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入式痔疮激光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1675阅读:37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入式的痔疮激光治疗仪。



背景技术:

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痔疮治疗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多采用药物治疗,患者易复发,且用药康复缓慢,复发率较高;手术治疗后后遗症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插入式激光治疗,杀死细菌来治疗肛门炎、肛门肿块等疾病的痔疮激光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插入式痔疮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遥控主机和插入式激光棒,遥控主机与插入式激光棒通过电源线连接,所述遥控主机由主机壳体和设于主机壳体内的第一控制主板和锂电池组成,所述插入式激光棒包括手持部壳体、设于手持部壳体内的第二控制主板、安装于手持部壳体前端的旋转马达、旋转马达的转轴连接一加长轴杆、加长轴杆上插接一旋转棒体、旋转棒体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激光板和第二激光板、旋转棒体外围套有一“U”型透明罩;所述第一控制主板与第二控制主板通过电源线连接,第二控制主板与旋转马达和第一激光板、第二激光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遥控主机上还设有与第一控制主板连接的显示屏、开关按键、第一功能键和第二功能键,所述第一功能键用于控制第一激光板和第二激光板使用功率,第二功能键用于控制使用时间。

进一步所述旋转马达带动旋转棒体180度自动往返式旋转。

进一步所述“U”型透明罩与手持部壳体相卡接,“U”型透明罩开口端设有卡接端,对应手持部壳体上设有卡槽,通过旋转“U”型透明罩实现与手持部壳体相卡接和拆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插入式痔疮激光治疗仪,提供的是一种安全可靠、无副作用,且操作简单方便的激光治疗仪。采用两种不同功率输出不同波长的激光灯板,和结合旋转马达180度往返式旋转带动激光板来回转动均匀照射,旋转式激光棒体可以使肛门内照射均匀,不会有照射不到的地方和死角部位。通过插入式激光治疗仪可以杀死细菌来治疗肛门炎、阻止细菌病变、肛门肿块等疾病。另外,配备遥控主机实现操控更为方便,和配备显示屏实现更为直观的控制使用参数。另外,透明“U”型管罩卡接于手持部壳体的前端,方便拆卸,清洗“U”型透明罩表面,保持设备的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照附图,一种插入式痔疮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遥控主机和插入式激光棒,遥控主机与插入式激光棒通过电源线6连接,所述遥控主机由主机壳体1和设于主机壳体1内的第一控制主板和锂电池组成,所述插入式激光棒包括手持部壳体7、设于手持部壳体7内的第二控制主板8、安装于手持部壳体7前端的旋转马达9、旋转马达9的转轴连接一加长轴杆10、加长轴杆10上插接一旋转棒体11、旋转棒体11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激光板12和第二激光板13、旋转棒体11外围套有一“U”型透明罩14;所述第一控制主板与第二控制主板8通过电源线6连接,第二控制主板8与旋转马达9和第一激光板12、第二激光板13电性连接。

较优的,所述遥控主机上还设有与第一控制主板连接的显示屏2、开关按键3、第一功能键4和第二功能键5,所述第一功能键4用于控制第一激光板12和第二激光板13使用功率,第二功能键5用于控制使用时间。

较优的,所述旋转马达9带动旋转棒体180度自动往返式旋转。

较优的,所述“U”型透明罩14与手持部壳体7相卡接,“U”型透明罩14开口端设有卡接端,对应手持部壳体7上设有卡槽,通过旋转“U”型透明罩14实现与手持部壳体7相卡接和拆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激光板12和第二激光板13上的激光灯的功率和波长是应用适用于医疗的波长的激光灯板,具体是多少波长,不作具体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而对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