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积液真空负压引流医疗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0313发布日期:2019-03-08 17:59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积液真空负压引流医疗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积液真空负压引流医疗用具。



背景技术:

.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在拔除术中常规留置的引流管数天后,常会再次出现皮瓣下积液或腋窝积液,目前在临床上常用方法之一:采取注射器穿刺抽取积液的方法,但效果不佳,许多患者还是会长时间出现皮下积液,甚至达数月不吸收,影响到患者切口愈合,增加了患者的精神负担,也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方法之二:放置浅静脉留置针引流,该方法简单方便,但缺点是浅静脉留置套管较短、较细,易堵塞,不易固定易滑脱。且没有持续负压引流,需每次人工用注射器抽吸,治疗效果也较差。方法之三:再次手术放置引流管,该方法患者一般很难接受,且会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增加医疗纠纷。

乳腺脓肿目前的治疗方法之一是用注射器穿刺抽脓,但反复穿刺抽脓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且治疗的疗程较长。方法之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换药,该方法痛苦较大,如是哺乳期需断奶,会增加医生的工作量,愈合后还会留下疤痕。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积液真空负压引流医疗用具,其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美容效果好且明显缩短治疗疗程。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积液真空负压引流医疗用具,包括套管和真空负压管,所述套管的侧壁均匀设有若干个引流孔,在所述套管内设有将其穿刺到患者积液或脓肿位置内部的针芯,并且所述针芯的两端均伸出到所述套管的两端外;所述套管远离所述针芯尖部的一端设有针座,并且所述针芯的一端穿出所述套管外后继续延伸再穿出到所述针座的外侧;所述针座内设有隔离塞,所述隔离塞的中心设有供所述针芯穿过的可闭合孔,在所述针座的侧部设有连通所述真空负压管的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针芯将套管置入到患者积液或脓肿位置内部,再将针芯取出,最后通过真空负压管实现持续引流,具有如下的优势:

1.由于保持积液为持续引流状态,积液治疗痊愈时间由数周到数月缩短至数天,脓肿治疗时间由半个月缩短到一周左右;

2.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或手术的痛苦;

3.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4.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5.减少了医疗纠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针芯靠近所述针座外侧的端部设有用于手握以帮助穿刺的针翼。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顺利将套管穿刺到患者积液或脓肿位置的内部,防止针芯在穿刺的过程中脱出套管,造成穿刺失败。

进一步,所述套管上靠近所述针座的位置处设有通过缝线将其固定在患者身体对应位置的固定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将套管固定在患者身体对应的部位,不易脱落,从而持续引流。

进一步,所述针座侧部的接口依次通过延长管和引流管连通所述真空负压管,所述延长管和所述引流管通过Y型接头连通,所述Y型接头除了连通所述延长管和所述引流管之外的一个接口用于通过注射器抽取脓液或者用于向脓腔冲入生理盐水稀释脓液。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从Y型接头用注射器回抽,若可抽出脓液或积液,证明套管位置理想可顺利引流;另外,在脓液较粘稠不易引流出来时,可以通过Y型接头的另一接口冲入生理盐水进入脓腔稀释脓液。

进一步,所述延长管上设有将其夹闭以防止脓液外流的调节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Y型接头除连接延长管的其他两个接口均设有便于针头穿刺的肝素帽,在最开始穿刺的过程中或者更换Y型接头上的肝素帽的时候,通过调节夹将延长管夹闭,防止脓液外流污染外部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套管,2、真空负压管,3、引流孔,4、针芯,5、针座,6、接口,7、固定座,8、引流管,9、调节夹,10、Y型接头,11、隔离塞,12、针翼,13、延长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积液真空负压引流医疗用具,包括套管1和真空负压管2,所述套管1的侧壁均匀设有若干个引流孔3,在所述套管1内设有将其穿刺到患者积液或脓肿位置内部的针芯4,并且所述针芯4的两端均伸出到所述套管1的两端外;所述套管1远离所述针芯4尖部的一端设有针座5,并且所述针芯4的一端穿出所述套管1外后继续延伸再穿出到所述针座5的外侧。所述针座5内设有隔离塞11,所述隔离塞11的中心设有供所述针芯4穿过的可闭合孔。由于在隔离塞11上设置可闭合孔,因此在从套管4中退出针芯4后,套管1也能保持密封状态,防止套管4内部造成污染和失去真空负压。

所述针芯4靠近所述针座5外侧的端部设有用于手握以帮助穿刺的针翼12,穿刺过程中手握住针翼12,以便顺利将套管1穿刺到患者积液或脓肿位置的内部,防止针芯4在穿刺的过程中脱出套管1,造成穿刺失败。所述套管1上靠近所述针座5的位置处设有通过缝线将其固定在患者身体对应位置的固定座7,将固定座7缝线到患者身体对应部位,以实现套管1的固定不易滑脱,从而持续引流。

在所述针座5的侧部设有连通所述真空负压管2的接口6。所述针座5侧部的接口6依次通过延长管13和引流管8连通所述真空负压管2,所述延长管13和所述引流管8通过Y型接头10连通,所述Y型接头10除了连通所述延长管和所述引流管8之外的一个接口用于通过注射器抽取脓液或者用于向脓腔冲入生理盐水稀释脓液。所述延长管13上设有将其夹紧的调节夹9。放松调节夹9后再从Y型接头10用注射器回抽,若可抽出脓液或积液,证明套管1位置理想可顺利引流;另外,在脓液较粘稠不易引流出来时,可以通过Y型接头10的另一接口冲入生理盐水进入脓腔稀释脓液。

下面介绍一个该医疗用具完整的工作过程:

首先通过针芯4将套管1置入到患者积液或脓肿位置内部,再将针芯4从套管1中退出,套管1、固定座7、针座5、接口6、隔离塞11、延长管13、Y型接头10为一体设计,从Y型接头10用注射器回抽,若可抽出脓液或积液,证明套管1位置理想可顺利引流,否则,需要另外穿刺调整套管1的位置。当套管1的位置确定后,将固定座7缝线到患者身体对应位置,从而将套管1固定到患者积液或脓肿位置内部。Y型接头10通过引流管8与真空负压管2连通,在真空负压管2内部负压的作用下,患者的积液从引流孔3进入到套管1后,再经针座5从其侧部接口6沿延长管13和引流管8进入真空负压管2收集起来,实现持续引流。由于采取有多个引流孔3的套管1进行引流,相比其他方式不易堵塞,保证顺利持续引流。真空负压管2为可更换用品,如果管内引流液体装满及时更换即可。真空负压管2形成的真空负压可使积液腔或脓腔持续性紧贴闭合,有利于快速愈合。

通过上述引流方式能实现持续引流,相比现有引流具有如下的优势:

1.由于保持积液为持续引流状态,积液治疗痊愈时间由数周到数月缩短至数天,脓肿治疗时间由半个月缩短到一周左右;

2.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或手术的痛苦;

3.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4.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5.减少了医疗纠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