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置管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9822发布日期:2018-08-10 19:4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器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心静脉置管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临床上使用的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首次使用后需要把连接座上的端帽取下来,才能连接输液器或者其输注器械,静脉留置针使用完毕需要将原来的端帽重新安装在原来的地方起到保护的作用,这样重复使用3次(三天),静脉留置针留置在病人的血管上。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很麻烦,通常护理人员会通过胶带将管道固定粘附在人体胸前或肩部进行固定,管道的接头处在移动时存在细菌感染的风险,对病人的病情造成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心静脉置管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中心静脉置管保护装置,包括静脉导管和可打开式的盛装盒;所述静脉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头,且接头固定卡设在盛装盒内;所述接头的表面上还设置有卡位体,且卡位体为圆环状;所述静脉导管上还设置有对称排布的翼片;所述盛装盒的侧壁上还开设有两个相对的导管槽,且静脉导管卡设在导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盛装盒包括通过合页铰接的盒体和盖体,且导管槽位于盒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上还设置有卡头,且盒体上开设有卡设卡头的卡设槽。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内还固定安装有卡块,且卡块上开设有与接头外形匹配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槽为U型槽,且导管槽与卡槽在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静脉导管和接头上均标刻有刻度线和读数,且读数沿静脉导管到接头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静脉导管上的翼片组位于盛装盒外,且翼片至少为2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接头上设置卡位体,能有效防止接头在与体外的输注器械连接时出现卡死现象;不仅能保证接头与体外的输注器械连接牢固,同时解决了解决了临床上导管与输液针头的滑脱问题,且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连接可靠。

2、通过将接头卡设在盛装盒内,使盛装盒能有效对接头进行保护,能有效防止接头的感染,防止接头在与体外的输注器械连接时出现滑脱的问题,通过固定盛装盒即可实现对静脉导管和体外的输注器械导管进行固定,固定方式更加简单,且固定更加稳固。

3、通过在静脉导管上设置翼片组,方便通过胶带对静脉导管进行固定,防止静脉导管上的针头脱落;在静脉导管上设置刻度线能更方便直观的准确记录导管外露长度,同时通过静脉导管和接头上的读数能更加直观的记录药液的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心静脉置管保护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心静脉置管保护装置的爆炸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静脉导管,2、盛装盒, 3、接头,4、卡位体,5、翼片,6、刻度线, 7、导管槽,8、盒体,9、盖体,10、卡块,11、卡槽,12、卡头,13、卡设槽,14、读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所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中心静脉置管保护装置,包括静脉导管1和可打开式的盛装盒2;所述静脉导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头3,且接头3固定卡设在盛装盒2内;所述接头3的表面上还设置有卡位体4,卡位体4为长条状,且卡位体4呈螺旋排布在接头3上,且卡位体4具体形状可根据体外的输注器械接头3的形状进行设计。所述卡位体4为两个,且两个卡位体4相对排布;所述静脉导管1上还设置有对称排布的翼片5,翼片5为矩形状,且翼片5与静脉导管1呈一体结构;所述盛装盒2的侧壁上还开设有两个相对的导管槽7,导管槽7的大小与静脉导管1的大小匹配,且静脉导管1卡设在导管槽7内。

所述盛装盒2包括通过合页铰接的盒体8和盖体9,且导管槽7位于盒体8上,通过盒体8和盖体9的配合,能有效对盛装盒2内的接头3进行保护。所述盖体9上还设置有卡头12,且盒体8上开设有卡设卡头12的卡设槽13,当需要盖上盖体9时,只需将盖体9上的卡头12卡在卡设槽13内即可,不仅方便盛装盒2的关闭,同时方便盛装盒2的打开,使用更加方便。

所述盒体8内还固定安装有卡块10,且卡块10上开设有与接头3外形匹配的卡槽11,通过将接头3卡设在卡槽11内,即实现对接头3的固定,同时还可在盒体8内设置放置槽,方便将待使用的针头存放在盒体8内,使用更加方便。

所述导管槽7为U型槽,且导管槽7与卡槽11在同一直线上,使静脉导管1、接头3和体外的输注器械导管保持在同一直线上,防止药业的堵塞,使药液流动更加顺畅。所述静脉导管1和接头3上均标刻有刻度线6和读数14,且读数14沿静脉导管1到接头3逐渐增大,可准确记录静脉导管1内药液的长度。所述静脉导管1上的翼片5组位于盛装盒2外,且翼片5至少为2个,通过胶带将翼片5固定从而实现静脉管道的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