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7204发布日期:2018-12-25 20:30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



背景技术:

蛇毒是毒蛇从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液体,其停留在伤口30分钟内将会扩散到人体的血管和肌肉组织中,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而日常生活中,人们总喜欢去野外郊游或者露营,尤其是温度高的夏季,野外的蛇活动十分频繁,因此,被毒蛇咬伤的几率十分高,通常出现被蛇咬伤的情况时,无法及时送医进行治疗时,人们应对蛇伤通常选择的应急处理方式为:

(1)捆扎伤部:使用绳状或带状物体将伤口的近心端捆扎住,降低血液中的蛇毒向全身扩散的速度,并间隔30min放松5-10min,以减少毒素吸收;

(2)挤压伤口或用嘴吸伤口:通过挤压或者吸取的方式来将蛇伤伤口的蛇毒毒液挤出或吸出。

但通过上述方式排出的毒液量非常有限,排毒效果差,而且用嘴引吸伤口的风险较大,安全性低。

而目前医院的医护人员将毒液从蛇伤伤口排出所使用的装置为:将注射器连接针头的一端切掉,然后将其罩在切开的伤口上,开始抽取毒液。该装置存在注射器与人体伤口接触的气密性不好、舒适度差、操作性差的问题,抽取毒液的效果也较差。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便于携带、毒液吸取效果好、易于操作的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来提高在野外受毒蛇咬伤的人们或进行蛇伤处理的医护人员进行蛇伤伤口毒液吸取排出的效果,大大提高毒液的排出量,进而保证了被毒蛇咬伤的人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该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成本低廉、易于操作,可有效的提高蛇伤伤口毒液的吸取排出效果,且舒适性好,利于保证被毒蛇咬伤的伤者的生命安全,实用性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包括针筒、与所述针筒一体连通的针座,所述针筒内设有活塞和活塞连杆;所述针筒侧壁上设有与之连通的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上设有开关;

还包括与所述针座连通的吸罩,所述吸罩的自由端设有气囊,所述气囊环绕所述自由端的端口,其侧面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连接所述充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针座侧壁上设有固定手柄,所述固定手柄对称设于所述针座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的外表面设有防滑层。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管设于所述针筒靠近所述针座的一端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吸罩呈漏斗形,所述漏斗的小端与所述针座连通,其大端设有气囊。

进一步的,所述针筒、所述针座和所述吸罩均呈透明。

由于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通过采用针筒、设置于针筒内的活塞和活塞连杆以及吸罩组成了伤口毒液吸取的基本结构,不仅结构简单、便于携带,而且相较于用嘴吸取操作,其便利性和安全性有了提高;进一步的,在吸罩的自由端端口设置气囊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吸罩与人体接触的紧密性和舒适性,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在吸取毒液时的气密性,进而提高了伤口中毒液吸取的效果和效率,同时,通过充气管将针筒和气囊连通的设置,利于气囊的充放气,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使用的便利性;此外,还通过设置固定手柄来提高使用者的操作便利性。因此,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不仅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和操作,而且吸取蛇伤伤口毒液的效果好、效率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图中,1.针筒,11.充气管,111.开关,2.针座,3.活塞,4.活塞连杆,5.吸罩,51.气囊,511.进气孔,6.固定手柄。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包括针筒1、与针筒一体连通的针座2,针筒1内设有活塞3和活塞连杆4,以上设置构成了本实用新型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完成吸取操作的最基本结构,即,活塞3从完全与针筒1重合到往退出针筒1的方向移动的过程就是吸取的过程。

而针筒1侧壁上设有与之连通的充气管11,充气管11上设有开关111,即,开关111处于打开的状态时,充气管11连通,通过活塞连杆4使活塞3相对于针筒1运动时,针筒1内的气体可通过充气管11向外排放;而当开关111处于关闭状态时,充气管11密封,此时,针筒1内的气体无法通过充气管11向外排放。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还包括与针座2连通的吸罩5,吸罩5的自由端设有气囊51,气囊51环绕自由端的端口,其侧面上设有进气孔511,进气孔511连接充气管11。其中,吸罩5用于罩住伤者的蛇伤伤口,使本实用新型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从而使操作者通过活塞连杆4带动活塞3运动来完成蛇伤伤口毒液的吸取;而气囊51的设置则可有效提高吸罩5与人体接触的紧密程度,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吸取伤口毒液时的密闭性,进而提高了伤口毒液吸取的效率和效果,同时,气囊51还可提高吸罩与人体接触时的伤者的舒适程度,利于消弱伤者的紧张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伤者治疗的配合程度;此外,在气囊51的外表面设置防滑层,该防滑层可由质地柔软舒适、吸湿防潮的材料制成,如无纺布等,防滑层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吸罩与人体接触的紧密程度,且有效避免了因伤者皮肤过于湿润而造成气囊51滑动现象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吸取伤口毒液的效果和效率。而气囊51上设置的进气孔511可使气囊51通过充气管11与针筒1形成连接状态,即,当充气管11上的开关111打开时,气囊51与针筒1连通,此时,通过活塞连杆4带动活塞3做往复运动,可使针筒1内的气体排向气囊51,从而完成气囊51的充气,该设置大大提高了气囊51充气的便捷性。

进一步的,吸罩5呈漏斗形,漏斗的小端与针座连通,其大端设有气囊51,其漏斗形的设计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吸取毒液的容易程度。

进一步的,针座1侧壁上设有固定手柄6,固定手柄6对称设于针座的侧壁上,固定手柄6的设置使操作者在针筒1上有着力点,从而利于操作者的手在针筒1上固定,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操作的便捷性和有效性。

进一步的,针1筒、针座2和吸罩5均呈透明的设置,利于操作者对伤者的毒液吸出过程即吸出的毒液进行观察,便于提高毒液吸取过程进行的顺利程度。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时,按下列步骤进行:

(1)打开充气管11上的开关111,将吸罩5罩住后,手持活塞连杆4带动活塞3相对针筒1做往复运动,使针筒1内的气体通过充气管11进入到气囊51中,当气囊51充气到合适程度时,闭合开关111,即可完成气囊51的充气;

(2)操作着一手贴住固定手柄6握住针筒1,一手持活塞连杆4将活塞3推至针筒1的最底部之后,将吸罩5罩在伤者的蛇伤伤口上;手持活塞连杆4带动活塞3向远离针筒1的方向移动至针筒1的顶端后,将吸罩5从伤口上移出,然后将针筒1内的毒液完全排出,再将吸罩5罩在伤者的伤口上,进行吸取;

(3)重复步骤(2),直至伤者伤口的毒液被完全吸取出来,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成本低廉、易于操作的特点,其可有效的提高伤者蛇伤伤口毒液吸取排出的效果和效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伤者在接受伤口毒液吸取时的舒适性,进而利于保证被毒蛇咬伤的伤者的生命安全,实用性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