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阴道分娩用血液收集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3568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阴道分娩用血液收集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血袋,特别涉及一种阴道分娩用血液收集袋。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大于1/4的孕产妇死亡由产后出血所致。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原因之首。通过预防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及时识别产后出血,妥善处理产后出血是减少孕产妇由产后出血导致死亡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所在。其中对产后出血的早期识别尤其重要。目前国内外各项研究发现孕产妇产后测量的产后出血量比实际的出血量低估30%-50%,由于产后出血量的低估导致产后出血识别的延迟,从而导致不良的孕产妇结局。产后出血量的低估绝大多数是由于产时出血量的低估所致,因此准确测量孕产妇在阴道分娩过程中的产时出血量就变的至关重要。目前,采用的出血量测量方法是,在胎儿娩出后,将接血盆放入产妇的臀部下方接血,通过接血盆中的刻度进行读数,接血盆的容积仅为500ml,若产时出血凶猛量多时来不及倒空接血盆会导致部分血液的流失,从而导致出血量的低估;而且一般接血盆都比较小,在接血的过程中,血容易流到外面,也会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同时接血盆一般都是塑料材质的,舒适感极差。现在,市面上也有一种接血袋,在产妇分娩前,绑在产妇的身上,然后再接血袋的下方设有带有刻度的储血袋,但是这种接血袋,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会接到羊水,导致测量的结果不准确,而且储血袋的容积有限,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够用的,但是如果遇到大出血的情况,也不能很准确的测量出血量。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有能够有效提高出血量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使用更加方便的阴道分娩用血液收集袋。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阴道分娩用血液收集袋,包括储血袋、臀垫、固定绳、可关闭的出血口;其中,所述储血袋的入口与臀垫的下边缘连接,所述固定绳设置在臀垫上边缘的两侧,所述可关闭的出血口设置在所述储血袋的底部,在所述储血袋的入口处设有可打开的封口。

进一步,所述储血袋与臀垫一体成型,所述储血袋的入口与臀垫的下边缘的长度相同。这样能有效的增加整个接血袋的强度。而且,储血袋的入口更大,有效防止血流到其他地方。

进一步,所述储血袋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储血袋的一边与臀垫的下边缘连接,所述可关闭的出血口设置在储血袋的底部的顶点处,还包括底垫,所述底垫设置在储血袋的下面,所述底垫的上边缘与所述臀垫的下边缘连接。这样能够使血更快的从储血袋中流入测量容器中。同时,底垫能够有效覆盖产床上三角形储血袋两次没有覆盖的区域,这样更好的保证了接产时的无菌操作。

进一步,所述可关闭的出血口为带有拉环的出血口。这样更方便的打开出血口,使血从储血袋中流入测量容器中。

进一步,所述可关闭的出血口为带有旋转封盖的出血口。这样的结构使用更加方便,也可以考虑多次使用。

进一步,在所述储血袋的入口处设有自封条。这样不仅密封效果好,而且更容易打开。

进一步,在所述储血袋与臀垫连接的一面入口处的内表面设有磁条,所述储血袋另一面的内表面的对应位置设有金属丝。这样不仅密封效果好,而且储血袋打开后更加容易固定其入口的形状,方便接血。

进一步,在所述储血袋的入口处可打开封口的下方设有金属支撑条。这样储血袋打开后更加容易固定其入口的形状,方便接血。

进一步,还包括编织网,所述编织网设置在储血袋和臀垫的外表面。有效的增加了整个接血袋的强度。

进一步,所述储血袋为无纺布或硅胶的储血袋;所述臀垫为无纺布或硅胶的臀垫。采用这两种材质制作储血袋和臀垫,能够有效的减小被臀垫和储血袋吸收的血量,从而保证最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再者,这两种材质的透气性比较好,能够增加产妇的舒适感。如果采用硅胶材质,还可以在经过高温消毒后反复使用,有效降低了成本。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有效的提高了阴道分娩出血量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使既往的同一个体产时多种测量出血的方法趋向单一化、简单化;而且使用时的舒适感更强,再者适用于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情况,适用性更广,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血袋的结构更加牢固,强度更大,成本也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3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解释。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阴道分娩用血液收集袋,包括储血袋1、臀垫2、固定绳3、出血口4、拉环5和自封条6;其中,储血袋1与臀垫2一体成型,储血袋1与臀垫2的连接处的长度相等,固定绳3设置在臀垫2上边缘的两侧,出血口4设置在储血袋的底部,在出血口4的出口处设有拉环5。储血袋1入口处的两层的内侧分别设有相适应的自封条6。在储血袋1的外层设的自封条6的下方设有金属支撑条7。臀垫2的左右两侧的长度与储血袋1左右两侧的长度相同。

