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微创钉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1191发布日期:2018-12-14 22:16阅读:7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脊柱微创钉棒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脊柱微创钉棒系统,用于对脊柱进行微创手术。



背景技术:

在人类脊柱疾病的治疗中,由于脊柱肿瘤、结核和严重的骨折常引起椎体破坏,可能导致脊髓神经损害而不得不施行椎体切除术,椎体切除后的脊柱需重建其稳定性,人工椎体置换术的出现为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然目前的脊柱手术均需要在将肌肉组织切开使脊柱露出,然后将钉棒系统和横连器固定在脊柱的椎体上,这类固定器无法适合微创手术,手术难度大、时间长、恢复期长、手术花销也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脊柱微创钉棒系统,该脊柱微创钉棒系统能应用于脊柱的微创手术中,操作更加方便,可选择合适角度固定,降低了手术难度,并且该脊柱微创钉棒系统可以对脊柱进行矫形,避免椎体压迫。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脊柱微创钉棒系统,包括预弯成一定弧度的截面为圆形的棒体,所述棒体的头部为尖端,所述棒体的尾部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V形槽,所述V形槽的开口朝向棒体的内侧,所述棒体上固定有至多两个单角度调节螺钉和至少一个万向螺钉,单角度调节螺钉位于棒体最外侧的端部;

所述万向螺钉包括第一钉头和第一螺钉本体,所述第一钉头的长度长于第一螺钉本体长度,所述第一钉头上设置有若干个折断凹槽,折断凹槽将第一钉头划分成若干段第一钉头段,最下方的第一钉头段的外部设置有水平贯通第一钉头外侧面的矩形凹槽,该矩形凹槽的中心处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第一钉头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第一U形槽,第一U形槽的槽底设置成与棒体形状适配的半圆形槽底,所述第一U形槽的下段设置成螺纹孔,该螺纹孔至少覆盖最下方的第一钉头段;所述第一钉头上设置有轴向贯通的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贯通所述半圆形槽底,所述第一贯通孔的下段设置成球面配合孔,所述第一贯通孔的上段设置成圆形孔,所述第一螺钉本体设置有中空的导向孔,所述第一螺钉本体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球头部,所述第一螺钉本体的第一球头部安装于球面配合孔内,所述第一贯通孔内安装有压钉座,所述压钉座的上端为圆弧形凹槽,压钉座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一球头部配合的球面限制槽,所述第一螺钉本体的第一球头部约束于球面限制槽和球面配合孔所组成的空间;所述压钉座的圆弧形凹槽与半圆形槽底适配,所述棒体安装于半圆形槽底和圆弧形槽内并由安装于螺纹孔内的压紧螺母压紧,所述压紧螺母的螺牙与螺纹孔适配,所述压紧螺母的外螺牙为梯形螺牙,且该梯形螺牙的下牙面向上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5°,梯形螺牙的上牙面向上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

