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螺钉上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8240发布日期:2018-12-05 19:10阅读:763来源:国知局
椎弓根螺钉上钉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骨科脊柱钉棒系统中的椎弓根螺钉上钉器。



背景技术:

椎弓根螺钉根据类型可分单向短尾钉、单向长尾钉、万向短尾钉和万向长尾钉四种,椎弓根螺钉能有效的完成脊柱的三柱固定,是临床上治疗脊柱相关疾病应用最广泛的内固定方式。椎弓根螺钉由于不同种类,需要四种不同的上钉器来完成螺钉的拧入。

然而椎弓根螺钉的植入是在复杂的立体空间中进行操作,具有较高的难度和风险,螺钉误植早期导致内固定框架不稳定,后期可引起假关节形成。因此,在脊柱内固定手术过程中,需要保证椎弓根螺钉准确无误的植入是整个脊柱内固定手术成功的关键,而选用的植入的手术器械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脊柱内固定手术过程中,如何快速、有效、准确地将椎弓根螺钉植入体内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椎弓根螺钉上钉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椎弓根螺钉上钉器,包括手柄、扶柄和上钉装置,所述的上钉装置包括相互套装的内杆和外杆,内杆包括内部中空的杆体、设置在杆体一端的连接头以及与杆体另一端连接的手柄杆,手柄固定连接在手柄杆上,扶柄固定安装在外杆上,连接头与椎弓根螺钉相连接,所述的内杆的杆体和手柄杆间设置有延长杆,延长杆上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内杆孔和外杆孔,以及与内杆孔垂直设置的调节孔,调节孔顶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调节孔底部设置有调节弹簧,调节孔内的调节螺钉和调节弹簧紧固在延长杆两侧,外杆孔内设置有外杆。

所述的内杆孔、外杆孔和调节装置为同轴设置。

所述的延长杆设置有卡环,卡环至杆体的距离大于等于长尾椎弓根螺钉与短尾椎弓根螺钉的长度差。

所述的外杆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以及与第二套管连接的套环,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连接处形成有凸环,套环相对的两侧上形成有套环螺孔。

所述的调节装置外杆孔与外杆的套环配合连接,外杆孔上设置有与套环螺孔相对应的调节螺孔。

所述的扶柄设置在外杆的第二套杆上,扶柄一端设置在凸环上,扶柄另一端与调节装置相邻,扶柄靠近凸环的一侧形成有环状凹槽,扶柄靠近调节装置的一侧形成有环状凸翼。

所述的手柄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持部和连接部,连接部自由端形成的开口内部套装有手柄杆,连接部开口上垂直设置有连接螺孔,连接螺孔与手柄杆上贯穿形成的手柄螺孔通过螺钉配合连接。

所述的手柄整体呈T型状,手持部两端分别呈沙漏状。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集长尾椎弓根螺钉、短尾椎弓根螺钉的上钉器为一体,通过调节装置将长尾钉上钉器与短尾钉上钉器的功能合二为一,能快速、准确的完成手术中的椎弓根螺钉的上钉过程,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减轻了上钉器的重量,是临床手术的更好选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与长尾椎弓根螺钉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短尾椎弓根螺钉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扶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手柄 2:扶柄

3:上钉装置 4:内杆

5:外杆 6:杆体

7:连接头 8:手柄杆

9:延长杆 10:调节装置

11:内杆孔 12:外杆孔

13:调节孔 14:调节螺钉

15:调节弹簧 16:卡环

17:第一套管 18:第二套管

19:套环 20:凸环

21:套环螺孔 22:调节螺孔

23:环状凹槽 24:环状凸翼

25:手持部 26:连接部

27:开口 28:连接螺孔

29:手柄螺孔 30:长尾椎弓根螺钉

31:短尾椎弓根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与现有技术相同的部件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椎弓根螺钉上钉器,包括手柄1、扶柄2和上钉装置 3,所述的上钉装置包括相互套装的内杆4和外杆5,内杆包括内部中空的杆体6、设置在杆体一端的连接头7以及与杆体另一端连接的手柄杆8,手柄固定连接在手柄杆上,扶柄紧固安装在外杆上,连接头与椎弓根螺钉相连接,所述的内杆的杆体和手柄杆间设置有延长杆 9,延长杆上设置有调节装置10,调节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内杆孔11和外杆孔12,以及与内杆孔垂直设置的调节孔13,调节孔包括上部螺纹孔和下部弹簧孔,螺纹孔的直径大于弹簧孔的直径,调节孔上部螺纹孔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14,螺纹孔的高度大于调节螺钉螺帽的厚度,调节孔下部弹簧孔设置有调节弹簧15,调节孔内的调节螺钉和调节弹簧紧固在延长杆两侧,外杆孔内设置有外杆。

所述的内杆孔、外杆孔和调节装置为同轴设置。

所述的延长杆设置有卡环16,卡环至杆体的距离大于等于长尾椎弓根螺钉30与短尾椎弓根螺钉31的长度差。延长杆的直径小于杆体的直径,延长杆的直径小于卡环的直径。

如图4所示,所述的外杆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套管17和第二套管18,以及与第二套管连接的套环19,第一套管的外直径小于第二套管的外直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连接处形成有凸环20,凸环的内直径大于第二套管的外直径,套环呈阶梯状,第一阶梯部的直径小于第二阶梯部的直径,套环第二阶梯部上相对的两侧上形成有套环螺孔21。

所述的调节装置外杆孔与外杆的套环配合连接,外杆孔上设置有与套环螺孔相对应的调节螺孔22。

如图5所示,所述的扶柄设置在外杆的第二套杆上,扶柄整体呈圆锥状,扶柄直径较小的一端设置在凸环上,扶柄直径较大的另一端与调节装置相邻,扶柄靠近凸环的一侧形成有环状凹槽23,扶柄靠近调节装置的一侧形成有环状凸翼24。

如图6所示,所述的手柄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持部25和连接部26,连接部自由端形成的开口27内部套装有手柄杆,连接部开口上垂直设置有连接螺孔28,连接螺孔与手柄杆上贯穿形成的手柄螺孔29通过螺钉配合连接。

所述的手柄整体呈T型状,手持部两端分别呈沙漏状。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本实用新型植入长尾椎弓根螺钉时,可将内杆插入外杆,即延长杆大部分插入外杆的套环,使卡环位于外杆的套环外,同时内杆的一部分连带连接头伸出外杆,并与长尾椎弓根螺钉向匹配连接,再将调节孔内的调节螺钉锁紧在螺纹孔内,与调节弹簧相配合紧固在延长杆两侧,进行操作。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本实用新型植入短尾椎弓根螺钉时,可将内杆从外杆拔出,即延长杆小部分插入外杆的套环,或延长杆未插入外杆的套环,使卡环位于内杆孔内,同时内杆的一端连带连接头伸出外杆,并与短尾椎弓根螺钉向匹配连接,再将调节孔内的调节螺钉锁紧在螺纹孔内,与调节弹簧相配合紧固在延长杆两侧,进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集长尾椎弓根螺钉、短尾椎弓根螺钉的上钉器为一体,通过调节装置将长尾钉上钉器与短尾钉上钉器的功能合二为一,能快速、准确的完成手术中的椎弓根螺钉的上钉过程,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减轻了上钉器的重量,是临床手术的更好选择。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