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鼠灌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3742发布日期:2018-08-28 22:44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科研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小鼠灌胃器。



背景技术:

灌胃器是一种医学上常用的科研实验用具,用来灌胃给药,小鼠灌胃器则是用来给小鼠灌胃给药用的实验工具。现有的小鼠灌胃器大多是单一的注射器和灌胃针组合式,即一个注射器和一个灌胃针组成一个灌胃器,这样的灌胃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也有比较麻烦的时候,例如同一个小鼠需要依次灌胃几种药物时,需要更换不同的灌胃器,但灌胃针的反复插拔会损坏小鼠的咽喉和肠胃等,对实验的最终结果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小鼠灌胃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级给药系统、二级给药系统、三级给药系统、四级给药系统、总给药管和灌胃针,所述一级给药系统包括一级注射器和一级给药管,所述一级注射器输出端与一级给药管连接,一级给药管末端与总给药管连接,总给药管末端与灌胃针连接,所述总给药管上设置有流速调节阀。

进一步,所述二级给药系统包括二级注射器、二级给药管和二级单向管,所述二级注射器输出端与二级给药管连接,二级给药管末端与二级单向管连接,所述二级单向管末端与一级给药管连通。

进一步,所述三级给药系统包括三级注射器、三级给药管和三级单向管,所述三级注射器输出端与三级给药管连接,三级给药管末端与三级单向管连接,所述三级单向管末端与二级给药管连通。

进一步,所述四级给药系统包括四级注射器、四级给药管和四级单向管,所述四级注射器输出端与四级给药管连接,四级给药管末端与四级单向管连接,所述四级单向管末端与三级给药管连通。

进一步,所述二级单向管、三级单向管和四级单向管内均设置有浮力球和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设置有过滤孔。

优选地,所述浮力球均设置在二级单向管、三级单向管和四级单向管的入口处与其过滤网之间。

优选地,所述浮力球的外径大于二级给药管、三级给药管和四级给药管的末端内径,小于二级单向管、三级单向管和四级单向管的入口内径。

优选地,所述过滤网上的过滤孔均为圆形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小鼠灌胃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小鼠灌胃器设置有多级给药装置,共用一个灌胃针,不需反复插拔即可实现多种药物的依次灌胃,避免对小鼠的咽喉和肠胃等造成损伤,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单向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一级注射器、12-一级给药管、21-二级注射器、22-二级给药管、23-二级单向管、31-三级注射器、32-三级给药管、33-三级单向管、41-四级注射器、42-四级给药管、43-四级单向管、5-总给药管、51-流速调节阀、6-灌胃针、231-浮力球、232-过滤网、233-过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级给药系统、二级给药系统、三级给药系统、四级给药系统、总给药管5和灌胃针6,一级给药系统包括一级注射器11和一级给药管12,一级注射器11输出端与一级给药管12连接,一级给药管12末端与总给药管5连接,总给药管5末端与灌胃针6连接,总给药管5上设置有流速调节阀51。

二级给药系统包括二级注射器21、二级给药管22和二级单向管23,二级注射器21输出端与二级给药管22连接,二级给药管22末端与二级单向管23连接,二级单向管23末端与一级给药管12连通。

三级给药系统包括三级注射器31、三级给药管32和三级单向管33,三级注射器31输出端与三级给药管32连接,三级给药管32末端与三级单向管33连接,三级单向管33末端与二级给药管22连通。

四级给药系统包括四级注射器41、四级给药管42和四级单向管43,四级注射器41输出端与四级给药管42连接,四级给药管42末端与四级单向管43连接,四级单向管43末端与三级给药管32连通。

二级单向管22、三级单向管32和四级单向管42内均设置有浮力球231和过滤网232,过滤网232上设置有过滤孔233,过滤孔233均为圆形通孔,浮力球231均设置在二级单向管23、三级单向管33和四级单向管43的入口处与其过滤网232之间,浮力球231的外径大于二级给药管22、三级给药管32和四级给药管42的末端内径,小于二级单向管23、三级单向管33和四级单向管43的入口内径。

该小鼠灌胃器设置有多级给药装置,共用一个灌胃针,不需反复插拔即可实现多种药物的依次灌胃,避免对小鼠的咽喉和肠胃等造成损伤,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