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7117发布日期:2019-01-15 23:06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及设备。
背景技术
:敏感性肌肤治疗的手段主要有消除皮肤炎症或者通过皮脂膜修复,即:皮脂乳化治疗的方式对皮肤进行屏障修复。在皮脂乳化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皮肤进行液体补充,并且通过射频对皮肤加热,以实现水油平衡的目的。然而现有的皮脂乳化治疗装置,由于液体的流通直接通过按键式开关控制,按下开关即可打开液体通道,松开开关即可关闭液体通道,而对液体的流量不做控制,而液体流量不同,皮脂乳化治疗装置的液体补充量即不同,因此现有的皮脂乳化治疗装置无法解决液体补充量不足或过多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旨在控制治疗液体的流量,改善治疗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包括:握持壳体,所述握持壳体内设有容置腔,所述握持壳体具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安装敞口和第二安装敞口;射频组件,所述射频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接口结构和与所述接口结构电连接的能量源电极;补水组件,所述补水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敞口对接的储液罐和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的输液结构,所述输液结构具有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输入口与所述储液罐连通;治疗头,所述治疗头包括安装部和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的治疗部,所述治疗部远离所述安装部的端面形成治疗面,所述治疗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通道输出口连通的出液孔;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敞口,所述能量源电极设置在所述治疗面上;以及出水旋钮,与所述第一通道的输出口及第二通道的输入口相接,用以控制所述出液孔内的液体流量。优选地,所述出水旋钮包括旋钮部、堵头部及连接所述旋钮部及堵头部的连接部,所述旋钮部外露于所述握持壳体,所述堵头部上设有阀腔结构,所述阀腔结构与所述第一通道的输出口及第二通道的输入口相接,所述阀腔结构的流通面积随所述旋钮部的旋动而变化,以控制所述出液孔内的液体流量。优选地,所述阀腔结构为设于所述堵头部外周面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包括靠近所述旋钮部的顶面,与所述顶面相对的底面,以及连接所述顶面及底面的侧环面;所述顶面与所述旋钮部的轴线垂直,所述底面相对所述旋钮部的轴线倾斜;所述出水旋钮旋动时,所述阀腔结构与所述第二通道的输入口完全连通,所述堵头部位于所述阀腔结构下侧部分的外周面以不同开度封堵所述第一通道的输出口。优选地,所述输液结构包括导水座,所述导水座内设有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以及与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堵头部适配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堵头部具有一颈缩段和连接在所述颈缩段下侧的堵头段,所述颈缩段的外壁面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所述阀腔结构。优选地,所述安装部的外壁面与所述握持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敞口的侧壁之间设有弹性卡接结构。优选地,所述弹性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握持壳体侧壁上的安装通孔和设置在所述安装部外壁面上的弹性按压扣。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敞口用以供多个具有不同形状和/或大小治疗面的治疗头中的任一安装固定。优选地,所述多个具有不同形状和/或大小治疗面的治疗头包括:治疗面的直径为5mm至20mm的治疗头;治疗面的直径为20mm至35mm的治疗头;以及治疗面的直径为35mm至50mm的治疗头。优选地,所述能量源电极包括两个半圆形电极片,所述能量源电极的直径范围为10mm至40mm。优选地,所述能量源电极的中心设有供液体流通的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5mm。优选地,所述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还包括补氧组件,所述补氧组件包括供氧通道和与所述供氧通道连通的氧气喷孔,所述氧气喷孔开设在所述治疗面上。优选地,所述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还包括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光源和出光孔,所述出光孔设置在所述治疗面上,所述光源用于向所述治疗面投射光线。优选地,所述光源为LED光源,所述LED光源的波长范围为500nm至1000nm。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治疗敏感性肌肤的设备,该治疗敏感性肌肤的设备包括:主机和与所述主机电连接的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其中,所述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包括:握持壳体,所述握持壳体内设有容置腔,所述握持壳体具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安装敞口和第二安装敞口;射频组件,所述射频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接口结构和与所述接口结构电连接的能量源电极;补水组件,所述补水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敞口对接的储液罐和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的输液结构,所述输液结构具有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输入口与所述储液罐连通;治疗头,所述治疗头包括安装部和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的治疗部,所述治疗部远离所述安装部的端面形成治疗面,所述治疗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通道输出口连通的出液孔;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敞口,所述能量源电极设置在所述治疗面上;以及出水旋钮,与所述第一通道的输出口及第二通道的输入口相接,用以控制所述出液孔内的液体流量。