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气量的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2315阅读:9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吸装置,尤其涉及可控气量的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治疗,主要通过利用制造适合人体吸入的气体或在吸入气体中加入治疗药物,在人体正常呼吸过程中吸入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常见的呼吸治疗仪有雾化治疗器以及氧疗仪等。

以氧疗仪为例,现有的氧疗仪通常采用制氧机制作出高浓度的氧气,其浓度达90%以上,使用者在呼吸时通常伴随大量的空气吸入,来降低吸入氧气的浓度,而且在呼吸使用时,无论使用者在呼气以及吸气的过程中氧疗仪都在持续供氧气,这样使得使用者在呼气时浪费了仍在供氧状态工作产出的氧气,这样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而且雾化治疗仪同样存在相同的问题,而且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呼吸治疗仪持续供给导致利用率低造成浪费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可控气量的呼吸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可控气量的呼吸装置,包括与气体制造装置相连的呼吸端,所述呼吸端包括腔体、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呼吸口、与所述腔体连通的进气口以及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呼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进气管路与气体制造装置连接,所述进气口处设有可使进气管路内气体单向流入至腔体内的第一控制阀,所述呼气口处设有可使腔体内气体流出至腔体外的第二控制阀以及记录呼气动作信息的呼吸传感器,所述可控气量的呼吸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呼吸传感器通讯连接的控制电路以及设于所述进气管路上与所述控制电路通讯连接的用以调节气体制造装置产气量的调节阀。

如上所述的可控气量的呼吸装置,所述进气管路上位于所述呼吸端与所述调节阀之间还设有储气装置以及设于所述储气装置上与所述控制电路通讯连接用以记录储气装置体积变化信息的储气量传感器。

如上所述的可控气量的呼吸装置,所述储气装置为软质储气囊。

如上所述的可控气量的呼吸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通讯连接的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信号灯以及发声报警器。

如上所述的可控气量的呼吸装置,所述第一控制阀以及第二控制阀均为单向阀,且当腔体内气压少于进气管道内气压时所述第一控制阀自动打开,当使用者呼气使腔体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时会使第一控制阀自动关闭以及使第二控制阀自动打开。

如上所述的可控气量的呼吸装置,所述进气口处还设有与所述控制电路通讯连接用于记录所述第一控制阀开启时间的吸气传感器。

如上所述的可控气量的呼吸装置,所述呼吸端为呼吸罩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了可控气量的呼吸装置,其通过进气口与气体制造装置相连,使用者通过呼吸口吸气时,进气口的第一控制阀开启,使用者在呼气时,第一控制阀关闭使进气管道内的气体不能再从进气口进入到腔体内,而且第二控制阀打开,使用户呼出的气体排出至腔体外,这样简单的结构可达到控制了呼吸装置在给用户吸气时供气,在呼气时停止供气的功能,能够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而且本发明还具有自动调节供气量的功能,其通过呼吸传感器记录第二控制阀打开的时间,该时间即为用户的呼气时间,将该时间信号发送至控制电路,再由控制电路控制调节阀以调节通入至进气口的气量,从而实现最大化利用。

2、本发明可控气量的呼吸装置,还增加了储气装置以及储气量传感器,这样在用户呼气时,由于第一控制阀关闭,气体制造装置产生的气体通入至进气管道内只能进入到储气装置内,这样通过储气量传感器即可得到储气装置体积变化信息,控制电路得到该信息后可进一步准确控制调节阀来控制适量的气量。

3、本发明可控气量的呼吸装置,还具备了报警装置,当检测到使用时间跟正常使用有较大差距后会通过声音或警示灯来提醒用户及时关闭或调整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可控气量的呼吸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如图1所示,可控气量的呼吸装置,包括与气体制造装置5相连的呼吸端1,所述呼吸端1包括腔体、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呼吸口11、与所述腔体连通的进气口12以及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呼气口13,所述进气口12通过进气管路2与气体制造装置连接,所述进气口12处设有可使进气管路2内气体单向流入至腔体内的第一控制阀,所述呼气口13处设有可使腔体内气体流出至腔体外的第二控制阀以及记录呼气动作信息的呼吸传感器,所述可控气量的呼吸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呼吸传感器通讯连接的控制电路以及设于所述进气管路2上与所述控制电路通讯连接的用以调节气体制造装置产气量的调节阀3。本发明提供了可控气量的呼吸装置,其通过进气口与气体制造装置相连,使用者通过呼吸口吸气时,进气口的第一控制阀开启,使用者在呼气时,第一控制阀关闭使进气管道内的气体不能再从进气口进入到腔体内,而且第二控制阀打开,使用户呼出的气体排出至腔体外,这样简单的结构可达到控制了呼吸装置在给用户吸气时供气,在呼气时停止供气的功能,能够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而且本发明还具有自动调节供气量的功能,其通过呼吸传感器记录第二控制阀打开的时间,该时间即为用户的呼气时间,将该时间信号发送至控制电路,再由控制电路控制调节阀以调节通入至进气口的气量,从而实现最大化利用。经调查,正常人的呼气时间一般在2s左右,而在平静环境中采用呼吸装置时呼气时间在3s左右,但由于用户所处环境的变化或自身的动作,其呼吸频率会有所改变,通过本装置简单的结构将这些改变通过呼吸传感器、控制电路以及调节阀变为反馈调节的信息,从而实现最大化利用,提高利用率。

