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应急呼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3291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应急呼吸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器,具体是一种医用应急呼吸器。



背景技术:

在急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由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呼吸障碍,对这类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是一种很重要且最常用的抢救手段。口对口人工呼吸时,为了配合心脏按压,整个急救过程需要频繁的俯身、起身,很耗费体力。特别是在自然灾害来临时,灾区需要急救的灾民众多,如果频繁地对大量患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许多患者可能患有不同类型的传染性疾病,医护人员为他们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都面临着很大的风险,而且对医护人员的体力是一个极大地考验,急救效率很低。现有技术中的应急呼吸器有以下不足:

1、现有技术中的应急呼吸器是通过松紧带将呼吸面罩固定到患者面部,而且进行人工呼吸时,需要用手将呼吸面罩进行按压,保证呼吸面罩与患者脸部紧密贴合,避免漏气。此种方法不仅造成患者面部不适,而且医护人员需要一只手将呼吸面罩进行按压,另一只手操作应急呼吸器,操作起来很不方便,而且也不能保证呼吸面罩与患者脸部紧密贴合。

2、现有技术中的应急呼吸器是用外界空气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单位体积的空气中含氧量有限,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的效果不佳。

3、对于灾后严重脱水的患者,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补水,使用现有的应急呼吸器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当患者需要补水时,需要将面罩拆下在进行补水,操作过程复杂。

4、现有技术中的应急呼吸器体积较大,使用完毕后不易进行收放和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应急呼吸器,医护人员在进行急救时,不需要再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而且使用封口牙套的封口方式来避免漏气,避免了使用呼吸面罩对造成患者面部带来不适,医护人员不再需要一只手将呼吸面罩进行按压,操作起来更加方便;而且通过设置储氧袋,增加人工呼吸时的空气含氧量,使人工呼吸的效果更佳;对于灾后严重脱水的患者,能够方便的进行补水;本装置体积较小,便于拆卸安装,使用完毕后能够方便的进行收放和保护。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医用应急呼吸器,包括封口牙套、呼吸主管、输气软管和呼吸气囊,所述封口牙套包括上牙套、下牙套和中部隔板,所述上牙套和下牙套上设有牙槽,所述中部隔板位于上牙套和下牙套之间,所述中部隔板上设有连接主管,所述连接主管顶端与呼吸主管底端螺纹连接,所述呼吸主管上设有输气接头,所述输气软管通过输气接头与呼吸主管连通,所述呼吸气囊包括气囊腔、出气接头、空气进气阀、氧气进气管、氧气进气阀和储氧袋,所述气囊腔包括空气腔和氧气腔,所述空气腔和氧气腔之间设有气囊隔板,所述空气腔和氧气腔顶部均与出气接头相连通,所述出气接头上设有出气单向阀,所述出气接头远离气囊腔一端与输气软管相连通,所述空气进气阀设置于空气腔底部,所述空气腔通过空气进气阀与外界连通,所述氧气进气管设置于氧气腔底部,所述氧气进气阀设置于氧气进气管上,所述储氧袋设置于氧气进气管上远离氧气腔的一端。

所述呼吸主管顶部设有外螺纹接头。

还包括人工呼吸面罩,所述人工呼吸面罩底部与呼吸主管顶部的外螺纹接头螺纹连接。

所述呼吸主管侧面设有加湿过滤器,所述加湿过滤器内设有加湿过滤网。

所述呼吸主管侧面设有注水孔,所述注水孔上设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上连接有注水注射器。

所述呼吸主管侧面设有软管卡扣,所述输气软管与软管卡扣卡接。

所述呼吸主管侧面设有接头卡扣,所述出气接头与接头卡扣卡接。

还包括与封口牙套相适应的牙套保护壳。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装置包括封口牙套、呼吸主管、输气软管和呼吸气囊,医护人员在进行急救时,通过有规律的按压呼吸气囊,使气体经过输气软管和呼吸主管进入到患者口腔,以此来实现人工呼吸的目的,不需要再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而且使用封口牙套的封口方式来避免漏气,避免了使用呼吸面罩对造成患者面部带来不适,医护人员不再需要一只手将呼吸面罩进行按压,操作起来更加方便;而且通过设置储氧袋,储氧袋内设有医用氧气,增加了人工呼吸时的空气含氧量,使人工呼吸的效果更佳;本装置体积较小,便于拆卸安装,使用完毕后能够方便的进行收放和保护。

