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切开术后用护理围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6976发布日期:2018-06-08 18:04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管切开术后用护理围兜。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手术,术后可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在日常护理操作中,目前临床上存在许多弊端:气管套管固定不稳定,容易发生移位导致患者呼吸不畅,另外吸痰过程会有痰液喷出,污染床单及衣物。本实用新型因此而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管切开术后用护理围兜,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管切开术后用护理围兜,包括围兜本体、设置在所述围兜本体左右两端的两根绑带,所述两根绑带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并形成颈部穿口;所述围兜本体上部的中间位置设有气管套管固定部,所述气管套管固定部为凸出所述围兜本体的柱状凸台且凸台上设有气管套管穿口,所述气管套管固定部周向上设有一圈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设有充气接口;所述围兜本体的下部设有沿所述围兜本体左右方向布置的第一挡片,所述第一挡片与所述围兜本体之间形成污物存储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的顶端设有与所述气管套管穿口匹配的防护盖,所述防护盖径向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凸台上,所述防护盖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围兜本体外表面设有用于固定吸痰管或雾化管的多个固定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围兜本体内表面设有第二挡片,所述第二挡片与所述围兜本体之间形成用于固定衣领的衣领嵌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为子母搭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护理围兜在气管套管固定部周向上设置充气气囊,能够稳定的固定气管套管,避免气管套管移位,使患者呼吸顺畅,同时设置污物存储槽,可避免污染衣物或床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管切开术后用护理围兜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围兜本体;

2、绑带;

3、连接件;

4、气管套管固定部;4-1、气管套管穿口;

5、充气气囊;

6、充气接口;

7、防护盖;

8、固定扣;

9、第一挡片;

10、第二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提供一种气管切开术后用护理围兜,包括围兜本体1、设置在围兜本体1左右两端的两根绑带2,两根绑带2通过连接件3可拆卸连接形成颈部穿口,优选的,连接件3为子母搭扣,使用时通过两根绑带2将围兜本体1固定在患者颈部。

在围兜本体1上部的中间位置设有气管套管固定部4,该气管套管固定部4为凸出围兜本体1的柱状凸台且凸台上设有气管套管穿口4-1,在气管套管固定部4周向上设有一圈充气气囊5,充气气囊5设有充气接口6,通过充气装置往充气气囊5内充气即可将气管套管固定。

在围兜本体1的下部设有沿围兜本体1左右方向布置的第一挡片9,第一挡片9与围兜本体1之间形成污物存储槽。

不吸痰时,为了避免污染物进入气管套管,在凸台的顶端设有与气管套管穿口4-1匹配的防护盖7,防护盖7径向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凸台上,在防护盖7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

为了方便进行吸痰或雾化操作,在围兜本体1外表面设有用于固定吸痰管或雾化管的两个固定扣8,固定扣8的个数和位置可根据需要设置,本实用新型在此处不做限制。

为了对围兜本体1进行限位,在围兜本体的内表面设有第二挡片10,第二挡片10与围兜本体1之间形成用于固定衣领的衣领嵌口,将患者穿着病员服的衣领嵌设在衣领嵌口内,可对围兜本体1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围兜本体1移位。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