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射频塑身治疗头及射频塑身装置。
背景技术:
:射频塑身是国际整形美容外科学会最新推荐的、世界最先进的瘦身塑形吸脂科技,可以达到真正的永久不反弹的减肥效果,以及曲线重塑的瘦身塑形效果。其工作原理是对脂肪进行射频加热,进而燃烧、液化身体各个部位多余的脂肪,从而实现瘦身塑形。目前的射频塑身治疗头大多采用一个射频电极,由于人体皮肤阻抗显著大于射频电极阻抗,而射频电极的中心与人体皮肤接触的更为紧密,因此更多的射频电流只能沿着射频电极的边缘区域进行传输,导致中心区域射频电流密度远低于边缘区域,因此现有的射频塑身治疗头存在射频电流不均匀,射频电流穿透深度小等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射频塑身治疗头,旨在提高射频塑身治疗头射频电流的均匀性和穿透深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射频塑身治疗头,包括治疗头本体,所述治疗头本体上设有连接射频源的接口,所述治疗头本体远离所述接口的一端设有固定面;以及多个射频电极,多个所述射频电极均设于所述固定面上,且多个所述射频电极呈阵列设置,以形成密度均匀的输出电流。优选地,所述多个射频电极均呈环形,且所述多个射频电极自所述固定面的中心向外呈嵌套布置。优选地,所述射频电极呈圆环形或方环形。优选地,所述多个射频电极呈并联设置。优选地,每一所述射频电极上设有多个电接触点,所述多个电接触点关于所述固定面的中心呈对称分布。优选地,所述射频电极远离所述固定面的一侧形成有用于与皮肤接触的治疗面,所述治疗面上敷设有防护膜。优选地,所述治疗头本体包括:安装座,内设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在远离所述接口的一侧形成有敞口;以及连接盖,与所述安装座的敞口端扣合固定,所述连接盖背离所述敞口的外表面形成所述固定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射频塑身装置,该射频塑身装置包括:多个连接件和多个射频塑身治疗头,每一所述射频塑身治疗头安装于一所述连接件中,任意相邻的射频塑身治疗头均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射频塑身治疗头包括治疗头本体,所述治疗头本体上设有连接射频源的接口,所述治疗头本体远离所述接口的一端设有固定面;以及多个射频电极,多个所述射频电极均设于所述固定面上,且多个所述射频电极呈阵列设置,以形成密度均匀的输出电流。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形成有供所述射频塑身治疗头适配安装的安装敞口,所述安装敞口的周沿朝向所述射频塑身治疗头的一侧延伸出至少一对固定凸耳,所述射频塑身治疗头夹设于所述固定凸耳之间。优选地,所述治疗头本体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凸耳适配的沉槽,所述沉槽的底壁设有卡凸;所述固定凸耳上设有与所述卡凸适配的卡孔。优选地,所述射频塑身装置为单极射频塑身装置,所述射频塑身装置包括:射频源,具有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多个正极治疗手柄,与所述正极输出端相连,所述多个正极治疗手柄均设有所述射频塑身治疗头;以及负极板,与所述负极输出端相连。优选地,所述射频塑身装置为双极射频塑身装置,所述射频塑身装置包括:射频源,具有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以及至少一对治疗手柄;每对所述治疗手柄包括一个与所述正极输出端相连的正极治疗手柄和一个与所述负极输出端相连的负极治疗手柄,所述正极治疗手柄和所述负极治疗手柄均设有所述射频塑身治疗头。优选地,所述正极治疗手柄的射频塑身治疗头与所述负极治疗手柄的射频塑身治疗头之间的间距范围为5cm至25cm。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射频塑身治疗头通过设置多个射频电极,且多个所述射频电在射频塑身治疗头的固定面上呈阵列设置,即:多个射频电极在固定面上规则分布,使得本实用新型射频塑身治疗头能够提高射频电流的均匀性,此外,由于相邻射频电极的射频电流产生交互影响,使得射频电流能够沿更深的方向传输,从而提高了射频电流的穿透深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射频塑身治疗头的射频电流均匀,射频电极的不同区域温度均匀一致,且射频电流穿透深度大,溶脂效果显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射频塑身治疗头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射频塑身治疗头的一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射频塑身治疗头的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射频电极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射频电极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射频电极的接线示意图;图7为图5中射频电极电接触点的分布示意图;图8为多个射频电极的射频电流相互聚集的原理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射频塑身治疗头与连接件固定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射频塑身治疗头与连接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1为多个射频塑身治疗头通过多个连接件固定连接后的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单极射频塑身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双极射频塑身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双极射频塑身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射频塑身治疗头102卡凸20连接件103按钮100治疗头本体201安装敞口200射频电极202固定凸耳210电接触点203卡孔101沉槽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射频塑身治疗头,该射频塑身治疗头提高了射频电流的均匀性和射频电流的穿透深度。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3所示,该射频塑身治疗头包括治疗头本体100和多个射频电极200,其中,所述治疗头本体100上设有连接射频源的接口,所述治疗头本体100远离所述接口的一端设有固定面;多个所述射频电极200均设于所述固定面上,且多个所述射频电极200呈阵列设置,以形成密度均匀的输出电流。