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制动钳活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3741发布日期:2018-08-28 22:44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制动钳活塞。



背景技术:

制动钳活塞的功用是承受液体压力,刹车液通过制动泵提供的压力推动卡钳的活塞,活塞(内螺旋,可以起到限制位移的作用)推动顶杆,顶杆再推压摩擦片,摩擦片与摩擦盘接触产生摩擦来制动,摩擦盘以及整体一般定位于前后桥。汽车的刹车系统包括卡钳、与卡钳配合的前制动钳活塞和后制动钳活塞;然而现有的后制动钳活塞的强度不高从而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强度高的后制动钳活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制动钳活塞,包括活塞本体,设于活塞本体前端的活塞腔。在所述的活塞本体的后端面边缘设有两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扇形缺口,通过设置扇形缺口可以有效得防止活塞本体在装车状态下旋转;在所述的活塞本体的侧壁与后端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部Ⅰ,所述的加强部Ⅰ由第一加强段、过渡段、第二加强段组成,所述的第一加强段的加强倒角角度为 A°,所述的第二加强段的加强倒角的角度为B°,通过设置加强部Ⅰ可以提高侧壁与后端面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活塞本体的结构强度。所述的加强部Ⅰ的第一加强段与过渡段被两个扇形缺口截成两部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扇形缺口上设置有过渡倒角;通过在扇形缺口上设置过渡倒角可以提高扇形缺口的整体强度,从而提高活塞本体的实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活塞本体的前端面与侧壁之间的连接设置有加强部Ⅱ,所述的加强部Ⅱ由前端面到侧壁依次为第一加强圆弧、第一加强斜面、第二加强圆弧、第二加强斜面、第三加强圆弧、第三加强斜面、第四加强斜面。通过设置加强部Ⅱ,提高了前端面与侧壁之间的连接强度,并能减低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活塞本体的整体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活塞腔出口处设置有一个夹持部,所述的夹持部包括夹持段及导向段;并在所述的夹持部与活塞腔之间设置有一个过渡圆弧。通过设置夹持部有用于保证活塞本体 与传动组件之间连接稳定,且夹持部上设置有导线段能有利于传动组件的安装。并在夹持部与活塞腔之间设置过渡圆弧,能提高夹持部与活塞腔之间的连接强度,且圆角能消除一部分应力,从而提高了活塞整体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加强部Ⅰ的过渡段上设置有环形卡槽。通过设置环形卡槽能在活塞本体安装中用于进一步限制活塞,起到了更好的固定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Ⅱ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Ⅲ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部件名称:1-活塞本体、11-活塞腔、12-扇形缺口、12a-过渡倒角、13-夹持部、13a-夹持段、13b-导向段、13c-过渡圆弧、14-加强部Ⅰ、14a-第一加强段、14b-过渡段、14c-第二加强段、15-加强部Ⅱ、5a-第一加强圆弧、15b-第一加强斜面、15c-第二加强圆弧、15d-第二加强斜面、15e-第三加强圆弧、15f-第三加强斜面、15g-第四加强斜面、16-环形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汽车后制动钳活塞,包括活塞本体1,设于活塞本体1前端的活塞腔11。在所述的活塞本体1的后端面边缘设有两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扇形缺口12,通过设置扇形缺口12可以有效得防止活塞本体1在装车状态下旋转;在所述的活塞本体1的侧壁与后端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部Ⅰ14,所述的加强部Ⅰ14由第一加强段14a、过渡段14b、第二加强段组成14c;所述的第一加强段14a的加强倒角角度为 A°,第一加强段14a加强倒角角度的范围为40°≤A°≤50°;所述的第二加强段14c的加强倒角的角度为B°,第二加强段14c的加强倒角角度的角度范围为30°≤B°≤40°;通过设置加强部Ⅰ14可以提高侧壁与后端面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活塞本体1的结构强度。所述的加强部Ⅰ14的第一加强段与过渡段被两个扇形缺口12截成两部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扇形缺口12上设置有过渡倒角12a;通过在扇形缺口12上设置过渡倒角12a可以提高扇形缺口12的整体强度,从而提高活塞本体1的实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活塞本体1的前端面与侧壁之间的连接设置有加强部Ⅱ15,所述的加强部Ⅱ15由前端面到侧壁依次为第一加强圆弧15a、第一加强斜面15b、第二加强圆弧15c、第二加强斜面15d、第三加强圆弧15e、第三加强斜面15f、第四加强斜面15g。通过设置加强部Ⅱ15,提高了前端面与侧壁之间的连接强度,并能减低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活塞本体1的整体强度。所述的第一加强圆弧15a的圆弧半径为0.6mm~1.0mm,第二加强圆弧15c及第三加强圆弧15e的圆弧半径范围均为1.3mm~1.7mm。通过设置加强部Ⅲ15,提高了前端面与侧壁之间的连接强度,并能减低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活塞本体11的整体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活塞腔11出口处设置有一个夹持部13,所述的夹持部13包括夹持段13a及导向段13b;并在所述的夹持部13与活塞腔11之间设置有一个过渡圆弧13c,所述的过渡圆弧13c的圆弧半径大小为0.3mm~0.5mm。通过设置夹持部13有用于保证活塞本体1与传动组件之间连接稳定,且夹持部13上设置有导线段能有利于传动组件的安装。并在夹持部13与活塞腔11之间设置过渡圆弧13c,能提高夹持部13与活塞腔11之间的连接强度,且圆角能消除一部分应力,从而提高了活塞整体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加强部Ⅰ14的过渡段上设置有环形卡槽。通过设置环形卡槽能在活塞本体1安装中用于进一步限制活塞,起到了更好的固定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