2、通过在呼吸主管顶部设置外螺纹接头,当使用输气软管和呼吸气囊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时,可在外螺纹接头处安装密封顶帽,使呼吸主管与外界空气隔绝,便于气体进入到口腔中用于人工呼吸;当医护人员要亲自进行人工呼吸时,使用人工呼吸面罩与外螺纹接头螺纹连接,手握呼吸主管侧面上的防滑棉层,医护人员的嘴部对准人工呼吸面罩,来进行人工呼吸。

3、通过设置人工呼吸面罩,医护人员亲自进行人工呼吸时,避免了医护人员嘴部与患者直接接触,避免医护人员感染到传染性疾病。

4、通过在呼吸主管侧面设置加湿过滤器,加湿过滤器内设置加湿过滤网,对于环境恶劣的灾区,加湿过滤网既能够对气体进行粉尘、杂质过滤,也能够对气体进行湿润,避免引起患者口干舌燥,频繁补水。

5、通过在呼吸主管侧面设置注水孔和注水管,注水管上连接注水注射器,对于灾后严重脱水的患者,通过注水注射器向患者口腔内注水,患者能够方便的进行补水。

6、通过在呼吸主管侧面设置软管卡扣,输气软管与软管卡扣卡接,装置使用完毕时能够方便的对较长的输气软管进行有序的整理,方便再次使用。

7、通过在呼吸主管侧面设置接头卡扣,出气接头与接头卡扣卡接,装置使用完毕时能够方便的对呼吸气囊进行卡接放置,方便再次使用。

8、通过在呼吸主管侧面设置防滑棉层,当医护人员要亲自进行人工呼吸时,手握呼吸主管侧面上的防滑棉层,能够方便手部握紧呼吸主管,而且握起来更加舒适。

9、通过设置牙套保护壳,装置使用完毕时能够方便的对封口牙套进行封装保护,避免沾染粉尘、杂物,影响下次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收起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封口牙套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附图1中I部放大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附图1中II部放大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附图1中III部放大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加湿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封口牙套;2、呼吸主管;3、输气软管;4、呼吸气囊;5、上牙套;6、下牙套;7、中部隔板;8、连接主管;9、输气接头;10、出气接头;11、空气进气阀;12、氧气进气管;13、氧气进气阀;14、储氧袋;15、空气腔;16、氧气腔;17、气囊隔板;18、出气单向阀;19、外螺纹接头;20、人工呼吸面罩;21、加湿过滤器;22、加湿过滤网;23、注水孔;24、注水管;25、注水注射器;26、软管卡扣;27、接头卡扣;28、防滑棉层;29、牙套保护壳;30、密封顶帽;31、保护底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医用应急呼吸器,主体结构包括封口牙套1、呼吸主管2、输气软管3和呼吸气囊4,所述封口牙套1包括上牙套5、下牙套6和中部隔板7,所述上牙套5和下牙套6上设有牙槽,所述中部隔板7位于上牙套5和下牙套6之间,上牙套5和下牙套6上的牙槽用来放置牙齿,中部隔板7的设置是用来将人体的嘴部撑开。所述中部隔板7上设有连接主管8,所述连接主管8顶端与呼吸主管2底端螺纹连接,连接主管8一端伸入到人体口腔内部,连接主管8的另一端与呼吸主管2底端螺纹连接。所述呼吸主管2上设有输气接头9,所述输气软管3通过输气接头9与呼吸主管2连通,所述呼吸气囊4包括气囊腔、出气接头10、空气进气阀11、氧气进气管12、氧气进气阀13和储氧袋14,所述气囊腔包括空气腔15和氧气腔16,空气腔15用来吸入外界空气,并将外界空气压入输气软管3,氧气腔16用来吸入储氧袋14中的医用氧气,并将医用氧气压入输气软管3,使医用氧气与外界空气混合,增加空气中的含氧量。所述空气腔15和氧气腔16之间设有气囊隔板17,气囊隔板17用来将气囊腔分割成空气腔15和氧气腔16,为了节省氧气,空气腔15的体积大于氧气腔16。所述空气腔15和氧气腔16顶部均与出气接头10相连通,所述出气接头10上设有出气单向阀18,出气单向阀18的设置保证了气囊腔内的空气只能进入到输气软管3而不能实现倒流。所述出气接头10远离气囊腔一端与输气软管3相连通,所述空气进气阀11设置于空气腔15底部,所述空气腔15通过空气进气阀11与外界连通,空气进气阀11保证了外界空气只能进入到空气腔15内,而不能实现倒流。所述氧气进气管12设置于氧气腔16底部,所述氧气进气阀13设置于氧气进气管12上,氧气进气阀13保证了储氧袋14中的医用氧气只能进入到氧气腔16内,而不能实现倒流。所述储氧袋14设置于氧气进气管12上远离氧气腔16的一端,储氧袋14用来储放医用氧气。医护人员在使用本装置进行急救时,通过有规律的按压呼吸气囊4,使医用氧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经过输气软管3和呼吸主管2进入到患者口腔,以此来实现人工呼吸的目的,不需要再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而且使用封口牙套1的封口方式来避免漏气,避免了使用呼吸面罩对造成患者面部带来不适,医护人员不再需要一只手将呼吸面罩进行按压,操作起来更加方便;而且通过设置储氧袋14,储氧袋14内设有医用氧气,增加了人工呼吸时的空气含氧量,使人工呼吸的效果更佳;本装置体积较小,便于拆卸安装,使用完毕后能够方便的进行收放和保护。

