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针头折断的兽医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2625发布日期:2019-01-04 23:35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针头折断的兽医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射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针头折断的兽医用注射器。



背景技术:

兽医,是指给动物进行疾病预防、诊断并治疗的医生。具体说来说,兽医是利用医学方法促进动物(包括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水生动物)机体与微生物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一类工作者。兽医行业的学科是兽医学。该学科主要研究动物疾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专业内容,实施畜产品卫生检验、有关人畜(禽)共患疾病防治的理论和实践。兽医学涉及的分支学科有兽医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毒理学、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寄生虫病学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兽医科学的发展,这门科学除直接保障畜牧业生产外,已扩大到公共卫生、环境保护、人类疾病模型和医药工业等领域。

注射器构造及使用技术,注射操作中,最常见的操作失败案例为,注射器针头弯曲、折断和被动物咬伤,主要原因是普通注射器和注射针头结合后就不可以活动,更不可以转弯,在给动物注射时,由于动物惊恐骚动,在注射过程中,很容易折断针头或者弯曲针头,另一方面,由于普通注射器和注射针头很短,在给动物注射时,操作人员必须紧贴在动物身边,很容易被动物咬伤或者踩伤。因此,必须设计一种万向针头连接器,连接注射器和针头,可以使得针头旋转,避免针头折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针头折断的兽医用注射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针头折断的兽医用注射器,包括针管,所述针管的管头部螺纹连接有针头卡套,所述针头卡套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针管,所述连接针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外关节球,所述外关节球的内部套有内关节球,所述内关节球的一侧与外关节球之间设有连接软管,所述内关节球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注射针头,所述针管的内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针管的管尾部固定连接有支板。

优选的,所述内关节球的截面为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连接软管与外关节球和内关节球的连接部均设有密封件。

优选的,所述支板的边缘部设有磨石片。

优选的,所述针管的管尾部固定连接有护板,且护板与支板之间的距离为3-4c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防针头折断的兽医用注射器,可以防止注射操作时,动物骚动而引起的针头折断,适合动物医院和动物养殖厂使用,安全实用;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于生产和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中:1针管、2针头卡套、3连接针管、4外关节球、5内关节球、6连接软管、7注射针头、8活塞、9推杆、10支板、11磨石片、12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防针头折断的兽医用注射器,包括针管1,所述针管1的管头部螺纹连接有针头卡套2,所述针头卡套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针管3,所述连接针管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外关节球4,所述外关节球4的内部套有内关节球5,所述内关节球5的一侧与外关节球4之间设有连接软管6,所述内关节球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注射针头7,所述针管1的内部设有活塞8,所述活塞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9,所述针管1的管尾部固定连接有支板10。

具体的,所述内关节球5的截面为半圆形,从而使得内关节球5和外关节球4之间形成空隙,在折弯时便于连接软管6拉伸。

具体的,所述连接软管6与外关节球4和内关节球5的连接部均设有密封件,增加密封性,避免药液漏出。

具体的,所述支板10的边缘部设有磨石片11,用于划割玻璃药剂瓶,便于打开瓶口。

具体的,所述针管1的管尾部固定连接有护板12,且护板12与支板10之间的距离为3-4cm,在进行注射时起到防护作用,可以避免动物伤害到手指。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针头卡套2套在针管1上,在注射过程中,在外关节球4和内关节球5的作用下,使得连接针管3和注射针头7之间的角度可以改变,形成折弯效果,并且在连接软管6的作用下,使得注射可以正常完成,避免折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