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客观评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6224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面瘫客观评估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瘫评估,特别涉及一种面瘫客观评估系统。



背景技术:

面瘫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其主要症状为面部表情肌群无法进行正常的功能性运动。根据神经受损位置的不同,面瘫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周围性面瘫由神经核和损伤所引起,表现为病变部位同侧全肌面瘫痪,此类瘫痪多由风寒、耳部或脑膜感染等引起。中枢性面瘫源于面神经核以上的部位受损,表现为受损部位对侧颜面下部肌肉麻痹,多见于脑内血管疾病。

面瘫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是关系到社交过程中的仪容问题,这给患者心理带来不良影响。面瘫只要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治疗措施得当,一般是可以完全康复的。临床上通常按面瘫评价标准对面瘫患者评价分级(或称分级评估、分级评价)后,再根据分级结果(即分级类别)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是面瘫康复治疗的关键,而治疗方案是依据分级结果来制定的,因此,面瘫分级评价对于治疗面瘫康复治疗十分的重要。

面瘫分级评价依据的是患者患病程度不同而体现出的不同的面部不对称程度。由于面神经损伤所导致的面部症状会因为年龄、面部的解剖结构和神经损伤的程度而不同。在原始的面瘫康复评估中,临床医生会着重观察面瘫患者的两侧眉毛的相对位置、两侧眼睛闭合情况、鼻部是否不对称、微笑是否无力和嘴部是否不对称等情况,并根据这些观察所得的情况的轻重程度,来确定面瘫级别。轻度的面神经损伤(面瘫)通常只会在面部结构运动时,被观察到较弱的面部不对称性。而严重面神经损伤的面部不对称性,在面部结构无运动时也可以被轻易地观察出来。因此,临床医生若要较为准确地去描述面部功能损失,就需借助一些标准化的评价标准。

目前常见的主观面瘫分级评价标准有十多种,其中获得多数学者和临床医生认可,且使用最广泛的面瘫评价方法是H-B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该评价标准于1983年由House和BraCkman提出,该评价标准将面瘫分为六级(Ⅰ~Ⅵ级),Ⅰ级为正常,VI级为完全麻痹。H-B分级评价的优点是各级描述简单易懂,临床使用方便。但其缺陷也十分明显,作为一种主观评价方法,其主观性严重、各级描述含糊、级别之间描述重叠,不同的临床医生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评价结果,从而导致分级出现主观偏差,严重影响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消除临床医师采用主观评估方法进行主观评估所造成主观偏差的面瘫客观评估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面瘫客观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图像采集装置、面部特征检测装置、提取模块、输出装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及存储面瘫患者进行特定面部运动和/或静止时的面部图像信息;面部特征点检测装置用于根据已采集到的面瘫患者的面部图像信息检测出该面部图像信息中的面部特征点;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检测出的面部特征点提取出面部对称性特征;输出装置用于输出面瘫患者的面瘫分级评估结果。

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摄像机、头部定位装置、调节装置、摄像机支架,所述摄像机支架用于支撑所述摄像机,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摄像机支架和/或所述摄像机的位置和/或方向,所述头部定位装置用于辅助面瘫患者的脸部正对所述摄像机。

所述头部定位装置包括额托,该额托用于托放面瘫患者的额部以使面瘫患者的脸部正对所述摄像机。

所述额托与所述摄像机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摄像机相对所述头部定位装置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摄像机的方向。

所述摄像机支架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设于所述摄像机支架上,该第二调节机构与所述摄像机活动连接。

其还包括病情采集装置,其用于采集及存储面瘫患者的个人信息及患病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面部采集装置、面部特征点检测装置、提取模块和输出装置,使得其可用于对面瘫患者进行面部图像检测,然后根据采集到的面部图像自动评定出面瘫分级评估结果,进而使得结果的评定不依赖于临床医师的个人经验,消除临床医师主观评估所造成的主观偏差。本实用新型的面瘫客观评估系统可用于辅助临床医生准确快速地获取面瘫分级评估结果,为面瘫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提高康复治疗的疗效奠定基础,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宜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像采集装置1、摄像机11、头部定位装置12、额托121、额托支架122、调节装置13、第一调节机构131、第二调节机构132、摄像机支架14、面部特征检测装置2、提取模块3、输出装置4、病情采集装置5、输入模块51、保存模块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面瘫客观评估系统,其包括图像采集装置1、面部特征点检测装置2、提取模块3、输出装置4。可选的,其还可包括病情采集装置5。

所述图像采集装置1用于采集及存储面瘫患者进行特定面部运动和/或静止时的面部图像信息,并将采集到的面部图像信息输入至面部特征点检测装置2,以供所述面部特征点检测装置2检测出采集到的面部图像信息中的面部特征点。具体的,所述图像采集装置1包括摄像机11、头部定位装置12、调节装置13、摄像机支架14。

