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检测气体浓度的口咽通气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8382发布日期:2018-09-07 22:28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检测气体浓度的口咽通气道。



背景技术:

口咽通气道又称为口咽到器官或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是一种有效且经济的气道辅助物,在临床急救时及全麻术后复苏当中应用广泛。

口咽通气道经口腔插入咽腔,排开咽腔软组织的松弛、塌陷、相互贴近而导致的上呼吸道梗阻,以便达到暂时性替代上呼吸道的通畅,解决机体由此引起的缺氧与二氧化碳蓄积。

但是口咽通气道存在一些缺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无法检测患者呼出气体浓度,导致无法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及时适应性治疗,从而延误治疗时机。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620262044.6,公开日为2016.09.07,公开了一种口咽通气型咬口器,包括呈椭圆形筒状的咬口部,咬口部下端连接有连接部,连接部下端连接有管状的口咽通气管,连接部正面设有内窥镜出口,咬口部、连接部和口咽通气管光滑连接成一体。该装置能够解决内窥镜咬口器与口咽通气管只能二选一不能同时兼顾的问题。但是该装置无法解决患者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浓度检测的问题。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620180008.5,公开日为2016.09.28,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口咽通气道,包括支撑装置、输送装置、监测装置和固定装置。该装置能够为内镜术建立通道、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起到给药治疗、CO2气体监测等提供最佳条件。但是该装置是在通气供氧的同时对CO2进行监测,导致CO2浓度不准,且监测装置同时用作吸痰用,导致污染等情况。

因此,亟需一种供氧与监测相分离,呼出气体浓度检测结果准确,不易污染的口咽通气道,而目前关于这种口咽通气道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检测气体浓度的口咽通气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检测气体浓度的口咽通气道,所述的口咽通气道设有通气道主体、挡板、通孔、放置槽、通气管,所述的挡板设置在通气道主体头部,所述的通孔设置在挡板一侧,所述的放置槽设置在挡板另一侧,所述的通气管一端连接通气道主体,一端连接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通气道主体、挡板均为中空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通气道主体呈圆弧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口咽通气道为一体式设计。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口咽通气道还设有采集接口,所述的采集接口设置在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采集接口为旋紧式接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口咽通气道还设有固定槽,所述的固定槽设置在通气道主体头部以及挡板后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定槽呈环状,环绕通气道主体一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定槽呈分离式,设置在通气道主体上下两侧。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次性使用,无感染性;

2、采集管接口为旋紧式接口,采集管与采集管接口进行旋紧连接,可避免检测过程中,气体逸出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

3、利用通气管将通气道主体与通孔连接,即可从通孔对呼出气体进行检测,解决了以往口咽通气道无法检测呼出气体浓度的问题;

4、将患者牙齿放置在固定槽,可以对口咽通气道进行有效固定,防止出现移位等现象。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实施例1的可检测气体浓度的口咽通气道。

附图2是实施例2的可检测气体浓度的口咽通气道。

附图3是实施例3的可检测气体浓度的口咽通气道。

附图4是实施例3的另一种可检测气体浓度的口咽通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通气道主体 2.挡板

3.通孔 4.放置槽

5.通气管 6.采集接口

7.固定槽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1是本实施例的可检测气体浓度的口咽通气道的示意图,其中(a)、(b)、(c)、(d)分别为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立体图。一种可检测气体浓度的口咽通气道,所述的口咽通气道设有通气道主体1、挡板2、通孔3、放置槽4、通气管5,所述的挡板2设置在通气道主体1头部,所述的通孔3设置在挡板2一侧,所述的放置槽4设置在挡板2另一侧,所述的通气管5一端连接通气道主体1,一端连接通孔3。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通气道主体1、挡板2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的通气道主体1呈圆弧状,所述的口咽通气道为一体式设计。

本实施例的可检测气体浓度的口咽通气道的使用方法是,将通气道主体1塞入患者口腔,挡板2正好抵在患者嘴唇;将气管插管从放置槽4进入患者口腔;然后利用医用胶带将口咽通气道及气管插管进行固定;由于通孔3通过通气管5与通气道主体1连接起来,呼出气体即可从通气道主体1进入通孔3;将采集管一端放入通孔3内,将采集管另一端与气体检测装置进行连接,即可在手术过程中进行气体浓度检测,即采集患者呼出气体中的各成分浓度。

本实施例的可检测气体浓度的口咽通气道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次性使用,无感染性;利用通气管将通气道主体与通孔连接,即可从通孔对呼出气体进行检测,解决了以往口咽通气道无法检测呼出气体浓度的问题。

实施例2

参照图2,图2是本实施例的可检测气体浓度的口咽通气道的示意图。一种可检测气体浓度的口咽通气道,所述的口咽通气道设有通气道主体1、挡板2、通孔(图中未示出)、放置槽4、通气管5、采集接口6,所述的挡板2设置在通气道主体1头部,所述的通孔设置在挡板2一侧,所述的放置槽4设置在挡板2另一侧,所述的通气管5一端连接通气道主体1,一端连接通孔,所述的采集接口6设置在通孔。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通气道主体1、挡板2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的通气道主体1呈圆弧状,所述的口咽通气道为一体式设计,所述的采集接口6为旋紧式接口。

本实施例的可检测气体浓度的口咽通气道的使用方法是,将通气道主体1塞入患者口腔,挡板2正好抵在患者嘴唇;将气管插管从放置槽4进入患者口腔;然后利用医用胶带将口咽通气道及气管插管进行固定;由于通孔通过通气管5与通气道主体1连接起来,呼出气体即可从通气道主体1进入通孔;将采集管一端与采集接口连接,将采集管另一端与气体检测装置进行连接,即可在手术过程中进行气体浓度检测,即采集患者呼出气体中的各成分浓度。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采集管接口为旋紧式接口,采集管与采集管接口进行旋紧连接,可避免检测过程中,气体逸出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

实施例3

参照图3,图3是本实施例的可检测气体浓度的口咽通气道的示意图。一种可检测气体浓度的口咽通气道,所述的口咽通气道设有通气道主体1、挡板2、通孔(图中未示出)、放置槽4、通气管5、采集接口6、固定槽7,所述的挡板2设置在通气道主体1头部,所述的通孔设置在挡板2一侧,所述的放置槽4设置在挡板2另一侧,所述的通气管5一端连接通气道主体1,一端连接通孔,所述的采集接口6设置在通孔,所述的固定槽7设置在通气道主体1头部以及挡板2后部。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通气道主体1、挡板2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的通气道主体1呈圆弧状,所述的口咽通气道为一体式设计,所述的采集接口6为旋紧式接口。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固定槽7可以呈环状,环绕通气道主体1一周。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固定槽7可以呈分离式,设置在通气道主体1上下两侧,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的可检测气体浓度的口咽通气道的使用方法是,将通气道主体1塞入患者口腔,挡板2正好抵在患者嘴唇,患者牙齿放置在固定槽7;将气管插管从放置槽4进入患者口腔;然后利用医用胶带将口咽通气道及气管插管进行固定;由于通孔通过通气管5与通气道主体1连接起来,呼出气体即可从通气道主体1进入通孔;将采集管一端与采集接口连接,将采集管另一端与气体检测装置进行连接,即可在手术过程中进行气体浓度检测,即采集患者呼出气体中的各成分浓度。

本实施例优点在于,将患者牙齿放置在固定槽,可以对口咽通气道进行有效固定,防止出现移位等现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