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脚保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3379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护脚保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护脚保健装置。



背景技术:

保健按摩是指运用按摩手法,在人体的适当部位进行操作所产生的刺激信息通过反射方式对人体的神经体液调整功能施以影响,从而达到消除疲劳,调节体内内环境的变化,增强体质,健美防衰,延年益寿的目的。人们逐渐意识到脚部的养生按摩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对脚部进行养生按摩的设备装置正被人们广泛接受,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

在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脚部养生按摩的设备也富集现代医疗技术,通过采用肌肉电刺激技术,通过在对放置在脚掌按摩器上的脚掌输出低频电子脉冲,以实现低周波治疗的目的,是集低频电子技术与中医拔罐术为一体的具有双重治疗效果的新型治疗仪器,可快速有效地消除脚部疲劳,调节体内内环境的变化,增强脚部及身体的体质。

用户使用该脚部养生按摩的设备的时候,只需要双脚掌放置在设备的用于放置两个脚掌的部位上即可,方便快捷。然而,用户在使用时往往需要双脚裸露在外,特别是在室内温度较低的情况例如夏天室内的空调温度低或者在冬天,裸露在外的双脚给用户在按摩过程中带来诸多的不适,长时间使用还会导致因脚部受冷行血不顺畅而使脚部被冻伤,影响用户的脚部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在低温按摩脚部时被冻伤,影响脚部健康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护脚保健装置。

一种护脚保健装置,该护脚保健装置包括本体、电脉冲发生器、两护脚保健板及保暖脚套。所述本体为规则的对称结构。所述电脉冲发生器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两所述护脚保健板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本体的表面。所述电脉冲发生器分别与两所述护脚保健板电性连接,用于分别向两所述护脚保健板输出电脉冲。所述保暖脚套为两侧开口的中空椭圆柱体,所述保暖脚套由内至外包括依次连接的保暖绒布层、棉质层及透气帆布层,所述保暖脚套的端部周缘设置有分别包裹所述保暖绒布层、棉质层及透气帆布层的魔术贴的子贴。所述本体的表面沿所述护脚保健板的周缘设置环形安装部,所述环形安装部设置有魔术贴的母贴,所述保暖脚套通过所述魔术贴的子贴与所述魔术贴的母贴围绕所述护脚保健板粘接设置在所述本体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暖脚套的保暖绒布层与所述护脚保健板的周缘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距离为1.1厘米~2.3厘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棉质层开设有若干通气孔,若干所述通气孔均匀分布在整个所述棉质层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安装部为环形凹槽,所述本体的表面沿所述护脚保健板的周缘凹陷形成所述环形安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魔术贴的母贴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魔术贴的母贴通过强力胶水粘接固定在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凹槽的宽度等于所述保暖脚套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凹槽的宽度为所述保暖脚套的厚度的9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气帆布层的外侧设置有方形魔术贴的子贴。

上述护脚保健装置,将保暖脚套通过魔术贴安装设置在本体上并对应于每一个用于放置脚掌的护脚保健板,用户按摩时脚部套在保暖脚套中,由经过保暖绒布层、棉质层及透气帆布层制成的保暖脚套对脚部进行保暖防护,这样即使是在夏天室内的空调温度低或者在冬天的低温条件下按摩脚部时,脚部也可以在适宜的温度下按摩,行血顺畅,使得产品可全季节使用,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护脚保健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护脚保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保暖脚套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护脚保健装置的局部透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例如,提供一种护脚保健装置,该护脚保健装置包括本体、电脉冲发生器、两护脚保健板及保暖脚套。所述本体为规则的对称结构。所述电脉冲发生器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两所述护脚保健板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本体的表面。所述电脉冲发生器分别与两所述护脚保健板电性连接,用于分别向两所述护脚保健板输出电脉冲。所述保暖脚套为两侧开口的中空椭圆柱体,所述保暖脚套由内至外包括依次连接的保暖绒布层、棉质层及透气帆布层,所述保暖脚套的端部周缘设置有分别包裹所述保暖绒布层、棉质层及透气帆布层的魔术贴的子贴。所述本体的表面沿所述护脚保健板的周缘设置环形安装部,所述环形安装部设置有魔术贴的母贴,所述保暖脚套通过所述魔术贴的子贴与所述魔术贴的母贴围绕所述护脚保健板粘接设置在所述本体的表面。例如,所述魔术贴的子贴与所述魔术贴的母贴相互匹配,整体形成一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的子贴与所述魔术贴的母贴相互贴合。

为了进一步对上述护脚保健装置进行说明,又一实施例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护脚保健装置10包括本体110、电脉冲发生器(图未示)、两护脚保健板120及保暖脚套130。例如,本体110为规则的对称结构。例如,本体110为规则的左右对称结构。例如,电脉冲发生器设置在本体110内。两护脚保健板120分别对称设置在本体110的表面。电脉冲发生器分别与两护脚保健板120电性连接,用于分别向两护脚保健板120输出电脉冲。