在产妇生产之前,将实施例1提供的阴道分娩用血液收集袋的固定绳3系在产床的床架上,这样接血袋被固定在产床的下方,储血袋1在产床的床尾成悬挂状。产妇直接躺在产床上,臀垫2正好垫在产妇的臀部下方。当胎儿出生后,羊水基本流出来之后,医生立刻拉开自封条6,打开储血袋1进行接血,由于设置了金属支撑条7,所以接血袋的入口形状很好固定,当储血袋打开后,医生就可以处理一些新生儿的事宜。当产妇差不多不出血的时候,再将测量容器放到出血口4的下方,拉开拉环5,使血流入测量容器中进行测量。金属支撑条7可为铁丝、铝丝等。

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接血袋,不仅使医生更好控制接血的时间,而且产妇在使用的时候舒适感更强,最关键的是,不容易将大量的羊水与血水混合,从而使测量的结果更加的准确。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阴道分娩用血液收集袋,包括储血袋1、臀垫2、固定绳3、出血口4、封盖8、磁条9、金属丝10和腰带11;其中,储血袋1的内层与臀垫2一体成型,储血袋1为三角形,储血袋1与臀垫2的连接处的长度相等,储血袋1的高与臀垫2的左右两侧的长度相同,在储血袋1的背面设有底垫13,其中底垫13与臀垫12的下边缘连接,底垫13能够有效的防治产床的清洁。固定绳3设置在臀垫2上边缘的两侧,在臀垫2的两侧还设有腰带11,出血口4设置在储血袋的底部的顶角上,在出血口4的出口处设有封盖8,封盖8与出血口4螺旋连接。储血袋1入口处的内层的内表面固定有磁条9,在外层的内表面对应的位置固定有金属丝10。在储血袋1上设有刻度,这样医生可以时刻了解产妇的出血状况。

在产妇生产之前,将实施例1提供的阴道分娩用血液收集袋的固定绳3系在产床的床架上,这样接血袋被固定在产床的下方,储血袋1在产床的床尾成悬挂状。产妇直接躺在产床上,臀垫2正好垫在产妇的臀部下方,同时将腰带11系在产妇的腰上,这样能够双重保障,使接血袋在产妇生产的过程中不会移动。当胎儿出生后,羊水基本流出来之后,医生立刻拉开储血袋1的外层,使金属丝10与磁条9分开,然后用金属丝10固定储血袋1开口的形状。当储血袋打开后,医生就可以处理一些新生儿的事宜。当产妇差不多不出血的时候,再将测量容器放到出血口4的下方,旋开封盖8,使血流入测量容器中进行测量。如果产妇出血量比较大,也可以当储血袋快满的时候打开封盖8放出一部分血进行测量,然后将封盖8旋上继续接血,这样不会导致血液流失。

采用实施例2提供的接血袋,不仅使医生更好控制接血的时间,而且产妇在使用的时候舒适感更强,同时,接血袋的位置固定的更加稳定,最关键的是,不容易将大量的羊水与血水混合,从而使测量的结果更加的准确。

实施例3: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阴道分娩用血液收集袋,包括储血袋1、臀垫2、固定绳3、出血口4、拉环5、自封条6、金属支撑条7和编织网12;其中,储血袋1的内层与臀垫2一体成型,储血袋1与臀垫2的连接处的长度相等,固定绳3设置在臀垫2上边缘的两侧,出血口4设置在储血袋的底部,在出血口4的出口处设有拉环5。储血袋1入口处的两层的内侧分别设有相适应的自封条6。在储血袋1的外层设的自封条6的下方设有金属支撑条7。臀垫2的左右两侧的长度与储血袋1左右两侧的长度相同。在臀垫2和储血袋1的外表面设有可拆卸的编织网12,编织网12的一端与臀垫2的一端连接,编织网12的另一端与储血袋1的入口处连接,这样整个编织网12可以将接血袋包围在其中。这样有效的增加了整个接血袋的承重能力,强度更大。同时在储血袋1上还设有刻度。

在产妇生产之前,将实施例3提供的阴道分娩用血液收集袋的固定绳3系在产床的床架上,这样接血袋被固定在产床的下方,储血袋1在产床的床尾成悬挂状。产妇直接躺在产床上,臀垫2正好垫在产妇的臀部下方。当胎儿出生后,羊水基本流出来之后,医生立刻拉开自封条6,打开储血袋1进行接血,由于设置了金属支撑条7,所以接血袋的入口形状很好固定,当储血袋打开后,医生就可以处理一些新生儿的事宜。当产妇差不多不出血的时候,再将测量容器放到出血口4的下方,拉开拉环5,使血流入测量容器中进行测量。

实施例3提供的接血袋,由于增加编织网12,使整个接血袋的强度大大提高了,如果出现大出血的情况,不用担心储血袋1和臀垫2之间会撕裂。在储血袋1上设置刻度,可以让医生大概了解产妇的出血情况。

储血袋的入口处还可以采用魔术贴、拉链等可打开的封口方式。储血袋和臀垫均采用无纺布制成,由于无纺布的吸水性差,所以不会影响最后的测量结果。储血袋和臀垫还可以采用硅胶等材质制成,如果采用硅胶不仅舒适感强,而且会使测量的结果更加准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