所述单角度调节螺钉包括第二钉头和第二螺钉本体,所述第二钉头的长度长于第二螺钉本体长度,所述第二钉头上设置有若干个折断凹槽,折断凹槽将第二钉头划分成若干段第二钉头段,最下方的第二钉头段的外部设置有水平贯通第二钉头外侧面的矩形凹槽,该矩形凹槽的中心处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第二钉头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第二U形槽,第二U形槽的槽底设置有轴向贯通的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二U形槽的下段设置成螺纹孔,该螺纹孔至少覆盖最下方的第二钉头段;所述第二贯通孔的下段设置成球面配合孔,所述第二螺钉本体设置有中空的导向孔,所述第二螺钉本体的上部设置有第二球头部,所述第二螺钉本体的第二球头部安装于球面配合孔内,所述第二球头部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二螺钉本体的中轴线相交的倾斜的锁舌,所述锁舌的上端设置有径向延伸的半圆形凹槽,该锁舌位于第二U形凹槽内,所述棒体安装于锁舌的半圆形凹槽内并由安装于螺纹孔内的压紧螺母压紧,所述压紧螺母的螺牙与螺纹孔适配,所述压紧螺母的外螺牙为梯形螺牙,且该梯形螺牙的下牙面向上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梯形螺牙的上牙面向上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螺钉本体和第一螺钉本体的螺纹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螺钉本体包括上螺纹段和下螺纹段,所述上螺纹段的螺距小于下螺纹段的螺距,所述上螺纹段包括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螺距相等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螺纹一直螺旋延伸至下螺纹段。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钉头和第二钉头的顶部外侧均锥形导向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螺钉本体和第二螺钉本体的下端均设置有径向贯通的径向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锁舌包括与球头部的顶部一体连接的优弧连接板部和与第二U形槽的槽底限位配合的限位板部,所述优弧连接板部和限位板部之间通过连接颈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半圆形凹槽包括由优弧连接板部延伸至限位板部且槽宽逐渐减小,半圆形凹槽的最小槽宽与棒体的直径适配。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锁舌与第二螺钉本体的中轴线之间的交角为85°。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1、该脊柱微创钉棒系统的第一钉头和第二钉头长度长,可以从肌肉组织伸出,方便肌肉外固定,而第一螺钉本体和第二螺钉本体中空,这样方便克氏针定位,同时棒体可以直接传入到第一U形槽和第二U形槽内,从而可以实现微创;2.该脊柱微创钉棒系统包括至多两个单角度调节螺钉和至少一个万向螺钉,单角度调节螺钉位于棒体最外侧的端部,这样万向螺钉可以调节固定角度,适应不同的病症,而单角度调节螺钉通过倾斜的锁舌限制在第二U形槽内,这样,当压紧螺母压紧棒体时,棒体会作用于锁舌,最终迫使单角度调节螺钉可以在一个面上进行角度调节,这样可以将椎体张开,避免椎体之间压迫性疼痛,也便于椎体愈合;3.第一U形槽内的压紧螺母和螺纹孔的螺牙的下牙面向上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5°,梯形螺牙的上牙面向上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增强锁紧力,减少第一U型槽的变形,提高稳定性,避免压紧螺母弹出,同样第二U形槽内的压紧螺母同样具备上述优点。而第二U形槽的螺牙和第一U形槽的螺牙的角度不同,这样可以减少同步松动的情况发生。

又由于所述第二螺钉本体和第一螺钉本体的螺纹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螺钉本体包括上螺纹段和下螺纹段,所述上螺纹段的螺距小于下螺纹段的螺距,所述上螺纹段包括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螺距相等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螺纹一直螺旋延伸至下螺纹段,这样可以提高松质骨和皮质骨的锁紧力,同时也加快进钉速度。

又由于所述第一钉头和第二钉头的顶部外侧均锥形导向部,这样方便工具套在第一钉头和第二钉头上,方便折断。

又由于所述第一螺钉本体和第二螺钉本体的下端均设置有径向贯通的径向通孔,这样使第一螺钉本体和第二螺钉本体可以注入骨髓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单角度调节螺钉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在A-A处的剖视图;

图6是图4在B-B处的剖视图;

图7是单角度调节螺钉的端部示意图;

图8是万向螺钉的剖视图;

图9是图8在I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1.棒体;2.单角度调节螺钉;21.第二钉头;211.第二U形槽;212.折断凹槽;213.矩形凹槽;214.圆形凹槽;215.锥形导向部;216.螺纹孔;217.球面配合孔;22.第二螺钉本体;221.第二球头部;222.锁舌;2221.优弧连接板部;2222.限位板部;2223.连接颈部;223.第一螺纹;224.第二螺纹;225.径向通孔;226.半圆形凹槽;3.万向螺钉;31.第一钉头;311.第一U形槽;312.螺纹孔;313.压紧螺母;3131.梯形螺牙;3132.上牙面;3133.下牙面;314.压钉座;315.第一贯通孔;316.圆弧形凹槽;317.球面限制槽;32.第一螺钉本体;321.第一球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脊柱微创钉棒系统,包括预弯成一定弧度的截面为圆形的棒体1,所述棒体1的头部为尖端,所述棒体1的尾部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V形槽,所述V形槽的开口朝向棒体1的内侧,V形槽可以方便棒体1的夹持,避免棒体1在插入过程中旋转。

