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暖宫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71481阅读:13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专利涉及中药保健及治疗领域,尤其是一种以治疗和保健为目的、治疗妇科疾病的暖宫贴。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对于自己的身体越来越重视。子宫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位于女性盆腔的中央位置,子宫呈倒置的梨形,前面扁平,后面稍突出,成年的子宫长约7-8cm,宽4-5cm,厚2-3cm,子宫腔容量约5ml。许多女性为了自己子宫的健康,会进行暖宫。暖宫是为女性受伤受寒的子宫进行修复的一种保养方法,通过暖宫能够调经养血、温暖子宫,起到抗炎修复、科学调理子宫环境、有效保护身体健康和生育能力的作用,特别适用于人流后的子宫损伤、妇科炎症、宫寒不孕等病症。目前女性进行暖宫都是去专门的场所寻找专业的技师进行,这样的做法不能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进行暖宫的需求。特别是宫寒患者,宫寒容易引起手脚冰凉、肥胖、腰酸、月经絮乱、尿频遗尿、性欲冷淡、流产等症状,发病后对女性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现有的热敷药需要将药粉加热后用布包住,但是温度过高,不能直接敷在人体患处,需要晾凉后使用,使用时需要人保持不动,不能随意活动,而且很多用药的人由于身体不适,活动不变,用药困难。

市面上的常见的暖宫贴存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现有的暖宫贴不容易不能直接贴在皮肤上,多数必须贴在衣物上,二是暖宫贴透气性差,敷久容易损伤皮肤,而且现在市面上的暖宫贴基本仅具有自发热保暖的功效,不能实现中药热敷治疗、保健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中药暖宫贴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该制备方法得到的中药暖宫贴的主要功效为培元固本,活血化淤,温经止痛,社湿散寒;暖宫止痛、促进保护经期卫生健康,同时具有调和气血,改善微循环,暖宫保阴,温经活血,养护卵巢,促进子宫收缩功能,全面调理女性生殖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药暖宫贴,其特征在于该暖宫贴由暖贴及敷设在暖贴上的中药组合物和发热组合物及水组成,其中,

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成分组成:红花30-50份、益母草20-55份、大黄15-40份、苍耳子15-30份、五灵脂8-38份、丹参10-30份、白芥子10-40份;

所述发热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蛭石粉3-8份、二次还原铁1-5份、胡椒油1-5份、老姜粉1-5份;

所述水为2-30重量份。

作为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成分组成:红花40份、益母草35份、大黄20份、苍耳子20份、五灵脂15份、丹参15份、白芥子20份;所述发热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蛭石粉5份、二次还原铁2份、胡椒油3份、老姜粉2份;所述水为10重量份。

作为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成分组成:红花45份、益母草45份、大黄30份、苍耳子25份、五灵脂25份、丹参20份、白芥子30份;所述发热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蛭石粉6份、二次还原铁4份、胡椒油4份、老姜粉3份;所述水为20重量份。。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中药暖宫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红花、益母草、大黄、苍耳子、五灵脂、丹参、白芥子、老姜分别筛选洗净、粉碎,然后过160目筛备用;

2)将步骤1)中粉碎后的药物按重量份配比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重量份配比的蛭石粉、二次还原铁、胡椒油和水,再次搅拌均匀后,得药膏;

3)将步骤2)中得到的药膏涂覆在可粘贴的无纺布暖贴载体上,然后在药膏外层贴上医用硅油纸,然后进行密封包装,并使四周压制密封完整,得中药暖宫贴成品。

本发明的中药暖宫贴,主要功效为培元固本,活血化淤,温经止痛,社湿散寒;暖宫止痛、促进保护经期卫生健康,同时具有调和气血,改善微循环,暖宫保阴,温经活血,养护卵巢,促进子宫收缩功能,全面调理女性生殖系统,加快子宫内组织的修复生长,消除妊娠纹,加快产后恶露的排出,增强免疫力,防治产后腹痛,同时,抵御各种细菌对子宫的侵害,具有温经散寒,暖宫止痛,调和气血之作用。对经水不通,经色不正,瘀血凝滞,行经腹痛、腰痛,红血痢疾,水泻肛痛有效。再加上结合发热组合物的自体持续多小时的发热技术,不仅具有暖宫的作用,还可以达到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的作用,促进保健养生。暖宫贴相对于口服中药,方便使用,轻松贴敷,新颖体贴,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起效速度、药效强度与化学药相同,比口服中药更快,可以有效缓解疼痛。

本发明中各味中药的药性如下:

红花,(拉丁学名:carthamustinctoriusl.),别名:红蓝花、刺红花,菊科、红花属植物,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作用,有助于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疗效。有活血化瘀,散湿去肿的功效,特别适宜于血瘀体质和经脉郁闭者。

胡椒油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和平喘的作用,主治脘腹冷痛、胸满痞闷和哮喘;达到传统艾灸的作用,不仅具有暖宫的作用,还可以达到缓解乳腺增生、结节、疼痛等不适症状的作用,促进保健养生。

