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液体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4574发布日期:2018-08-04 11:21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菌液体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治疗的成败和手术中的无菌操作有密切关系。正确掌握无菌技术是预防切口感染,保证病人安全的关键。

目前,根据手术中无菌操作原则,无菌手术台所用到的无菌液体,是由台下的巡回护士握持瓶子(手与瓶子都是非无菌状态),倾倒于无菌手术台的无菌容器中(如无菌碗、无菌盆)供手术中使用。上述方法虽然一直被使用,但仍存在着诸多弊端。是明确手术相关感染的直接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在:1、该无菌液体的提供方法不可避免得会使得有菌物体跨越了无菌区域,在倾倒过程中,有菌物体(台下巡回护士的手、溶液瓶)表面的灰尘、细菌等可能掉落到无菌手术台而污染无菌区。2、无菌液体在倒入无菌容器时,由于倾倒时液体自身的冲击力,在接触到容器时,有可能飞溅起大小不等的水珠,这些水珠可能会溅湿无菌手术台,使无菌桌失效(根据现行规范,无菌桌潮湿视作污染处理);也可能飞溅到台下巡回护士握持瓶子的手上或瓶子上后再次滴落于无菌液体容器中,造成手术台无菌液体污染。

综上所述,现行的无菌液体倾倒法,存在不可避免的污染无菌手术台和无菌液体的风险,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要研究的内容。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菌液体传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菌液体传送装置;包括传送结构和移动支撑结构;所述传送结构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进液端、传送管路及出液端;所述进液端为喇叭状,所述传送管路为封闭管道,所述出液端置于手术台上的无菌容器中;所述进液端高于所述出液端;所述移动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架和支撑脚;所述移动支撑结构支撑设置在所述传送结构的下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相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液端、传送管路及出液端为一体成型结构。

2、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架固设在所述支撑脚上,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设有支撑所述传送结构的支撑部;所述支撑脚的下方设有脚轮,所述脚轮上设有刹车装置。

3、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部为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部设有供容置所述传送管路的凹陷。

4、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液端的喇叭状的大口端朝向无菌液体瓶设置,所述进液端喇叭状的小口端与所述传送管路连接,所述出液端的出口端为斜向出口端。

5、上述方案中,所述传送管路为封闭式管状结构。

6、上述方案中,所述传送管路为开口的弧形管状结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传送结构将无菌液体从无菌瓶中引流至无菌手术台上的无菌容器(如无菌碗、无菌盆)中,由于传送结构由进液端、传送管路及出液端组成,减缓了无菌液体在倾倒时的冲击力,避免了导入无菌容器中引起液体飞溅的现象发生;也避免了再倾倒过程中,有菌物体跨越无菌区域,污染无菌区的问题发生,降低了污染无菌手术台和无菌液体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一种无菌液体传送装置;包括传送结构和移动支撑结构;所述传送结构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进液端1、传送管路2及出液端3;所述进液端1为喇叭状,所述传送管路2为封闭管道,所述出液端3置于手术台上的无菌容器(图中未示出)中;所述进液端1高于所述出液端3;所述移动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架4和支撑脚5;所述移动支撑结构支撑设置在所述传送结构的下方。

所述进液端1、传送管路2及出液端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进液端1、传送管路2及出液端3之间为软连接。

所述支撑架4固设在所述支撑脚5上,所述支撑架4的顶端设有支撑所述传送结构的支撑部;所述支撑脚5的下方设有脚轮6,所述脚轮6上设有刹车装置(图中未示出)。

所述支撑部为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中部设有供容置所述传送管路的凹陷71。所述支撑板7靠近所述进液端1的一端略高于靠近所述出液端3的一端。

所述进液端1的喇叭状的大口端朝向无菌液体瓶(图中未示出)设置,所述进液端1喇叭状的小口端与所述传送管路2连接,所述出液端3的出口端为斜向出口端。

所述传送管路2为封闭式管状结构,也可以为开口的弧形管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传送结构将无菌液体从无菌瓶中引流至无菌手术台上的无菌容器(如无菌碗、无菌盆)中,由于传送结构由进液端、传送管路及出液端组成,减缓了无菌液体在倾倒时的冲击力,避免了导入无菌容器中引起液体飞溅的现象发生;也避免了再倾倒过程中,有菌物体跨越无菌区域,污染无菌区的问题发生,降低了污染无菌手术台和无菌液体的风险。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