需要说明的是,按摩板可导电,电脉冲发生器向按摩板输出电脉冲即输出EMS电脉冲,以实现低周波治疗的目的。由于电脉冲发生器向按摩板输出电脉冲的技术为现有成熟技术。例如可以参考品牌为日本好玛,型号为HL-3的温热式低周波治疗仪;又或者可以参考品牌为寰熙,型号为RH-GYDP-III的高压低频脉冲治疗仪,进行理解电脉冲发生器向按摩板输出电脉冲的这一技术以及外壳与电脉冲发生器之间的设置连接关系,故本实施例中,对于电脉冲发生器向按摩板输出电脉冲的技术原理和电气连接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和图3所示,保暖脚套130为两侧开口的中空椭圆柱体,其形状结构与护脚保健板120相似。保暖脚套130由内至外包括依次连接的保暖绒布层131、棉质层132及透气帆布层133。保暖脚套130的端部周缘设置有分别包裹保暖绒布层131、棉质层132及透气帆布层133的魔术贴的子贴134。本体110的表面沿护脚保健板120的周缘设置环形安装部111,环形安装部111设置有魔术贴的母贴135,保暖脚套130通过魔术贴的子贴134与魔术贴的母贴135围绕护脚保健板120粘接设置在本体110的表面。

上述护脚保健装置10,将保暖脚套130通过魔术贴安装设置在本体110上并对应于每一个用于放置脚掌的护脚保健板120,用户按摩时脚部套在保暖脚套130中,由经过保暖绒布层131、棉质层132及透气帆布层133制成的保暖脚套130对脚部进行保暖防护,这样即使是在夏天室内的空调温度低或者在冬天的低温条件下按摩脚部时,脚部也可以在适宜的温度下按摩,行血顺畅,使得产品可全季节使用,适用范围更广。

为了更好地设置保暖脚套130,保暖脚套130的保暖绒布层131与护脚保健板120的周缘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优选的,预设距离为1.1厘米~2.3厘米,这样设置是为了使保暖脚套130与护脚保健板120之间腾出一定的预设距离,方便用户将脚部套进该保暖脚套130中,同时也使用户在使用该保暖脚套130的同时更加的舒适无束缚。

为了保持保暖脚套130的通风透气性,例如,棉质层132开设有若干通气孔,若干通气孔均匀分布在整个棉质层132上。例如,通气孔的半径为0.1厘米~0.2厘米,优选为0.1厘米。这样通过若干通气孔可以实现保暖脚套130内外的通气性,保持脚部周围空气及热量的交换,使得保暖脚套130内维持较合理的温度值,增加产品的通气功能,提高用户体验。

为了使本体110与保暖脚套130的连接稳定并保持外观平整,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环形安装部111为环形凹槽,本体110的表面沿护脚保健板120的周缘凹陷形成环形安装部111。例如,环形凹槽的宽度等于保暖脚套130的厚度。又如,环形凹槽的宽度为保暖脚套130的厚度的95%。这样可以使保暖脚套130与本体110的连接更加稳定,本体110与保暖脚套130的外观平整有序。

优选的,保暖绒布层131、棉质层132及透气帆布层133之间重叠设置并通过纺织工艺相互缝纫而成。对应的,魔术贴的子贴134包裹保暖绒布层131、棉质层132及透气帆布层133并通过纺织工艺将保暖绒布层131、棉质层132及透气帆布层133缝纫连接而成。这样保暖脚套130的加工简单,且可以使保暖脚套130结构稳定,提高保暖效果。

优选的,魔术贴的母贴135设置于环形凹槽的底部。而对于魔术贴的母贴135则需要将其固定在本体110上,因为其被拉扯的频率较高,受力较大而容易从本体110脱落,因此优选实施例是,魔术贴的母贴135通过强力胶水粘接固定在环形凹槽的底部;又如,魔术贴的母贴135缝接固定在环形凹槽的底部。这样可以更好的将魔术贴的母贴135固定在本体110上,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透气帆布层133的外侧设置有方形魔术贴的子贴134。由于运输、收纳的过程保暖脚套130与本体110是分离的,这样在运输、收纳的过程时,保暖脚套130可以通过该方形魔术贴的子贴134与环形安装部111的魔术贴的母贴135配合,即可将保暖脚套130粘在本体110中而不掉落,避免在运输、收纳的过程中遗失保暖脚套130。

为便于移动按摩板,如图1所示,本体110的表面于本体110的中心轴线16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凹槽140并在凹槽140内设置有万向杆150,万向杆150与凹槽140转动连接,护脚保健板120设置于凹槽140中并与摆动杆的末端连接。本体110的表面凹陷一体形成凹槽140。优选的,护脚保健板120容置于凹槽140中,护脚保健板120的宽度及长度小于凹槽140的宽度及长度。进一步的,护脚保健板120的形状结构与凹槽140的形状结构相契合,例如,护脚保健板120的形状结构与凹槽140的形状结构相匹配;这样护脚保健板120可以在凹槽140中具有活动空间,即护脚保健板120可相对凹槽140朝任一方向移动。

这样通过护脚保健板120与万向杆150的连接,在万向杆150的带动下护脚保健板120可在凹槽140中自由移动,当用户的脚掌放置在护脚保健板120上时,可以随意活动脚部,脚部经过活动后可行血通经而不再发麻,如此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可确保产品利于人体健康。

本实施例中,凹槽140的底部开设有半球形凹槽141,万向杆150的端部设置有半球形凸起151,半球形凸起151嵌入半球形凹槽141中,这样万向杆150即可在凹槽140中朝任一方向转动。优选的,半球形凹槽141具有强磁性,半球形凸起151为磁铁,这样在磁力的作用下可增强万向杆150设置在凹槽140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保暖脚套通过魔术贴安装设置在本体上并对应于每一个用于放置脚掌的护脚保健板,用户按摩时脚部套在保暖脚套中,由经过保暖绒布层、棉质层及透气帆布层制成的保暖脚套对脚部进行保暖防护,这样即使是在夏天室内的空调温度低或者在冬天的低温条件下按摩脚部时,脚部也可以在适宜的温度下按摩,行血顺畅,使得产品可全季节使用,适用范围更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