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环及测力手拉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4635发布日期:2019-01-08 21:25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手拉环及测力手拉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矫形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拉环及测力手拉环。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长期的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常常导致体型的一些畸形;特别是,现代都市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坐在办公室中,缺乏活动,再加上行走姿势不合理,因此背部、颈椎和膝盖等位置容易出现扭曲。针对这些情况的治疗,一般需要借助体型矫正器械;体型矫正器械通常是通过对畸形部分施加一定大小的压迫力,从而纠正不合理的动作和姿态,迫使受治疗者保持健康的体型,通过长时间的作用,使受治疗者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在脱离器械后依然能够维持健康的体型。为了能够产生压迫力,体型矫正器械通常都设置有手拉环;手拉环的一端通过绳索与器械中的活动组件连接,人手拉拽另一端使体型矫正器械收紧并将手拉环固定到器械上的固定组件上,从而对人体产生压迫力,发挥矫形效果。

现有技术中的手拉环大多在人手拉拽的部位设置通孔,供手指穿入;但是在使用时存在施力过程手指受力过于集中,容易受伤且难以发挥出足够力量使体型矫正器械达到要求的收紧状态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拉环及测力手拉环,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手拉环在使用时所存在的施力过程手指受力过于集中,容易受伤且难以发挥出足够力量使体型矫正器械达到要求的收紧状态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手拉环,手拉环包括拉环本体,拉环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外接孔,另一端设有手拉通孔;在拉环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靠近手拉通孔圆周的远离外接孔的一侧;第一凸起上设置有过渡斜面,第一凸起与手拉通孔的侧壁通过过渡斜面连接。

进一步的,过渡斜面与拉环本体的平面之间的角度为25°-35°。

进一步的,手拉通孔的横截面的远离外接孔的一侧包括一段第一圆弧线和两段对称设置于第一圆弧线的两端的第二圆弧线,第二圆弧线和第一圆弧线在连接处相切。

进一步的,拉环本体的靠近外接孔的一侧的截面包括一段第一直线段和两段与第一直线段的两端相切连接的第三圆弧线;拉环本体的靠近手拉通孔的一侧的截面包括一段第四圆弧线和两段与第四圆弧线的两端相切连接的第五圆弧线;第三圆弧线和第五圆弧线之间通过连接,两侧的第二直线段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拉环本体的背离第一凸起的平面上固定有魔术贴。

进一步的,魔术贴通过线条缝制固定在拉环本体上。

进一步的,拉环本体的设置第一凸起的平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固定魔术贴的线条设置于环形凹槽内。

进一步的,拉环本体的设置第一凸起的平面上设置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自外接孔的圆周边沿延伸至拉环本体的远离手拉通孔的一侧。

进一步的,外接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辅助孔,两辅助孔关于拉环本体的中线对称。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测力手拉环,测力手拉环包括拉力传感器、连接环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手拉环;拉力传感器的一端与手拉环中的外接孔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环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拉环及测力手拉环,涉及矫形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手拉环包括拉环本体,拉环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外接孔,另一端设有手拉通孔;在拉环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靠近手拉通孔圆周的远离外接孔的一侧;第一凸起上设置有过渡斜面,第一凸起与手拉通孔的侧壁通过过渡斜面连接。在使用时,外接孔与绳索固定连接,绳索的另一端连接在体型矫正器械的活动组件上;手拉通孔可以放入一根手指或者两根手指,第一凸起位于从手拉通孔向远离外接孔的方向拉拽手拉环时手指受力关节的内侧面,同时过渡斜面贴合关节处的肌肉,从而增大了手指与手拉环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手指上的受力分散开来,避免手指关节在施力时受到过于集中的冲击力而造成伤害,而且由于与更大面积的施力肌肉贴合,肌肉的各处受力点的受力更均匀,肌肉因此可以发挥出更大的力量来作用在手拉环上,以使体型矫正器械在足够的作用力下达到要求的收紧状态,进而对人体的矫正部分产生预设大小的作用力。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拉环及测力手拉环,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手拉环所存在的使用时在施力过程中手指受力过于集中,容易受伤且难以发挥出足够力量使体型矫正器械达到要求的收紧状态的技术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拉环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拉环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拉环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手拉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01-拉环本体;011-第一直线段;012-第三圆弧线;013-第四圆弧线;014-第五圆弧线;015-第二直线段;02-外接孔;021-第二凸起;03-手拉通孔;031-第一圆弧线;032-第二圆弧线;04-第一凸起;041-过渡斜面;05-魔术贴;06-环形凹槽;07-辅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具体地,请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拉环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拉环包括拉环本体01,拉环本体01的一端设置有外接孔02,另一端设有手拉通孔03;在拉环本体01上设置有第一凸起04,第一凸起04靠近手拉通孔03圆周的远离外接孔02的一侧;第一凸起04上设置有过渡斜面041,第一凸起04与手拉通孔03的侧壁通过过渡斜面041连接。

