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动脉穿刺固定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4500发布日期:2018-08-04 11:2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式动脉穿刺固定枕,属于医疗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工作中使用的动脉穿刺枕是利用废弃的无纺布及塑料皮简单制作而成,临床操作中发现此垫枕不能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有效调节手腕背伸角度,以达到最佳的穿刺体位,从而导致动脉穿刺置管失败,医务人员不得不调整体位再次穿刺,增加患者再次穿刺的痛苦和费用。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配套辅助设备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之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动脉穿刺固定枕。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节式动脉穿刺固定枕,包括前、后相连的手掌固定托和腕部支撑气囊,手掌固定托上设有手指固定带,腕部支撑气囊经充气连接管、充气阀与弹性球囊连通,手掌固定托和腕部支撑气囊之间分隔不连通,手指固定带两侧采用相互配合的搭扣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计在于:

腕部支撑气囊包括充气体和包裹体,两组包裹体对称连接于充气体上部,且包裹体的内腔与充气体的内腔相贯通。

腕部支撑气囊的两包裹体均呈半弧形状。

包裹体的外侧采用弧形钢板结构,内侧采用软质密封材料结构。

手掌固定托内填充有海绵体。

所述手掌固定托和腕部支撑气囊均采用防水材料制成。

手指固定带两侧的搭扣具体可采用勾刺面和纤维面配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充气包来调节手腕背伸角度,提高了动脉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可长期使用,操作简单。

2.本实用新型中,手掌固定托和腕部支撑气囊之间分隔不连通,支撑气囊可充气,调整手腕位置,手掌固定托仅支撑手掌,使用方便。

3.腕部支撑气囊两侧采用半弧形状的包裹体,起到辅助定位作用。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中:1-弹性球囊;2-充气阀;3-充气连接管;4-手指固定带;5-手掌固定托;6-腕部支撑气囊;61-包裹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式动脉穿刺固定枕,包括弹性球囊1、充气阀2、充气连接管3、手指固定带4、手掌固定托5、腕部支撑气囊6。弹性球囊1通过充气连接管3与腕部支撑气囊6后部相连并连通,充气阀2设于充气连接管3上,手掌固定托5固定连接在腕部支撑气囊6的前侧,且手掌固定托5与腕部支撑气囊6之分隔不相连通,前侧不需要充气,后部用于充气。手指固定带4固定于手掌固定托5两侧,手指固定带4采用搭扣结构,其勾刺面和纤维面分别对应设于手掌固定托5两侧。

本实用新型中的腕部支撑气囊6包括支撑体和包裹体61,两侧包裹体61对称连接于支撑体上,且包裹体61的内腔与支撑体的内腔相贯通,充气时也可对患者腕部辅助柔性定位。

为便于包裹体61贴合于手臂上,包裹体61呈弧形状。充气体外侧为半弧形钢板结构,起支撑作用,内侧为软质密封材料结构,以保证舒适性。在手掌固定托5内填充有海绵体,使手掌固定托5有一定的厚度,垫起手掌。本实用新型中的手掌固定托5和腕部支撑气囊6均采用防水材料制成,腕部支撑气囊6同时为不漏气的材料质制成。

在使用时,将患者的手掌置于手掌固定托5上,手腕置于腕部支撑气囊6上,然后将手指固定带4扣紧在患者的手指上。通过弹性球囊1向腕部支撑气囊6内充气,通过腕部支撑气囊6内的充气量来控制患者腕部的位置和高度。腕部支撑气囊6充气后,腕部支撑气囊6的包裹体61贴合于患者手臂上。整体结构更贴合,调节更方便,更便于医务人员给患者进行穿刺操作,从而减少患者再次穿刺的痛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