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缠式结扎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3860发布日期:2019-04-13 00:40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包缠式结扎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结扎夹,尤其涉及一种包缠式结扎夹。



背景技术:

止血技术是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的核心之一,人体任何部位的外科操作几乎无一例外地涉及到出血与止血,止血技术已由过去单纯的器械止血措施发展为现代外科条件下包括药物、材料、器械、麻醉等在内的完善的技术体系。而找到出血部位,对出血血管进行处理才是止血的真正关键。V字型结构的结扎夹其两个夹臂的端部固定在一起形成结扎夹的夹紧结构,现有技术中结扎夹多采用可降解材料,在降解过程中,夹臂的端部由于降解会提前解体,结扎夹的夹紧力也变消失,如何延长端部的耐久性又不额外增加结扎夹的体积大小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结扎夹V字型结构的底部的受力和形变均较大,且如果降解太快会使得结扎夹夹紧力提前丧失,因此需要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可二次打开并具有耐久性的包缠式结扎夹。

为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包缠式结扎夹,所述包缠式结扎夹为V字型结构,其包括:V字型两侧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连接处为V字型的底部,且所述底部中间设置有形变空隙,所述形变空隙从所述底部的中间分别向第一臂和第二臂对称的延伸,沿所述延伸方向所述形变空隙的横截面尺寸逐渐缩小,所述第一臂的端部设有包缠头,所述包缠头与所述第一臂的连接处设置有形变槽,所述包缠头能够将所述第二臂的端部包覆在其内部,所述包缠头的自由端还设有拨钮,所述拨钮可以通过施夹钳的操作使形变槽发生形变是第二臂的端部从包缠头解开。

所述包缠头内侧设置有球形卡头,所述第二臂端部的外侧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加紧在一起时所述球形卡头卡入到卡槽内。

所述包缠头内侧的结构与第二臂端部结构吻合。

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夹紧闭合在一起时,所述形变空隙由于材料的形变而被压缩消失。

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材质均由高分子基质和加入高分子基质中的成核剂组成,所述高分子基质的材料成分与成核剂的材料成分相同,其中高分子基质的粘均分子量小于成核剂粘均分子量,即高分子基质的熔融温度低于成核剂的熔融温度。

所述高分子基质和成核剂均为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聚酯材料,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所述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聚酯材料为对二氧环己酮、乙交酯、丙交酯、己内酯、三亚甲基碳酸酯中的任一种的均聚物或它们中任何两种及两种以上单体的共聚物。

所述高分子基质的粘均分子量为10万-100万。

所述成核剂的粘均分子量为100万-230万。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使用时,将第一臂和第二臂相互夹紧在一起,此时在V字型结构的底部处的材料会发生较大的形变量,而此形变产生的形变恢复力越大,对结扎夹的使用寿命和夹紧力均存在负面影响,因此在底部设置形变空隙,可以有效的降低形变产生的形变恢复力。

(2)现有技术中形变空隙的结构设置不够合理的话,在结扎夹闭合锁紧后,形变空隙依然存在于外径连通内部的空隙,这样V字型结构的底部的降解面是四面,分别是位于形变空隙内侧的两面和位于V字型结构的底部内外两侧的两面,此处如果产生了四面同时降解的情况,这样将使得此处的外层降解最后断裂的时间比起其他位置大大提前,而一旦在此处断裂,结扎夹的夹紧力将大大折扣,夹紧时效将会提前失效,因此需要特定设置使形变空隙从底部的中间分别向第一臂和第二臂对称的延伸,沿延伸方向形变空隙的横截面尺寸逐渐缩小,这样便可以消除上述弊端。

(3)结晶性的聚合物,其结晶部密度高于非结晶部,而且强度优异。若没有成核剂时,聚合物在熔融状态冷却时即生成结晶,这是自动结晶。而自动结晶产生的球晶不均匀、不完全。因此受力时在球晶界面之间的结晶区与非结晶区接合部的空隙处首先发生破坏,影响了聚合物的强度。当加入成核剂时,可控制球晶的生长,由于晶核增多,结晶更完善、受力更均匀,因此可以增进聚合物的屈服强度,冲击强度和表面强度,提高聚合物的力学性能,还可以缩短制品的成型周期,这些物质称之为成核剂。

(4)通过使用可降解且生物相容性较好的脂肪族聚酯材料,满足了结扎夹材料的基本要求,通过使用分子量较基质更大的成核剂混合在基质内,保证注塑时材料出现成核结晶现象,使聚合物的整体结晶速率提高并使球晶微细化,避免了大球晶的形成,这有利于提高晶体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减少材料内部的缺陷,使得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更为均匀,从而提高制品的力学性能。

(5)创新性的采取成核剂与高分子基质为同一组成成分的材料,保证材料的纯度和性能的稳定性,避免因为两种不同成分配比组成的材料导致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收到负面影响。

(6)通过控制高分子基质和成核剂整体的分子量可以制成降解速度不同的结扎夹。

(7)包缠头的结构可以使得第二臂的端部藏在包缠头内,这样第二臂的端部只有在包缠头降解后才能得到降解,因此只要控制包缠头的厚度即可控制端部夹紧力由于降解而丧失的时间,进一步,可以简化第一臂和第二臂的结构和体积,只要保证包缠头的作用即可。

