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5395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助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远红外线能量产品一般都必须贴身使用,只有当人体近距离(1-5mm)接触到产品本身,才会受到频率振动带来的积极影响。例如,中国专利 CN130519601A 公开了一种远红外线能量水床的用途,其通过在保温床垫中添加含有远红外线能量的水进行循环,使人体在睡眠的同时进行理疗。虽然这个装置有一定的功效,但只限于床垫范围内近距离使用,则无论是使用范围还是灵活性都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主要运作以4-20微米范围光波的红光波长的振动频率发送至红光照射覆盖的范围外,以增强改善睡眠的功效的助眠装置。

所述助眠装置,包括相互扣合连接的机身面壳及机身底壳,所述机身面壳顶部设置有主发光点、与所述主发光点连接的开关按钮及设置在所述开关按钮四周的副发光圈;所述机身底壳上设置有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与所述机身面壳上的发光点、开关按钮及副发光圈连接;所述主发光点及副发光圈内设置有作为载体的LED灯珠,所述主发光点及副发光圈外设置有可释放4-20微米的红光波长的导光面。

所述主发光点内设置有2835 LED 光珠, 波长为630微米 以每分钟20 次的频率发光, 每次发光为1500ms,发光后有 1500ms 之熄灭时间。

所述副发光圈内设置有0805 LED为光源, 配以高亮抛光之透明亚加力胶圈作导光作用。

所述机身底壳下方设置有防滑垫及挂墙底座。

所述机身面壳为铝合金通过CNC加工而成,所述机身底壳为ABS胶注塑而成。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助眠装置,本仪器利用630纳米的可见红光作为载体,把4-20微米波长的振动频率发送至红光照射覆盖的范围,使之形成一个电磁波能量场,从而使在这个场范围内的人体获得远红外线能量, 4-20微米波长的振动频率,和人体内细胞分子的振动频率接近,其渗入体内之后,能有效地和身体内细胞产生共振效应,促使皮下深层温度上升,扩张血管,提高微血管循环力,从而达到活化组织细胞、改善因微循环障碍引起的多种疾病或不适,本发明创新突破了有关能量产品必须贴身、近距离使用才能受到频率振动影响的限制,利用630纳米红光作为载体传导能量,能更有效率地、更方便和灵活地运用4-20微米范围光波能量的好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助眠装置,包括相互扣合连接的机身面壳1及机身底壳2,机身面壳1顶部设置有主发光点3、与主发光点3连接的开关按钮4及设置在开关按钮四周的副发光圈5;机身底壳上设置有PCB电路板,PCB电路板与机身面壳上的发光点3、开关按钮4及副发光圈5连接;主发光点3及副发光圈5内设置有作为载体的LED灯珠,主发光点及副发光圈外设置有可释放4-20微米的红光波长的导光面;主发光点内设置有2835 LED 光珠, 波长为630微米 以每分钟20 次的频率发光, 每次发光为1500ms,发光后有 1500ms 之熄灭时间;副发光圈内设置有0805 LED为光源, 配以高亮抛光之透明亚加力胶圈作导光作用;PCB电路板上焊接有音乐播放器,所述机身底壳一侧设置分别与所述PCB电路板连接的用于调节音量、亮度的音量按钮及亮度按钮,光亮度分两档,机身底壳下方设置有防滑垫及挂墙底座。机身面壳为6061 T4铝合金通过CNC加工而成,所述机身底壳为ABS胶注塑而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助眠装置,本仪器利用630纳米的可见红光作为载体,把4-20微米波长的振动频率发送至红光照射覆盖的范围,使之形成一个电磁波能量场」,从而使在这个「场」范围内的人体获得远红外线能量, 4-20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振动频率,和人体内细胞分子的振动频率接近,其渗入体内之后,能有效地和身体内细胞产生共振效应,促使皮下深层温度上升,扩张血管,提高微血管循环力,从而达到活化组织细胞、改善因微循环障碍引起的多种疾病或不适,本发明创新突破了有关能量产品必须贴身、近距离使用才能受到频率振动影响的限制,利用630纳米红光作为载体传导能量,能更有效率地、更方便和灵活地运用4-20微米范围光波能量的好处。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