所述摄像机11用于采集面瘫患者的面部图像,其可选用公知的摄像机。

所述头部定位装置12用于辅助面瘫患者的脸部正对所述摄像机11。所述头部定位装置12在物理形态上,可构造呈多种形式,本实施例中,为方便采集面瘫患者面部图像时面瘫患者的脸部正对所述摄像机11,本实施例中,所述头部定位装置12设有额托121。所述额托121用于托放面瘫患者的额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额托121可活动设置,其可被调节而调节水平位置、高低距离和/或角度。本实施例中,所述额托121为活动设置,其与额托支架122活动连接,所述额托支架122为伸缩杆,其竖直设置,所述额托121水平设置,其活动连接于所述额托支架122上,如两端与额托支架122活动连接,从而使得可通过调节所述额托支架122而调节所述额托121的高低。检测时,面瘫患者可将其额部托在所述额托121上。通过检测前校准所述额托121与摄像机11之间的位置关系,便可对患者的脸部进行初步的快速定位,使面瘫患者的脸部最大程度上正对所述摄像机11。

所述调节装置13用于直接或间接的调节所述摄像机11与面瘫患者脸部之间的位置关系。在一些实施例中,其可被构造成用于调节摄像机支架14的位置和方向,从而间接的调整所述摄像机11的位置和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其可被构造成用于直接调节摄像机11的位置和方向。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13包括第一调节机构131和第二调节机构132。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31用于调节所述摄像机11相对所述头部定位装置12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调节机构132用于调节所述摄像机11的方向。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31可选用滑轨、皮带、链条等可进行直线位移的机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31选用导轨。所述第二调节机构132可选用齿轮等可进行角度位移的结构。所述摄像机支架14用于支撑所述摄像机11,其可选用公知的摄像机支架14,如三角架或其他任意可支撑所述摄像机11的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机支架14为伸缩支撑架,如伸缩杆。所述摄像机支架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31连接。当第一调节结构运动时,所述摄像机支架14可随第一调节机构131的运动而运动,从而可调整摄像机11与头部定位装置12之间的直线距离。所述第二调节机构132设于所述摄像支架上,并与所述摄像机1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机构132可随所述摄像机支架14的移动而移动,从而通过所述摄像机支架14和调节装置13便可使得所述摄像机11具有多个自由度,从而方便检测时调节摄像机11与面瘫患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利于从面瘫患者的正脸角度采集到面瘫患者的面部图像信息。

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1便可采集到面瘫患者的面部图像信息,并将该面部图像信息保存起来。

为方便对面瘫患者进行全面诊断,本实施例中,该面瘫客观评估系统还包括病情采集装置5,其用于采集及存储面瘫患者的个人信息及患病信息。所述病情采集装置5具有提供给临床医师或面瘫患者进行信息输入的输入模块51和用于保存数据的保存模块52。所述输入模块51可选用公知的可进行信息输入的载体,如键盘、鼠标等。所述保存模块52可选用公知的存储模块。

所述面部特征点检测装置2用于根据已采集到的面瘫患者的面部图像信息检测出该面部图像信息中的面部特征点,其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1的摄像机11连接。所述面部特征点检测装置2可选用公知的面部特征点检测装置2。由于面瘫患者的面部结构存在不对称性,为提高面部特征点的检测准确性,所述面部特征点检测装置2优选可用于面瘫检测的面部特征点检测装置2。

所述提取模块3用于根据检测出的面部特征点提取出面部对称性特征。所述提取模块3与所述面部特征点检测装置2连接。所述提取模块3可选用公知的提取模块3,当面部特征点检测装置2将检测出的面部特征点输入至该提取模块3时,该提取模块3便可按照公知的方式提取出可用于表征面瘫患者面部结构不对称性的面部对称性特征,并根据该面部对成像特征而确定出面瘫分级评估结果。

所述输出装置4用于输出面瘫患者的面瘫分级评估结果,其与所述提取模块3连接。所述提取模块3将面瘫分级评估结果输入至该输出装置4时,该输出装置4便可视觉和/或声音的方式将面瘫分级评估结果呈现给临床医师或面瘫患者。所述输出装置4可选用公知的输出装置4,如显示器等。

藉此,便形成了本实用新型的面瘫客观评估系统。使用时,面瘫患者将其额部托放在所述头部定位装置12上,所述图像采集装置1便可采集面瘫患者的面部图像信息;当采集到面瘫患者的面部图像信息后,所述面部特征点检测装置2便可检测出该面部图像信息中的面部特征点,其后所述提取模块3便可提取出面部对称性特征,并根据面部对称性特征而得出面瘫分级评估结果,从而使得所述输出装置4可直观而客观的输出该面瘫患者的面瘫分级评估结果,从而可消除临床医师主观判断所造成的主观偏差。本实用新型的面瘫客观评估系统可用于辅助临床医生准确快速地获取面瘫分级评估结果,为面瘫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提高康复治疗的疗效奠定基础。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以上各构件可用所属技术领域人员了解的相似或等同元件来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