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遮挡护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6617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打针遮挡护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给儿童打针时分散儿童注意力、方便医护人员扎针操作的打针遮挡护袖。



背景技术:

婴幼儿天生对针头带有一定的恐惧心理,打针的时候经常哭闹,医护人员无法顺利扎针,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操作的难度、增加了操作失败的次数,也给患儿带来额外的痛苦。不得已,有时候需要患者家属或者其他人手持玩具吸引、分散患儿的注意力,使其将注意力集中在玩具上,医护人员称其不注意的时候实施扎针。但这样做一方面需要他人配合,单人无法实施,另一方面由于医护人员手上并没有任何遮挡,接近患儿的时候还是很容易被看见手上的针头。

儿童对卡通形象都有天生的爱好,会动的卡通形象特别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眼睛的是最能吸引人注意力的地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打针遮挡护袖,在扎针的时候遮挡患儿的视线,使其看不见针头,同时分散其注意力,避免哭闹,方便扎针操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打针遮挡护袖,包括袖筒绑带,所述袖筒绑带连接在遮挡板的背面,所述遮挡板的下端设置有容纳手腕穿过的缺口,遮挡板的上端设置有眼窝孔,所述眼窝孔中通过转轴可旋转地安装有假体眼球,假体眼球上连接有牵拉绳,所述牵拉绳的末端连接到遮挡板的下端的定位栓上。

所述假体眼球为球体,球体上带有水平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可旋转地安装在轴座中,所述轴座固定安装在遮挡板的背面、眼窝孔的两侧;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其垂直设置的拉杆,所述牵拉绳固定连接在拉杆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该打针遮挡护袖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在扎针的时候能够全程遮挡患儿的视线,使其看不见针头;同时利用会眨眼的卡通图案分散其注意力,避免哭闹,方便扎针操作,可有效提高扎针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假体眼球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打针遮挡护袖包括袖筒绑带1,所述袖筒绑带1连接在遮挡板2的背面,该袖筒绑带1可以如图1所示只是两个环形的松紧带,直接套在手臂上即可;也可以在两个松紧带之间设置筒状的袖筒,使用时医护人员将左手臂穿过袖筒带在手臂上,遮挡板2位于外侧,遮挡板2的背面朝向医护人员自己。

所述遮挡板2的下端设置有容纳手腕穿过的缺口3,使用时让患儿的手腕穿过缺口3伸到医护人员面前。这样,医护人员可以看见患儿的手腕,但患儿看不见医护人员手中的针头。

遮挡板2的上端设置有眼窝孔,遮挡板2的正面可以画上卡通形象的图案,卡通形象的眼睛正好位于眼窝孔的位置。所述眼窝孔中通过转轴可旋转地安装有假体眼球4、5,假体眼球4、5上连接有牵拉绳6,所述牵拉绳6的末端连接到遮挡板2的下端的定位栓7上,在遮挡板2的背面还可以设置多个导向环14改变牵拉绳6的方向,最终将牵拉绳6引导到缺口3附近的定位栓7上,医护人员可以用手指弹或者牵拉牵拉绳6引起假体眼球4、5的动作,在遮挡板2的正面看好像卡通形象眨眼一样,吸引患儿的注意力。

如图2所示,所述假体眼球4、5为球体,球体上带有水平设置的转轴8,所述转轴8的两端可旋转地安装在轴座9中,所述轴座9固定安装在遮挡板2的背面、眼窝孔的两侧;转轴8上固定连接有与其垂直设置的拉杆10,所述牵拉绳6固定连接在拉杆10上。为使假体眼球4、5的形象更逼真,如图2所示,可以在假体眼球4、5朝向遮挡板2正面的一侧画上代表瞳孔的黑色斑点12;在黑色斑点12的上方粘上眼睫毛13;另外,为使假体眼球4、5转动以后能够回位,在假体眼球4、5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块14。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时候,假体眼球4、5上的黑色斑点12位于遮挡板2的正面,眼睫毛13位于黑色斑点12的上方,好像睁开眼一样;当牵拉绳6牵动的时候,拉杆10受牵引向上摆动,假体眼球4、5上的眼睫毛13和黑色斑点12向下转动,从遮挡板2的正面看好像闭眼一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