具体的,拉环本体01的厚度约为2.5mm,且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厚度;外接孔02为圆形通孔,直径约为5mm,外接孔02也可以设置为椭圆形孔或者多边形孔,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易于制造的考虑,外接孔02优选为圆形通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拉环可利用模具注塑加工,优选材质较软的橡胶,以提高手拉的舒适度。第一凸起04沿手拉通孔03的轮廓线延伸,过渡斜面041位于第一凸起04与手拉通孔03的侧壁之间,使第一凸起04与手拉通孔03的内壁之间平滑过渡。

在使用时,外接孔02与绳索固定连接,绳索的另一端连接在体型矫正器械的活动组件上;手拉通孔03可以放入一根手指或者两根手指,第一凸起04位于从手拉通孔03向远离外接孔02的方向拉拽手拉环时手指受力关节的内侧面,同时过渡斜面041贴合关节处的肌肉,从而增大了手指与手拉环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手指上的受力分散开来,避免手指关节在施力时受到过于集中的冲击力而造成伤害,而且由于与更大面积的施力肌肉贴合,肌肉的各处受力点的受力更均匀,肌肉因此可以发挥出更大的力量来作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拉环上,以使体型矫正器械在足够的作用力下达到要求的收紧状态,进而对人体的矫正部分产生预设大小的作用力,发挥体型矫正器械的医疗效果。

进一步的,过渡斜面041与拉环本体01的平面之间的角度为25°-35°。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拉环中过渡斜面041与拉环本体01的平面之间的角度可以为25°、30°或者35°;对分别具有上述三种角度的三个手拉环样品,多人组成的实验组进行了拖拽施力测试,根据实验组对舒适度的反馈,通过统计对比,具有上述30°的手拉环样品在测试中舒适度最高。因此,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拉环中过渡斜面041与拉环本体01的平面之间的角度为30°。

进一步的,手拉通孔03的横截面的远离外接孔02的一侧包括一段第一圆弧线031和两段对称设置于第一圆弧线031的两端的第二圆弧线032,第二圆弧线032和第一圆弧线031在连接处相切。

具体地,请参照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拉环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手拉通孔03为中心对称且轴对称,其中一条对称线位于拉环本体01的对称面内。手拉通孔03的横截面的靠近外接孔02的一侧也包括一段第一圆弧线031和两段对称设置于第一圆弧线031的两端的第二圆弧线032,相同的,第二圆弧线032和第一圆弧线031在连接处相切。位于拉环本体01的对称面的同一侧的两条第二圆弧线032通过一条弧线平滑连接。因此,手拉通孔03的内壁由八段弧面连接组成且相邻两段之间平滑过渡,这样设置可提高手指与手拉通孔03的内壁接触的舒适度,避免施力时手拉环对手指的发作用力集中于手指的局部位置,使手指局部位置受力过大引起疼痛;除此之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拉环采用注塑加工而成,手拉通孔03内部各处平滑连接,无锐角,可方便拉环本体01与模具脱离,减少对成品率的影响。

进一步的,拉环本体01的靠近外接孔02的一侧的截面包括一段第一直线段011和两段与第一直线段011的两端相切连接的第三圆弧线012;拉环本体01的靠近手拉通孔03的一侧的截面包括一段第四圆弧线013和两段与第四圆弧线013的两端相切连接的第五圆弧线014;第三圆弧线012和第五圆弧线014之间通过第二直线段015连接,两侧的第二直线段015相互平行。

具体地,手拉通孔03的远离外接孔02的一侧的内壁与拉环本体01的外壁之间的厚度,自拉环本体01的对称面的两侧至拉环本体01的对称面逐渐增大,手拉通孔03的远离外接孔02的一侧的内壁与拉环本体01的外壁之间的拉环本体01为手指施力时的主要承载作用力的部分,且该作用力在拉环本体01的对称面处最为集中,按上述方式设置第四圆弧线013和第五圆弧线014,可使拉环本体01能够承载矫正医疗器械要求大小的作用力,并且尽可能减少拉环本体01的用料,一方面可以节省材料,另一方面还可以减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拉环的重量,便于操作。

外接孔02的轴线距第一直线段011所在的拉环本体01的外壁平面的距离约为15mm,连接于外接孔02的绳索对拉环本体01的拉力,主要作用在外接孔02与第一直线段011之间的部分,将拉环本体01的靠近外接孔02的一侧的外壁设置成平面,相较于弧形外壁,外接孔02与拉环本体01外壁之间的材料更多,承载作用力的能力更强;同时因为与手拉通孔03处用手指拖拽施力相比,外接孔02受绳索的拉力更加集中,受力面积的压强更大,所以增大外接孔02距拉环本体01的外壁平面的距离,以提高拉环本体01的受力能力。

