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导管套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0671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导管套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导管套取装置。



背景技术:

做液囊空肠手术时,将医用导管从患者的鼻腔送入至咽部,再撑开患者的口腔,同时给病人口腔内涂抹麻醉剂,将医用导管从咽部拉出与胃肠镜连接,再将胃肠镜和医用导管一并送入人体腹腔内,在麻醉状态下患者不能很好的配合伸出舌头,因此医务人员在取医用导管的时候难度较大,不易取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医用导管套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用导管套取装置,包括口垫器和套取器,所述口垫器包括椭圆形板和用于扩开人体口腔的圆柱形凸起,所述圆柱形凸起沿轴向贯通设置有连通人体口腔内部的通道,所述圆柱形凸起的一端连接至椭圆形板的中部,所述椭圆形板的中部设有与通道对应连通的通孔,所述圆柱形凸起靠近人体下牙床处设有凹槽,所述套取器包括8字型管和活动夹,所述8字型管的前端环和后端环的交汇点处设有可调节所述前端环和后端环的活动夹,所述前端环、活动夹和后端环由人体口腔内部至外部依次设置,所述套取器的后端环的一部分可拆卸的卡入所述凹槽内与所述口垫器连为一体,拉动所述套取器的后端环的尾部使套取器沿凹槽穿过通道在人体口腔内外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口垫器将人体口腔撑开,8字型管伸入口腔内可将医用导管套出,且8字型管上的活动夹可调节前端环的大小更容易将医用导管套出;通过口垫器上的凹槽可起到约束8字型管的方向,更容易找到医用导管将其套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8字型管为橡胶材质制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橡胶材质较软,对人体伤害较小。

进一步,所述8字型管的前端环上外包裹有纱布层。

进一步,所述纱布层上涂抹有麻醉药剂。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将麻醉药剂附着在前端环上,并通过前端环涂抹在口腔内,十分方便。

进一步,所述口垫器的椭圆形板的两侧设有圆孔,两个所述圆孔之间连接有用于将口垫器戴在人体面部的绳套,所述绳套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圆孔上。

进一步,所述绳套为弹性材质制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舒适度好且能够根据头型调节大小。

进一步,所述圆柱形凸起靠近凹槽的两侧设有凸缘。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止8字型管移出凹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医用导管套取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医用导管套取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8字型管的纱布层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记所代表的部件名称如下:

1、椭圆形板,2、圆柱形凸起,3、8字型管,4、活动夹,5、绳套,201、凹槽,202、圆孔,301、纱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医用导管套取装置,包括口垫器和套取器,所述口垫器包括椭圆形板1和扩开人体口腔的中空的圆柱形凸起2,所述圆柱形凸起2沿轴向贯通设置有连通人体口腔内部的通道,所述圆柱形凸起2的一端连接至椭圆形板1的中部,所述椭圆形板1的中部设有与通道对应连通的通孔,所述圆柱形凸起2靠近人体下牙床处设有凹槽201,所述套取器包括8字型管3和活动夹4,所述8字型管3的前端环和后端环的交汇点处设有可调节所述前端环和后端环的活动夹4,所述前端环、活动夹4和后端环由人体口腔内部至外部依次设置,所述套取器的后端环的一部分可拆卸的卡入所述凹槽201内与所述口垫器连为一体,拉动所述套取器的后端环的尾部使套取器沿凹槽201穿过通道在人体口腔内外移动。

优选的,所述8字型管3为橡胶材质制成。

上述实施例中,橡胶材质较软,对人体伤害较小。

如图3所示,优选的,所述8字型管3的前端环上外包裹有纱布层301。

优选的,所述纱布层301上涂抹有麻醉药剂。

上述实施例中,可将麻醉药剂附着在前端环上,并通过前端环涂抹在口腔内,十分方便。

如图2所示,所述口垫器的椭圆形板的两侧设有圆孔202,两个所述圆孔202之间连接有用于将口垫器戴在人体面部的绳套5,所述绳套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圆孔202上。

优选的,所述绳套5为弹性材质制成。

上述实施例中,舒适度好且能够根据头型调节大小。

优选的,所述圆柱形凸起2靠近凹槽201的两侧设有凸缘。

上述实施例中,防止8字型管移出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口垫器将人体口腔撑开,8字型管伸入口腔内可将医用导管套出,且8字型管上的活动夹可调节前端环的大小更容易将医用导管套出;通过口垫器上的凹槽可起到约束8字型管的方向,更容易找到医用导管将其套出;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套取医用导管,还可以套取医用导丝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