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式起重机大车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3733发布日期:2018-08-28 22:4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门式起重机大车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门式起重机是桥式起重机的一种变形,又叫龙门吊。主要用于室外的货场、料场货、散货的装卸作业。它的金属结构像门形框架,承载主梁下安装两条支脚,可以直接在地面的轨道上行走,主梁两端可以具有外伸悬臂梁。门式起重机具有场地利用率高、作业范围大、适应面广、通用性强等特点,在港口货场得到广泛使用。其可按门框结构形式、按主梁形式、按主梁结构、按用途形式分类。门式起重机可以不受地面设备的阻碍,由于现有门式起重机采用行走电机拖动行动轮的方式进行行走,现有制装置动也是单一对行动轮进行制动,随着门式起重机吨位的提高,制动距离越来越大,制动也越来越困难,极大影响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能够缩短制动距离,而且能够更加有效制动的一种门式起重机大车制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门式起重机大车制动装置,包括车架和行走机构,行走机构设置在车架下部,行走机构包括车轮支撑板、车轴、车轮和车轨,车架下端面的左右两端均设置车轮支撑板,两个车轮支撑板之间设置车轴,车轴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车轮,车轮与车轮支撑板之间存在间隙,车轮上方设置有第一制动机构,第一制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上端固定在车架上,第一驱动机构下端固定设置有刹车抱箍,车轮下方设置车轨,车轮前方设置有第二制动机构,第二制动机构包括左第二制动机构和右第二制动机构,左第二制动机构和右第二制动机构结构相同,左第二制动机构包括第二制动机构支撑板,第二制动机构支撑板包括左第二制动机构支撑板和右第二制动机构支撑板,左第二制动机构支撑板和右第二制动机构支撑板以车轨左右中心线为对称中心相对设置,左第二制动机构支撑板上端固定在车架上,左第二制动机构支撑板下端的右部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抱爪,右第二制动机构支撑板上端固定在车架上,下端的左部设置有第三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左端设置有第二抱爪,第一抱爪与第二包爪以车轨左右中心线为对称中心相对设置。

左端车轮与右端车轮之间设置有第三制动机构,第三制动机构包括左第三制动机构和右第三制动机构,左端车轮的右方设置左第三制动机构,右端车轮的左方设置右第三制动机构,左第三制动机构与右第三制动机构结构相同并以车轴左右中心线为对称中心且左右对称设置,左第三制动机构包括第三制动机构支撑板,第三制动机构支撑板包括左第三制动机构支撑板和右制动机构支撑板,左第三制动机构支撑板和右制动机构支撑板相对设置,左第三制动机构支撑板和右制动机构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刹车碟,刹车碟套设在车轴上,刹车碟左端设置有左刹车片,左刹车片左端设置有第四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左端固定设置在左第三制动机构支撑板下端,刹车碟右端设置有右刹车片,右刹车片右端设置有第五驱动机构,第五驱动机构右端固定设置在有右第三制动机构支撑板下端。

刹车抱箍形状为圆弧形,刹车抱箍的内圆大小与车轮的外圆大小相同。

第一抱爪与第二抱爪的形状均为“凹”字形,第一抱爪凹口向右,第二抱爪凹口向左,第一抱爪的凹口与第二抱爪的凹口关于车轨相对设置,第一抱爪与第二抱爪的凹口开口大小与位置均与车轨尺寸大小和位置相适配。

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活塞杆,第一气缸上端固定在机架上,第一气缸内设置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下端与刹车抱箍固定连接。

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活塞杆,第二气缸左端固定在左第二制动机构支撑板上,第二气缸内设置有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右端与第一抱爪固定连接。

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气缸和第三活塞杆,第三气缸右端固定在右第二制动机构支撑板上,第三气缸内设置有第三活塞杆,第三活塞杆左端与第三抱爪固定连接。