益母草,又名:蓷、茺蔚、坤草、九重楼、云母草、森蒂[1],拉丁学名:leonurusartemisia(laur.)s.y.huf,为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夏季开花。其干燥地上部分为常用中药,味辛苦、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益母草有利尿消肿、收缩子宫作用的作用,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病的要药。

大黄,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苍耳子,味苦、甘、辛,性温。归经、归肺、肝经。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鼻渊,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等症。

五灵脂,性味归经,甘,温。活血散瘀,炒炭止血。用于心腹淤血作痛,痛经,血瘀经闭,产后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丹参,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白芥子,别名辣菜子,拉丁文名semensinapis.一年或二年生植物白芥sinapisalbal.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温肺豁痰利气,乳腺散结通络止痛作用。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老姜,辛,微温。入肺经、脾经、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化痰止咳,解毒,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症。

蛭石是一种天然、无机,无毒的矿物质,在高温作用下会膨胀的矿物。可做保温、隔热吸声材料、地下管道、温室管道、保温材料,室内和隧道内装、公共场所的墙壁和天花板。而且可作为吸附剂、助滤剂、化学制品和化肥的活性载体、污水处理、海水油污吸附、香烟过滤嘴,炸药密度调节剂。蛭石在本中药暖宫贴中的作用是保温作用,延长整个贴敷过程中的温度时间。

目前已公认“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复方使用”、“复方配伍用药如用兵”是中医最科学最有效的几大优势,其中“复方配伍用药如用兵”是非常科学的中医药原创理论。中医组方中各药如行兵布阵那样环环相扣的严密配伍,是其优于西药配方的有效手段。中医方剂理论认为,每一方剂,不仅需要根据病因病机选择合适的药物妥善配伍,同时也应该符合方剂的基本结构,即“君、臣、佐、使”的组方配伍理论,所谓“君、臣、佐、使”的组方配伍,就是其建立在对疾病病机的全方位判断基础上的科学配比。中医用方通过多环节、多靶点整合调节的生物学机制,可以取得比西药更持久、更绿色天然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效果,而这种疗效是建立在上述中医传统原创理论的正确指导之上的,本发明正遵循了这一原则。

君药是指方中治疗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按照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药。臣药是协助主药或加强主药功效的药物。佐药是协助主药治疗兼症或抑制主药的毒性的药物。使药是引导各药直达病变部位或调和各药的作用。

本发明以活血通经,通经络止痛的红花为君药,以利尿消肿、调经利水的益母草和活血散瘀、炒炭止血、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的五灵脂为臣药,以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胡椒油,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大黄,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的丹参为佐药,以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的苍耳子,温肺豁痰利气,乳腺散结通络止痛的白芥子为使药,药性相互配伍,对宫寒、疼痛的治疗作用非常显著。

本中药暖宫贴为外用贴敷,无化学药的副作用,除活血化淤,温经止痛,社湿散寒,调和气血外,该膏贴对女性暖宫有更广泛的疗效,如养护卵巢,促进子宫收缩功能,全面调理女性生殖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中药暖宫贴,该暖宫贴由暖贴及敷设在暖贴上的中药组合物和发热组合物及水组成,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成分组成:红花50份、益母草55份、大黄40份、苍耳子30份、五灵脂38份、丹参30份、白芥子40份;所述发热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蛭石粉8份、二次还原铁5份、胡椒油5份、老姜粉5份;所述水为25重量份。

该中药暖宫贴的制备方法为:

1)将红花、益母草、大黄、苍耳子、五灵脂、丹参、白芥子、老姜分别筛选洗净、粉碎,然后过160目筛备用;

2)将步骤1)中粉碎后的药物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上述重量份配比的蛭石粉、二次还原铁、胡椒油和水,再次搅拌均匀后,得药膏;

3)将步骤2)中得到的药膏涂覆在可粘贴的无纺布暖贴载体上,然后在药膏外层贴上医用硅油纸,然后进行密封包装,并使四周压制密封完整,得中药暖宫贴成品。

实施例二:

一种中药暖宫贴,该暖宫贴由暖贴及敷设在暖贴上的中药组合物和发热组合物及水组成,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成分组成:红花30份、益母草20份、大黄15份、苍耳子15份、五灵脂8份、丹参10份、白芥子10份;所述发热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蛭石粉3份、二次还原铁1份、胡椒油1份、老姜粉1份;所述水为5重量份。

该中药暖宫贴的制备方法为:

1)将红花、益母草、大黄、苍耳子、五灵脂、丹参、白芥子、老姜分别筛选洗净、粉碎,然后过160目筛备用;

2)将步骤1)中粉碎后的药物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上述重量份配比的蛭石粉、二次还原铁、胡椒油和水,再次搅拌均匀后,得药膏;

3)将步骤2)中得到的药膏涂覆在可粘贴的无纺布暖贴载体上,然后在药膏外层贴上医用硅油纸,然后进行密封包装,并使四周压制密封完整,得中药暖宫贴成品。

实施例三:

一种中药暖宫贴,该暖宫贴由暖贴及敷设在暖贴上的中药组合物和发热组合物及水组成,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成分组成:红花40份、益母草35份、大黄20份、苍耳子20份、五灵脂15份、丹参15份、白芥子20份;所述发热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蛭石粉5份、二次还原铁2份、胡椒油3份、老姜粉2份;所述水为10重量份。

该中药暖宫贴的制备方法为:

1)将红花、益母草、大黄、苍耳子、五灵脂、丹参、白芥子、老姜分别筛选洗净、粉碎,然后过160目筛备用;

2)将步骤1)中粉碎后的药物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上述重量份配比的蛭石粉、二次还原铁、胡椒油和水,再次搅拌均匀后,得药膏;

3)将步骤2)中得到的药膏涂覆在可粘贴的无纺布暖贴载体上,然后在药膏外层贴上医用硅油纸,然后进行密封包装,并使四周压制密封完整,得中药暖宫贴成品。

实施例四:

一种中药暖宫贴,该暖宫贴由暖贴及敷设在暖贴上的中药组合物和发热组合物及水组成,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成分组成:红花45份、益母草45份、大黄30份、苍耳子25份、五灵脂25份、丹参20份、白芥子30份;所述发热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蛭石粉6份、二次还原铁4份、胡椒油4份、老姜粉3份;所述水为20重量份。

该中药暖宫贴的制备方法为:

1)将红花、益母草、大黄、苍耳子、五灵脂、丹参、白芥子、老姜分别筛选洗净、粉碎,然后过160目筛备用;

2)将步骤1)中粉碎后的药物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上述重量份配比的蛭石粉、二次还原铁、胡椒油和水,再次搅拌均匀后,得药膏;

3)将步骤2)中得到的药膏涂覆在可粘贴的无纺布暖贴载体上,然后在药膏外层贴上医用硅油纸,然后进行密封包装,并使四周压制密封完整,得中药暖宫贴成品。

本中药暖宫贴的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时,将暖宫贴的药物面贴合在腹部,药物直接作用在腹部,发热组合物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放热反应或光线照射,自发热,使暖宫贴持续发热。

本发明的自发热保健暖宫贴,是一种通过穴位物理温热催化药效的中药暖宫护理用品,它的温度能稳定的保持在35℃左右,持续发热多个小时,能有效提高中药药效。外用贴敷,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可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增强药性。

病例试验:

选取40例宫寒血瘀型痛经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痛经标准,排除器质性病变。

临床表现:该40例患者分别患有因女性宫寒引起的手脚冰凉、肥胖、腰酸、月经絮乱、经痛、尿频遗尿、性欲冷淡、流产等症状,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减,经血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舌质黯,舌苔白,脉沉紧。非经期畏寒肢冷,体虚。

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人,每组平均年龄为30-35岁,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试验组:将该暖宫贴贴在大赫穴,每日一贴,贴满1-5天;

对照组:口服痛经宝颗粒,每次一剂,痛时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期间不服用与治疗本病主证有关的其他药物,忌食辛辣、寒凉性食物,戒烟酒,保持心情愉快。

疗效标准与结果

(1)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疗效评定。

①治愈:经试验后症状消失,月经恢复正常,停药后3个月无复发;

②有效:症状减轻,不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

③无效:服药后症状无改善。

(2)结果

治疗组20例中,治愈16(72.73%)例,好转4(19.05%)例,总有效率为90.48%;

对照组20例中,治愈4(20%)例,好转6(30%)例,总有效率为50%。

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两组复发率比较

对治愈者随访1年,试验组复发0例,复发率0%;

对照组复发2例,复发率20%。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本发明的暖宫贴的治疗案例如下:

案例一:张某,女,16岁,汤阴县一中学生,13岁开始有例假,每次例假都很痛,严重痛经症状,在例假期来临3天前,开始贴该暖宫贴,例假期无痛经症状,以后每一个月都是例假来临前3天开始贴该暖宫贴,每次例假均无痛经。

案例二,吕某,女,34岁,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杨集镇后吕村人,30岁生完孩子后出现痛经症状,非例假期偶感子宫疼痛,例假前4天开始贴该暖宫贴,例假期无痛经症状,以后每一个月都是例假来临前3天开始贴该暖宫贴,每次例假均无痛经。

案例四,王某,女,32岁,汤阴县宜沟镇长沙村人,宫寒患者,同时伴有手脚冰凉、肥胖、腰酸、月经絮乱、经痛、尿频遗尿、性欲冷淡等症状,每个月例假前5天贴该暖宫贴,连续半年,宫寒症状消失,继续贴3个月,痊愈,追访无复发。

案例五,王某,女,40岁汤阴县宜沟镇长沙村人,随年龄增长,自觉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减,经血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舌质黯,舌苔白,脉沉紧,每个月例假前3天贴该暖宫贴,连续5个月,症状消失,继续贴3个月,痊愈,追访无复发。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