具体地,所述第一控制阀以及第二控制阀均为单向阀,且当腔体内气压少于进气管道2内气压时所述第一控制阀自动打开,当使用者呼气使腔体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时会使第一控制阀自动关闭以及使第二控制阀自动打开。当用户使用时,腔体相当于密封状态,其呼吸口与用户相抵,当用户吸气时,腔体内相当于负压状态,利用压强差即可使进气口12处的单向阀顶开,从而实现自动进气,而且由于外部气压大于腔体内气压,呼气口13处的单向阀被外部顶紧,这样气体不会直接漏掉;当用户呼气时,会使腔体内的气压增大,会使进气口12的单向阀自动关闭,可防止气体倒流至进气管道内,而且当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或者在第二控制阀处产生的压力大于呼气口13处的单向阀的自锁力后,会顶开第二控制阀,使得腔内的气体排出至外界。这样简单的结构使得对呼吸装置产生的气体最大化利用,不会造成浪费,而且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采用本装置后,可不必产生高浓度的氧气,可之间将氧气的浓度控制到30%至40%即可直接供人体吸入,也可通过气体产生装置产生出的氧气通过混合后形成适宜人体呼吸的混合气体后再通入到进气管道内供用户正常使用。

更具体地,所述的单向阀为弹簧式或阀片等单向阀,所述的呼吸传感器可采用位置或接触传感器,当第二控制阀打开时,位置传感器即可记录打开信号,直到第二控制阀关闭,位置传感器记录关闭信号,通过两个信号来记录出第二控制阀的开启时间,即为用户的呼气时间。另外所述控制电路可采用微型电脑或可作数据处理的集成电路板均可。

而且,也可采用可调节气量的气体制造装置,如采用一些智能化较高的制氧机,通过呼吸传感器传递的信息直接反馈至制氧机内,使制氧机根据反馈的信息调节产气量,相当于将控制电路以及调节阀都集成在制氧机上。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路2上位于所述呼吸端1与所述调节阀3之间还设有储气装置4以及设于所述储气装置4上与所述控制电路通讯连接用以记录储气装置4体积变化信息的储气量传感器。其为了更精准的控制产气的量,这样在用户呼气时,由于第一控制阀关闭,气体制造装置产生的气体通入至进气管道内只能进入到储气装置内,这样通过储气量传感器即可得到储气装置体积变化信息,控制电路得到该信息后可进一步准确控制调节阀来控制适量的气量。具体地,所述储气装置4为软质储气囊。采用软质储气囊,在充气时,其体积变化可体现在其高度的变化,由于其未使用时是压扁的状态,通入气体后慢慢胀大,但其半径或者说横截面不变,利用该特性将其体积变化体现在其高度的改变上,储气量传感器可采用简单的距离传感器即可实现记录变化体积。而且采用储气装置后,得到用户呼气的时间信息以及该段时间内储气装置补充的气量,来得出用户平均的呼出气量,从而调节产气量。

另外,还可通过储气装置实现简单的气量控制,用户呼气时,产气装置的气体通过到储气装置内,直到用户吸气,产气装置可停止供气,且记录此时储气装置的体积v,用户吸气时直接将储气装置内的气体吸走,储气装置的体积减少,直到用户转为呼气,气体制造装置开始产生气体并通入至储气装置内,使储气装置回复至体积v,这样可简单的控制每次产气的量,而且通过呼出时间以及体积的变化来使调节阀改变或产气机改变通入至进气管道气体的流量和流速。

再进一步地,本申请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通讯连接的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信号灯以及发声报警器。当检测到使用时间跟正常使用有较大差距后会通过声音或警示灯来提醒用户及时关闭或调整使用。例如当用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由于位置放置不正确,造成漏气,使得第一控制阀或第二控制阀不能正常开启,或者当用户用完忘记关机后,通过报警装置来提醒用户及时纠正或关机,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另外,所述进气口12处还设有与所述控制电路通讯连接用于记录所述第一控制阀开启时间的吸气传感器。该吸气传感器也可采用位置传感器,能够记录第一控制阀打开的时间,从而方便记录用户的吸气时间,能够实现对使用者使用过程更好的监控以及控制。

又具体地,所述呼吸端1为呼吸罩体。方便使用者使用。

本发明提供了可控气量的呼吸装置,其通过进气口与气体制造装置相连,使用者通过呼吸口吸气时,进气口的第一控制阀开启,使用者在呼气时,第一控制阀关闭使进气管道内的气体不能再从进气口进入到腔体内,而且第二控制阀打开,使用户呼出的气体排出至腔体外,这样简单的结构可达到控制了呼吸装置在给用户吸气时供气,在呼气时停止供气的功能,能够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而且本发明还具有自动调节供气量的功能,其通过呼吸传感器记录第二控制阀打开的时间,该时间即为用户的呼气时间,将该时间信号发送至控制电路,再由控制电路控制调节阀以调节通入至进气口的气量,从而实现最大化利用。经调查,正常人的呼气时间一般在2s左右,而在平静环境中采用呼吸装置时呼气时间在3s左右,但由于用户所处环境的变化或自身的动作,其呼吸频率会有所改变,通过本装置简单的结构将这些改变通过呼吸传感器、控制电路以及调节阀变为反馈调节的信息,从而实现最大化利用,提高利用率。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发明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发明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