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定位的肛门镜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0681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定位的肛门镜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肛门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定位的肛门镜组件。



背景技术:

肛门镜一般用于肛门检查的常用器械,广泛使用于肛肠科、体检中心。右手持镜,拇指顶住芯子,肛门镜尖端涂以润滑剂。左手分开臀沟,用肛门镜头轻压肛门片刻再缓慢推入。先朝脐孔方向,通过肛管后改向骶凹,将肛门镜全部推进后拔出芯子。拔出芯子后要注意芯子有无血迹。调好灯光,由深至浅缓慢退出,边退边观察,注意粘膜颜色,有无溃疡、出血、息肉、肿瘤及异物等。在齿状线处注意有无内痔、肛瘘内口、肛乳头及肛隐窝有无炎症等。现有的肛门镜虽然有各种形态与功能,但是,现有的肛门镜不能够进行定位,但是临床医师在描述和书写病历时,无法准确描述病变的具体位置,不同的医生在进行病理描述时,由于肛门镜不能够定位,在凭主观描述时容易造成误差,由于不同医生描述的病理不一样,这样容易造成患者的误解,同时也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稳定,疗效无法得到科学的判断,不能够科学、准确的对病变位置进行定位描述,标准化、精细化不够,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689616.4中公开了一种超细无交叉感染肛门镜管。该超细无交叉感染肛门镜管,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固定座上方连接有镜管,所述镜管上标注有刻度。该技术方案不能够沿周向对病变位置进行定位,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于定位的肛门镜组件,使用方便。

一种便于定位的肛门镜组件,包括镜筒、观察窗、第一手柄,观察窗的一端与镜筒连接,观察窗的内周向表面设有成环形布置的第一刻度线;第一手柄的一端与观察窗连接。

优选的,镜筒上设有第二刻度线,第二刻度线沿镜筒的长度方向分布。

优选的,镜筒上设有通孔。

优选的,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孔错落分布。

优选的,还包括内芯、第二手柄,内芯置于镜筒内,内芯的外周向表面与镜筒的内周向表面贴合;第二手柄与内芯连接。

优选的,观察窗上设有穿线孔。

优选的,镜筒成锥形设置,镜筒的直径自靠近观察窗的一端向远离观察窗的一端逐渐减小。

优选的,观察窗成锥形设置,观察窗的直径自靠近镜筒的一端向远离镜筒的一端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中,让内芯置于镜筒内;医生在做镜检时右手持镜筒,拇指顶住第二手柄,在内芯的橄榄形前端部、镜筒上涂以润滑剂。左手分开臀沟,用内芯的前端部轻压肛门片刻再缓慢推入。先朝脐孔方向,将镜筒的前端全部推进后拔出内芯。拔出内芯后要注意内芯上有无血迹。调好灯光,由深至浅缓慢退出,边退边观察,注意粘膜颜色,有无溃疡、出血、息肉、肿瘤及异物等。

在使用时,一般让12点钟方向对准人体的会阴部,通过镜筒发现病变位置,比如,在9点钟方向,这样,医生能够准确进行病理描述,能够准确定位病变位置,即使不同医生检查,也能够对病变位置进行准确定位,避免患者误解,能够更好的服务临床医师和患者。

本发明根据时钟走位的原理定位,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医师对肛门内及直肠下段的病变范围进行固定,从而做到精准的描述和判断,不仅减少了误差,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内芯、第二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的结合;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参照图1、2、3: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定位的肛门镜组件,包括镜筒1、观察窗2、第一手柄3,观察窗2的一端与镜筒1连接,观察窗2的内周向表面设有成环形布置的第一刻度线4;第一手柄3的一端与观察窗2连接;便于对病变位置进行准确定位,提高科学化、标准化,提高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中,镜筒1上设有第二刻度线5,第二刻度线5沿镜筒1的长度方向分布;镜筒1上的第二刻度能够直观的看出插入肛门内部的长度,并可以准备定位病变位置,与第一刻度线4相配合,进一步提高定位准确性;比如,可以定位病变位置为9点钟方向5厘米处,定位更加准确。

本实施例中,镜筒1上设有多个通孔6;多个通孔6错落分布;本实施例还包括内芯7、第二手柄8,内芯7置于镜筒1内,内芯7的外周向表面与镜筒1的内周向表面贴合;第二手柄8与内芯7连接。

让内芯7置于镜筒1内后再将镜筒1推入肛门内,然后再将内芯7慢慢拔出。如果不使用内芯7,由于镜筒1上设置通孔6,在移动过程中,患者会很疼痛。

在直肠脱垂及直肠粘膜的治疗过程中,临床医师会采用硬化剂注射的方法将直肠粘膜与直肠粘膜下层及肌层做固定,但注射范围和剂量无法做到统一,从而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稳定,疗效无法得到科学的判断;通过在镜筒1上设置多个通孔6,在将内芯7从镜筒1内拔出时,在挤压力的作用下,直肠粘膜穿过通孔6形成一个个凸起,这样即便于找到病变位置,也能够将病变位置固定,医生就能够让注射器置于镜筒1内对直肠粘膜的凸起的位置注射硬化剂等药物,对注射的位置和剂量能够精准的定位、定量,对硬化剂注射方法的临床观察和疗效评估奠定了基础。

本实施例中,观察窗2上设有穿线孔9;能够穿过穿线孔9将肛周表皮缝起来。

本实施例中,镜筒1成锥形设置,镜筒1的直径自靠近观察窗2的一端向远离观察窗2的一端逐渐减小;便于将镜筒1推入。

本实施例中,观察窗2成锥形设置,观察窗2的直径自靠近镜筒1的一端向远离镜筒1的一端逐渐增大;便于观察、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