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1216发布日期:2018-09-01 03:02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开胸手术后患者往往带有简易引流瓶,少则一个,多则2 个,为保证引流效果,应避免引流管打折,避免引流管牵拉患者的管口,且保证引流瓶水封水位距胸壁引流管出口60-100cm。由于术后患者要进行肺复张训练、下床活动及检查等,其过去常由家属协助提引流瓶,或者患者自己手提、用塑料袋拎提或者用线绳绑腰上,不仅携带不便,引流高度不易调节,而且在活动时易引发意外脱管,造成护理不良事件;此外,现有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底部大多为方形,当术后患者卧床休息时,其通常是直接放置在地面上时,由于其底部与地面接触面较小,很容易发生倒伏,造成气胸问题危及生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易倒伏,能够精确调节高度的胸腔闭式引流瓶的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的固定装置,其应用于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瓶,该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沿纵向延伸的调节腔,调节腔内设有可调节高度的圆盘,圆盘上设有用于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瓶的固定槽。

所述底座侧壁上设有沿纵向延伸用于观察圆盘高度的视窗。该设计使其能够观察到圆盘在调节腔内的位置,以便调节圆盘高度。

所述底座侧壁上设有沿纵向延伸用于标示高度的刻度线。该设计使其能够准确掌握与调节圆盘的高度,以便调节引流瓶水封水位距胸壁引流管出口的距离,从而确保引流效果。

所述刻度线的刻度值从下至上逐渐增大。

所述圆盘外周壁与调节腔内壁螺纹连接。该设计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使其能够通过圆盘外周壁与调节腔内壁的螺纹连接,来精确调节圆盘的高度,从而达到精确调节引流瓶水封水位距胸壁引流管出口距离的目的,调节精度高,效果好。

所述圆盘上表面设有操作孔,操作孔内可拆卸连接有操作扳手,操作扳手用于操作圆盘与调节腔螺纹连接。该设计使其在需要调节圆盘高度时,可将操作扳手连接在操作孔内,通过旋转操作扳手带动圆盘沿螺纹旋转以调节安装高度,操作十分简便。

所述操作孔为内六角沉孔,操作扳手为内六角扳手。

所述圆盘由调节腔内设有的驱动器驱动升降。

所述底座顶端两侧设有手提带连接。该设计便于通过手提带来提取与移动引流瓶。

所述底座为圆柱或者上小下大的圆锥台形状。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圆盘可调节高度的设置在调节腔内,并将胸腔闭式引流瓶固定在圆盘上的固定槽内,使其不仅可以起到固定与防护引流瓶的作用,而且可以通过调节圆盘高度来调节引流瓶水封水位距胸壁引流管出口的距离,此外,与传统将引流瓶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相比,底座尺寸更大,胸腔闭式引流瓶更不易发生倒伏,引流瓶放置的稳定性好,可以有效避免由此引发的气胸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本低廉,不易倒伏,能够精确调节圆盘高度以实现精确调节引流瓶水封水位距胸壁引流管出口的距离,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瓶的固定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瓶的固定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之一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胸腔闭式引流瓶的固定装置,其应用于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瓶,该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内设有沿纵向延伸的调节腔2,调节腔2内设有可调节高度的圆盘3,圆盘3上设有用于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瓶的固定槽4。

所述底座1侧壁上设有沿纵向延伸用于观察圆盘3高度的视窗5。该设计使其能够观察到圆盘3在调节腔2内的位置,以便调节圆盘3高度。

所述底座1侧壁上设有沿纵向延伸用于标示高度的刻度线6。该设计使其能够准确掌握与调节圆盘3的高度,以便调节引流瓶水封水位距胸壁引流管出口距离,从而确保引流效果。

所述刻度线6的刻度值从下至上逐渐增大。

所述刻度线6设置在视窗5一侧。

所述底座1顶端两侧设有手提带(图中未示出)连接。该设计便于通过手提带来提取与移动引流瓶。

所述底座1为圆柱或者上小下大的圆锥台形状。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圆盘3由调节腔2内设有的驱动器驱动升降。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圆盘3可调节高度的设置在调节腔2内,并将胸腔闭式引流瓶固定在圆盘3上的固定槽4内,使其不仅可以起到固定与防护引流瓶的作用,而且可以通过调节圆盘3高度来调节引流瓶水封水位距胸壁引流管出口的距离,此外,与传统将引流瓶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相比,底座1尺寸更大,胸腔闭式引流瓶更不易发生倒伏,引流瓶放置的稳定性好,可以有效避免由此引发的气胸问题。

如图3所示,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圆盘3外周壁与调节腔2内壁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圆盘3上表面设有操作孔7,操作孔7内可拆卸连接有操作扳手(图中未示出),操作扳手用于操作圆盘3与调节腔2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孔7为内六角沉孔,操作扳手为内六角扳手。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孔7设置在固定槽4内。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1为圆柱形状。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螺纹连接的设计,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使其能够通过圆盘3外周壁与调节腔2内壁的螺纹连接,来精确调节圆盘3的高度,从而达到精确调节引流瓶水封水位距胸壁引流管出口距离的目的,调节精度高,效果好;操作孔7和操作扳手的设计,使其可以先调节圆盘3在调节腔2内的高度,调节好后再将胸腔闭式引流瓶固定在圆盘3上的固定槽4内,从而达到调整引流瓶高度的目的,操作时是将操作扳手连接在操作孔7内,通过旋转操作扳手带动圆盘3沿螺纹旋转,操作十分简便。

以上描述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