拉环本体01的外接孔02的一侧与手拉通孔03的一侧之间通过第二直线段015连接,第二直线段015与第一直线段011之间通过第三圆弧线012平滑连接。拉环本体01的外壁面中弧面和平面之间均平滑过渡,易于注塑加工时的脱模工序的进行。

进一步的,拉环本体01的背离第一凸起04的平面上固定有魔术贴05。

具体地,请参照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拉环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在体型矫正器械的固定组件上固定有与魔术贴05配套的魔术贴配件,拉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拉环将体型矫正器械收紧之后,将魔术贴05固定到魔术贴配件上。魔术贴套件是利用细小坚韧的纤维与较硬代沟的刺毛之间的配合来将两个独立的部分固定在一起,具有连接牢固且方便分离的特点。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拉环与体型矫正器械的固定组件之间,还可以通过纽扣连接或者在固定组件上设置卡扣来压紧手拉环等其它方式实现固定。魔术贴05与上述两种方式相比,结构简单,并且手拉环固定在固定组件上的位置,可在一定范围内无级移动,从而可以更为灵活的调整体型矫正器械收紧的程度,以适应不同人体和不同畸形状况,并且在同一人的治疗过程中,还可以根据体型逐渐恢复的具体情况,随时做出个性化的调整。

进一步的,魔术贴05通过线条缝制固定在拉环本体01上。

具体地,线条沿魔术贴05的边缘设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拉环的制作过程中,先用胶水将魔术贴05按照设计的位置,粘贴到拉环本体01的背离第一凸起04的平面上,然后用线缝制加以固定。用线缝制固定的结构牢固可靠,可以承受拉拽时的作用力,防止魔术贴05从拉环本体01上脱离。另一方面,魔术贴05使用一段时间后,会逐渐磨损,固定的效果会逐渐变差,此时可剪断线将旧魔术贴05拆下更换新的魔术贴05,相比于用强力胶水固定,用线缝制固定的方式拆卸就便携多了。

进一步的,拉环本体01的设置第一凸起04的平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06,固定魔术贴05的线条设置于环形凹槽06内。

具体地,将缝制固定魔术贴05的线设置于环形凹槽06内,可避免线高出拉环本体01的平面,在使用过程中与外界物体摩擦而断掉,影响固定魔术贴05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拉环的外观看起来更统一协调。

进一步的,拉环本体01的设置第一凸起04的平面上设置有第二凸起021,第二凸起021自外接孔02的圆周边沿延伸至拉环本体01的远离手拉通孔03的一侧。

具体地,第二凸起021高度约为1mm,增大了绳索与外接孔02之间的接触面积;由于相比于手拉通孔03处的受力,在外接孔02处的受力更加集中,第二凸起021使拉环本体01在该部位的厚度增大,减小了绳索的拉力造成的外接孔02内壁单位面积的压强的大小,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拉环的抗拉力的强度。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手拉环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拉环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手拉环在外接孔0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辅助孔07,两辅助孔07关于拉环本体01的中线对称。

当一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手拉环需要连接两根绳索,同时对体型矫正器械的两个相对独立的活动组件进行拉拽时,可将两根绳索分别固定到外接孔02两侧的辅助孔07上。这样设置可分散拉环本体01的受力,避免作用力集中于外接孔02,造成局部损坏;当两根绳索均固定于外接孔02时,会出现在拉环本体01受手指拉拽的运动过程中,因拉环本体01受绳索的拉力的方向发生变化而造成拉环本体01的自转,引起手指受到的反作用力发生不规则的变化,导致对手指造成冲击,将两根绳索分别固定到关于拉环本体01的对称面对称的两个辅助孔07上,还可以减少此种情况的出现,使手指拉拽手拉通孔03时受到的反作用力更平稳。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测力手拉环,测力手拉环包括拉力传感器、连接环和如上任意一项的手拉环;拉力传感器的一端与手拉环中的外接孔02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环连接,连接环与一端固定连接于体型矫正器械的活动组件上的绳索的另一端连接。

具体地,拉力传感器通过可伸缩的线缆与拉力计本体信号连接;拉力计本体固定于体型矫正器械的固定部分,包括电子屏或者指针盘,可将拉力传感器测量出的数据通过换算,显示到电子屏或者指针盘上。测力手拉环可实时显示与体型矫正器械的活动组件连接的绳索所受到的拉力,来间接反映体型矫正器械的收紧情况,从而可以更准确地控制对矫正部位的压迫力,做出个性化的调整,来实现体型矫正器械的更好的医疗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