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管癌患者术后鼻腔内管道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3109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管癌患者术后鼻腔内管道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管癌患者术后鼻腔内管道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食管癌患者在进行食道切除手术或者其它食道相关手术之后食道缩短或者存在严重创口,无法主动进食,因此需要使用鼻饲管辅助进食,但是由于口腔会进行不自觉吞咽动作以及牙齿会损坏鼻饲管,不适宜固定,因此,通常在鼻腔中固定鼻饲管;鼻饲管首先由鼻腔插入,经过咽喉进入食道最后抵达胃部,因为插管过程比较痛苦病人会大幅度扭动,所以传统的鼻饲管固定即使用胶带将鼻饲管粘贴在病人面部,但是由于人体面部油脂以及汗液分泌旺盛,因此难以稳定附着,长时间的胶带粘贴容易造成皮肤炎症,而且传统固定装置在使用一次之后就无法再次使用,造成巨大浪费,不仅如此,由于病人在手术手存在意识障碍,精神状况躁动不安,会不由自主用力拔掉鼻饲管,不管是胶带粘贴固定还是棉线固定,极易造成病人受伤。

在申请号为201410750055.4的实用新型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鼻饲管固定装置,包括涂胶贴片和隔离纸,所述隔离纸粘附于涂胶贴片的背面,所述涂胶贴片包括鼻贴和设置于鼻贴上方且与鼻贴为一体的固定带,所述涂胶贴片和隔离纸的形状、大小均相同。本发明的鼻饲管固定装置,鼻贴与固定带为一体结构,鼻贴贴于鼻子上之后,倒“L”形涂胶贴片的固定带将鼻饲管固定于鼻子一侧,“Y”形涂胶贴片的固定带将鼻饲管固定于鼻子两侧。上述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装置依旧是依赖胶带粘贴在病人面部实现鼻饲管的固定,但是无法解决病人躁动不安情况下撕扯造成伤害的问题,而且涂胶贴片用后难以重复使用。

综上述所,现有技术中的鼻腔内管道固定装置存在以下弊端:首先是病人在意识障碍情况下暴力拔管容易造成损伤,其次是面部油脂分泌旺盛导致胶带粘贴不牢固,最后是固定装置难以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食管癌患者术后鼻腔内管道固定装置,不仅能够防止病人暴力拔管时损伤,而且不依赖胶带粘贴长时间使用不会降低固定程度,还能够重复使用不浪费。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食管癌患者术后鼻腔内管道固定装置,包括鼻架、限力器、耳挂以及棉线,所述鼻架一侧表面设有固定夹,所述限力器设有壳体、耳室、弹簧、滑块以及活塞,所述壳体左侧连接棉线,所述壳体中部两侧设有耳室,所述耳室内部设有弹簧,所述滑块长度小于耳室深度,所述滑块为直角梯形形状,一端置于耳室内与弹簧相连,另一端置于壳体内,所述活塞左端设有三角形膨胀部,所述膨胀部最大宽部直径等于壳体内径,所述膨胀部设于滑块左侧,所述活塞右端通过棉线与鼻架相连,所述耳挂通过棉线与壳体左端相连。

进一步地,鼻架为V形,V形结构与人体面部形状吻合,更加贴合面部轮廓,有利于固定鼻腔内管道。

进一步地,限力器数量为2个,分别设于鼻架两侧,病人在意识障碍暴力拔管时可能会仅拉扯装置的一侧,因此在装置的两侧都设置限力器有利于更好保护病人的安全。

进一步地,滑块直角一侧设于耳室内部,且斜面一侧向左,在限力器承受拉力过大时,滑块在压迫下进入耳室,直角一侧在耳室内部有利于在受力情况下稳定进入耳室,斜面一侧向左有利于更好与活塞配合。

进一步地,膨胀部斜面一侧与滑块邻接,膨胀部在限力器受拉力时压迫滑块进入耳室,膨胀部斜面一侧与滑块邻接有利于限力器稳定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收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限力器结构,当病人暴力拔管时限力器两端承受拉力超过限定值,膨胀部压迫滑块进入耳室,活塞与壳体分离,不会损伤病人。

2、本实用新型采用固定夹将鼻腔内管道固定在鼻架上,再使用耳挂和棉线将鼻架固定在面部鼻子周围,不依赖胶带,长时间固定不会松动。

3、本实用新型的所有部件均能够重复使用,部分紧贴病人皮肤部分在经过消毒程序后依旧能够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食管癌患者术后鼻腔内管道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限力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鼻架,11-固定夹,2-限力器,21-壳体,22-耳室,23-弹簧,24-

滑块,25-活塞,26-膨胀部,3-耳挂,4-棉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食管癌患者术后鼻腔内管道固定装置,包括鼻架1、限力器2、耳挂3以及棉线4,鼻架1一侧表面设有固定夹11,限力器2设有壳体21、耳室22、弹簧23、滑块24以及活塞25,壳体21左侧连接棉线4,壳体21中部两侧设有耳室22,耳室22内部设有弹簧23,滑块24长度小于耳室22深度,滑块24为直角梯形形状,一端置于耳室22内与弹簧23相连,另一端置于壳体21 内,活塞25左端设有三角形膨胀部26,膨胀部26最大宽部直径等于壳体21内径,膨胀部26设于滑块24左侧,活塞25右端通过棉线4 与鼻架1相连,耳挂3通过棉线4与壳体21左端相连。

其中,鼻架1为V形,V形结构贴合人体面部鼻子周围轮廓,有利于稳定固定装置。

其中,限力器2数量为2个,分别设于鼻架1两侧,当病人因意识障碍暴力拔管时,限力器2中的壳体21与活塞25分离,保护病人身体不受损害,但是病人进行暴力拔管时无法预期其拉扯装置具体部位,因此鼻架1两侧均需要设置限力器2。

其中,滑块24直角一侧设于耳室22内部,且斜面一侧向左,限力器2受力时,滑块24受到压迫深入耳室22。内,因此滑块24直角一侧设于耳室22内部有利于其在受力情况下稳定深入耳室22,滑块 24斜面一侧向左有利于与活塞25配合。

其中,膨胀部26斜面一侧与滑块24邻接,限力器2受力时,膨胀部26压迫滑块24,因此膨胀部26斜面一侧与滑块24邻接有利于保证两者之间稳定接触,保证限力器2稳定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使用前,将活塞25插入壳体21内部,保持膨胀部26在滑块24左侧,首先,将鼻架1放置在病人鼻子周围,用固定夹11固定住鼻腔内管道,然后用棉线4连接鼻架1与活塞25,再用棉线连接壳体21与耳挂,最后将耳挂3固定在病人耳朵上,即可完成固定操作,在病人意识障碍拉扯装置时,膨胀部26压迫滑块 24进入耳室22内部,此时弹簧23处于压缩状态,当限力器2承受拉力超过预定值时,滑块24全部进入耳室22内部,活塞25与壳体21 分离,保护病人不受伤害,将活塞25插入壳体21后即可再次使用。上述操作中,相比较传统鼻腔内管道固定装置,不仅能够防止病人暴力拔管时损伤,而且不依赖胶带粘贴长时间使用不会降低固定程度,还能够重复使用不浪费。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过着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