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补水组件的输液结构上设置出水旋钮,当旋转该出水旋钮时,出水旋钮能够改变输液结构的流通面积,从而能够改变治疗治疗头的治疗面上出液孔内液体的流量,如此,使得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可以根据不同皮肤的缺水情况、不同治疗液体的黏度等实际要求调整出液孔内治疗液体的流量,具体地,当患者皮肤失水较为严重时,可以适当地增大液体流量,进而提高补水效果;或者,当治疗液体的黏度很高时,可以适当地加快治疗液体的流速、增大治疗液体的流量,从而改善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的治疗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I-II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与多个治疗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的治疗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握持壳体360出液弯头400治疗头410安装部500出水旋钮420治疗部600供氧通道510旋钮部110安装通孔520连接部210能量源电极530堵头部310储液罐211圆形通孔320导水座411弹性按压扣330电磁阀421出液孔340控制开关531颈缩段350单向阀532堵头段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该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可以控制液体流量,从而改善补水效果。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包括:握持壳体100、射频组件200、补水组件300、治疗头400以及出水旋钮500,其中,所述握持壳体100内设有容置腔,所述握持壳体100具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安装敞口和第二安装敞口;所述射频组件200包括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接口结构和与所述接口结构电连接的能量源电极210;所述补水组件300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敞口对接的储液罐310和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的输液结构,所述输液结构具有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输入口与所述储液罐310连通;所述治疗头400包括安装部410和与所述安装部410固定连接的治疗部420,所述治疗部420远离所述安装部410的端面形成治疗面,所述治疗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通道的输出口连通的出液孔421;所述安装部410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敞口,所述能量源电极210设置在所述治疗面上;所述出水旋钮500与所述第一通道的输出口及第二通道的输入口相接,所述出水旋钮500用以控制所述出液孔421内的液体流量。当旋转该出水旋钮500时,出水旋钮500能够改变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流通面积,从而能够改变出液孔421内液体的流量。如此,在皮脂乳化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要求对液体的流量进行调整,例如,针对不同状态下皮肤的补水过程即可采用不同的液体流量,一般来说,皮肤失水越严重,液体流量调整到越大,补水效果越好。此外,储液罐310中还可能储存一些滋养性的治疗液体,而不同功效的治疗液体,其黏度一般不同,而液体黏度越大,流速就越低,从出液口流出的液体数量就越少,而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出水旋钮500能够改变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流通面积,因此,可以方便地调整不同黏度治疗液体的流速和流量。例如,治疗液体的黏度很高时,出水旋钮500可以旋转至流通面积最大,此时能够加快治疗液体的流速,进而保证出液孔421流出的治疗液体的数量,如此,使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时,即使治疗液体的黏度很大,也能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请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水旋钮500包括旋钮部510、堵头部530及连接所述旋钮部510及堵头部530的连接部520,所述旋钮部510外露于所述握持壳体100,所述堵头部530上设有阀腔结构,所述阀腔结构与所述第一通道的输出口及第二通道的输入口相接,所述阀腔结构的流通面积随所述旋钮部510的旋动而变化,以控制所述出液孔421内的液体流量。具体地,所述堵头部530呈斜截圆柱体设置,当旋转该出水旋钮500的旋钮部510时,该旋钮部510带动连接部520及连接部520下端的堵头部530转动,因为堵头部530呈斜截圆柱体设置,因此,堵头部530转动后与第一通道的连通面积会不断发生变化,当堵头部530最小的侧面积转动至与第一通道对齐时,阀腔结构的流通面积最大,出液孔421流出的液体的数量最多,当堵头部530最大的侧面积转动至与第一通道对齐时,阀腔结构的流通面积最小(本实施例中流通面积为零,即将第一通道完全封堵,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以很小的面积导通,本专利对此不做限制),出液孔421流出的液体的数量最少,从而能够实现通过简单地旋转出水旋钮500来调整出液孔421内液体流量的目的。请继续参照图3,所述阀腔结构为设于所述堵头部530外周面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包括靠近所述旋钮部510的顶面,与所述顶面相对的底面,以及连接所述顶面及底面的侧环面;所述顶面与所述旋钮的轴线垂直,所述底面相对所述旋钮的轴线倾斜;所述出水旋钮500旋动时,所述阀腔结构与所述第二通道的输入口完全连通,所述堵头部530位于所述阀腔结构下侧部分的外周面以不同开度封堵所述第一通道的输出口。具体地,在生产加工该出水旋钮500时,首先加工出旋钮部510和原始的连接部(相当于连接部520和堵头部530的整体),然后,直接在原始的连接部上开设底面呈斜面设置的环形凹槽即可将原始的连接部分隔成上侧的连接部520和下侧的堵头部530,而该底面呈斜面设置的环形凹槽即可形成所述阀腔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阀腔结构为直接形成出水旋钮500上的环形凹槽,因此,出水旋钮500的加工过程十分方便,进而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然本专利的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阀腔结构还可以为开设在原始的连接部上的呈直边设置的“S”形的导液通道,当旋转出水旋钮500时,该呈直边设置“S”形的导液通道的入液口与第一通道的流通面积,以及该导液通道的出液口与第二通道的流通面积会发生变化,进而实现出液孔421处液体流量的调整。