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式输液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6104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式输液用装置。



背景技术:

救护车在运送急救及危重病人过程中,常常需要边运送边输液,而救护车上的输液固定器为悬挂的普通环状挂钩,在运送过程中由于车身颠簸,致使输液袋摇摆晃动,特别是在救护车启动、紧急制动、急转弯和路况较差时晃动更加剧烈,严重影响了输液装置的稳定及输液的安全性。为了避免输液袋晃动,护理人员或家属不得不用手扶着输液袋,这样既影响了对病人的观察和抢救,也增加了护理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不足,提供一种固定牢靠、使用效果好的车载式输液用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载式输液用装置,包括与车体固定相连的连接板(1),其特征在于,连接板(1)下面铰接有外壳(13),外壳(13)带有向上的开口,外壳(13)的前壁上端与连接板(1)相铰接,外壳(13)的后壁开设有内外通透、开口向上的豁口(18),外壳(13)的后壁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后销筒(10),连接板(1)下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后销筒(16),固定后销筒(16)位于外壳(13)与连接板(1)铰接点的后侧,固定后销筒(16)与活动后销筒(10)相对应,固定后销筒(16)与活动后销筒(10)均为左右走向,固定后销筒(16)内左右活动连接有后销杆(11),后销杆(11)的自由端插入至活动后销筒(10)内;外壳(13)的后壁下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前销筒(15),连接板(1)下面还固定连接有固定前销筒(3),固定前销筒(3)位于外壳(13)与连接板(1)铰接点的前侧,固定前销筒(3)与活动前销筒(15)相对应,固定前销筒(3)与活动前销筒(15)均为左右走向,固定前销筒(3)内左右活动连接有前销杆(4),后销杆(11)与活动后销筒(10)脱离后、外壳(13)竖向设置时,前销杆(4)的自由端插入至活动前销筒(15)内,此时外壳(13)的开口端朝后。

根据所述的车载式输液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3)的后壁上端左右对应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所述活动后销筒(10),所述固定后销筒(16)位于左、右活动后销筒(10)之间,固定后销筒(16)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后弹簧(17),后弹簧(17)的中间与固定后销筒(16)相连接,后弹簧(17)的两个自由端均分别固定连接一根所述后销杆(11),左、右后销杆(11)均分别与固定后销筒(16)左右活动连接,左、右后销杆(11)的自由端分别对应插入左、右活动后销筒(10)内。

根据所述的车载式输液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后销筒(16)的侧壁开设有内外通透的后伸缩槽(22),后伸缩槽(22)为左右走向,后伸缩槽(22)开口向后,左、右所述后销杆(11)的里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后传动杆(12),后传动杆(12)的外端穿出至后伸缩槽(22)外侧,后传动杆(12)左右活动设置在后伸缩槽(22)内。

根据所述的车载式输液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3)的前壁下端左右对应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所述活动前销筒(15),所述固定前销筒(3)位于左、右活动前销筒(15)之间,固定前销筒(3)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前弹簧(19),前弹簧(19)的中间与固定前销筒(3)相连接,前弹簧(19)的两个自由端均分别固定连接一根所述前销杆(4),左、右前销杆(4)均分别与固定前销筒(3)左右活动连接,所述后销杆(11)与所述活动后销筒(10)脱离后、外壳(13)竖向设置时,左、右前销杆(4)的自由端分别对应插入左、右动前销筒(15)内。

根据所述的车载式输液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前销筒(3)的侧壁开设有内外通透的前伸缩槽(23),前伸缩槽(23)为左右走向,前伸缩槽(23)开口向前,左、右所述前销杆(4)的里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前传动杆(2),前传动杆(2)的外端穿出至前伸缩槽(23)外侧,前传动杆(2)左右活动设置在前伸缩槽(23)内。

根据所述的车载式输液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3)的前壁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动中销筒(5),所述连接板(1)下面固定连接有固定中销筒(20),活动中销筒(5)与固定中销筒(20)相对应,活动中销筒(5)与固定中销筒(20)均为左右走向,活动中销筒(5)与固定中销筒(20)内共同铰接有中销轴(6)。

根据所述的车载式输液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3)的前壁上端左右对应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所述活动中销筒(5),所述固定中销筒(20)位于左、右活动中销筒(5)之间。

根据所述的车载式输液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3)的左、右壁上端分别左右对应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滑杆(8),滑杆(8)位于外壳(13)的开口端,滑杆(8)为前后走向,滑杆(8)为开口向下的“[”型,滑杆(8)与外壳(13)之间的空间为滑槽(7),左、右滑槽(7)内共同前后滑动连接有滑板(9),滑板(9)的前后长度小于外壳(13)开口端的前后长度。

根据所述的车载式输液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9)上面固定连接有左右对应设置的挡条(21),挡条(21)为前后走向,挡条(21)位于滑杆(8)的内侧,挡条(21)与滑杆(8)为前后滑动接触。