所述呼吸主管2顶部设有外螺纹接头19。通过在呼吸主管2顶部设置外螺纹接头19,当使用输气软管3和呼吸气囊4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时,可在外螺纹接头19处安装密封顶帽30,使呼吸主管2与外界空气隔绝,便于气体进入到口腔中用于人工呼吸;当医护人员要亲自进行人工呼吸时,使用人工呼吸面罩20与外螺纹接头19螺纹连接,手握呼吸主管2侧面上的防滑棉层28,医护人员的嘴部对准人工呼吸面罩20,来进行人工呼吸。

为了避免医护人员嘴部与患者直接接触,同时避免医护人员感染到传染性疾病,还包括人工呼吸面罩20,所述人工呼吸面罩20底部与呼吸主管2顶部的外螺纹接头19螺纹连接。

为了能够对混合气体进行粉尘、杂质过滤,同时对气体进行湿润,避免引起患者口干舌燥,频繁补水,所述呼吸主管2侧面设有加湿过滤器21,所述加湿过滤器21内设有加湿过滤网22。

对于灾后严重脱水的患者,为了使患者能够方便的进行补水,所述呼吸主管2侧面设有注水孔23,所述注水孔23上设有注水管24,所述注水管24上连接有注水注射器25。

装置使用完毕时,为了能够方便的对较长的输气软管3进行有序的整理,方便再次使用,所述呼吸主管2侧面设有软管卡扣26,所述输气软管3与软管卡扣26卡接。

装置使用完毕时,为了能够方便的对呼吸气囊4进行卡接放置,方便再次使用,所述呼吸主管2侧面设有接头卡扣27,所述出气接头10与接头卡扣27卡接。

装置使用完毕时,为了能够方便的对封口牙套1进行封装保护,避免沾染粉尘、杂物,影响下次使用,还包括与封口牙套1相适应的牙套保护壳29。

使用方法:

本装置是借助呼吸气囊4将空气和医用氧气的混合气体经输气软管3和呼吸主管2压入患者口腔内,进而进入患者肺部使肺膨胀,以改善气道功能,促进病人自主呼吸的恢复。使用本装置进行人工呼吸之前,患者首先取仰卧位,开放气道,将上牙套5和下牙套6上的牙槽与患者牙齿轮廓卡接,中部隔板7将人体的嘴部撑开,然后挤压呼吸气囊4。根据成人或儿童每次进气量的大小来设置相应大小的呼吸气囊4,按压一次呼吸气囊4后然后放松呼吸气囊4,每分钟16-20次。患者需要配合心脏按压时,应与暂停挤压呼吸气囊4一致。按压时胸内压增高,氧气不易进入肺内。挤压呼吸气囊4用力要均匀,避免每次按压时进入患者肺部的气体体积不一致,同时也避免用力过猛使气体进入胃内,引起腹胀和呕吐。

当使用输气软管3和呼吸气囊4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时,可在外螺纹接头19处安装密封顶帽30,使呼吸主管2与外界空气隔绝,便于气体进入到口腔中用于人工呼吸;当医护人员要亲自进行人工呼吸时,使用人工呼吸面罩20与外螺纹接头19螺纹连接,手握呼吸主管2侧面上的防滑棉层28,医护人员的嘴部对准人工呼吸面罩20,来进行人工呼吸。

装置使用完毕时,首先将输气软管3与软管卡扣26卡接,对较长的输气软管3进行有序的整理,出气接头10与接头卡扣27卡接,对呼吸气囊4进行卡接放置,方便再次使用。使用牙套保护壳29对封口牙套1进行封装保护,避免沾染粉尘、杂物,影响下次使用。然后在连接主管8底部盖上保护底帽31,避免粉尘、杂物进入到连接主管8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