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齿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7785发布日期:2018-06-05 17:49阅读:12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牙齿保护膜。



背景技术:

牙齿过敏酸痛,在临床上称为牙本质过敏,是牙齿受到外界刺激,如冷、热、酸、甜食物的刺激以及咬硬物,如小核桃、松子等引起的酸痛症状。用探针在牙面上检查,可以找到一个或数个敏感区,其特点是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患者往往会在讲话时、吹到冷风,或吃东西时不小心咬到牙齿的某一点而引发疼痛,过一会儿就会缓解。牙本质过敏可能发生在单颗牙,也可以是多颗牙。

凡是会导致牙齿表面釉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从而使牙本质暴露的各种牙齿疾病,如磨耗(经常咬硬物,如小核桃、肉骨头等,以及夜磨牙)、外伤引起的牙折断、长期刷牙不当引起的牙颈部楔状缺损、龋齿以及牙周萎缩导致牙根暴露等,都会引发牙本质过敏症。

目前治疗牙齿过敏的方法多为使用牙膏治疗,收效差;另外就是将牙齿磨小,然后加上钢制或者烤瓷牙套。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牙齿保护膜,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牙齿保护膜,所述牙齿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大米、玉米、红薯研磨得到混合汁液,在混合汁液中加入乳酸;

S2:将混合液放入微波炉中减压蒸馏去水,温度小于60℃,时间2~3h,压强保持在500-600mmHg。

S3:将微波处理后的溶液中加入复合酶作为催化剂,同时向烧瓶中通入氮气排空气,搅拌器搅拌,逐步加热,待酯化反应至一定程度后,加入活化后的乳酸;

S4:进一步去水并抽真空处理,升温减压,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得到聚乳酸;

S5:将聚乳酸放入模具内压膜成型,得到牙膜。

达到的技术效果是,聚乳酸属于脂肪族羟基酸聚合物,是一种典型的完全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有关它的研究一直是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本发明将淀粉与聚乳酸共混,得到的产品更加有韧性,并且生产过程无污染,产品可以无毒,最重要是材料中含有碳纳米材料,该材料可以将食用的一些酸甜苦辣的成分微渗透到牙齿,可以让牙齿感知到一些触觉,并且该材料仅可在食用刺激性事物时佩戴,不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

进一步,在S4步骤中,温度逐渐上升,控制温度在130-140℃,压强控制在100Pa。

进一步,在S4步骤中,反应时间为10h。

进一步,在S5步骤中,在压膜前在模具内涂抹食用油。

进一步,复合酶为纤维素酶、淀粉酶、果胶酶复合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的牙齿保护膜硬度较强,耐磨损,最重要的是其加工材料环保,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牙齿保护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大米、玉米、红薯按照1∶2∶2的比例混合并研磨得到混合汁液,在混合汁液中加入乳酸和制备好的碳纳米粒中;

S2:将混合液放入微波炉中减压蒸馏去水,温度小于60℃,时间3h,压强保持在600mmHg;

S3:将微波处理后的溶液中加入纤维素酶、淀粉酶、果胶酶复合酶作为催化剂,同时向烧瓶中通入氮气排空气,搅拌器搅拌,逐步加热,待酯化反应至一定程度后,加入活化后的乳酸;

S4:进一步去水并抽真空处理,升温减压,温度逐渐上升,控制温度在130-140℃,压强控制在100Pa,反应时间为10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得到聚乳酸;

S5:在压膜前在模具内涂抹食用油,将聚乳酸放入模具内压膜成型,得到牙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