请继续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输液结构包括导水座320,所述导水座320内设有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以及与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堵头部530适配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堵头部530具有一颈缩段和连接在所述颈缩段下侧的堵头段,所述颈缩段的外壁面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所述阀腔结构。所述导水座320上还设有供气压平衡的第三通道,第三通道与储液罐310连通,储液罐310与第一通道连通,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连通,如此,出液时,从外部向第三通道内施加压力,使得储液罐310内的治疗液从第一通道流出。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对于不同黏度的治疗液,还可以通过改变压力的方式改变液体的流出速度,从而进一步地调整液体的流出速度,从而改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的治疗效果。请仍参照图2,所述输液结构还包括电磁阀330、单向阀350以及出液弯头360,所述电磁阀330与所述手柄的控制开关340电连接,以控制所述输液结构的导通和关闭;所述单向阀350用于避免治疗液体回流;所述出液弯头360呈弯折结构设置,该出液弯头360用于改变液体的流向、方便管路连通。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内部的液体管路连接顺序为:储液罐310的出液口连通导水座320的进液口,导水座320的出液口连通电磁阀330的进液口,电磁阀330的出液口连通单向阀350的进液口,单向阀350的出液口连通出液弯头360的进液口,出液弯头360的出液口连通出液孔421。请参照图4,考虑到治疗头400是消耗品(例如:为了保证洁净卫生,不同患者治疗时需要对治疗头400进行更换;或者,对于不同的身体部位,需要更换不同规格的治疗头400。)为了方便更换治疗头400,所述安装部410的外壁面与所述握持壳体100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敞口的侧壁之间设有弹性卡接结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握持壳体100侧壁上的安装通孔110和设置在所述安装部410外壁面上的弹性按压扣411。然本专利的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按压扣411还可以设置在所述握持壳体100的内侧壁上,所述安装通孔110还可以设置在所述安装部410的外壁面上。为了满足不同身体部位的需求,所述治疗头400具有多种不同的形状和/或大小,所述第二安装敞口用以供所述多个具有不同形状和/或大小治疗面的治疗头400中的任一安装固定。具体地,所述多个具有不同形状和/或大小治疗面的治疗头400包括:治疗面的直径为5mm至20mm的治疗头400;治疗面的直径为20mm至35mm的治疗头400,以及治疗面的直径为35mm至50mm的治疗头400。对于面部区域,由于鼻子、眼睛、嘴巴等位置的附近面积较小且形状多有变化,而手指等部位面积较小,因此,上述这些部位通常使用治疗面的直径范围为5mm至20mm的治疗头400;而由于腿部、胳膊等部位的面积较前述的部位面积大了一些,因此上述部位通常使用治疗面直径范围为20mm至35mm的治疗头400;而对于后背、腹部等面积更大的部位,则采用治疗面的直径范围为35mm至50mm的治疗头400。本实用新型针对不同的身体部位提供了不同规格的治疗头400,不仅能够满足面积小、形状复杂部位的治疗需求,又能够在面积大的部位使用规格大的治疗头400,加快治疗的速度。然本专利的设计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施例中,还针对不同身体部位设置了相应形状的治疗头400,例如,鼻子部位,本专利采集了大量标本数据后,研发了一款可使用绝大多数人群的与鼻子形状适配的治疗头400,从而对鼻子能够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对手部、面部的其他区域也可设置相应形状的治疗头400,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本实用新型的能量源电极210为双极性射频电极。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能量源电极210包括两个半圆形电极片,所述能量源电极210的直径范围为10mm至40mm。然本专利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能量源电极210还可以为两个半径不同的第一环形电极和第二环形电极,所述第一环形电极和第二环形电极按同心环的结构方式布设在所述治疗面上;或者所述能量源电机为一个圆形的电极片。请继续参照图5,所述能量源电极210的中心设有供液体流通的圆形通孔211,所述圆形通孔211的直径小于或等于5mm。如此,该圆形通孔211的面积与所述出液孔421的大小相适配,不会阻碍液体从出液孔421中流出。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还包括补氧组件,所述补氧组件包括供氧通道600和与所述供氧通道连通的氧气喷孔,所述氧气喷孔开设在所述治疗面上。补氧组件能够将氧气补充至皮肤中,使得皮肤细胞重新恢复活力。在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中,所述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还包括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光源和出光孔,所述出光孔设置在所述治疗面上,所述光源用于向所述治疗面投射光线。具体地,所述光源为LED光源,所述LED光源的波长范围为500nm至1000nm。光源组件能够缓解皮肤炎症,使得皮肤保持健康。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治疗敏感性肌肤的设备,该治疗敏感性肌肤的设备包括主机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所述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与所述主机电连接。由于该治疗敏感性肌肤的设备包括上述所有实施例中叙述的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因此,该治疗敏感性肌肤的设备具备上述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由于该治疗敏感性肌肤的设备的主机可以为治疗敏感性肌肤的手柄提供能量源、氧气源、光源等。如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治疗敏感性肌肤的设备同时集成了乳化治疗(补水和射频刺激)、补氧治疗及光照治疗三种功能,因此该治疗敏感性肌肤的设备不仅可以为皮肤补充水分,还可以刺激皮肤产生新的胶原蛋白,以及治疗皮肤炎症,使得皮肤保持健康与白嫩。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