、陈皮23份、炮姜20份、龙骨25份、牡蛎26份、降香12份、合欢皮10份、葶苈子13份和灸甘草6份。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本中药制剂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所述的治疗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的原料配比称取柴胡、党参、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炮姜、龙骨、牡蛎、降香、合欢皮、葶苈子和灸甘草,整理除杂后干燥;

2)将步骤1)干燥后的药材混合均匀后研磨成粉,过400目筛后在紫外杀菌灯灯光下灭菌2.5小时;

3)将步骤2)灭菌后的中药粉装入空胶囊中制成中药胶囊。

上述方法制备的为中药胶囊,其服用方法为,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次5粒。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17份、党参12份、当归17份、白芍12份、白术12份、茯苓15份、半夏13份、陈皮25份、炮姜23份、龙骨27份、牡蛎27份、降香12份、合欢皮12份、葶苈子15份和灸甘草7份。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本中药制剂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重量份的柴胡、党参、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炮姜、龙骨、牡蛎、降香、合欢皮、葶苈子和灸甘草,整理除杂后放入砂锅,注入1200ml的清水浸泡半小时;

2)将步骤1)中盛装中药药材和水的砂锅用武火煮沸,转用文火慢煮半小时,关火自然冷却至60-70℃,经滤网布过滤后得到一次药液;

3)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剩余的中药药渣中加水,武火煮沸后转用文火慢煮15分钟,关火自然冷却至60-70℃,经滤网布过滤后得到二次药液;

4)将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一次药液和二次药液混合,得到约600ml药液制剂,并搅拌均匀,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封装,得中药药液制剂。

上述方法制备的为中药汤剂,其服用方法为:一日三次服用,也可1次性煎煮2天的药量,将制得的药液杀菌后灌装密封,在冰箱保鲜区以0-5℃冷藏,服用时先微加热即可。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20份、党参10份、当归17份、白芍10份、白术13份、茯苓10份、半夏15份、陈皮27份、炮姜25份、龙骨20份、牡蛎30份、降香13份、合欢皮13份、葶苈子10份和灸甘草7份。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本中药制剂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重量份的柴胡、党参、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炮姜、龙骨、牡蛎、降香、合欢皮、葶苈子和灸甘草,整理除杂后放入砂锅,注入1200ml的清水浸泡半小时;

2)将步骤1)中盛装中药药材和水的砂锅用武火煮沸,转用文火慢煮半小时,关火自然冷却至60-70℃,经滤网布过滤后得到一次药液;

3)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剩余的中药药渣中加水,武火煮沸后转用文火慢煮15分钟,关火自然冷却至60-70℃,经滤网布过滤后得到二次药液;

4)将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一次药液和二次药液混合,得到约600ml药液制剂,并搅拌均匀,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封装,得中药药液制剂。

上述方法制备的为中药汤剂,其服用方法为:一日三次服用,也可1次性煎煮2天的药量,将制得的药液杀菌后灌装密封,在冰箱保鲜区以0-5℃冷藏,服用时先微加热即可。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23份、党参15份、当归15份、白芍20份、白术13份、茯苓25份、半夏10份、陈皮30份、炮姜27份、龙骨30份、牡蛎20份、降香15份、合欢皮13份、葶苈子12份和灸甘草8份。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本中药制剂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所述的治疗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的原料配比称取柴胡、党参、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炮姜、龙骨、牡蛎、降香、合欢皮、葶苈子和灸甘草,整理除杂后干燥;

2)将步骤1)干燥后的药材混合均匀后研磨成粉,过400目筛后在紫外杀菌灯灯光下灭菌2.5小时;

3)将步骤2)灭菌后的中药粉装入空胶囊中制成中药胶囊。

上述方法制备的为中药胶囊,其服用方法为,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次5粒。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25份、党参13份、当归20份、白芍17份、白术15份、茯苓21份、半夏11份、陈皮20份、炮姜30份、龙骨22份、牡蛎23份、降香10份、合欢皮15份、葶苈子12份和灸甘草9份。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本中药制剂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重量份的柴胡、党参、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炮姜、龙骨、牡蛎、降香、合欢皮、葶苈子和灸甘草,整理除杂后放入砂锅,注入1200ml的清水浸泡半小时;

2)将步骤1)中盛装中药药材和水的砂锅用武火煮沸,转用文火慢煮半小时,关火自然冷却至60-70℃,经滤网布过滤后得到一次药液;

3)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剩余的中药药渣中加水,武火煮沸后转用文火慢煮15分钟,关火自然冷却至60-70℃,经滤网布过滤后得到二次药液;

4)将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一次药液和二次药液混合,得到约600ml药液制剂,并搅拌均匀,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封装,得中药药液制剂。

上述方法制备的为中药汤剂,其服用方法为:一日三次服用,也可1次性煎煮2天的药量,将制得的药液杀菌后灌装密封,在冰箱保鲜区以0-5℃冷藏,服用时先微加热即可。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制剂进行了毒性试验,试验效果如下:

选取大、小白鼠各20只,雌、雄各半,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体重相当,饲养条件一致,对照组不喂药,给药组每天喂药1次,每天记录各个小白鼠的身体状况、摄食、饮水、体重,试验持续六个月,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小白鼠身体状况、摄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且未见小白鼠生病或死亡,解剖后也未发现病变。提示该药安全性好,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同时对所给出的配方进行了临床疗效追踪,疗效汇总如下:

共统计患者82例,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38岁,有9例效果不明显,治疗有效率为89%,治愈后患者均未发现复发迹象。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的治疗案例如下:

患者李某,男,37岁。出现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睡眠障碍、体力衰弱,疲劳感等症状,来我处就诊,确认为神经官能症。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服用4个月后上述症状减轻,3个月后上述症状消失,停药至今未复发。

患者梁某,女,44岁。出现胃胀、肠鸣、便秘、腹泻;心悸、胸闷、气短、肢体瘫软、乏力、低热、月经不调等症状,来我处就诊,确认为神经官能症。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服用6个月后症状减轻,继续服药2个月后上述症状消失,至今未复发。

患者季某,女,37岁。常出现心悸、胸闷气短,伴有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睡眠质量差,活动则心悸加重,舌质淡,苔白,遂来我处就诊,确认为神经官能症。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服用5个月后,上述症状减轻,患者精神好转,再服用2个月后上述症状消失。随访2年未再复发。

患者田某,女,42岁。常出现胸中隐痛、胸闷气短,伴有烦躁易怒,善惊易恐,寐少多梦,坐卧不安,遂来我处就诊,确认为神经官能症。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服用5个月后,上述症状减轻,患者精神好转,再服用2个月后上述症状消失,至今未复发。

患者李某,女,50岁。常出现心悸、胸闷、气短兼见头晕目眩,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尖红,苔薄白,遂来我处就诊,确认为神经官能症。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服用6个月后,上述症状减轻,患者精神好转,再服用2个月后上述症状消失。随访2年未再复发。

患者朱某,男,27岁。常出现心悸、胸痛,兼见头晕目眩,睡眠质量差,胸痛胸闷严重,呼吸不畅,痰粘不易咳出,遂来我处就诊,确认为神经官能症。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服用3个月后,上述症状减轻,患者精神好转,再服用3个月后上述症状消失,至今未复发。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