由于多个射频电极200在治疗头本体100的固定面上呈阵列设置,即:多个射频电极200在固定面上规则分布,因此,能够提高射频电流的均匀性,此外,由于相邻射频电极200的射频电流产生交互影响,使得射频电流能够沿更深的方向传输,从而提高了射频电流的穿透深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射频塑身治疗头的射频电流均匀,射频电极200的不同区域温度均匀一致,且射频电流穿透深度高,溶脂效果明显。请参照图4和图5,为了促进射频电极200之间的交互影响,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射频电极200均呈环形,且所述多个射频电极200自所述固定面的中心向外呈嵌套布置。由于多个射频电极200由内向外呈嵌套设置,如此,任一电极不仅和与之相邻的电极产生较强的相互影响,还会与其他电极产生次强的相互影响,因此每个电极都实现了最大程度的交互作用,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射频电流,进而提高射频电流的穿透深度。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射频电极200呈方环形或圆环形,方环形的射频电极200a和圆环形的射频电极200b造型美观,易于加工成型。然本专利的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射频电极200还可以为片状电极;射频电极200的阵列设置也不限于由内向外地嵌套设置,还可以为按照矩阵节点均有间隔分布;此外,电极的数量为2个及2个以上,可以但不限于5至20个。请参照图6至图8,为了进一步提高射频电流的均匀性,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射频电极200呈并联设置,并行连接的射频电极200具有等电势的射频电流,多个射频电极200之间不存在电势差,射频电流的电流密度均匀一致。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每一所述射频电极200上设有多个电接触点210,所述多个电接触点210关于所述固定面的中心呈对称分布,由于射频电极200上设有多个电接触点210,如此电流沿射频电极的传输路径较短,在射频电极200上的损耗小,射频电流能够保持较高的数值和较高的均匀性。更优的,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射频电极200远离所述固定面的一侧形成有用于与皮肤接触的治疗面,该治疗面上敷设有防护膜,该防护膜的作用是消除电极直接与皮肤接触存在的凹凸不平感;提高射频电极200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以及避免射频电极存在的边缘放电现象,使得治疗面向外辐射的热量均匀一致。具体地,该防护膜由橡胶,陶瓷,塑料,聚合物或油漆等绝缘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制成;当防护膜为陶瓷、橡胶、塑料、聚合物等材质时,防护膜粘接固定于所述治疗面;当防护膜为油漆材质时,防护膜涂覆固定于所述治疗面,因此,防护膜的固定方式可根据防护膜的材质进行适应性选择,此处不再赘述。现结合图1至图3对射频塑身治疗头的治疗头本体100的结构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所述治疗头本体100包括安装座(未标示)和连接盖(由图中多个部分组成,未标示),所述安装座内设容置腔,该容置腔内设有与供电接口电连接的PCB电路板,所述容置腔在远离该供电接口的一侧形成有敞口;所述连接盖与所述安装座的敞口端扣合固定,所述连接盖背离所述敞口的外表面形成供射频电极200安装的固定面。请参照图9至图11,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射频塑身装置,该射频塑身装置包括多个连接件20和多个射频塑身治疗头10,每一所述射频塑身治疗头10安装于一所述连接件20中,任意相邻的射频塑身治疗头10均通过所述连接件20固定连接。该射频塑身治疗头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实用新型射频塑身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地,请继续参照图10,所述连接件20形成有供所述射频塑身治疗头10适配安装的安装敞口201,所述安装敞口201的周沿朝向所述射频塑身治疗头10的一侧延伸出至少一对固定凸耳202,所述射频塑身治疗头10夹设于所述固定凸耳202之间。每个射频塑身治疗头10通过一个连接件20与其他的射频塑身治疗头10相连接,使得射频塑身装置的射频塑身治疗头10呈模块化设置,方便维修;由于射频塑身装置具有多个射频塑身治疗头10,从而增大了射频塑身装置的治疗面积。为了保证射频塑身治疗头10与连接件20的安装强度,所述治疗头本体100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凸耳202适配的沉槽101,所述沉槽101的底壁设有卡凸102;所述固定凸耳202上设有与所述卡凸102适配的卡孔。如此,当射频塑身治疗头10装入连接件20后,连接件20的固定凸耳202适配装入治疗头本体100外壁上的沉槽101,该沉槽101内的卡凸102适配卡接于所述固定凸耳202上的卡孔,从而使得射频塑身治疗头10与连接件20牢固固定。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射频塑身治疗头10还包括按钮103,该按钮103可以控制卡凸的位置,使得卡凸陷入沉槽101的底壁或凸出沉槽101的底壁,如此,能够方便射频塑身治疗头10与连接件20的安装和拆卸。请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射频塑身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为单极射频塑身装置,单极射频塑身装置的特点是射频电流的穿透深度深。具体地,该单极射频塑身装置包括:射频源,负极板以及多个正极治疗手柄,其中,射频源具有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多个正极治疗手柄与所述正极输出端相连,且所述多个正极治疗手柄均设有所述射频塑身治疗头10;负极板与所述负极输出端相连。请参照图13和图14,本实用新型射频塑身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为双极射频塑身装置,双极射频塑身装置的特点是治疗手柄既有正电极,也有负电极,电极利用率高。具体地,图13中的双极射频塑身装置包括:射频源以及一对治疗手柄,其中射频源具有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图14中的双极射频塑身装置设有两个子射频源,每一子射频源设有一对治疗手柄;每对所述治疗手柄包括一个与所述正极输出端相连的正极治疗手柄和一个与所述负极输出端相连的负极治疗手柄,所述正极治疗手柄和所述负极治疗手柄均设有所述射频塑身治疗头10。为了避免正负电极之间相互影响,保证射频电流的治疗深度,所述正极治疗手柄的射频塑身治疗头10与所述负极治疗手柄的射频塑身治疗头10之间的间距范围为5cm至25cm。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