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寻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3460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寻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寻针器。



背景技术:

在手术室内,医生对病人做完手术后,最后对伤口进行缝合前,必须核对手术过程中所有用到的医疗器械,缝合针数目进行核对,一旦出现缝合针丢失,为了防止缝合针落入伤口内,出现严重的医疗事故,缝合手术必须停止,手术人员必须用肉眼马上在手术台上和地面上寻找缝合针,由于缝合针较小地面又大,寻找起来非常麻烦,有时要找相当长的时间,因此会延长手术时间,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

目前的寻针器主要是通过磁铁来找,但是磁铁底部把针吸附以后,人们看不到到底针有没有被吸附到,所以反复反过来看,比较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寻针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医用寻针器,包括辊子,所述辊子的制作材质为磁铁且其两端固定有轴,所述轴安装在架体上,所述架体上还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减速器和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与减速器输入轴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与轴连接,所述架体上固定有照明灯和挡板,所述照明灯和电机与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挡板的一侧与辊子的周面贴合,所述架体上安装有万向轮。

所述挡板上固定有透明罩,所述透明罩距离辊子的距离为3-4cm。

所述架体上固定有把手。

所述透明罩为PVC材料制成,且其形状为弧形。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磁铁可以把吸附到的针滚动到挡板处,便于人们及时发现针有没有被找到,节省了时间,照明灯起到照明作用,可清楚的看到针头有没有被找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架体1、辊子2、轴3、减速器4、电机5、万向轮6、支撑板7、电池8、照明灯9、把手10、挡板11、透明罩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医用寻针器,包括辊子2,所述辊子2的制作材质为磁铁且其两端固定有轴3,所述轴3安装在架体1上,所述架体1上还固定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上固定有减速器4和电机5,所述电机5的驱动轴与减速器4输入轴连接,所述减速器4的输出轴与轴3连接,所述架体1上固定有照明灯9和挡板11,所述照明灯9和电机5与电池8电性连接,所述挡板11的一侧与辊子2的周面贴合,所述架体1上安装有万向轮6。

所述挡板11上固定有透明罩12,所述透明罩12距离辊子2的距离为3-4cm。

所述架体1上固定有把手10。

所述透明罩12为PVC材料制成,且其形状为弧形。

工作原理:寻针时,首先启动电机5,电机5会通过减速器4减速后驱动磁铁制成的辊子2转动,然后人们用手把住把手10,来回在地面寻找针,万向轮6在地面上滚动,如果遇到针,转动的辊子2会把针转动到挡板11处,因为挡板11与辊子2贴合,所以针会存留在贴合处,这样人们就轻松的发现针有没有被找到,节省了时间,照明灯具有照明作用,便于寻针,透明罩12避免针顺着挡板11向上移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