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7018发布日期:2018-07-07 07:37阅读:16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是一种用于医疗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健康需要对患者进行引流,使医护人员更好对其进行治疗的辅助装置,其在医疗护理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包括上引流装置和下引流装置,下引流装置外侧壁上设置有刻度,上引流装置底端与下引流装置顶部输入端连通;现有的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使用时,上引流装置与引流管连通,下引流装置与引流袋连通,引流管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等导引至引流袋内,上引流装置对其进行过滤,下引流装置对其进行沉淀;现有的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使用中发现,上引流装置和下引流装置由于长期受到血和液体侵蚀,很容易黏连到一起,导致上引流装置和下引流装置不易分离,导致其实用性较差;并且下引流装置质地较软,不能妥善保护,导致其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其上引流装置和下引流装置分离较为简单,提高其实用性;并且能够妥善保护下引流装置,提高其可靠性的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包括上引流装置和下引流装置,下引流装置外侧壁上设置有刻度;还包括导通管,导通管包括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第一连通管一端与下引流装置顶部输出端连通,第二连通管一端与上引流装置连通,第一连通管另一端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螺纹,第二连通管另一端设置有凹槽,并在凹槽内部设置有与第一螺纹相对应的第二螺纹,第一连通管另一端插入并螺装至第二连通管另一端凹槽内部,且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相通;还包括保护套,保护套内设置有保护腔,保护套顶端设置有取放口,保护腔与取放口相通,保护腔内设置有挂钩,下引流装置顶端设置有连接通孔,下引流装置挂装在挂钩上。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保护套外侧壁上设置有观察孔,观察孔与保护腔相通,并在观察孔处设置有挡盖,挡盖与保护套外侧壁铰接,挡盖内侧设置有多组铁片,观察孔一侧设置有多组吸铁石,刻度位于观察孔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还包括四组插柱和四组插管,四组插柱的顶端分别与保护套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四组插柱底端分别插入至四组插管顶端内部,并且四组插柱下侧均设置有通孔,四组插管左侧均设置有多个左限位孔,四组插管右侧均设置有多个右限位孔,还包括四组限位柱和四组螺帽,四组限位柱左端均设置有旋环,四组限位柱右端均设置有第三螺纹,四组限位柱右端分别自插管左侧依次穿过多个左限位孔中的其中一个左限位孔、通孔和多个右限位孔中的其中一个右限位孔并分别伸出至四组插管右侧,四组螺帽位于四组插管右侧,四组限位柱右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四组螺帽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四组插柱的顶端分别与保护套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保护套侧壁上设置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还包括四组吸盘,四组吸盘分别安装在四组插管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对其进行拆卸拆卸,使上引流装置和下引流装置分离较为简单,提高其实用性;并且可通过保护套妥善保护下引流装置,提高其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保护套内部结构的左视图;

图3是插柱与插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导通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折叠后的保护套的俯视图;

附图中标记:1、上引流装置;2、下引流装置;3、刻度;4、第一连通管;5、第二连通管;6、第一螺纹;7、第二螺纹;8、保护套;9、挂钩;10、观察孔;11、挡盖;12、铁片;13、吸铁石;14、插柱;15、插管;16、通孔;17、左限位孔;18、限位柱;19、螺帽;20、旋环;21、第三螺纹;22、提手;23、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包括上引流装置1和下引流装置2,下引流装置外侧壁上设置有刻度3;还包括导通管,导通管包括第一连通管4和第二连通管5,第一连通管一端与下引流装置顶部输出端连通,第二连通管一端与上引流装置连通,第一连通管另一端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螺纹6,第二连通管另一端设置有凹槽,并在凹槽内部设置有与第一螺纹相对应的第二螺纹7,第一连通管另一端插入并螺装至第二连通管另一端凹槽内部,且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相通;还包括保护套8,保护套内设置有保护腔,保护套顶端设置有取放口,保护腔与取放口相通,保护腔内设置有挂钩9,下引流装置顶端设置有连接通孔,下引流装置挂装在挂钩上;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对其进行拆卸拆卸,使上引流装置和下引流装置分离较为简单,提高其实用性;并且可通过保护套妥善保护下引流装置,提高其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保护套外侧壁上设置有观察孔10,观察孔与保护腔相通,并在观察孔处设置有挡盖11,挡盖与保护套外侧壁铰接,挡盖内侧设置有多组铁片12,观察孔一侧设置有多组吸铁石13,刻度位于观察孔内部;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观察孔对下引流装置进行观察,通过多组铁片与多组吸铁石磁吸提高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还包括四组插柱14和四组插管15,四组插柱的顶端分别与保护套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四组插柱底端分别插入至四组插管顶端内部,并且四组插柱下侧均设置有通孔16,四组插管左侧均设置有多个左限位孔17,四组插管右侧均设置有多个右限位孔,还包括四组限位柱18和四组螺帽19,四组限位柱左端均设置有旋环20,四组限位柱右端均设置有第三螺纹21,四组限位柱右端分别自插管左侧依次穿过多个左限位孔中的其中一个左限位孔、通孔和多个右限位孔中的其中一个右限位孔并分别伸出至四组插管右侧,四组螺帽位于四组插管右侧,四组限位柱右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四组螺帽内部;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四组限位柱调节保护套的高度,在调节时只需要通过旋环向左侧旋出限位柱,限位柱右端依次自右限位孔、通孔和左限位孔钻出,从而方便插柱的纵向移动,而调整后只需要通过旋环向右侧旋进限位柱,限位柱右端依次自左限位孔、通孔和右限位孔钻进并螺装至螺帽,达到固定效果,提高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四组插柱的顶端分别与保护套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铰接;通过上述设置,可将插柱自插管内拔出,通过四组插柱铰接完成折叠。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保护套侧壁上设置有提手22;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提手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还包括四组吸盘23,四组吸盘分别安装在四组插管的下方;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四组吸盘方便固定和提高支撑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其在工作时,可通过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对其进行拆卸拆卸,使上引流装置和下引流装置分离较为简单,提高其实用性;并且可通过保护套妥善保护下引流装置,提高其可靠性;可通过观察孔对下引流装置进行观察,通过多组铁片与多组吸铁石磁吸提高实用性;可通过四组限位柱调节保护套的高度,在调节时只需要通过旋环向左侧旋出限位柱,限位柱右端依次自右限位孔、通孔和左限位孔钻出,从而方便插柱的纵向移动,而调整后只需要通过旋环向右侧旋进限位柱,限位柱右端依次自左限位孔、通孔和右限位孔钻进并螺装至螺帽,达到固定效果,提高实用性;可将插柱自插管内拔出,通过四组插柱铰接完成折叠;可通过提手方便携带;可通过四组吸盘方便固定和提高支撑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