第四驱动机构包括第四气缸和第四活塞杆,第四气缸左端固定在左第三制动机构支撑板上,第四气缸内设置有第四活塞杆,第四活塞杆右端与左刹车片固定连接。

第五驱动机构包括第五气缸和第五活塞杆,第五气缸右端固定在右第三制动机构支撑板上,第五气缸内设置有第五活塞杆,第五活塞杆左端与右刹车片固定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制动机构和第二制动机构,第一制动机构能够有效的对车轮进行制动,第二制动机构能够抱紧车轨从而限制门式起重机的移动,第三制动机构能够限制车轴的转动从而起到制动的作用,本实用新型设置三个制动机构,能够更有效的起到制动效果,大大缩短了制动距离,提高了门式起重机使用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制动效果好,能够有效的缩短起重机的制动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制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 2、右第二制动机构支撑板 3、第三气缸 4、第三活塞杆 5、第二抱爪 6、车轨 7、第一抱爪 8、第二活塞杆 9、第二气缸 10、左第二制动机构支撑板 11、车轴 12、车轮支撑板 13、车轮 14、左第三制动机构支撑板 15、右第三制动机构支撑板 16、第五气缸 17、第五活塞杆 18、右刹车片 19、左刹车片 20、第四活塞杆 21、第四气缸 22、第一气缸 23、第一活塞杆 24、刹车抱箍25、刹车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门式起重机大车制动装置,包括车架1和行走机构,行走机构设置在车架1下部,行走机构包括车轮支撑板12、车轴11、车轮13和车轨6,车架1下端面的左右两端均设置车轮支撑板12,两个车轮支撑板12之间设置车轴11,车轴1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车轮13,车轮13与车轮支撑板12之间存在间隙,左端车轮13与右端车轮13-1之间设置有第三制动机构,第三制动机构包括左第三制动机构和右第三制动机构,左端车轮13的右方设置左第三制动机构,右端车轮13-1的左方设置右第三制动机构,左第三制动机构与右第三制动机构结构相同并以车轴11左右中心线为对称中心且左右对称设置,左第三制动机构包括第三制动机构支撑板,第三制动机构支撑板包括左第三制动机构支撑板14和右第三制动机构支撑板15,左第三制动机构支撑板14和右第三制动机构支撑板15相对设置,左第三制动机构支撑板14和右第三制动机构支撑板15之间设置有刹车碟25,刹车碟25套设在车轴11上,刹车碟25左端设置有左刹车片19,左刹车片19左端设置有第四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左端固定设置在左第三制动机构支撑板14下端,第四驱动机构包括第四气缸21和第四活塞杆20,第四气缸21左端固定在左第三制动机构支撑板14上,第四气缸21内设置有第四活塞杆20,第四活塞杆20右端与左刹车片19固定连接,第四气缸21也可以替换为液压缸;刹车碟25右端设置有右刹车片18,右刹车片18右端设置有第五驱动机构,第五驱动机构右端固定设置在右第三制动机构支撑板15下端,第五驱动机构包括第五气缸16和第五活塞杆17,第五气缸16右端固定在右第三制动机构支撑板15上,第五气缸16内设置有第五活塞杆17,第五活塞杆17左端与右刹车片18固定连接,第五气缸16也可以替换为液压缸;车轮13上方设置有第一制动机构,第一制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上端固定在车架1上,第一驱动机构下端固定设置有刹车抱箍24,刹车抱箍24形状为圆弧形,刹车抱箍24的内圆大小与车轮13的外圆大小相同,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22和第一活塞杆23,第一气缸22上端固定在机架上,第一气缸22内设置有第一活塞杆23,第一活塞杆23下端与刹车抱箍24固定连接,第一气缸22也可以替换为液压缸;车轮13下方设置车轨6,车轮13前方设置有第二制动机构,第二制动机构包括左第二制动机构和右第二制动机构,左第二制动机构和右第二制动机构结构相同,左第二制动机构包括第二制动机构支撑板,第二制动机构支撑板包括左第二制动机构支撑板10和右第二制动机构支撑板2,左第二制动机构支撑板10和右第二制动机构支撑板2以车轨6左右中心线为对称中心相对设置,左第二制动机构支撑板10上端固定在车架1上,左第二制动机构支撑板10下端的右部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抱爪7,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9和第二活塞杆8,第二气缸9左端固定在左第二制动机构支撑板10上,第二气缸9内设置有第二活塞杆8,第二活塞杆8右端与第一抱爪7固定连接,第二气缸9也可以替换为液压缸;右第二制动机构支撑板2上端固定在车架1上,下端的左部设置有第三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左端设置有第二抱爪5,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气缸3和第三活塞杆4,第三气缸3右端固定在右第二制动机构支撑板2上,第三气缸3内设置有第三活塞杆4,第三活塞杆4左端与第二抱爪5固定连接,第三气缸3也可以替换为液压缸;第一抱爪7与第二包爪5以车轨6左右中心线为对称中心相对设置。第一抱爪7与第二抱爪5的形状均为“凹”字形,第一抱爪7凹口向右,第二抱爪5凹口向左,第一抱爪7的凹口与第二抱爪5的凹口关于车轨6相对设置,第一抱爪7与第二抱爪5的凹口开口大小与位置均与车轨6尺寸大小和位置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当门式起重机需要制动时,同时启动第一制动机构和第三制动机构,第一气缸22带动第一活塞杆23向下运动,刹车抱箍24锁紧车轮13外圆周面,第四气缸21带动第四活塞杆20向右运动,左刹车片19紧贴刹车碟25,第五气缸16带动第五活塞杆17向左运动,右刹车片18紧贴刹车碟25。当第一制动机构或第三制动机构失效时,启动第二制动机构,第三气缸3带动第三活塞杆4向左运动,第三活塞杆4左端的第二抱爪5卡紧车轨6的右端面和上端面,第二气缸带动第二活塞杆8向右运动,第二活塞杆8右端的第一抱爪7卡紧车轨6的左端面和上端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