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母牛子宫的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2163发布日期:2019-02-22 22:05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用于母牛子宫的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物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用于子宫的止血器。



背景技术:

由于在犊牛发育时母牛的子宫被撑开变薄,在生产时子宫很容易出现裂口,严重的会发生大出血,若不采取有效的止血手段,半个小时母牛就会死亡。现有的止血方式一般都是采用药物治疗,如注射维生素、止血敏等止血药,这种方式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止血作用,但是起效慢,母牛生产发生的危险并不能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母牛子宫的止血器,通过压迫止血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手段,快速进行止血,保证母牛的生产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母牛子宫的止血器,所述止血器包括气缸、气囊和储液管,所述气缸的缸体内设置能轴向推拉的顶杆,气缸的出口固定设置有用于向气囊送气的气管,所述气囊为与气管连通用于压迫子宫壁的囊体,囊体的外侧包覆设置有能够吸收药液的海绵垫,所述储液管的入口设置用于推送储液管中药液的推杆,储液管的出口连通输液管,输液管的另一端穿插至海绵垫上。

上述用于母牛子宫的止血器,其中所述输液管包括首尾相连通的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第一输液管的入口端与储液管的出口相连,第二输液管的出口端连通至海绵垫。

上述用于母牛子宫的止血器,所述第二输液管为穿装在气囊上由弹性材料制成的中空管。

上述用于母牛子宫的止血器,其中所述储液管和推杆套装在气管上,储液管和推杆的横截面均为圆环结构。

上述用于母牛子宫的止血器,其中所述储液管为采用透明材料制得的环管,储液管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掌握药液推送剂量的刻度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气管送气撑大气囊对子宫进行压迫,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并且气囊外侧的海绵垫中吸收有输液管输送的药液,将药液直接作用在子宫内,提高了止血的效率,减小母牛的损伤,降低发生死亡危险的机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顶杆,2、气缸,3、气管,4、气囊,5、推杆,6、储液管,7、第一输液管,8、第二输液管,9、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一种用于母牛子宫的止血器,结构请参阅图1所示,主要包括气缸2、气囊4、储液管6和海绵垫9。所述气缸2通过气管3向气囊4输送气体,将气囊4撑开,方便气囊4抵接压迫子宫进行止血。所述储液管6通过输液管连通海绵垫9,将药液作用至子宫进行止血。

所述气缸2的缸体内设置顶杆1,顶杆1能在气缸2内进行轴向推拉,以产生气体。气缸2的出口固定连接有气管3,气管3用于向气囊4送气,气管3套接配合在气缸2的出口位置,本实施例中选用的是螺纹固定连接。所述气囊4为一具有伸缩特性的囊体,可以采用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气囊4与气管3连通,通过气体将其撑开后用于压迫子宫壁。本实施例中也可通过气缸2压入液体等,只要能够撑开囊体即可。

所述储液管6的入口设置推杆5,推杆5用于推送储液管6中的药液。储液管6和推杆5的横截面均为圆环结构,储液管6和推杆5均套装在气管3上。所述储液管6为采用透明材料制得的环管,本实施例中选用玻璃管。储液管6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尺,方便工作人员掌握药液推送的剂量。储液管6的出口连通输液管,输液管包括第一输液管7和第二输液管8,第一输液管7和第二输液管8首尾相连通,第一输液管7的入口端与储液管6的出口相连,第二输液管8的出口端连通至海绵垫9,第二输液管8为由弹性材料制成的中空管,本实施例中选用胶管。第二输液管8穿装在气囊4上,可以随着气囊4的大小改变长度。为使得海绵垫9能够均匀的吸收到药液,输液管设置有多根,其出口分别均布在海绵垫9上。

所述海绵垫9包覆设置在气囊4的外侧,能够吸收药液输液管中的药液,并将药液作用在子宫壁上进行止血。

所述止血器还可以包括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包括探头、显示屏和PLC控制系统,所述探头固定设置在海绵垫9上,用于将母牛的子宫内的各种数据信号传送至PLC控制系统中,通过PLC控制系统的转换将子宫的具体情况成像显示在显示屏中,方便工作人员实时掌握关于子宫的数据信息,做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以上说明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