所述棒体1上固定有至多两个单角度调节螺钉2和至少一个万向螺钉3,单角度调节螺钉2位于棒体1最外侧的端部;一般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最多在棒体1的两端安装两个单角度调节螺钉2。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万向螺钉3包括第一钉头31和第一螺钉本体32,所述第一钉头31的长度长于第一螺钉本体32长度,所述第一钉头31上设置有若干个折断凹槽,折断凹槽将第一钉头31划分成若干段第一钉头段,最下方的第一钉头段的外部设置有水平贯通第一钉头31外侧面的矩形凹槽,该矩形凹槽的中心处设置有圆形凹槽,矩形凹槽方便从第一钉头31的侧面卡入,无需从端部进入,从而确保第一钉头31夹持快速准确,所述第一钉头31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第一U形槽311,第一U形槽311的槽底设置成与棒体1形状适配的半圆形槽底,所述第一U形槽311的下段设置成螺纹孔312,该螺纹孔312至少覆盖最下方的第一钉头段,本实施例中螺纹孔312覆盖两段第一钉头段;所述第一钉头31上设置有轴向贯通的第一贯通孔315,所述第一贯通孔315贯通所述半圆形槽底,所述第一贯通孔315的下段设置成球面配合孔,所述第一贯通孔315的上段设置成圆形孔,所述第一螺钉本体32设置有中空的导向孔,所述第一螺钉本体32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球头部321,所述第一螺钉本体32的第一球头部321安装于球面配合孔内,所述第一贯通孔315内安装有压钉座314,所述压钉座314的上端为圆弧形凹槽316,压钉座314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一球头部321配合的球面限制槽317,所述第一螺钉本体32的第一球头部321约束于球面限制槽317和球面配合孔所组成的空间;所述压钉座314的圆弧形凹槽316与半圆形槽底适配,所述棒体1安装于半圆形槽底和圆弧形槽内并由安装于螺纹孔312内的压紧螺母313压紧,所述压紧螺母313的螺牙与螺纹孔312适配,所述压紧螺母313的外螺牙为梯形螺牙3131,且该梯形螺牙3131的下牙面3133向上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5°,梯形螺牙3131的上牙面3132向上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

如图3至图7所示,所述单角度调节螺钉2包括第二钉头21和第二螺钉本体22,所述第二钉头21的长度长于第二螺钉本体22长度,所述第二钉头21上设置有若干个折断凹槽212,折断凹槽212将第二钉头21划分成若干段第二钉头段,最下方的第二钉头段的外部设置有水平贯通第二钉头21外侧面的矩形凹槽213,该矩形凹槽213的中心处设置有圆形凹槽214,所述第二钉头21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第二U形槽211,第二U形槽211的槽底设置有轴向贯通的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二U形槽211的下段设置成螺纹孔216,该螺纹孔216至少覆盖最下方的第二钉头段;所述第二贯通孔的下段设置成球面配合孔217,所述第二螺钉本体22设置有中空的导向孔,所述第二螺钉本体22的上部设置有第二球头部221,所述第二螺钉本体22的第二球头部221安装于球面配合孔217内,所述第二球头部221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二螺钉本体22的中轴线相交的倾斜的锁舌222,所述锁舌222与第二螺钉本体22的中轴线之间的交角为85°。所述锁舌222的上端设置有径向延伸的半圆形凹槽226,该锁舌222位于第二U形凹槽内,所述棒体1安装于锁舌222的半圆形凹槽226内并由安装于螺纹孔216内的压紧螺母压紧,所述压紧螺母的螺牙与螺纹孔216适配,所述压紧螺母的外螺牙为梯形螺牙,且该梯形螺牙的下牙面向上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梯形螺牙的上牙面向上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螺钉本体22和第一螺钉本体32的螺纹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螺钉本体32包括上螺纹段和下螺纹段,所述上螺纹段的螺距小于下螺纹段的螺距,所述上螺纹段包括第一螺纹223和第二螺纹224,第一螺纹223和第二螺纹224的螺距相等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螺纹223一直螺旋延伸至下螺纹段。所述第一钉头31和第二钉头21的顶部外侧均锥形导向部25。所述第一螺钉本体32和第二螺钉本体22的下端均设置有径向贯通的径向通孔225,径向通孔225为两个。

如图7所示,所述锁舌222包括与球头部的顶部一体连接的优弧连接板部2221和与第二U形槽211的槽底限位配合的限位板部2222,所述优弧连接板部2221和限位板部2222之间通过连接颈部2223连接。所述半圆形凹槽226包括由优弧连接板部2221延伸至限位板部2222且槽宽逐渐减小,半圆形凹槽226的最小槽宽与棒体1的直径适配。槽宽不同,可以方便棒体1的穿过,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单角度调节螺钉2的原理是:棒体1穿入到锁舌222上的半圆形凹槽226内后,压紧螺母313压紧棒体1后,棒体1会对锁舌222产生压紧力,这样,因第二球头部221的球面配合作用,锁舌222的限位板部2222偏摆并与第二U形槽的槽底配合,而此时第二螺钉本体22也就发生的偏摆,从而使该椎体张开,这样避免椎体之间过分压迫。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不作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基础上,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造,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