根据所述的车载式输液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3)的壁上开设有观察孔(14)。

本发明中的外壳用于放置输液袋,使用时输液袋被限制在外壳中,与救护车成为一体,能够有效的避免救护车在行驶过程中造成的输液袋摇摆晃动,增加了输液的安全性,无需人工辅助固定,有效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外壳和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2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的使用状态参考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连接板;2、前传动杆;3、固定前销筒;4、前销杆;5、活动中销筒;6、中销轴;7、滑槽;8、滑杆;9、滑板;10、活动后销筒;11、后销杆;12、后传动杆;13、外壳;14、观察孔;15、活动前销筒;16、固定后销筒;17、后弹簧;18、豁口;19、前弹簧;20、固定中销筒;21、挡条;22、后伸缩槽;23、前伸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车载式输液用装置,包括与车体固定相连的连接板(1),连接板(1)下面铰接有外壳(13),外壳(13)的壁上开设有观察孔(14),外壳(13)也可以采用透明材质制作,便于观察输液情况。外壳(13)带有向上的开口(参见图),外壳(13)的前壁上端与连接板(1)相铰接,外壳(13)的后壁开设有内外通透、开口向上的豁口(18),豁口(18)用于放置输液袋的出液端口,外壳(13)的后壁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后销筒(10),连接板(1)下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后销筒(16),固定后销筒(16)位于外壳(13)与连接板(1)铰接点的后侧,固定后销筒(16)与活动后销筒(10)相对应,固定后销筒(16)与活动后销筒(10)均为左右走向,固定后销筒(16)内左右活动连接有后销杆(11),后销杆(11)的自由端插入至活动后销筒(10)内;外壳(13)的后壁下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前销筒(15),连接板(1)下面还固定连接有固定前销筒(3),固定前销筒(3)位于外壳(13)与连接板(1)铰接点的前侧,固定前销筒(3)与活动前销筒(15)相对应,固定前销筒(3)与活动前销筒(15)均为左右走向,固定前销筒(3)内左右活动连接有前销杆(4),后销杆(11)与活动后销筒(10)脱离后、外壳(13)竖向设置时,前销杆(4)的自由端插入至活动前销筒(15)内,此时外壳(13)的开口端朝后。

所述外壳(13)的后壁上端左右对应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所述活动后销筒(10),所述固定后销筒(16)位于左、右活动后销筒(10)之间,固定后销筒(16)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后弹簧(17),后弹簧(17)的中间与固定后销筒(16)相连接,后弹簧(17)的两个自由端均分别固定连接一根所述后销杆(11),左、右后销杆(11)均分别与固定后销筒(16)左右活动连接,左、右后销杆(11)的自由端分别对应插入左、右活动后销筒(10)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后销筒(16)的侧壁开设有内外通透的后伸缩槽(22),后伸缩槽(22)为左右走向,后伸缩槽(22)开口向后,左、右所述后销杆(11)的里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后传动杆(12),后传动杆(12)的外端穿出至后伸缩槽(22)外侧,后传动杆(12)左右活动设置在后伸缩槽(22)内。

所述外壳(13)的前壁下端左右对应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所述活动前销筒(15),所述固定前销筒(3)位于左、右活动前销筒(15)之间,固定前销筒(3)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前弹簧(19),前弹簧(19)的中间与固定前销筒(3)相连接,前弹簧(19)的两个自由端均分别固定连接一根所述前销杆(4),左、右前销杆(4)均分别与固定前销筒(3)左右活动连接,所述后销杆(11)与所述活动后销筒(10)脱离后、外壳(13)竖向设置时,左、右前销杆(4)的自由端分别对应插入左、右动前销筒(15)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前销筒(3)的侧壁开设有内外通透的前伸缩槽(23),前伸缩槽(23)为左右走向,前伸缩槽(23)开口向前,左、右所述前销杆(4)的里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前传动杆(2),前传动杆(2)的外端穿出至前伸缩槽(23)外侧,前传动杆(2)左右活动设置在前伸缩槽(23)内。

所述外壳(13)的前壁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动中销筒(5),所述连接板(1)下面固定连接有固定中销筒(20),活动中销筒(5)与固定中销筒(20)相对应,活动中销筒(5)与固定中销筒(20)均为左右走向,活动中销筒(5)与固定中销筒(20)内共同铰接有中销轴(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3)的前壁上端左右对应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所述活动中销筒(5),所述固定中销筒(20)位于左、右活动中销筒(5)之间。

所述外壳(13)的左、右壁上端分别左右对应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滑杆(8),滑杆(8)位于外壳(13)的开口端,滑杆(8)为前后走向,滑杆(8)为开口向下的“[”型,滑杆(8)与外壳(13)之间的空间为滑槽(7),左、右滑槽(7)内共同前后滑动连接有滑板(9),滑板(9)的前后长度小于外壳(13)开口端的前后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板(9)上面固定连接有左右对应设置的挡条(21),挡条(21)为前后走向,挡条(21)位于滑杆(8)的内侧,挡条(21)与滑杆(8)为前后滑动接触。

在最开始输液时,由于输液袋内的药液较多,因此可以将外壳横向平放,减少了外壳占用的竖向空间,避免触碰家属和护理人员的头。当输液袋内的药液较少时,将外壳竖立放置,药液便能充分流出。由于滑板活动连接在滑槽内,因此,在最初向外壳内放置输液袋时,先使外壳自由放置,外壳的开口端会倾斜向后,向上推移滑板,可将输液袋从滑板下方的外壳开口端放入至外壳内,然后再将外壳横向平放固定。在外壳从横向平放状态变至倾斜时,尽管外壳的开口端变为向后,但是滑板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下滑,从而将输液阻挡在外壳内,能够避免输液袋滑出,随后将外壳竖向固定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