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低应力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076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异形低应力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医疗器械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异形低应力接骨板。



背景技术:

人体四肢骨折是常见损伤,常采用接骨板和骨钉固定,使用接骨板和骨钉固定骨折疗位时,接骨板直接与骨面接触造成局部骨膜、血管网受压,影响骨质血液供应,减缓骨折的愈合速度,甚至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局部骨质坏死吸收等现象;而接骨板弹性模量与骨骼弹性模量相差太多,会出现应力遮挡现象,导致局部应力集中,易发生接骨板和螺钉松动、疲劳断裂等情况。

现有技术中,骨折位往往为异形开裂,而通用长条形接骨板无法适应异形骨折疗位的固定,导致局部应力增大、对骨质面压力增加,骨质血供应受阻而影响损伤愈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异形低应力接骨板,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采用带有侧向板的异形接骨板设计,并设置斜向弹性弧和纵向弹性弧,通过六方减压孔、椭圆减压孔、腰形减压孔组配,有效增强接骨板整体的弹性,减少局应力遮挡,分散接骨板螺钉所受的应力,防止接骨板应力集中性断裂;弹性区可以减少对局部骨质、骨膜及血管网的压迫,促进骨折愈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异形低应力接骨板,包括骨板头、骨钉螺孔、六方减压孔、斜置弹性弧、纵向弹性弧、椭圆减压孔、侧向板、腰形减压孔、弧形固持条、直形固持条,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骨板为异形带有侧向板的非对称式纵向弧形弹性薄板,所述接骨板两端分别设置有骨板头,所述骨板头上纵向设置有纵向弹性弧,所述纵向弹性弧的两侧设置有二个骨钉螺孔,所述侧向板设置于所述接骨板的一个侧面,所述侧向板纵向呈现弧形、横向相对于两个骨板头为非对称配置;所述骨板头与侧向板之间一体式设置有多个斜置弹性弧,所述骨板头下方配置有椭圆减压孔和六方减压孔,所述侧向板上设置有骨钉螺孔和腰形减压孔;两个所述骨板头与侧向板之间的异形三角区内,设置有多条弧形固持条和一个直形固持条。

所述斜置弹性弧至少配置两块。

所述斜置弹性弧和纵向弹性弧均采用相同侧板面的弧形截面设置。

所述骨钉螺孔为锁定孔、加压孔、滑动孔中的任何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纵向弹性弧和斜置弹性弧相互作用有效降低和分散了接骨板的局部应力,而多方向设置的椭圆减压孔、六方减压孔和腰形减压孔,有效改善了接骨板血液供应需求;通过多条弧形固持条和直形固持条即增加了固定强度又充分避让了断裂区,更有利于患者愈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侧向板异形接骨板设置有斜向弹性弧和纵向弹性弧,通过六方减压孔、椭圆减压孔、腰形减压孔组配,有效增强接骨板整体的弹性,减少局应力遮挡,分散接骨板螺钉所受的应力,防止接骨板应力集中性断裂;弹性弧和多种减压孔可以减少对局部骨质、骨膜及血管网的压迫,有效避免了接骨板的应力不匹配造成的损坏,并解决了在接骨板在固定与妨碍血运之间难以兼顾的难题,在临床治疗中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异形低应力接骨板主视图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异形低应力接骨板俯视图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骨板头 2.骨钉螺孔 3.六方减压孔 4.斜置弹性弧

5.纵向弹性弧 6.椭圆减压孔 7.侧向板 8.腰形减压孔

9.弧形固持条 10.直形固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异形低应力接骨板,包括骨板头1、骨钉螺孔2、六方减压孔3、斜置弹性弧4、纵向弹性弧5、椭圆减压孔6、侧向板7、腰形减压孔8、弧形固持条9、直形固持条10。

所述接骨板为异形带有侧向板7的非对称式纵向弧形弹性薄板,所述接骨板两端分别设置有骨板头1,所述骨板头1上纵向设置有纵向弹性弧5,所述纵向弹性弧5的两侧设置有二个骨钉螺孔2,所述侧向板7设置于所述接骨板的一个侧面,所述侧向板7纵向呈现弧形、横向相对于两个骨板头1为非对称配置;所述骨板头1与侧向板7之间一体式设置有多个斜置弹性弧4,所述骨板头1下方配置有椭圆减压孔6和六方减压孔3,所述侧向板7上设置有骨钉螺孔2和腰形减压孔8;两个所述骨板头1与侧向板7之间的异形三角区内,设置有多条弧形固持条9和一个直形固持条10。

所述斜置弹性弧4至少配置两块。

所述斜置弹性弧4和纵向弹性弧5均采用相同侧板面的弧形截面设置。

所述骨钉螺孔2为锁定孔、加压孔、滑动孔中的任何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纵向弹性弧5和斜置弹性弧4相互作用有效降低和分散了接骨板的局部应力,而多方向设置的椭圆减压孔6、六方减压孔3和腰形减压孔8,有效改善了接骨板血液供应需求;通过多条弧形固持条9和直形固持条10即增加了固定强度又充分避让了断裂区,更有利于患者愈合。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侧向板异形接骨板设置有斜向弹性弧和纵向弹性弧,通过六方减压孔、椭圆减压孔、腰形减压孔组配,有效增强接骨板整体的弹性,减少局应力遮挡,分散接骨板螺钉所受的应力,防止接骨板应力集中性断裂;弹性弧和多种减压孔可以减少对局部骨质、骨膜及血管网的压迫,有效避免了接骨板的应力不匹配造成的损坏,并解决了在接骨板在固定与妨碍血运之间难以兼顾的难题,在临床治疗中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