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氯雷他定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4414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氯雷他定胶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地氯雷他定胶囊。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202568887U,公开日为2012年12月5日,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进的胶囊,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囊体和与该囊体配合的囊帽,所述囊体与囊帽之间设置有密封隔板;所述囊体外侧设有凸环,所述囊帽内侧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凸环卡入凹环环形凹槽内。本现有技术通过隔板可将胶囊分隔成密封的两部分,可将药物制剂的不同成分隔开,避免药物失效;本现有技术采用凸环与环形凹槽的配合方式,使得囊体与囊帽连接,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方面由于运输药物时的震动,仍然会导致囊体与囊帽分离,另一方面在胶囊受潮之后囊体和囊帽产生变形,会导致凸环的凹槽之间的结合变松,也会导致囊体与囊帽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氯雷他定胶囊,具有增强囊帽与囊体结合的强度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氯雷他定胶囊,包括可套接在一起的囊帽和囊体,所述囊帽和囊体均设有一个开口,所述囊帽套设在囊体外部,还包括倒钩,所述倒钩包括设置在所述囊帽内壁的第一倒钩和设置在所述囊体外壁的第二倒钩,第一倒钩的端部背向开口设置,第二倒钩的端部也背向开口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囊帽套设在囊体外部,囊帽内壁设有第一倒钩,囊体外壁设有第二倒钩,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的端部均背向各自所在的囊帽或囊体的开口设置,囊体插入囊帽内,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相互配合,且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的勾面相贴合,能防止囊体从囊帽内脱离,具有增强囊帽与囊体结合强度的优点。

进一步,所述倒钩沿胶囊的周向设有一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钩沿胶囊的周向设有一周,这样倒钩具有整体性,因此倒钩自身具有较高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囊体和囊帽的结合强度。

进一步,所述倒钩的厚度从根部至端部逐渐变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钩的根部较厚,具有较高的抗变形能力,囊体插入囊帽内的过程中倒钩的端部需要相互挤压,倒钩的头部较薄,这样使囊体能轻松的插入囊帽内。

进一步,所述倒钩沿胶囊的轴向均布有2至3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钩沿胶囊轴向均布有2至3圈,通过设置多圈倒钩,多圈倒钩共同承力,提高了倒钩整体强度,进一步提高了囊帽与囊体的结合强度。

进一步,多圈所述倒钩的长度从开口向内逐渐变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圈倒钩的长度从开口向内逐渐变长,较短的倒钩使囊体轻松的插入囊帽内,即囊体需要较小的压力即可插入囊帽内,在较长的倒钩开始配合时,因囊体已插入囊帽内较深,可加大插入力,不会因为较长的倒钩配合阻力大而使囊帽与囊体在插入时崩离。

进一步,所述囊体的开口设有收口部,收口部的直径从根部至端部逐渐变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收口部,收口部的直径从根部至端部逐渐变小,这样使囊体的开口更容易对准囊帽的开口,即可以让囊体更容易插入囊帽。

进一步,所述囊帽底端设有加厚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囊帽底端设有加厚壁,在胶囊受到挤压时,通过加厚壁承受挤压力,使胶囊具有较强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进一步,所述加厚壁的端部设有与所述收口部相贴合的斜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厚壁的端部设有与收口部相贴合的斜面,通过斜面与收口部贴合可以防止胶囊内部的药剂进入收口部外端与囊帽内壁之间,当胶囊受到挤压时,囊帽与囊体发生微变形而导致药剂从缝隙中漏出,同时通过斜面与收口部的相互挤压,使囊帽与囊体具有相互分离的趋势,这样使第一倒钩与第二倒钩也相互挤压,防止囊帽与囊体沿胶囊轴向活动。

进一步,所述倒钩为间断设置,所述倒钩沿胶囊的周向均布有多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钩间断设置,倒钩沿胶囊的周向均布有多个,胶囊在设置倒钩处会产生应力集中,通过间断设置倒钩,在两个倒钩的间断处依然具有较高的强度,减少了胶囊整体的应力集中,进一步,提高了胶囊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所述囊帽上沿胶囊轴向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从开口向囊帽内部延伸,所述囊体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柱相配合的导向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倒钩间断设置,这样囊体与囊帽在旋转后,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会出现相互脱离的情况,导致囊体与囊帽容易分离,通过设置导向柱和与导向柱配合的导向槽,限制囊体相对于囊帽产生转动,进一步,防止囊体与囊帽分离。

综上所述,囊帽套设在囊体外部,囊帽内壁设有第一倒钩,囊体外壁设有第二倒钩,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的端部均背向各自所在的囊帽或囊体的开口设置,囊体插入囊帽内,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相互配合,且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的勾面相贴合,能防止囊体从囊帽内脱离,具有增强囊帽与囊体结合强度的优点,倒钩的根部较厚,具有较高的抗变形能力,囊体插入囊帽内的过程中倒钩的端部需要相互挤压,倒钩的头部较薄,这样使囊体能轻松的插入囊帽内,减少了装配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轴向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囊帽;2、囊体;3、开口;4、第一倒钩;5、第二倒钩;6、收口部;7、加厚壁;8、斜面;9、导向柱;10、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地氯雷他定胶囊,参加图1、图2和图3,包括圆柱形的可紧密套接在一起的囊帽1和囊体2,囊帽1和囊体2均有一个闭合端和一个开口3,囊帽1的内壁和囊体2的外壁接触起锁合作用,防止囊体2和囊帽1分开,具体的,囊帽1内壁靠近开口3设有第一倒钩4,囊体2外壁靠近开口3设有第二倒钩5,第一倒钩4的端部背向开口3设置,第二倒钩5的端部也背向开口3设置,第一倒钩4和第二倒钩5均沿胶囊的外周设有整圈,为了提高配合强度,第一倒钩4和第二倒钩5沿胶囊轴向设有2圈或3圈;为了增强倒钩的强度和使倒钩易套合,第一倒钩4和第二倒钩5的厚度从根部至端部逐渐变薄,且多圈第一倒钩4和第二倒钩5的长度从开口3处向内依次变长。为了方便将囊体2套入囊帽1内,囊体2的开口3设有收口部6,收口部6的直径从根部至端部逐渐变小。

囊帽1内端还设有加厚壁7,加厚壁7的端部设有与收口部6相贴合的斜面8。

实施例二

参见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倒钩4和第二倒钩5为间断设置,第一倒钩4和第二倒钩5沿胶囊的周向均布有多个。

为了防止囊帽1相对于囊体2转动,囊帽1上沿胶囊的轴向设有导向柱9,导向柱9从开口3向囊帽1内部延伸,囊体2上设有与导向柱9相配合的导向槽10,导向柱9嵌入导向槽10内,通过导向槽10与导向柱9的限制作用,囊帽1相对于囊体2不可沿胶囊的轴向转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