(8)设置拨钮可以通过施夹钳的操作,拨动拨钮造成形变槽处的形变,使得结扎夹重新松开,这样可以为错误的夹持血管或错误的夹持组织带来补救措施,方便施夹钳重新打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扎夹未夹紧状态的侧面剖视图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扎夹夹紧状态的侧面剖视图图;

图中:1、第一臂,2、包缠头,3、球形卡头,4、第二臂,5、卡槽,6、形变空隙,7、拨钮,8、形变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包缠式结扎夹,包缠式结扎夹为V字型结构,其包括:V字型两侧的第一臂1和第二臂4,第一臂1和第二臂4连接处为V字型的底部,且底部中间设置有形变空隙6,形变空隙6从底部的中间分别向第一臂1和第二臂4对称的延伸,沿延伸方向形变空隙6的横截面尺寸逐渐缩小,第一臂1的端部设有包缠头2,包缠头2能够将第二臂4的端部包覆在其内部。使用时,将第一臂1和第二臂4相互夹紧在一起,此时在V字型结构的底部处的材料会发生较大的形变量,而此形变产生的形变恢复力越大,对结扎夹的使用寿命和夹紧力均存在负面影响,因此在底部设置形变空隙6,可以有效的缓解降低形变产生的形变恢复力。

包缠头2的自由端还设置拨钮7,包缠头2与第一臂1的连接处设置有形变槽8。设置拨钮7可以通过施夹钳的操作,拨动拨钮7造成形变槽处8的形变,使得第一臂1和第二臂4的端部重新松开,这样可以为错误的夹持血管或错误的夹持组织带来补救措施,方便施夹钳重新打开。

包缠头2内侧设置有球形卡头3,第二臂4端部的外侧设置有卡槽5,球形卡头3能够卡入到卡槽5内,包缠头2内侧的结构与第二臂4端部结构吻合。包缠头2的结构可以使得第二臂4的端部藏在包缠头2内,这样第二臂4的端部只有在包缠头2降解后才能得到降解,因此只要控制包缠头2的厚度即可控制端部夹紧力由于降解而丧失的时间,进一步,可以简化第一臂1和第二臂4的结构和体积,只要保证包缠头2的作用即可。

第一臂1和第二臂4夹紧闭合在一起时,形变空隙6由于材料的形变而被压缩消失。现有技术中形变空隙的结构设置不够合理的话,在结扎夹闭合锁紧后,形变空隙依然存在于外径连通内部的空隙,这样V字型结构的底部的降解面是四面,分别是位于形变空隙内侧的两面和位于V字型结构的底部内外两侧的两面,此处如果产生了四面同时降解的情况,这样将使得此处的外层降解最后断裂的时间比起其他位置大大提前,而一旦在此处断裂,结扎夹的夹紧力将大大折扣,夹紧时效将会提前失效,因此需要特定设置使形变空隙6从底部的中间分别向第一臂1和第二臂4对称的延伸,沿延伸方向形变空隙6的横截面尺寸逐渐缩小,这样便可以消除上述弊端。

第一臂1和第二臂4均由高分子基质和加入高分子基质中的成核剂组成,高分子基质的材料成分与成核剂的材料成分相同,其中高分子基质的粘均分子量小于成核剂粘均分子量,即高分子基质的熔融温度低于成核剂的熔融温度。高分子基质和成核剂均为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聚酯材料,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将由高分子基质组成的粉末与由成核剂组成粉末按照一定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粉末;

(2)注塑结晶:将混合粉末送入注塑装置,并控制注塑的成型结晶温度,保证成型结晶温度介于高分子基质的熔融温度和成核剂的熔融温度之间。

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聚酯材料为对二氧环己酮、乙交酯、丙交酯、己内酯、三亚甲基碳酸酯中的任一种的均聚物或它们中任何两种及两种以上单体的共聚物。高分子基质的粘均分子量为10万-100万,成核剂的粘均分子量为100万-230万。

结晶性的聚合物,其结晶部密度高于非结晶部,而且强度优异。若没有成核剂时,聚合物在熔融状态冷却时即生成结晶,这是自动结晶。而自动结晶产生的球晶不均匀、不完全。因此受力时在球晶界面之间的结晶区与非结晶区接合部的空隙处首先发生破坏,影响了聚合物的强度。当加入成核剂时,可控制球晶的生长,由于晶核增多,结晶更完善、受力更均匀,因此可以增进聚合物的屈服强度,冲击强度和表面强度,提高聚合物的力学性能,还可以缩短制品的成型周期,这些物质称之为成核剂。

通过使用可降解且生物相容性较好的脂肪族聚酯材料,满足了结扎夹材料的基本要求,通过使用分子量较基质更大的成核剂混合在基质内,保证注塑时材料出现成核结晶现象,使聚合物的整体结晶速率提高并使球晶微细化,避免了大球晶的形成,这有利于提高晶体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减少材料内部的缺陷,使得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更为均匀,从而提高制品的力学性能。

创新性的采取成核剂与高分子基质为同一组成成分的材料,保证材料的纯度和性能的稳定性,避免因为两种不同成分配比组成的材料导致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受到负面影响。

通过控制高分子基质和成核剂整体的分子量可以制成降解速度不同的结扎夹。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